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红警大中华1985 >

第442章

红警大中华1985-第442章

小说: 红警大中华1985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染椴蛔愕姆尚性毕萑肓丝只拧�

中国战机也没有跟这两架幻影2000玩什么视距外作战,直接是放进来生吃。歼…10B超级猛龙将幻影紧紧咬住,凭借自己过人的机动性能,让幻影2000无路可逃,最终发射一枚新一代的全向攻击导弹PL…10,将一架幻影战机击落。而另一架幻影则是被半道杀出的歼…31用机炮给扫落的。

这两架幻影被击坠多少还是被战斗机打下来的,不算特别丢人,最丢人的是印军那两架米格…21,当他们高速飞抵战区后,直接被几台埋伏于此的天狗机甲截住了。虽然天狗的战机形态航速不高,甚至没有超音速,但是凭借自己的矢量引擎,天狗的战机形态机动性还是很高的,特别是其装备的天雷导弹性能更是出色,在两架米格…21还像火箭一般想要转过弯来攻击天狗的时候,天狗机甲已经发射了导弹将这两架米格…21击落,这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第一次由机甲将战机击落的记录。

不过齐一鸣也知道,天狗打败战斗机这种事情,就像坦克击落直升机一样,是比较罕见的小概率事件,天狗最擅长对付的空中目标还应该是直升机和慢速攻击机一类,战斗机还是略微超出其性能范围了。

当印度军方察觉自己派出的四架战机都没有返回而且失联后,他们才察觉出了事情大条了,这会儿就算脑子再笨也应该想明白了,是中国对藏南发动了一场全面的“入侵”。

第625章 肢解印度

即便是察觉到了中国人的“全面入侵”,但是印度政府和军方的反应速度还是出乎意料的慢,不仅仅是在指挥层出现了很大的慌乱,缺少足够有效的应对的预案,而且下层的一些印军基层部队,在听闻中国军事行动后,纷纷拒绝参战,还出现了开小差的现象。

印军是一向有着自我感觉良好的问题,但不代表所有自我感觉良好的印军都脑残到了一定地步。即便是印度的人口跟中国差不多了,但中国几乎在各方面都远胜印度。军事实力上更是如此,很多比较有眼光的印军军官都明白,印军的总体战力,可能也就跟中国一个大军区相当,而中国有七个这样的大军区。自然,如果让中国军方认为,对付印度用一个大军区之力都算是杀鸡用牛刀了。印军统共加起来不如一个军区的战力才是常态。

甚至本次对印度发起的藏南收复作战,实际上主要出力的除了空降兵一个空降师外,主要还是西藏军区本部的兵马,最多再加上齐一鸣的一部分红警部队辅助一下。只有在印度确信要发起全面的大战时,人民解放军才会考虑再增兵到藏南,不然以现在的力量攻克并守卫藏南,绰绰有余。

自然实际上人民解放军夺取的地区不仅仅是藏南,包括在中段、西段中印争议边界地区,中国全部都发起了声势浩大地军事行动,而印军难以应对这些突然的袭击,不是被击败就是后撤,基本在一日之内,除了藏南之外,大部分面积不大的争议地区尽皆落入人民解放军和中国的实际掌握中。

至于在藏南的印军,虽然规模不小,但是基本上打得一败涂地,面对强势的人民解放军近无还手之力。在六二年的中印边境战争中,印军作为一支殖民地雇佣性军队十分不适应中国军队的打法,高速灵活地机动穿插战术,使得人民解放军不断将印军分割包围,逐个击破消灭。虽然那时候很多军事评论家认为印军装备的李恩菲尔德步枪不及中国的五六半和五六式,但装备在这样恶劣环境中发挥的作用,其实远不及士兵的战斗意识和部队整体的打法重要。

印军痛定思痛,为了解决面对中国军队时经常被穿插包围的难题,设计了一套抢占重要地形和据点,进行定点固守的方案。在这种方案中,机动性和穿插能力较强的中国军队将很难打破固守的印军的防守,等印军的增援部队一到达,就会将中国军队直接粉碎。

可是这是针对于几十年前的中国军队所涉及的战术,即便是有复杂的地形限制了军队战力的发挥,但是中国军队另辟蹊径建立起来的新战术部队,已经远远超出了印军的想象。且不说天狗机甲这种近乎作弊的武器,能够跟随轻装的山地部队打击这种硬点目标,单单是中国强大的空军力量也足以对任何固守的印军部队进行无情而犀利的打击。

特别是在面对中国的军事行动时,印军像是没头苍蝇一样在战区中乱窜,根本没法有序地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反击,有些军队想着突围,有些军队想着就地抵抗,有些军队则想着突入城区夺回重要据点,总之这样的混乱更加方便了人民解放军对其进行包围和消灭。

在藏南当地机场被人民解放军开辟出来使用后,运…20和基洛夫运输空艇纷纷将大批的士兵和重型装备带到了战区之中。甚至能够在相对平坦的地区使用的主战坦克、轮式装甲车也抵达了战场。隶属红警部队的机步旅在抵达后数小时内就开往战场,对一部印军展开了作战。

机步旅炮兵团展开后立即向印军开火,印军还有一定韧性,面对这种猛烈的炮火并没有像非职业军队一样直接被击散,不过整体阵型也已经被瓦解,而且指挥通讯系统也遭到了破坏。随后在主战坦克和步战机甲的协同开进下,这部印军被毫无意外地全歼。

其实后方印军的大本营也想与藏南战区中的印军取得联系,只不过中国军队打惯了现代战争,开战第一件事屏蔽通信,掐断指挥系统,让指挥层无眼无耳,前方敌军无脑无首,乱成一团。虽然印度人下了很大功夫想要恢复通信和指挥,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工程部队首先就难以开进山峦崎岖的藏南,再就是这里还有中国军队的把守,必然会遭到袭击。

越是这样的局面,印军越是把仗打得稀烂,而战局也越像中国人所设想的方向发展着。

在人民解放军在藏南逞威的时候,齐一鸣则开始进行了自己下一步的布局,藏南对他来说其实更多的是解去一个横亘多年的心结,与印度的这最后争议领土问题解决,使得中国最后被别人掌握的领土也拿了回来。即便是这些年齐一鸣变相为中国开疆拓土,但是得到的再多,也不能掩盖失去的部分。

而真正他广阔蓝图中,与印度的征战绝对不仅仅是藏南和其他争议地区这一点地方上的一些局部低烈度战役。无论如何,在中国的周边,不受中国掌控的唯一大国只有印度了,这个人口接近十亿,而且物产也算是比较丰富,力量不算太弱地国家,说它强大他还真的不够看,说它弱吧还也不能忽视。

齐一鸣认为中国的周边不宜出现一个过于强大的国家,甚至是具备发展成强大国家的潜力也不应该出现。这个逻辑有些近似于美国当初遏制中国的想法,是十足的霸权逻辑,齐一鸣并不否认。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且民族和宗教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中国。这一点也很容易被齐一鸣所利用,作为将来肢解印度的一个依据。总体来说,印度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1)中部、北部和西部地区,包括中央邦、北方邦、喜马偕尔邦、拉贾斯坦邦、比哈尔邦、旁遮普邦、古吉拉特邦、奥里萨邦、西孟加拉邦,是雅利安人的家园。渊源于这个种族的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锡克族、奥里雅族、古吉拉特族、马拉提族、孟加拉族等。(2)南部地区,包括泰米尔纳德邦、卡纳塔克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是达罗毗荼人的家园。渊源于这个种族的主要民族有:泰米尔族、卡纳达族、泰卢固族、马拉雅拉姆族等。(3)东北部地区,包括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梅加拉亚邦、那伽兰邦、特里普拉邦、米佐拉姆邦,是雅利安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汇合点。阿萨姆族基本上属于雅利安人血统,但又具有蒙古人种的成分,其他民族则是蒙古人种占优势。

数百个居住在印度的民族中,虽然经过长久的发展,一些民族达成了和解并且共同发展,但是民族之间的冲突仍旧是十分尖锐的,只需要一点点火星都可能爆发一场可怕的灾难。

东北部跟其他印度地区的矛盾比较尖锐一些,东北民族所遭受的种族歧视和民族迫害也最为严重,齐一鸣认为挑动东北部族反对印度,或者独立,或者并入中国,都是比较有操作价值的。

而其他一些地区难度则稍稍大一些,比如说印度斯坦族和锡克族虽然从种族和宗教上都不相同,但是互相之间认同感都比较强烈,要强行剥离他们并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当然,如生活在北方邦、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等地的印度穆斯林,则因为宗教的关系,与其他印度教徒分歧比较大,如果给予他们一个独立建立伊斯兰国家的机会,他们必定不会放过。

南方的达罗毗荼诸民族来说,发展程度比印度中部北部的民族要低一些,更加穷困,虽然想要分离他们的难度更大一些,但是总会有乐意献身的政治投机者出来的。所需要事先完成的任务,就是对印度进行全境的占领,并且压服印度人。

印度人本身其实是比较温顺的性格,而且有典型欺软怕硬和精神胜利法的特征。他们可以心甘情愿地被殖民着,而且以此为乐。当年对英国人,他们也是百般讨好和献媚服从。今时今日,如果中国人的马刀落在了他们的肩膀上,也由不得他们不卑躬屈膝。

自然,要完成这一切,需要红警基地。齐一鸣直接用一艘重型的基洛夫运输空艇,将一辆MCV运输到了藏南地区。在这里建立的红警分基地,能够源源不绝地将齐一鸣的红警军团输送到南亚各地区,配合人民解放军将印军击败,对印度全境进行占领。

在他的预计中,如果海军比较给力,能够彻底封锁住印度洋,不让美军的海军进入,那么中国大约仅需要200万左右的军力,就能够实现对南亚的彻底掌控。虽然现在人民解放军现役也就是二百多万人,但是近些年来预备役的建设十分到位,需要的话,还能够再征调起300万人的部队加入大战,更别提齐一鸣本身所统御的红警军团,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第626章 巴铁的策应

红警基地的建立很快,其实齐一鸣所需的主要就是那个冷冻空间装置,能够将储存在那里的红警军团直接传送过来,参与作战。其余的造兵建筑倒是不那么着急,齐一鸣现在也不缺少这些产能,反而供应基地生产装备和部队的资源,略微有些跟不上了。

再者说,人民解放军不会把所有的战斗机会留给齐一鸣的红警军团的,红警军团的主要作用还是担任辅助性角色了。不过齐一鸣预估,如果大战真的爆发,在人民解放军难以一时间快速扩张军队规模的时候,他的红警军团还将是战场上的主力。

为了支撑人民解放军和红警军团大规模在南亚次大陆的军事行动,充实的后勤保障必不可少。虽然前期在藏南中国军队旗开得胜,但是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即便是有红警基地的支持,前线军队仍旧需要大量来自后方的后勤保障。

为此,军方策划了两条通路,一条就是让工程部队从墨脱向南,一路抢出一条贯穿藏南到印度东北地区的铁路,由于此时国家已经掌握了不少极为先进的工程装备,所以虽然任务艰巨,但是在数月之内修出这样一条铁路也不是不可能。另一条路则是从云南经缅甸,然后直接从缅甸到印度东北部。这条路相对来说好走一些,不过借道缅甸,自然就需要把缅甸也牵入这场战争中。

缅甸被中国控制多年,这会儿也算是养得比较熟了,缅甸也是一直在国际上与中国步调保持一致的国家,更是上合成员国。中国对印度的开展,也是缅甸对印度的开战,战争从藏南蔓延到印度更多地区后,缅甸也必然会参与进来的。这一点就是个过程问题,所以不存在什么难度。中缅之间也修有铁路,不过从缅甸到印度东北部,则是路面条件比较差的公路了,也只能尽可能地将其利用起来,避免出现损失之类。

现在能够比较保证的运输模式,还是空军的战略运输机和空艇部队,即使运输成本稍高,但是时效性能够保证,一次也能够运送上千吨的货物,绝不含糊。归根到底,从西藏到南亚和从缅甸到南亚的铁路都是需要修的,只要铁路修通,中国对于未来这里的国家的控制力自然就大不相同了。

现在中国最犀利的武器不仅仅是自己的强大军队,来自中国的资本和商品更是中国施加影响力的绝好利器。比如在上合组织内部,不是没有一些民族主义分子反对中国主导自己的国家,但是随着经济的高度联合以及文化的不断沟通和融合,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因为大量的中国商品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来自中国的投资提供了他们的工作,繁荣了当地。要实现政治上的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