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之王-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凸婺=龃斡诎屠账固菇夥抛橹ㄋ盏牡诙笳挝渥傲α俊�
对于以上的几件事情,李韦德倒不是那么感兴趣。美苏两国销毁和禁止两国中程导弹条约的事情,对他的生意并没有什么影响。而哈马斯的成立,从当初他出售军火给亚辛时,就早已预料到了,所以也没有什么意外。至于“投石革命”的发生,只是让李韦德未来在中东的军火生意有可能扩大而已。李韦德所感兴趣的,却是在另外的事情上面。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在1987年年末的统计,世界近10年的军火贸易总额以1987年为最高。1987年世界大型常规武器贸易总额约为398亿美元。而如果根据美国军备控制与裁军署更为广泛的统计(包括一切武器装备),则1987年的世界军贸总额约为560亿美元。
这其中有一项数据,是李韦德最为感兴趣的,那就是在中东地区的军火贸易统计中,中国武器出口占中东市场的比例在1987达到12的峰值,位于美苏之后中东地区军火销售额排名第三的国家。
李韦德不得不惊讶于这个数字,虽然这当中有很少数是他的贡献,虽然中国这几年对伊朗、伊拉克、埃及、约旦等国以及各地区武装势力地军火出口加重,但他也没想到过会达到这么高的数字,要知道年前中国在中东的军火销售额才排第9位,2年前才是第5而已。不过3个月后在世界各大媒体的一件新闻曝光,才让李韦德知道他还是小看了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军火贸易力量。
1988年3月,《华盛顿邮报》最先报道了一条消息:1987年年底中国向沙特阿拉伯出售了36枚常规弹头的东风…3(DF…3/CSS…2)中程弹道导弹。紧接着其他一些主要报纸和专业杂志,像《国际飞行》和《简氏防务周刊》也马上登载并进一步曝光,全世界都得知沙特阿拉怕王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那里,买到了战略中程地对地导弹。
中国向沙特阿拉伯出售地这种中程弹道导弹,型号为东风…3改进型,北约代号CSS…2。东风…3是中国第一种中程弹道导弹,也是中国完全自行设计的第一种战略导弹,是中国主要的地区性核武器系统,当时原本用以瞄准美国在日本、韩国和菲律宾的军事基地。
东风…3采用机动发射、单级、液体燃料,最大射程2700千米,可携带百万吨当量热核弹头。东风…3于1966年12月首次试射,1971年5月服役。1975年8月,东风…3战略核导弹定型生产。1985年12月东风…3改进型研制完成,射程从2700公里增加到3500公里以上。
出售给沙特阿拉伯的,正是这种东风…3改进型。从理论上讲,部署在沙特阿拉伯的该型导弹几乎能打到中东的全部地区和印度的部分地区。CSS…2系统很笨重,准备发射需要动用几百人和几十辆军车。它的液体燃料有很大腐蚀性。如果被吸入人体,会导致人员死亡;因此,添加燃料操作起来极其复杂。沙特的军队要靠中国专家来做发射的准备工作,因此,对在何种情况下如何使用这些属于沙特地导弹,北京有很大的发言权。
36枚东风…3(DF…3/CSS…2)中程弹道导弹一共卖了32亿美元。并且根据中国和沙特阿拉伯签署的合同,计划在未来的20年内,中国还将陆续出售总共120枚的东风…3导弹给沙特阿拉伯。并且,中国将会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南面,为沙特人修建两个导弹发射基地,由中国军人负责保养这些导弹。
世界各大媒体报导的这一系列消息震惊了全球,尤其使那些曾对中国战略导弹生产能力质疑的西方核武专家跌破了眼镜。不过此次事件被曝光后,紧接着中国的敌对势力、敌华的专家学者就纷纷大肆抨击。
这些人当中的大部分都声称:3个多月前,几乎就在中国向沙特阿拉伯出售中程弹道导弹的同时,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刚刚签署了彻底销毁和禁止美苏两国中程导弹条约,而中国这样干明显是对世界和平的一种威胁,是一种人类历史发展的倒退,坚决要求中国也必须加入这个条约当中来,停止出售中程导弹。
另有些人则宣称,购买这批导弹“不符合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利益”;而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克莱本·佩尔则声称,这些导弹是对以色列的威胁。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沙米尔的一位助手约西·本·阿哈朗甚至公开威胁说,以色列可能会对沙特阿拉伯的导弹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
随后发生的外交争吵使美国驻沙特的大使被召回国,以色列和美国对沙特阿拉伯向中国购买导弹一事唠唠叨叨、纠缠不休地提抗议,激怒了法赫德国王。沙特阿拉伯王国发言人说:按照以色列和美国的言论,以色列用它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阿拉伯世界就是合法的,而沙特阿拉伯获得任何种类的威慑或报复能力则是完全不合法的,这显然是极为不公平的。购买中程弹道导弹是沙特阿拉伯为了自身的地区安全,这是他们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
而中国外交部则是声称卖给沙特阿拉伯的CSS…2使用的是常规弹头,不违反中国签署的任何条约,之后便一直保持沉默,哪怕感到受到威胁的以色列提出强烈抗议,哪怕美国和苏联表示强烈关注。
不过也有一些持中立观点的专家们,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说:军火销售虽然带有很大的经济目的,但国家对国家的军火贸易中,军火销售本质上还作为一种达成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的外交工具。
目前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主要在于中国需要进口能源,而且这种需求增长很快。中国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能从波斯湾获得石油资源,因此中国一直与沙特阿拉伯保持密切关系。
中国正迅速成为世界石油市场上的主要角色,它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能源对国家安全和长期军事战略的重要性。从北京把可以装核弹头的东风…3(DF…3/CSS…2)型中程弹道导弹卖给沙特阿拉伯起,北京就不遗余力地发展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
而另一方面,战略导弹的获得反映了沙特阿拉伯国防战略的转折,而且必须把它放在导弹系统扩散这个近年来成为本地区特点的环境中去认识。除了加强沙特阿拉伯的国防之外,沙特战略导弹部队的建立还反映了沙特王国在中东,在整个穆斯林世界,以及在世界舞台上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责任。
这件中东导弹危机,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最终还是不了了之,中国在此之后的十几年内,依然突是破重重阻碍,继续向沙特阿拉伯出售东风…3(DF…3/CSS…2)中程弹道导弹,履行原先定下的20年内120枚的长期合同。
第七十三章 两场战争的结束
当美国股市崩盘的风波刚刚过去没多久,1988年年初股市暴跌的风潮便刮到了日本。
在当初,罗杰斯和索罗斯对于世界金融和股市的预判时,股市暴跌的国家中不仅有美国也有日本,只不过罗杰斯认为暴跌风潮先从美国开始最终轮到日本,而索罗斯的观点却恰恰相反,认为暴跌风潮先从日本开始最终才轮到美国。事实已经证明了,罗杰斯的观点才是正确的。
这样一来,当罗杰斯计划将投机日本股市时,李韦德自然也要跟随。而这次的投资,除了李韦德之外,罗杰斯也没有找其它投资者。由李韦德出资30亿美元,罗杰斯出资70亿美元,一共100亿美元投入了日本股市。
果然,1987年底日本股市的涨势,在1988年初停了下来,然后状况急转直下,日本股市全面下跌。由于掌握了先机,通过期指买跌和卖空股票,罗杰斯拿着总共100亿美元的资金,在日本股市上又狠狠赚了一笔。当罗杰斯的资金撤离日本股市时,100亿美元已然变成了210亿美元,这当中李韦德要分得63亿美元。
不过李韦德在股市上的收获,不只是在日本股市方面。在美国纳斯达克,1988年2月15日DELL公司股票正式上市,首次公开发行350万股(总共是1000万股),每股发行价8。5美元,收盘价9。6美元。李韦德他们2年前投资1100万美元所获得的40%DELL公司股份,如今的价值已然上升到了3840万美元。
而在美国股市上的另外一个好消息,却是和军火有之间关联。
1988年4月下旬,美国国会同意,特许与埃及合作生产565辆M1A1主战坦克,以装备埃及陆军。按计划1991年美国向埃及提供15辆车。1992年开始用10年时间两国合作生产540辆M1A1坦克,其中主要部件,如发动机、武器系统等由美国提供。
由于M1A1主战坦克,正是通用动力公司(GE)的产品,如此巨大的军火贸易消息公布之后,通用动力公司(GE)的股票立即大幅上扬,与美国股市崩盘时通用动力公司的最低股价相比足足上扬了4倍。
但上扬的也不只是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由于M1A1主战坦克的配套零部件,肯定不会全是由通用动力公司自己独立生产的。这些零部件生产商公司的股票自然也纷纷随之猛涨,也带动了大部分美国军火公司股票的上涨。
对于这样的喜讯,手中握有通用动力公司8%的股份、通用动力公司的第5大股东的李韦德,自然是高兴万分。由通用动力公司领头各大军火公司股票上涨的强劲势头过后,当初李韦德差不多50亿美元的各项投资,其价值已然升值到了将近200亿美元。
在这连番的喜讯当中,李韦德他们并没有无所事事。在那悠闲的享受成果,而是一直忙碌着。
在完成了日本股市的投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之后,罗杰斯便突然决定要做环球旅行。按照他的说法是,一个投资者要想获得成功,实际的了解状况是必不可少的。而亲身去那个地方进行旅游,实地考察当地的状况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罗杰斯所选中的第一站便是中国,因为他对这个拥有古老而悠久文明的国家,这个和美国等西方国家政治经济体制完全不一样的国家,这个正在进行改革开放试验的国家而感到非常的好奇。于是在1988年3月罗杰斯骑着摩托车游历了中国,并且由随行人员根据他的历程,拍摄摄成了电视系列片《远行》。这部电视系列片后来在世界各国都播映过。
罗杰斯选择的是环球旅行,而李韦德等人却没有他那样轻闲,而是忙着他们的军火生意。
1988年4月初,去年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发生武装冲突,刚刚结束这一冲突平静下来没多久的,什叶派穆斯林阿迈勒运动民兵,又与黎巴嫩真主党民兵,在黎巴嫩贝鲁特南郊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交战初期,由于阿迈勒运动民兵发动进攻的突然性,他们成功的控制了大部分什叶派居民区,真主党民兵遭严重挫折,丢失了很多势力范围。
针对这种情况,李韦德亲自去了中东,和黎巴嫩真主党做了大批量的军火交易,一方面是要在真主党这里赚钱,另一方面也是不希望真主党就此败北而影响了自己的长远生意。在李韦德大量的武器装备的秘密支持下,在伊朗方面伊朗革命卫队的秘密支援下,真主党重新集聚力量发动反攻,从阿迈勒运动民兵手中,重新夺回了贝鲁特南郊80%的地区。
李韦德在向真主党出售了一大批军火之后,并没有留在黎巴嫩等双方死伤千余人的这次武装冲突渐渐平息下来,因为另外一件事情引起了他极大的关注。
1988年4月14日,关于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协议,在日内瓦由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的主持下,苏联签署了《关于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这项协议规定,苏军将于1988年5月15日起开始撤军,在9个月之内撤完。
入侵阿富汗,使苏联在国内外陷入空前的孤立。在整个80年代,阿富汗问题是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为抗议苏军入侵阿富汗,中国、美国、联邦德国等国家联合抵制了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在苏联国内,不断听到反对入侵的声音。在阿富汗,侵阿苏军士气涣散,士兵中甚至出现了吸毒现象。而阿富汗人民风起云涌的反抗运动,更使侵阿苏军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泥潭。
1986年3月,新上台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出电报,强令卡尔迈勒到莫斯科“治病”。趁机一脚踢开卡尔迈勒,代之以前国家情报局负责人纳吉布拉。但是,纳吉布拉政权同样挽救不了苏联在阿富汗的最终命运。如今苏联终于决定放弃阿富汗,从阿富汗撤军。
对于从阿富汗撤军,会给苏联带来什么,李韦德懒得去想,他关心的是这会给阿富汗带来什么,又会给他带来怎样的机遇。
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会给阿富汗带来怎样的变化,是走向和平还是继续动乱,李韦德现在还不敢肯定。虽然他倾向于阿富汗境内各反苏武装并不统一的状况会导致内战,但这不是他首要考虑的事情。李韦德所首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