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火之王-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购买,而且也同时让一些安哥拉的精英人士富有。虽然是残酷的战争,但双方都已经依靠冲突图谋自然资源的利盖,虽然这种情况将严重地伤害未来世代的前途,他们也毫不在乎。
一些围绕在总统身边的所谓的精英分子,以及高级将领,都可以从武器和石油的买卖合约上,获得相当高的利益,并且控制交换外币的分配管道喝进出口的证照,以及其它各种隐藏的财经交易。对这些人而言,战争是有利可图的。所以不管是安哥拉政府军也好,反政府军安盟也好口能够从中获得自身利益的中高层大多数人,谁也不想去终止战争。
所以也可以想象,李韦德昨晚和内图总统所谈的那些事情,都是与内图总统与这些人密切相关的利益所在,他们又怎能不异常关注?可以说,李韦德所开出的条件,只要满足了这些人的胃口,自然什么方面的合作都是可行的。这些人可不管这是不是对安哥拉国家有利,是不是会损害安哥拉未来子孙的利益,他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利益。
李韦德很清楚这些人的心思和需求,所以会谈是虽然都是拿安哥拉国家、安哥拉政府的利益挂在嘴边,但实际上对于对方有利的方面,却都是对内图总统和他周围的精英人士有利的。也正是因为这样,通过几个小时的反复讨价还价式的商谈,这些人很快就欣然接受了与李韦德进行合作。
在当天下午,当地时间下午四点,李韦德和代表安哥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内图总统,正式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合同的大致内容为——
1、埃里克将获得安哥拉全国范围内(实际上只是除反政府武装安盟所控制的安哥拉西南部外的,安哥拉政府所控制的地区,不过反政府武装安盟所控制的西南部,也几乎没有石油,所以从这点上来说并没有区别),除安哥拉政府已经正在开采的6个油田之外,所有其它已经勘探发现出来的90个油田、6个气田的开采权利,开采期限为50年。
2、在安哥拉境内,今后50年内所有新勘探发现的新油田气田,其开采权也归埃里克所有,并且开采期限也同样为50年。
3、在安哥拉所有油田气田,开采出来的石油和天然气,双方按产量分成协议进行运作,埃里克占有总产量的80%份额,而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在葡萄牙殖民统治时期,由葡萄牙人所成立的公司,安哥拉独立之后,安哥拉政府接管了这家公司,收为国有并保留了下来,那6家正在开采的油田正式由这家公司开采的),则占有总产量的20%份额。但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所占有的,这20%份额的石油和天然气,都将由埃里克代理销售。
(80%的份额是按照真实的数据来定的。2004年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同澳大利亚荆棘鸟(ROC)石油公司签署了协议,双方按产量分成协议进行运作,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占20%的份额,荆棘鸟石油公司占80%的份额。实际上安哥拉政府与国际上各家石油公司,签订的分配比例并不相同,我选择了这种最高的分配比例。)
4、埃里克将成立埃里克矿产公司,在油田气田的实际开采时,与国际上任何石油公司进行合作,安哥拉政府不能干涉。
5、埃里克将会为安哥拉政府军,额外提供每年9亿美元的军火援助,这部分军火将是免费提供,期限为石油开采终止时为止。
6、埃里克将会为安哥拉政府,额外提供每年1亿美元的特别经济援助,期限为石油开采终止时为止。
(9亿军火、1亿美元,这个也是真实的数据。安哥拉政府到现在,每年还是拿着这么多的“援助”。当然“援助”他们的,并不是李韦德。)
…………
总的来说,双方签订的这份合同协议,主要条款就是这些,当然还有其它很多细节方面。
通过这份协议,李韦德获得了安哥拉境内,除安哥拉政府已经正在开采的6个油田之外的,几乎所有油田和气田的开采权利口包括已经勘探发现的90个油田、6个气田,也包括今后所有新勘探发现的新油田气田。虽然有50年的期限,但对于石油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来说,等50年过去之后,恐怕安哥拉的石油也已经开采得差不多了。
这份协议看似大部分的利益,都被李韦德所获得,安哥拉政府只占了小部分的利益。但是要清楚,1986年此时的安哥拉只开采了6个油田,每年的开采量只不过是在300多万桶,平均下来日产量1万桶左右而已,安哥拉政府开采石油所赚来的钱,每年还不到1亿美元。
目前不到1亿美元的收入,和他们与李韦德合作后,每年将会直接获得1亿美元的现金、9亿美元的军火,以及20%的产量份额可能会带来十几亿、几十亿美元的收入相比,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如果没有李韦德等人的合作,光靠安哥拉政府的技术水平而没有能力去开采,以及他们和反政府军安盟长期内战没有精力去开发的状况,安哥拉政府只有抱着宝库挨饿。
尽管对安哥拉国家未来长远利益来说,现在即使苦难点也不会把大头让外国人赚去,但内图总统和他周围的精英人士,也就是安哥拉政府的当权阶级,他们的想法可不同。他们只想在他们有生之年的几十年内,赚取更多的利益。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是自私的,尤其是这些靠着内战发财的人们。
不管怎样,这次的安哥拉之行,李韦德在此之前所定下的两个目标的其中一个,现在已经被他圆满的达到了。这份合同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李韦德与安哥拉政府石油合作的开始。当然李韦德还需要寻找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合作,毕竟李韦德是军火商而不是石油商,开采石油的事情还是得有这些石油公司来完成。
但是和石油公司合作的事情,也得等到李韦德回到美国再说,他这次的安哥拉之行可并没有结束,有更需要他忙的事情在等着他。不过对于这个事情,李韦德在此之前早有选择和计划,所以胸有成竹的他也并不为此而着急。
第六十四章 安盟的钻石
李韦德与安哥拉政府签订合同协议之后,接下来的两天李韦德便和丹尼,去通知在外海等候的远洋货轮上的手下,把货轮上装载的军火中的一半,价值3亿美元的军火(当然这只是安哥拉这边军火市场上的卖价来算,并不是真实的价值要低的多的成本价),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西北郊外本戈湾海港卸载下来,交给了安哥拉政府派来接收的军队。当然在靠港卸货时,李韦德的远洋货轮是换上了苏联的国旗和标志的。
根据李韦德和安哥拉政府签订的合同协议上的要求,李韦德是每年要提供价值9亿美元的军火和1亿美元的现金给安哥拉政府,合同从今年1986年便开始实行。不过由于现在已经是6月份,所以作为合同开始的1986年下半年,李韦德只需要提供价值4。5亿美元的军火和0。5亿美元的现金。
因此李韦德这第一批交给安哥拉政府的,价值3亿美元的军火交接之后,在剩下的5个多月里,他只需要在下次来安哥拉时,补足价值1。5亿美元的军火和0。5亿美元的现金,交给安哥拉政府,就可以完成任务。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情,把那价值3亿美元的军火交给安哥拉政府军,交接完毕之后,安哥拉政府这边的事情也暂时告以段落。李韦德吩咐手下们,把还装载有另一半军火的远洋货轮,重新开到公海上等待命令(当然路上重新换上美国的国旗和标志)。
而李韦德自己,则带着丹尼和十名手下,假装随远洋货轮离开安哥拉之后,又开着快艇在安哥拉的另外一个海港港口安博因港登陆,开着他们买来的三辆老式吉普车,绕道向着这次安哥拉之行的第二个目标地方向驶去。
李韦德现在要去的,自然是安哥拉反政府武装安盟所控制的地区,他要和安盟领袖若纳斯·萨文比进行军火交易。李韦德这次来安哥拉,就是打算利用他那美国和苏联双重关系渠道,同时和安哥拉政府军安人运、反政府武装安盟双方做军火生意。
在李韦德看来,如果只和一方做生意,那只能是浪费自己手里的资源,以自己的条件赚取更多的利益,这才是商人的追求;而且如果只和一方做生意,也不符合他想做长久生意的意图,因为如果让安哥拉政府军单方面得到力量壮大,说不定反政府武装安盟就会战败,甚至安哥拉内战因此结束。那李韦德还赚什么呢?只有保持双方的力量平衡,才符合李韦德这个军火商的利益。
这也正是李韦德这次安哥拉之行,远洋货轮上一共装载了价值6亿美元的军火,明明可以完成给安哥拉政府军的4。5亿美元军火的任务。但现在却只给了3亿美元军火的原因所在。因为剩下的那一半价值3亿美元的军火,是李韦德准备用来和反政府武装安盟进行交易的。这样双方的力量依旧像以前那样,基本保持一定的平衡,内战会继续延续下去,而李韦德的生意也会长久下去。
安哥拉国内图前的势力分部是:安哥拉政府军安人运的控制区域,为安哥拉的西部、南部、中部地区,大约占安哥拉全部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而安哥拉反政府武装安盟的控制区域,则为安哥拉地东部、北部地区,大约占安哥拉全部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
虽然在控制区域的国土面积上,安哥拉政府军安人运占有了很大优势,但双方的军事力量却是相差不多的,顶多力量对比在六四开的数值0这从双方所控制的区域,自从安哥拉独立以来的十年多时间里,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就可以看出。当然这其中也有双方某些既得利益的领导团体们,希望内战状态保持下去而为自己谋求更多的利益,这样的因素在内。
李韦德一行人开着吉普车,从安博因港出发沿着公路一直向东北方向前进,经过了安哥拉政府军所控制的交通枢纽城市马兰热,再经过内战双方军事分界线尚代尔这个小城市附近,便进入了安哥拉反政府武装安盟所控制的地区,整个行程花了两天时间。
由于李韦德来时,安哥拉内战双方正好处于修整期,并没有较大的战争发生,顶多只有零星的战斗和交火,所以一路上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虽然在内战前线的路上,先后碰到了检查的双方巡逻军人,以及沿路上的检查哨,但李韦德靠着另一套苏联护照,以及早已准备好的美国护照,安全的通过了。
当来到反政府武装安盟所控制的宽果市,凭借着美国护照和美国政府开具的军品出口许可证,李韦德他们也很快在第二天,见到了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安盟)的领袖——若纳斯·萨文比。已经换了一套身份的,成为美国军火商埃里克的李韦德,受到了萨文比的热情欢迎。
之后李韦德和萨文比的会谈,由于和安哥拉政府内图总统的会谈过程相比,从流程上来说差不了多少,所以并没有什么好说的。钻石对于反政府武装安盟来说,就像石油对于安哥拉政府,只是李韦德用军火所换取的交易物品不同。
本来李韦德原本的计划中,还想着否能够参与到钻石的开采方面,或者如同在安哥拉政府那一样,在安哥拉反政府武装安盟这里获得钻石开采权的想法。可惜通过他的实地考察,觉得自己这个想法不切实际。
因为此时的安哥拉反政府武装安盟这里多方面的条件,实在是实现不了李韦德的这种想法。
且不说运输渠道不畅通,开采技术和人手方面不行。而且目前安哥拉反政府武装安盟的钻石开采,绝大部分的从事开采者,都是由被剥夺基本人权的劳工和战俘组成,且陷于危险的状况下工作。反政府武装安盟,还对所控制区域内少部分私人采矿企业进行争税,可以现金或者是钻石缴税,同时也对钻石贸易商索取佣金。
所以李韦德也只能暂时放弃他原本的想法,等以后再说,反正他也只是想想没有一定需要。而李韦德和反政府武装安盟,现在进行军火交易时,则直接时换取开采好的原钻。不过这样一来,整个交易过程也简单了很多,与普通的军火交易相比,也只是军火换取的对象,由金钱换为了原钻罢了。
所以李韦德与反政府武装安盟,签订的交易协议也就很简单,就是拿军火换原钻。不过这个以物换物,虽然表面上说是等价交换的,但李韦德却是大赚特赚。
因为李韦德的军火,是安哥拉这边军火市场上的卖价来算,远比实际的成本价或进货价要高很多倍;而反政府武装安盟的原钻,则是钻石商人在当时市场上的最初进货价,这个价格可是又比国际上钻石的成交价要低很多倍(虽然原钻和钻石成品,还有着切割加工的过程,但其加工费用相比利润也是很少的),像安哥拉这种非洲落后国家当地的钻石市场,原钻钻石的最主进货价自然是非常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