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军火之王 >

第16章

军火之王-第16章

小说: 军火之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疼于怎么去寻找良好的进货来源,李韦德忽然感觉有点痛恨,痛恨美国黑手党怎么不早点出事,塔林怎么不早点被杀,自己为什么不早点当上军火商。

李韦德知道就在1984年,因为1982年的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联合国为名出兵黎巴嫩的美军,终于决定撤兵。按照惯例,当美国撤离一个战区时,他们通常不把武器带走,因为运回去比买新的还贵。而80年代的美国陆军薪资又很低,某些军官需要钱来进行他们私人的战争(如竞选),自然需要大量的金钱,私下贩卖遗留武器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因此,美军1984从黎巴嫩撤退后,同样也留下了大批武器,因为运费比买新的还要贵,所以美军便把这些军火通通卖掉了,而且他们是像卖萝卜一样论斤卖,虽然都是些二手货,但是还很好用,很好卖出去。这让当时国际上的某些军火商们都是大赚一笔。如果李韦德早点当上军火商的话,自然是能够趁机分一杯羹。

尽管李韦德很懊恼,但是他还是不得不想其它办法。不过上天总是眷顾有心的人,很快的,李韦德便等来了一次绝妙的机遇。

这个机遇说起来并不明显,而是李韦德根据新闻消息分析推测的。那便是1986新年的一月中旬,李韦德从新闻媒体那听闻:1986年2月1日即将举行的苏共第27次代表大会上,有可能通过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4月苏共中央全会上提出的“加速苏联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对计划管理和整个经济机制实行根本改革。另外还可能通过戈尔巴乔夫提出的苏联裁军,并进行战略收缩的计划,从东德、蒙古裁军,计划在五年时间内共撤出22。3万部队及大批武器装备;从当时苏联盟国叙利亚、伊朗撤出部分势力,中东力量集中于阿富汗。

李韦德立即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临了。苏联裁军和美国撤军一样,必定遗留下大批的军火,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进货来源呢?

李韦德仔细斟酌了一下:苏联是从东德、蒙古、叙利亚、伊朗这几个国家,或多或少裁军的。这其中由于地域的关系,蒙古不方便去,去了也运不出军火;叙利亚、伊朗、三国,苏联只是部分裁军数量少,军火遗留自然少,并且由于这些国家自身需求很大,遗留的军火也肯定给当地政府直接消耗掉,私人军火商很难分一杯羹;那么剩下的只有德国了,它才是其中最合适的选择,自己的第一批生意,应该从东德开始。

虽然从媒体那得知消息,距离苏共第27次代表大会召开还有半个月时间,但由于怕失去先机,李韦德决定在大会召开之前,提前一周出国前往东德,事先打通关系和渠道,等苏共的会议决定一下来,便在东德抢先购买苏联裁军下来的军火。因为从美国不能直接去苏联控制下的东德,需要中转站,于是李韦德选择了先乘坐飞机去瑞士,再由瑞士前往东德。

******************************

“上帝见证,我就要第一次坐飞机出国了!”刚刚踏进机场候机大厅的大门,就听到丹尼那个大嗓门响了起来,表情就跟结束自己第一次的处男所发的感叹似的。惹来了候机大厅内四周众人注视的目光,弄得李韦德和乔尔是立即远远躲开,装作不认识这个人。

一副西装革履正式装扮的李韦德、乔尔、丹尼三人,现在是在位于纽约市皇后区的肯尼迪国际机场,之所以清晨时分便赶来这里,正是准备乘坐瑞士航空公司的SR107号航班,从美国纽约飞往瑞士苏黎世。至于没有一起来的王瑞,李韦德让他留在家里照顾李晓柔,毕竟这趟出国要很长一段时间,李韦德可不放心留李晓柔一个人在纽约,而王瑞本身也想留在家玩他刚刚拿到的paq 386电脑。

苏黎世在克里特语里的意思是“水乡”,是瑞士德语区苏黎世州首府,位于阿尔卑斯山北部,苏黎世湖西北端,利马特河同苏黎世湖的河口,人口36万,是瑞士最大的城市,也是全欧洲最富裕的城市。

在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之后,飞机便到达了瑞士苏黎世国际机场。

“先找家宾馆住下,我们要在瑞士待一天,明天去东德。记住!你们现在都是英国人,乔尔名叫查理·科尔曼,丹尼你叫巴迪·戴恩。而我呢,则是瑞士人,名叫杰伊·基德。都记下了么?这是你们的假护照,不要露马脚!”下了飞机刚出苏黎世国际机场大门,李韦德便一脸严肃的对乔尔和丹尼说道,并分发了给乔尔和丹尼假护照。

在黑市,假冒的护照每本价格高达7000美元,而李韦德弄来的这些护照每本只需600美元。这些护照的质量当然是上乘的,与大多数假冒护照不同的是,它们不像过去惯常的手法:用偷盗来的或者非法购买来的真护照进行改制的。这些护照是全新制作的,几乎能够以假乱真,即使是专家用肉眼也绝难辨别真伪。不过缺陷就是,如果执法部门真要查你,翻阅档案资料是绝对查无此人的。但一般情况下,执法部门怎么会找到你?对付一下航空公司还是行的,这时候电脑可不发达,机场没有电脑查询系统,全靠肉眼分辩护照真伪。

在乔尔和丹尼点头并收好假护照后,李韦德领着两人坐上了记程车,向市中心扬长而去。

苏黎世市市区被利马德河分为东西两岸,也分成新城和旧城,它们之间有迷宫般的羊肠小道连接。旧城区在河北岸,分为上村和下村,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精品时装店,酒吧,咖啡屋,古玩厅等。

记程车穿梭于这些与纽约市相比明显狭窄许多的街道,在热心的记程车司机的推荐下,经过了半个小时的时间,把李韦德三人送到了一家三星级宾馆门前。根据地图上的指示,以及接下来自己要做的事情,李韦德感到这家宾馆确实比较适合,便领着乔尔和丹尼,用假身份登记入住了这家宾馆。

安顿好行李,李韦德三人先出去吃了一顿,填饱肚子再回到宾馆。休息了一会后,三人拎着两个空手提箱又出了宾馆,坐记程车前往西尔波尔特大街。

苏黎世不仅是瑞士最大的金融中心,而且也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这里集中了350余家银行及银行分支机构,其中半数以上是外国银行,故享有“世界百万富翁都市”的称号,每年从这里调动的资金,都达到了令人难以估计的天文数字。

第十八章 初入东德

李韦德三人来到临近名叫西尔波尔特大街的地方下了记程车,步行一会后便走到了苏黎世市银行最集中的西尔波尔特大街,在两旁银行林立的大街上,开始寻找起他们正要前往的目的地——美国花旗银行瑞士分部设在苏黎世的分行。

“我要取二百三十万美金。”待走进银行来到服务柜台前,李韦德向银行服务员说明了来意。

上次交易所得的二百四十万美金,李韦德都存在了花旗银行自己的户头上,不过这些天来采购一些必要的东西花去了将近十万,因此户头上只剩下了二百三十万美金出头,李韦德便取了一个整数。

取出钱放进带来的两个空手提箱里,李韦德让乔尔和丹尼两人一人拎着一个,离开了花旗银行。出来后又步行了一小段路程,三人来到了第二个目的地——瑞士联合银行总部。

李韦德需要在瑞士联合银行开个匿名帐户,把二百三十万美金都存入其中。对于一个地下军火商来说,在瑞士银行有个匿名帐户,这是必不可少的。瑞士银行的保密保障制度,确保了今后资金运作的安全,这样做起军火生意来才会放心。

至于为什么不在瑞士银行设立于美国的分部那开户存钱,那是因为李韦德知道,只有在瑞士本国境内的瑞士银行里,才能开到真正的匿名帐户并保证帐户资金的安全。而在其它国家的分部和分支机构,虽然表面上也能开匿名帐户,但那帐户其实不是真正的匿名帐户,申请前需要办理的一系列手续会暴露出用户资料,如果国家政府要查的话是能够查出来的。所以李韦德才趁着中转瑞士的机会,顺便来开户。

过了一段时间,终于办理好匿名帐户把钱全都存了进去,李韦德也放下心,和乔尔、丹尼一起走出瑞士联合银行。

“Shit!没想到我们存个二百三十万美金别人连瞧都不瞧,我看了墙上贴的服务项目,要存至少三百万美金,才会享受基本VIP用户服务,还是最低档次的。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见鬼的上帝!”一出银行大门,丹尼便颇为不忿的抱怨着。

乔尔双手一摆,做出无奈的表情说道:“没办法,谁让这是世界上最强牛气的瑞士银行呢?全世界有多少财富集中在这里,有数不清的世界级富翁在这里存款,我们这点钱在他们眼里当然连个臭虫都不算。”

李韦德看到丹尼还想和乔尔争辩什么,便连忙制止道:“好了!与其抱怨,还不如努力去赚钱,这个世界上谁也不会比谁差,相信以后你们也会有享受VIP用户服务的一天,而且不会太久。时间不早了,我们还要去这附近的购票处,买下明天早上飞往东德东柏林的机票。买完机票后我们就去吃晚餐,然后再回宾馆休息好好睡上一觉,好赶上明天早上的班机。现在就赶快走吧!”

李韦德之所以没有在来到苏黎世下飞机时,就在苏黎世国际机场直接买票,是因为他们这起去往东德,将会换用那套假身份。同一个人在同一地,下了飞机就立刻变了身份买票自然不妥。所以李韦德便准备到航空公司在市中心附近设立的购票处,再去买东德航空公司的航班机票,拿着票到了明天再去机场直接登机,自然没有了问题。

乔尔和丹尼听了李韦德的话后,也不再说话而应声点头。三人便在路边停靠点招来记程车坐上,询问了司机一番后,前往离这最近的购票处买票去了。

当李韦德、乔尔、丹尼三人,经由中立国瑞士中转,分别以杰伊·基德、查理·科尔曼、巴迪·戴恩的假身份,终于来到东德东柏林,找了一家旅馆住下时,算算日期已是一月二十五日,离苏共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还剩下六天。

对李韦德来说这时间上是足够了,毕竟就算六天之内解决不了渠道问题,苏共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后所定下的决议,也不会那么快就得到执行的,至少需要一段时间。

与美国与西欧,甚至与一邻之隔的西德西柏林相比,东德在李韦德面前显示出的是一片萧条的景象,即使是东柏林这是如此。每天一过傍晚时分,店面便早早的就收市了,商店里的货品种类很少样式也一般,和西德地区繁荣景象没法比。

不过与东德老百姓的生活比起其他共产国家又要好一些,他们的食品商店里虽然蔬菜品类不多,长年只供应土豆、洋葱、圆白菜和胡萝卜四大样,但还不缺肉肠、鱼类、禽蛋和乳制品,要知道更东边的东欧和苏联,可是连土豆和黑面包有时都供应不够。

不同不仅是体现在生活物质上的,连精神面貌和社会氛围,东德也表现了很大不同。住在这里的人们,不仅神情麻木不苟言笑,而且充满了对周围其他人的不信任感,这从李韦德三人从东柏林机场到旅馆的路途上就可以看出。

且不说在机场遭受到的层层盘问和检查,以及由于带着丹尼这个在此时的德国几乎不会见到的黑人,而一路上遭受到的所有人的注视目光。光是由于没有记程车,三人站在公交车站等公交车等了一会儿,就忽然走过来一个头发花白的妇女,举着像机对李韦德三人摄影,连拍两张之后转身就走。这绝不是摄影爱好者的行为举动,肯定又是那些业余便衣警察对外国人的活动做记录,东德这里真可谓是全民皆警。

来到旅馆住下吃过午餐后,下午李韦德并没有休息而是准备外出。不过在外出行动前,他把他那一身的西装换下,换上了一套很普通的风衣,皮鞋也换了一双旧的,并且没有带乔尔和丹尼,而是让他们待在旅馆里,选择独自外出。

换衣装的原因,是在东德这里根本买不到那么好的衣服,如果就穿那套西服上街明显会被人盯;而不带乔尔和丹尼,是因为他们两人都不会德语,有些不方便,而且丹尼又是黑人,上街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外国人,到哪都是目光不断。

李韦德可不想被人跟踪,便在出门前给自己的衣装做了这些处理,加上李韦德的外貌除了黑色眼睛外,都是北欧人的相貌特征(德国可是有很多北欧裔居民的),以及一口流利的德语,这样看起来就和普通的东德人差不多了,至少不会那么明显。这些也是李韦德来东德前就考虑到的,不然也不会携带这套备用衣装。

准备妥当后李韦德出了旅馆,由于暂时还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便在街头闲逛起来。走了很久,就在李韦德对街头经济萧条娱乐场所几乎没有而暗自感叹时,居然发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