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寒门枭臣 >

第436章

寒门枭臣-第436章

小说: 寒门枭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赚钱会上瘾,信安军治下如今一多半的人口在经商,利润所得又反哺农业,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

    与之对应的,凡是和信安军做买卖,银钱便不受控制的流入信安军的荷包,以点带面拉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

    李茂有一种直觉,所谓第一次工业革命随时都会到来,助推信安军迎来更大的发展。

    具体的时间他不好预测,但绝不会超过两年,人定胜天,这是完全由人的意志和力量推动的社会变革,跃迁式的爆发。

    对于自己亲手催生出的,近乎于妖孽般的“幼苗”,李茂悉心呵护。

    为了不打断这个进程,他对盘踞在大同府,东胜州的完颜娄室视而不见,对同样发生极大变动的朝廷中枢置之不理。

    甚至还亲自给完颜晟,赵桓写信,提出互市通商的建议,哪怕这会导致朝廷和女直人“回血”,他也顾不了许多。

    信安军内部对对李茂的决断,有不小的反对声音,但李茂无法说的太明白。

    身处这个时代的他们,永远无法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让他一个个的去说服,他没有那个精力,这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只能让反对的人用心去感受。

    李清照手里有一本李茂专门给她写的对未来的展望,内容因为太过悚然听闻,李清照也没有大范围的宣讲。

    毕竟连李清照自己都觉得李茂的描述仿佛神怪志异,理解不能,再告诉别人,相信的又会有几个?

    李茂收拢发散的思维,一心一意的陪着潘小妹,当燕京城上空出现了几个巨大的热气球,上元节的热闹氛围达到顶点。

    临近子夜,李茂背着已经迷糊的潘小妹返回王宫,庞秋霞像是一个影子幽灵,倏忽的出现在李茂身边,言语中带着刺儿,“三宫六院,独宠她一人,王爷耳朵不热?没打喷嚏吗?”

    李茂抬手按着庞秋霞的脑袋,稍微用力拨弄个方向,“去沐浴吧!今晚本王陪你。”

    “稀罕吗!”庞秋霞嘴上这么说,脚步却老实的朝浴房走去,所谓口嫌体正直不过如此。

    李茂夜宠庞秋霞,可不单是为了抚慰交公粮,庞秋霞相当于李茂自己的耳朵眼睛,有些信安军情报系统不会上报的消息,李茂都会从庞秋霞口中得知,这算是一种制衡,以免信安军的情报系统尾大不掉。

    云雨过后,庞秋霞娇小的身子几乎完全窝在李茂怀里,她也喜欢在这种状态下和李茂说正事,特别有感觉。

    “除了家长里短,最近只有信安军中有些不太好的苗头,安逸太久,军中上下的火气都很大,昨天演习的时候险些出了人命。”

    庞秋霞捉住李茂作怪的手,“这样下去不行,会消磨信安军的锐气,哪怕是剿匪,也得让信安军铁骑动起来,有点事情做。”

    李茂岂能不知信安军中哪些人是好战分子,颇有些无奈道:“他们有力气无处发泄,总不能主动向女直人挑衅吧!再说打仗的方式很快会发生变化,现在不适应,今后怕是更适应不了,阵前斗将喋血沙场即将成为过去式,信安军中的老兵,也该换一茬了。”

    庞秋霞哦了一声,“是那个鸟炮研制成功了吗?”

    李茂禁不住白了庞秋霞一眼,“什么鸟炮?那是枪,凌振和陈泽刚刚赶制出来样品,威力如何还没有验证,希望别让我失望。”

第八八三章 大时代() 
李茂没有奢望科技爆炸,但随着他认知中工业革命的脚步越来越近,侧重点之一的兵工产业是第二大受益者。

    信安军在武器制造方面走了捷径,在打造火炮的过程中,随着新技术的持续投入,在单兵武器方面直接跳过了火铳,火绳枪和抬枪,一步到位开始研制米尼式步枪和米尼弹。

    当然这是李茂记忆中的叫法,在信安军中对新式武器的命名是王府一号。

    原本凌振和陈泽想命名为清照式,因为新式武器的图纸,改进部件都出自李清照之手,但李茂得知后一口否决了。

    传统的火铳,火绳枪制造难点是枪管,制作方式很老套,费时费力不说,制造出来的枪管良品率太低,弄不好还会炸膛,先期的试验因为这些缘故出了好几次事故,死了几个特别有潜力的工匠。

    不过随着信安军钢铁冶炼技术的提升,水力车床的精细化,拉床的出现,枪管的制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燧发枪的各种部件也可以打造的很精密。

    这些条件成熟之后,李茂没有急于打造新式火枪,因为子弹的研发进度没有跟上,直到子弹的技术成熟,李茂才准备大批量的制造这种线膛枪。

    拍脑袋做决定在信安军兵工厂行不通,即便李茂知道线膛枪的优势和威力,凌振和陈泽还是用了将近大半年时间才研制出样品。

    李茂见到制成品的王府一号步枪,首先想到的就是记忆中的老式猎枪,外形看起来相差不大。

    但是入手之后才发现和猎户的土枪相比,无论是枪管,膛线,还是整支步枪的造型,在他眼中很有复古的美感。

    这样的制成品有五支,因为凌振也不知道枪管内膛线最合适的旋转角度是多少。

    李清照给的图纸也没有刻画的太详细,只能用笨办法,多试着打造不同的枪支,哪种实验效果好,就定型哪种步枪。

    李茂一支支步枪看过去,“看起来卖相都还可以,那就试试吧!”

    试枪这种有一定危险的工作,凌振和陈泽哪敢让李茂亲自上,最后还是种江操刀上阵。

    因为以前陆续的实验过成品,半成品,种江对手里武器有大概的了解,装填弹药的时候,手法也极其熟练。

    拖延王府一号步枪研发进度的是子弹,作为前装枪,拉床刻制了膛线后,装填子弹成为一个难题,所以子弹的加工制造拖延了大半年的进度。

    现在种江使用的子弹也是特制的,子弹周围用车床车出了螺纹,配合膛线,螺纹中间还有动物油脂,子弹的底部用的是软木材料。

    射击时火药爆发的气体冲击软木,软木瞬间撑大子弹,因为子弹的撑大,避免了泄露火药气体,解决了密闭性问题,减少了炸膛的概率。

    种江熟练的用推药杆装填弹药,端起步枪后对准了一千步外的靶子,靶子是用杨树的木板制成,随着一声枪响,千步外的靶子上出现了一个小孔。

    种江每试过一支枪,都会让人记录下详细的实验数据,几把王府一号步枪测试完毕,所有的数据摆放在了李茂面前。

    李茂一一看过,王府一号步枪都配有安全锁防止差枪走火,这是他最先提到的设计要求,现在看来效果不错。

    当然作为武器使用,杀伤力是最终定型的指标,李茂现在手里拿着的步枪各种数据最好。

    全枪重量不超过十斤,方便携带,有效的杀伤距离达到了一千米,在五百米的范围被可以保证精确命中。

    子弹的威力也令人咋舌,火力强劲,在五十步的范围内,竟然可以击穿信安军现在穿着的甲胄。

    “就这个型号吧!无论是威力还是射速都比较靠谱。”李茂一锤定音,确定了王府一号步枪的最终型号。

    这是第一把真正意义上的热兵器,火炮那种大块头不能算数,有了这种武器,军事上的变革将会突飞猛进,信安军的军事实力将会一面光明。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当然也足够曲折,新式火枪的制造速度不是很让李茂满意,因为需要加工的零部件太多,兵工厂每天能制造的枪支不到百支。

    如此一来,大面积换装的只能延后一年,但是操纵新火器的士兵倒是可以先行训练,信安军也开始了成军以来第二次大规模新兵招募。

    得知信安军募兵的消息,包括鲁达,韩世忠,卢俊义在内的高层将领都流露出不满的意思。

    信安军骑兵已经快两年没有打过大战了,用鲁达的话说,闲的放屁都不响,全军上下都憋着一口气。

    而李茂着手招募新兵,就像是给了他们一锥子,把这口气给爆掉了。

    丹增和仁多德章也先后几次找到李茂,丹增更是以李茂的小舅子自居,打亲情牌,想摸清楚李茂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茂知道信安军内部在的杂音很大,但是他现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处理,因为李清照那边已经改进了蒸汽机,蒸汽时代的脚步,悄然到来了。

    早在几年前,李清照和潘小妹等人就研制出了蒸汽机,但那时非常粗糙的原型机,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和改进。

    李茂本身又不是学机械出身,只能给出大概的原理,甚至详细的设计图也绘制不出来,蒸汽机的改进一直在李清照的关注下蹒跚前进,一点点的完善。

    从李茂给李清照讲蒸汽机原理开始,到李清照制造改进可以达到实用功能的蒸汽机,前后历经了差不多五年时间。

    李茂看着眼前通体黄铜色的蒸汽机,看着那些他都不知道功能的装置,满脸问号的看着表情十分冷静的李清照。

    李清照表面平静,实际上内心激动的已然让她麻木了,最开始的蒸汽机雏形只是用来排水,增加煤炭开采的进度,而眼前这台她亲手打造改进的蒸汽机,才是李茂描绘的真正原动机。

    李茂听着李清照的讲解,气缸,冷凝器,曲轴和齿轮传动,离心调速器等等。

    这些无不昭示着一个大时代的到来,兴奋的他抱住李清照原地旋转,眩晕中双双摔倒在地,而后发出了类似猪叫的激动嚎叫声。

第八八四章 军属二三事() 
出了正月,农户人家便起早贪黑的侍弄田地里的活计,张老汉年岁大了起的更早。

    他想着趁天寒地冻的时候,在自家田地的高处修一个小水塘,不但可以用于灌溉,还能养些鱼虾,家禽,他跟田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每一块能有产出的地方都不会遗落。

    鼓捣工具的声音惊动了大儿子,张老大身上披着棉衣,揉着惺忪的睡眼,借着微微亮的天色看清楚是自家老子,急忙说道:“爹,起这么早?大冷的天也没什么活计啊!”

    张老汉恨铁不成钢的白了张老大一眼,但他是过来人,知道大儿子贪恋新过门的媳妇,折腾的浑身没力气在情理之中。

    “新分的田地地势不太好,在上面修个水塘,秋收的时候也能多收三五斗”

    张老大上前拉住张老汉的手,“爹,三子都是指挥使了,咱们家哪还需要种地,您老岁数也不小了,这么操持累坏了,摔伤了胳膊腿,回头三子还不得一刀把我和老二宰了。”

    张老大所说的三子,正是信安军新晋的斥候营指挥使张所。

    哥们兄弟三个人,张所一人出息了,这个家也顶门立户兴旺起来,不但张老大和张老二都娶上了媳妇,张所拿回家的赏赐外加分到的土地,价值足足有一千多块银元,以前穷的连裤子鞋子都没得穿,现在俨然是小富之家。

    张老汉哼了一声,“我看你是吃两天饱饭,忘了以前挨饿的日子,庄稼人不种地,吃什么?喝西北风吗?”

    张老大微微摇头,硬是把张老汉手里的锄头镐子抢下来,“爹,实话跟您说吧!王府分的那些田地,我和老二做主出租给了前街口的刘胖子,每年给我们家一份口粮,另外还给五十块银元”

    张老汉愣了半晌,随即大耳光扇在张老大的脸上,“你个败家玩意儿,将近一百亩地,你就租了出去?这个家什么时候轮到你做主了?”

    张老汉说到暴怒的时候,脱下鞋就想继续收拾张老大。

    张老大捂着脸祭出杀手锏,“爹,是三子,我们哥俩问过三子了,三子也同意,就是怕爹的脾气听不得,等三子回来亲自跟您说呢!”

    张所在张家已然是实际上的一家之主,不但是信安军武官,据说还在王府公学读书结业。

    老百姓不懂这些,但通俗的说也是读书人,有功名在身,据说本地的县太爷见到张所,也得口称上官,自称卑职呢!

    张老汉最是着紧张所这个小儿子,觉得是自家祖坟冒青烟,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才让张家在张所身上光耀门楣。

    听到是张所做主把田地租了出去,张老汉当场哑火了。

    “你小子别拿三子做挡箭牌,如果没这巴掌事儿,小心老子剥了你的皮。”张老汉悻悻的回屋,只等着小儿子回来问个明白。

    张老大紧了紧身上的棉大衣,搓手哈气返回屋里,屋子里新过门的媳妇也醒了,正在穿小衣准备起来给一家人做早饭。

    何氏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好女子,不愁嫁,但还是在媒人的撮合下嫁给了死过老婆的张老大,只因张家和以前的泥腿子不一样,是正经八经的官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