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乱世英雄 >

第308章

乱世英雄-第308章

小说: 乱世英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十九集团军能够在北面防守打,主要就是与第六十五集团军平行推进,只要第六十五集团军的进攻受阻,甚至无法挺进,那么第三十九集团军就得减慢进攻速度,或者是改变进攻方向。

不管怎么样,第一装甲师受到的威胁都将大大降低。

卷三 血火辉煌 第三十七章 南守北攻

美军及时调整战术,战局并没按照罗耀武的预料发展。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如果罗耀武能够提前猜到美军的战术变化,一切都按照他的预料发展,这场仗就不用打了。

随着美日联军在南面加强进攻,第六十五集团军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可以说,二十日白天,第六十五集团军打得最为艰难。

因为在北面战场上,第三十九集团军已经死死咬住了美日联军的三个主力师。其中最北面的日军第十七师快要坚持不住了,而美军第一装甲师在南面没有取得突破的情况下,也不敢贸然后退,不然只要日军第十四师崩溃之后,在中路向第六十五集团军发起猛攻的第三机步师就将受到攻击。到时候,别说第三机步师的进攻将受到影响,恐怕就连在最南面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第二机步师也将受到影响。

如此一来,第一装甲师只能死撑。

罗耀武显然不会放过这个歼灭美军主力师的最佳机会,所以他不但命令第三十九集团军全力猛攻第一装甲师,还在二十日上午,让第十六集团军的远程炮兵转为支持第三十九集团军。最重要的是,第六十五集团军必须顶住第三机步师的进攻,不然南面防线一倒,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侧后方就将暴露在美军面前。

与美军一样,在空旷的平原上,第六十五集团军几乎无险可守。

虽然在第六十五集团军发起进攻之后,协同作战的新编集团军就在进攻出发阵地外围部署了防线,但是这只是一道步兵防线,而且没有坚固的防御工事,仅仅只是由一些临时火力点构成的防线。

毫无疑问,这样的防线,根本挡不住美军的装甲部队。

更重要的是,第三十九集团军已经向东推进了大约二十公里,而伴随第六十五集团军作战的新编集团军仅仅前出五公里部署防线,而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三十九集团军又是平行攻击,所以在新编集团军的防线与第三十九集团军的锋线之间,大约有十五公里的防御空白区域。

对美军装甲部队来说,这肯定是最理想的突破口。

当然,凭借先进的战术侦察手段,美军不可能不知道,在第六十五集团军身后,有一条十五公里宽的防御空白区域。

事实上,帕特里奇把希望寄托在第三机步师身上,重点攻击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六十五集团军结合部,就是因为发现了东北军身后的防御漏洞。只要第三机步师能够在正面突破第六十五集团军的战线,就能直接攻击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右翼。

在已经派出了全部兵力,连一个装甲营都没有留下的情况下,第三十九集团军根本经受不起侧翼冲击。

如此一来,第六十五集团军就只能在正面战场上与美军第三机步师决战。

必须承认,在与第三机步师的战斗中,第六十五集团军并没吃亏。

即便在二十日上午,帕特里奇动用了预备队,让伴随第三机步师作战的两个日军主力师从同一方向杀上,增强第三机步师的突击能力,也没有能够击溃第六十五集团军。原因很简单,第六十五集团军在这个战场上投入了一个装甲师与两个摩步师,还集中使用了三个师的炮兵旅与集团军直属独立炮兵旅。可以说,不管是在装甲力量上,还是在支援炮火上,第六十五集团军都不吃亏。

更重要的是,打到二十日上午,第三机步师也损失了不少兵力。

结果就是,日军成为了突击主力。

打日军,第六十五集团军肯定不会手软。要知道,在东北战场上,第六十五集团军在与日军作战中取得的战果,甚至超过了第三十九集团军,是东北军六个主力集团军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一个。

除此之外,在北面突击的第三十九集团军也给第六十五集团军提供了帮助。

当时,就在中路战场北面,日军第十四已经濒临崩溃。虽然按照罗耀武的部署,第三十九集团军将主力放在了最北面,只在美军第一装甲师的战线南面投入了一个装甲师,但是与之交战的日军第十四师的战斗力本来就不是很强,只有大约一百三十辆主战坦克,而且主要还是由美军提供的12。

要知道,美国提供给日本的12,绝对比不上美军的同类坦克。

原因很简单,美军自己装备的12都采用了贫铀合金强化装甲,炮塔与车体正面的抗穿甲能力达到了八百五十毫米,即便是99式主战坦克使用的最新式穿甲弹,也只能在二千五百米之内将其击穿,而美国所有外销与外援的12都只采用了类似于乔巴姆的复合装甲,正面抗穿甲能力在六百五十毫米左右。即便这一防弹标准也不差,能够抵抗绝大部分一百二十毫米与一百二十五毫米坦克炮使用的穿甲弹,但是在遇到最新式的穿甲弹时,在三千五百米外就会被打穿。

影响日军装甲部队战斗力的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美军的12没有配备自动装弹机。

对美军来说,这还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不管怎么说,美军官兵人高马大,装填二十多公斤重的一百二十毫米穿甲弹的时候,就算有点费力,也不至于影响装填效率。可是对于本来就有点矮小的日本坦克手来说,这就是个问题。事实上,正是因为身材偏矮,日本才在90式坦克上采用了自动装弹机,而90式坦克也是西方国家第一种采用自动装弹机的主战坦克。

在平常训练中,这个问题还不是很突出。

可是到了实战中,这个问题就非常突出了。想像一下就能知道,坦克在野外以每小时二十多公里、甚至三十多公里的速度行驶,肯定会非常颠簸,如果装填手的力气不够大,肯定无法顺利完成装填作业。

炮弹都装不好,坦克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

正是如此,实战中,日军坦克的开火速度仅仅只有美军的一半。

当然,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日军装甲部队的战斗力。

更要命的是,日军第十四师面对的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的一个拥有二百多辆主战坦克的装甲师。

要知道,即便是美军第一装甲师,也不见得能够击败一个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装甲师。

天亮前,日军第十四师就遭到重创。为了保存有限的主战坦克,日军甚至从一开始就把步兵战车编入了装甲集群,让步兵战车与主战坦克一道发起冲击。别误会了,日军没有让步兵战车呆在坦克后面,而是与坦克混编。虽然步兵战车上的机关炮对坦克没有威胁,连反坦克导弹也很难发挥作用,但是数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至少东北军的坦克部队在继续冲击之前,必须打掉那些在战场上四处逃窜的日军战车。

当然,在坦克决战中,步兵战车确实没有发言权。

战斗中,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坦克手在开火前就分辨出了日军的坦克与战车,因此首先向日军坦克开火,打掉威胁最大的目标之后,再对付日军战车。很多时候,坦克手为了节约本来就不太多的穿甲弹,甚至用榴弹轰击战车。当然,榴弹的威力也不小,只要直接命中,绝对能将日军战车炸上天。

正是如此,第十四师才坚持到了二十日上午。

可以说,如果没有那几百辆步兵战车,日军第十四师在天亮前就会被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装甲师全歼。

问题是,日军第十四师给对手造成的损失微乎其微。

打到天亮的时候,第三十九集团军仅在这边损失了不到四十辆主战坦克,而日军第十四师不但损失了将近一百辆主战坦克,还丢掉了两百多辆步兵战车。

在战斗力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的情况下,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装甲师仅在天亮后休整了两个小时,主要就是为坦克补充燃油与弹药。随后,该装甲师就再次发起进攻,而且是集中兵力直接向日军后方突击。意图很明显,那就是攻占日军后方的指挥部,并且切断日军的撤退线路,为围歼日军打下基础。

打到这个地步,日军坚持不住了。

虽然帕特里奇坚决不准日军第十四师撤退,但是第一装甲师此时也是自身难保,根本不可能帮助日军第十四师稳住后方防线,只要正面战线被突破,第十四师就插翅难飞,而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进攻根本就没有半点松懈。

再不退,恐怕就得全军覆没。

当然,就算是撤退,也避免不了覆灭的悲剧。

随着日军第十四师在二十日上午十点左右开始收缩防线,主动向后方撤退,第三十九集团军的战斗压力骤然降低。

受此影响,第一装甲师也不得不向后方收缩。

如此一来,美军第三机步师的侧翼就暴露了出来。

对第六十五集团军来说,这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问题是,打到二十日上午,特别是在临近中午的时候,对第六十五集团军构成最大威胁的并不是美军第三机步师,而是位于最南面的第二机步师。

可以说,第六十五集团军最大的软肋,就在战场南面。

卷三 血火辉煌 第三十八章 关键时刻

第二机步师成为主攻部队,完全不在帕特里奇的预料之中。

要知道,第一装甲师的实力是最强的,不但装备了最多的主战坦克,而且该师坦克旅全部装备了最新式的13,只有装甲旅装备的是12,战斗力绝对是最强的,突击能力远超过机步师。

问题是,第三十九集团军在战线北面所向披靡,不但打得日军落花流水,连美军第一装甲师都难以招架。可以说,如果之前还有部分美军官兵怀疑第三十九集团军的战斗力,这场战斗之后,他们都得闭上嘴。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南面的两个机步师身上。

准确的说,是让第二机步师肩负起重任。

虽然在部署上,帕特里奇更重视第三机步师的作战行动,不然不会在加强了两个日军主力师之后,还让两个日军主力师在后面当替补,更是让第七步兵师守在了战线后方,但是从整体部署上来看,帕特里奇在第三步兵师这边投入的精力,主要是针对最坏的情况,即第一装甲师的战线被突破之后,必须由第三机步师与第七步兵师堵住漏洞,阻止第三十九集团军向南突击。

由此可见,第三机步师的主要作用还是稳住美军战线,而不是突破东北军的战线。

这一点,在第三机步师的作战行动上也体现了出来。虽然在战场中央,该师在得到两个日军主力师团的支援之后,打得有声有色,让第六十五集团军不得不把主力摆在这边,而且没能跟上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进攻步伐,但是在优势明显的情况下,第三机步师的进攻行动仍然非常谨慎。

当然,这也与北面第一装甲师向后收缩有关。

不管怎么说,在稳住了中央战线之后,美日联军只能把希望放在南面,即第二机步师的身上。

事实上,在第六十五集团军把主力派去迎战第三机步师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办法在南面与第二机步师硬扛。

要知道,第六十五集团军本来就要比第三十九集团军差一点,坦克少了两百多辆,而多出来的步兵战车又难以发挥作用。在战场南面,第六十五集团军只有一个装甲师与一个摩步师,连像样的预备队都没有,而第六十五集团军要面对的,不仅仅有美军的第二机步师,还有日军的第二十一师与第十九师。虽然这两个日军主力师团都是在战后成立的,但是两个师的参战时间都在一年以上,均装备了一百多辆主战坦克,还有大量的步兵战车。算上美军第二机步师的话,第六十五集团军没有半点优势可言。

为了顶住第二机步师的凶猛进攻,第六十五集团军不得不出动一个装甲师。

如此一来,就只能用一个摩步师对战两个日军主力师。

毫无疑问,不管是在装备上,还是在人数上,一个摩步师都太少了。要知道,在中国军队里,师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战斗单位,摩步师的满员编制也就八千多人,而日军主力师团的规模与美军相当,即便像第二十一师这样的新增主力师团,满员也有一万五千多人,几乎是中国军队的两倍。

当然,日军主力师团的实际战斗人数要少得多。

这也可以理解,日军是在境外作战,即便出动了大批二线师团负责后勤保障,各个主力部队也需要充足的保障人员与支援人员。比如在日军第二十一师中,仅炮兵旅就有将近三千人,独立后勤旅有两千多人,另外还有防空营、警卫营、侦察营等等,除掉这些支援与保障部队的话,三个战斗旅的官兵大约只有七千余人。也就是说,在日军主力师团中,作战人员大约只占了总兵力的一半左右。

与之相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