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乱世英雄 >

第233章

乱世英雄-第233章

小说: 乱世英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面?”罗耀武笑了笑,“有了一次,还有第二次?陈司令已经回到前线,我也不会轻易回去。我们在这边做什么,上面管不着。就算管得着,谁来管?要是有人来管,老子就送他去实地考察,看谁愿意来。”

几个参谋随即苦笑了起来,罗耀武就是这性格。

“更重要的是,这关系到夏粮丰收,甚至关系到秋粮丰收。没有人手,就算丰收了,粮食也运不过来。烂在地里就算了,要是落到敌人手里,老子可不干。所以我们得赶紧组织起人力,把人送过去。”

“那我们就得在这里坚守几个月。”

“必须坚守到秋收之后,不然冬天饿肚皮,仗就没法打。”罗耀武灭掉了烟头,顺手又点上一根。“一味防守,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再说了,打了这么久,除了沈阳,我们就没有一味防守过。先把敌人引过来,瞅准机会打几个歼灭战,别说坚持到秋收,就算坚持到冬天也不是大问题。”

“敌后指挥怎么办?”

“每支游击队安排几名经验丰富的老兵,最好是东北本地人。我想,这方面应该不成问题,我们在这边打了几个月,招了几十万本地兵,作战经验丰富的也不少。所有敌后游击队均授予正规部队的编制,游击队长都是少校,副队长是上尉,我亲自签发晋升令。要是能在敌后发展起更多的部队,我还给他们升官。反正让部队放手去做,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不要拘泥于常规战术。游击队,就得有游击队的打法。”

“武器弹药呢?”

“主要是我们缴获的武器装备,特别是枪支,全部是北约制式口径。”叶振邦代替罗耀武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从韩军那缴获不少,步枪就有几十万条,足够武装游击队了。弹药不是很多,兵工厂的产能有限,还得主要为正规军服务,所以只能在敌人身上想办法。这些都不是大问题,游击队打开后,自然能够得到解决。”

“主要还是情报。”罗耀武接过话题,说道,“所以我打算组建几支特种部队,专门负责到敌后收集情报,协助游击队作战。如果遇到大的战役,还能组织起游击队,配合正规军作战。”

几个提问的参谋都点了点头,表示没有问题了。

“还有问题吗?”罗耀武还是问了一句,“如果没有问题,这事就订下来。具体事务由叶振邦上校负责,你们都要配合他的工作。散会吧。”

参谋纷纷起身告辞,叶振邦却留了下来。

跟着罗耀武从北京回来之后,叶振邦在前线司令部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别的不说,就凭他肯陪死的精神,其他参谋就得佩服他。要知道,跟着罗耀武回去的,就只有叶振邦一个人。虽然其他参谋都有事在身,但是说到陪死,他们还真缺点勇气。

受此影响,叶振邦基本上成了罗耀武的参谋长,大小事情都可以过问。

当然,一般情况下,叶振邦还是负责其他参谋不负责的事情,比如组织游击队,安排特种作战等等。

“联系上石磊磊了吗?”

“联系上了,他正带着人赶回来,这两天就能到。”

石磊磊仍热是罗耀武直接指挥的特种部队的最高指挥官,这一个月来,一直在外面执行侦察任务,顺便协助各地游击队搞敌后破坏工作。因为活动范围大,而且没有准绳,所以要与他取得联系,还真不容易。

“那就好,等他回来后,先让他们休息几天,再把任务安排下去。”

“没问题,反正也不急在一时。”

“游击队的事得抓紧,建好一支就送走一支。彰武就这么大个地方,军队又多,太集中了反而不是好事。”

“明白,还有别的事吗?”

“暂时就这些,我去睡一觉,你帮我盯着,有事再来叫我。”

叶振邦笑着摇了摇头,等罗耀武离开后,才起身离开会议室。

卷二 青山黑水 第一百一十五章 先打再谈

罗耀武等着美日联军打过来,帕特里奇却在为怎么打发愁。

如果只是军事上的分歧,那还好说,帕特里奇是最高指挥官,福田康夫只是东北前线指挥官,一道命令下去就行了,但是在战略进攻方向的选择上,不是简单的军事分歧,而是重大的政治分歧,帕特里奇就不能那么武断了。

五月上旬之前,这个问题还不算突出。

原因也很简单,扫荡辽河平原与辽东半岛需要时间,美日联军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两个方向上发起大规模进攻,兵力被牵制在前线战场上,自然不需要急着考虑下一步行动,也就不用争得太狠。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帕特里奇没有时间跟福田康夫较劲。

沈阳战役结束之前,美军就从湖州北上,攻入江苏无锡,在太湖西边的宜兴与中国军队恶战一场。

虽然宜兴的防御还比不上湖州,但是陈必时回归,极大的振奋了前线官兵的士气。

结果在陈必时的积极策划下,一场战役级别的进攻行动,硬是打成了一场大会战。

宜兴会战一直打到四月下旬,美军才在付出了近三万名官兵伤亡的惨重代价之后,占领了这座太湖边上的城市,打开了进军南京的大门。

接着,双方又在常州溧阳恶战一场。

直到五月初,美军才占领溧阳。

可以说,陈必时的到来,让美军进军南京的作战行动变得异常艰难。

当然,这也不仅仅是陈必时的功劳。

虽然在新的战区制度下,紧挨着战场的安徽不属于陈必时统辖,但是王虞珉与陈必时的关系非同寻常,两人在二十多年前就合作过,配合起来简直是天衣无缝。如此一来,美军不但要面对一个能力全面的将军,还得面对一个擅长打进攻战的将军。

陈必时能在宜兴与溧阳重创美军,王虞珉的功劳不比他小。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东南战场上,竭尽全力向南京进军。

虽然在打下溧阳之后,美台联军距离南京只有一步之遥,但是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公里的进军路线上,中国军队总共设置了七道防线,几乎将南京与溧阳之间的整个地区都变成了防御阵地。

强攻南京不是不可能,只是难度非常大,代价也不会小到哪里去。

不能强攻,就只能迂回。

问题是,向东迂回,不但得攻打苏州与上海,解除侧翼威胁,还得在南通渡江,从北面围攻南京,难度比直接进攻南京还要大得多。向西迂回的话,就得打入安徽,与王虞珉指挥的华中大军鏖战,还得受到陈必时的威胁,难度同样不小。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不得不在五月上旬让美台联军转为防御。

此时,美军已经把重点转移到东北。

对帕特里奇来说,肯定是别无选择,只能强攻北京,迫使中国军队把重点放在北面,这样才有可能在南方战线上取得突破。如果中国军队不把重点转向北面,美日联军就有很大的把握杀入华北,占领北京。

只要打下了北京,攻打南京就容易得多了。

到时候,大不了再把重点转到南方战场上,集中兵力攻打南京。

至于在东三省花时间,帕特里奇想都没想过。在他看来,只要能够杀入山海关,东三省不用打就能拿下,根本不需要费力气。

再说了,日本承诺出兵一百万,还有三十万没有派来呢。

先南下进军华北,再用第四批日军扫荡东三省,双方都不吃亏。

随着日军第三批部队到达,美军增援的四个师也到了前线,加上顺利打下大连,帕特里奇开始向福田康夫施压,要求福田康夫把兵力集中在南面,为南下进军华北做准备,而不是想着北边的吉林与黑龙江。

问题是,福田康夫只是名义上听从帕特里奇指挥,真正能使唤他的只有进藤加一。

到了五月中旬,百万大军的作战任务基本完成,作战部署也该提上日程了,帕特里奇也没心情与福田康夫闹下去,所以在美日联军占领大连的第二天,就以联军总司令的身份召开了高级会议。

当然,帕特里奇没有忘记给加布里埃尔打招呼,让美国政府向日本政府施压。

会议开始后,双方就围绕着进军问题展开了争论。

“不管怎么说,我们得展开行动。”帕特里奇不想在争论上花时间,因为这不可能给美日联军带来胜利。“总体意见有两个,一是南下,一是北上。到底怎么打,我们还是得看战场局势,而不是一厢情愿。”

福田康夫没有反驳,毕竟帕特里奇说得也有道理。

战争是双方的事,而不是单方面行动,单方面行动那叫军事打击。再说了,中国军队已经枕戈待旦,罗耀武的部署工作已经到位,到底该怎么打,也不是由美日联军说了算,还得看中国军队的行动。

“南下战术很简单,所以我们先看看北上行动。”帕特里奇让秘书调出了战区地图,“中国军队的部署很明确,重点守卫从彰武到锦州的战略防线,目的也很明确,阻止我们南下进军华北。”

“所以我们得避开中国军队的锋锐,先北上,迫使中国军队出战,再趁机南下。”

“道理虽然如此,但是中国军队会出战吗?”帕特里奇笑了笑,说道,“如果罗耀武打算守卫吉林与黑龙江,就不会把他手里的部队全都部署在这条防线上,而应该把重点放在沈阳北面。再说了,以中国军队目前的情况,也很难在两条战线上作战。从战略上讲,守住华北比守住东北更加重要。”

“既然如此,我们更应该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打下东北。”

“有那么容易吗?”帕特里奇叹了口气,说道,“中国的战争动员已经开始,而我们却没有进行全面动员。不可否认,攻占东北确实不难,但是总得花时间,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半年一年。到时候,我们还有优势吗?已经有情报证明,中国开发的多种新式武器,特别是空军的新式战斗机将在年底完成所有研制工作,明年年初就将大规模装备部队,到时候我们的制空权将受到威胁。可以说,拖下去,对我们没有多少好处可言。越延迟,进军华北的难度越大。”

福田康夫没有反驳,这是事实。

“要想击败中国,就得占领华北,就得进军北京。即便只是为了占领东北,我们也得进军华北,击败中国。如果不能击败中国,我们现在取得的任何军事成就都不牢靠。这场战争也许会打上几年,我们谁能坚持那么久?千万不要低估中国的抗战能力,就算打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只要中国仍然团结在一个政府之下,我们就无法取胜。历史也证明过,只要坚持下去,中国就能击败任何强敌。”

这下,福田康夫的脸色更难看了,因为帕特里奇摆明了在说日本。

“暂且不说历史如何,我们要想取胜,唯一的途径就是推翻中国政府,由新的政府来统治中国。想必,福田将军也不会否认吧?”帕特里奇笑了笑,说道,“为此,我们就得尽快打到北京,并且配合在南面作战的美台联军占领南京,让台湾政权回归正统。只有如此,我们在东北的胜利才算真正的胜利,日本出兵才有意义。”

最后一句话,说到了要害。

日本想要什么?无非就是在中国、至少是在东北的特权。为此,就得支持美国扶持的台湾政权,也就得帮助台湾政权成为正统。

“从现实来看,进军华北比攻占吉林与黑龙江困难得多,所以我们不能好高骛远。”帕特里奇也给福田康夫留了面子,“即便要北上,也得打下彰武,切断中国军队与吉林、黑龙江的联系,不然北上进军的难度将非常大。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打下彰武,至于后面该怎么打,等到打下彰武之后再讨论也不迟。福田将军,你说是吗?”

“我没意见,但是需要时间调整部署。”

“三天!”帕特里奇见好就收,“三天之后发起进攻,我们已经浪费了太多的时间,现在得把时间赶回来,再也不能让中国军队从容不迫的投入战斗了。”

福田康夫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帕特里奇说服福田康夫的时候,加布里埃尔也通过日本国防大臣,说服了日本首相进藤加一,让日本当局同意先打彰武,再决定总体战略。

对帕特里奇来说,能够让日本当局同意先打再说,已经是不小的收获了。

问题是,如果没有明确的战略目的,又怎么可能有明确的战略重点呢?

很明显,美日联军进攻彰武,只是一次缺乏战略眼光的战役行动,不可能有更加长远的打算。

与之相比,罗耀武在策划彰武会战的时候,是从战略高度考虑的,有明确的战略目的。

这么一比,双方的高下已经分了出来。

当然,这并没改变双方战斗力上的巨大差距。美日联军的战斗力依然强悍,而且随着占领区内的大批机场投入使用,美日联军的空中优势将更加明显,而罗耀武能够依靠的就只有部署在山区与大后方的远程炮兵。

这场仗,绝对不轻松。

卷二 青山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