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乱世英雄 >

第219章

乱世英雄-第219章

小说: 乱世英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天,罗耀武的心情可想而知。

别说军区司令部的参谋,就连叶振邦这些在他身边的参谋都不敢去招惹他,有事在下面商量着解决,没人愿意去受气。

只不过,这一切都对风云变幻的战局没有多大影响。

一月三十日,日本最高法院批准了由众议院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随后日本天皇做了象征性的批示,日本新宪法正式生效。

次日,日本防卫省正式改名为国防省,自卫队也更名为国防军。

仅仅变个名字还没什么,毕竟日本自卫队的实力摆在那,不更名也比很多国家的正规军强得多。

二月一日,就在日本国防军正式成立的第二天,日本首相进藤加一在东京宣布,日本将应美国邀请,以盟国身份出兵东北。

在进藤加一发表这份声明的时候,运载着四个日本陆军师团全体人员与装备的师团已经从横滨、鹤舞、长崎与吴等四座港口起航。

因为走得匆忙,这四个日本师团甚至没有来得及变更番号。

毫无疑问,这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强大部队。

虽然论战斗力,日本陆军师团不如美军,但是日本陆军基本上照搬了美军的编制,在人员规模与装备体系上与美军相差不大。

真正差的,还是人员素质,特别是战斗经验。

虽然参加了台海战争,但是第七师与第十师的战斗表现都不怎么样,还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与大陆战场上的战争相比,台海战争简直就是小儿科。别的不说,在台海战场上,十五军这类轻装部队都能打主力,而得到加强、编制扩大了不少的第十五集团军却只能在大陆战场上担任防御作战任务。

残酷的战斗,对部队官兵素质有更高的要求。

日军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战斗经验的问题。

当然,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后勤保障,比如与美军协调作战,比如与韩军的关系等等。

至少在进藤加一宣布日本出兵东北的时候,韩国当局并没表示欢迎。

很明显,韩国对此有严重的抵触情绪,只是碍于自身表现不佳,而且无力向前线增派更多的作战部队,而不好说三道四。

问题是,韩国会允许日军进入朝鲜半岛吗?

显然,这个问题并不乐观。

可以说,日本出兵大陆,除了中国之外,最不爽的就是韩国了。

不管怎么说,朝鲜与韩国都是朝鲜人建立的国家,而且中国并没占领朝鲜。历史上,占领与奴役过韩国的是日本。

仅此一点,就决定韩国绝不会允许日军进入朝鲜半岛。

在这个问题上,朴太玄几乎没有转圜余地。韩军连吃败仗,他在国内的支持率已经跌到了两成以下,如果不是国家处于战争状态,恐怕早就被愤怒的民众赶下台了。如果朴太玄在这个时候向日本服软,后果将难以预料。

换个角度,美国也不会冒险向朴太玄施压。

不管怎么说,韩国仍然是美军在中国东北地区作战的大后方,不但有部分作战物资需要经韩国送入中国,运送物资的船队也得经过韩国领海,美军航空兵的主要力量、以及撤下来休整的人员都在韩国。

韩国不稳,美军也就别想打下去了。

出于这个原因,美国肯定会在日本参战的问题上有所保留。

也就是说,四个日本师团将直接开赴丹东与庄河,在中国东北上岸,然后投入战斗,不会经过韩国,也不会与韩国有任何关系。

由此可见,当初美军不惜代价的打下丹东与庄河,为日本参战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月二日,韩国总统朴太玄就公开发表声明,不支持日本在中国的作战行动,也不向日本军队开放领土。

问题是,朴太玄没有提到领空与领海。

也就是说,日本空军的战斗机与日本海军的舰艇仍然可以利用韩国的领空与领海。

这也可以理解,民众最关心的只有领土,对领空与领海并不熟悉,就算日本战斗机飞经韩国,也没有多少人知道。至于在外海航行的舰船,那就更加说不清了。

朴太玄的这一表态,也主要是顺应国内汹涌的民意。

至于到底有没有支持日军在中国作战,恐怕连朴太玄都说不准。因为经韩国送到前线的作战物资,谁能知道是送给了美军,还是送给了日军,或者美军转手后给了日军?

别的不说,美韩联军消耗的枪弹基本上都在韩国生产,而这些弹药也能用在日军的枪械上。真打起来,恐怕就没有人分得那么清楚了。

不管怎么说,韩国是打不下去了,只能让日本替代。

二月四日,第一支船队驶入鸭绿江,进入丹东港。

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另外三支船队也先后到达,除了一支进入东港之外,另外两支全部前往庄河。

这一部署表明,日军上岸后就将发起进攻。

因为庄河的吞吐能力明显不如东港,如果不是为了进攻,日军为什么要集中在庄河上岸呢?而且到达庄河的,正是参加过台海战争的第七师与第十师,日本陆军仅有的两支具有实战经验的部队。

战斗警报再次响起,罗耀武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到战场上。

虽然陈必时的事情让他很揪心,但是他知道,如果打不好这场仗,别说陈必时,连他自己都无法保全。

打日军,只能胜,不能败!

卷二 青山黑水 第九十六章 新任司令

日军踏上中国大陆,局势陡然转变。

二月四日,中国中央政府发表《告华夏儿女书》,号召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一切华夏儿女参与抵抗入侵的卫国战争,并且愿意与一同抗战的各路力量商讨国家大事,共同拯救即将沉沦的华夏大地。

可惜的是,这份措词严厉、甚至可以说是斗志昂扬的声明并非掷地有声。

远的不说,就连台湾当局都没有将其当回事。

虽然台湾当局在随后发表的声明中,坚决反对日军入华作战,对美国背着台湾与日本进行的秘密交易感到十分不满,但是最后仍然以当前战事为由,强调只有一个中国,承诺将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正式照会美国与日本,限制日军在华作战范围,并且保证在实现国家统一之后,不会有任何外国军队驻扎在中国本土上。

显然,台湾当局在日军参战的问题上也很矛盾。

出于民族大义,台湾当局肯定不欢迎日军参战。问题是,如果日军不参战,东北战场将无以为继,东南战场也就很难打下去,那么光复大陆的伟业也就无法实现,台湾政权仍然只能偏安一隅。

再说了,台湾当局也无力阻止日军参战。

万幸的是,日军参战,已经激励起了部分中国人的抗战激情,至少很多热血青年在这个时候抛弃成见,踊跃参军。

日军参战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把由陈必时引发的风波压了下去。

二月五日,高层正式任命王虞珉为东南前线总司令。

离京前,王虞珉拿着元首的手令,见到了被软禁在卫戍部队营地里的陈必时。

虽然与外界隔绝,但是陈必时的生活过得还不错,那些军事警察知道他的来头,对他也非常客气。

“没想到,一别二十多年,我们竟然在这里见面。”

陈必时笑了笑,把刚刚泡好的茶放在了王虞珉面前。

“二十多年前,我就说过,你斗不过那些人,你却不听。”王虞珉叹了口气,“老陈,我这辈子没有佩服过其他人,就只佩服你一个。听老李说,是你推荐我,让我替你堵上这个缺口。”

“除了你,恐怕没人能够顶替我了。”

王虞珉苦笑了一下,说道:“这倒好,你一个还不够,还要把我拉上。”

“难道你就甘心在后方种田?”

王虞珉沉默了。

二十多年前,两人同在南疆指挥作战,可以说是珠联璧合。打完论战,王虞珉因为过于强硬的作风,得罪了某些人,一气之下出走新疆,主动申请去建设兵团种田。陈必时却留了下来,而且从此平步青云。

当年,王虞珉就对陈必时说过,玩下去不会有好下场。

只是人各有志,两人从此分道扬镳,过的过独木桥、走的走阳关道。

“听说,你在新疆搞得挺带劲的,建设兵团快被你弄成战斗兵团了。”

“随便弄弄而已,没什么稀奇的。”

“这次带了多少人马回来?”陈必时说到了重点。

“除了两个随行参谋,一个人也没带。”

陈必时皱了下眉头,有点不相信王虞珉的话。

“有你这事,我还敢带兵回来吗?”王虞珉笑了笑,说道,“再说了,仗一打,新疆那边也不安宁,又挨着阿富汗,现在还不是从新疆调兵的时候。这边的能打,就先打着,等到不能打了,再调兵也不迟。”

“做好安排了?”

“不算十全十美,但是总比没有强。”

“想过到了东南之后怎么打吗?”

王虞珉沉思了一会,说道:“我看过你的战略部署,没找出纰漏,就算让我来,也会做出同样的部署。一定要说什么的话,只能说有点保守,没有撒开了与美军干。如果排开阵势来打,应该稍微好一点。”

“这也得等到杭州之后。”

王虞珉点了点头,说道:“看来,你早就有这样的想法了。”

“弹簧不压紧就跳不起来。”

“既然你早就想到了,我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到了东南,继续按照你的战略部署打,等到杭州之后,我再做调整。”

陈必时点了点头,说道:“有个人,你一定要重用。”

“田兴汉?”

“不是,老田只能负责琐事,作为参谋长很合格,可是要他独当一面,那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那你说的是谁?”

“叶仁伟,我从罗耀武那里要来的作战参谋。”

“罗耀武?”王虞珉皱了下眉头,“那小子还没完蛋?”

陈必时笑了笑,知道王虞珉是在开玩笑。

“他能看中,又被你看中了的,肯定不简单。我记住了,到了前线,我会找他谈谈,如果真像你说的,肯定重用。”

“独当一面也不为过,只是年轻了一点,需要历练。”

王虞珉点了点头,记住了陈必时的话。

“你什么时候过去?”

“今天就走,飞机已经安排好了,等下就去机场。”

陈必时长出口气,说道:“这次一见,不知道又要多少年才能再见上一面了。”

“老陈……”王虞珉也很是感慨。

“不过,东南局势应该不是很严峻,就算美军立即发起进攻,只要田兴汉按照我的部署去打,就不会有大问题,至少不会立即丢掉杭州。”

“老田这个人我知道,做事稳重有余,让他守城,应该不是大问题。”

“如果有时间的话,你去沈阳一趟。”

“去找罗耀武?”

陈必时点了点头,说道:“罗耀武这个人你很清楚,他现在还是当年那个脾气,我怕他闹出事来。”

王虞珉叹了口气,苦笑着摇了摇头。

“真要走到那一步,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他出问题。”陈必时神色低沉了下来,“我们这个民族是否还有未来,就得看你与罗耀武。不是我看不起你,目前看来,罗耀武那边还要重要一些。除了我之外,恐怕只有你能让他冷静一些。”

“老陈……”

“不管怎么说,短期内我是很难见到他了,所以希望你能去一趟沈阳。跟他面对面的好好谈一下。”

王虞珉点了点头,说道:“行,我直接去沈阳,再去杭州。”

“时间不早了,我就不留你,这里的饭菜也没什么好吃的。如果有机会再次见面,我一定请你喝酒。”

“那是当然,我相信,我们肯定能够再次见面。”

王虞珉也没耽搁,说完就起身告辞。

载着新任司令官的飞机从郊区的空军基地起飞后,在北京上空转了一圈,随即转向飞往沈阳。

这个时候,罗耀武刚刚召开了参谋大会,正在与叶振邦探讨作战事务。

“肯定要打,而且得盯着日军狠狠的打。”叶振邦这几天的情绪也有点反常,不知道是因为陈必时,还是因为日军参战。“就像打韩军那样,抓住机会或者创造机会,争取干掉一两个日军师团。日本增兵不易,如果能够打掉一两个师团,不但能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还能使日军无力进攻。”

“我也这么认为,只是这仗不好打。”

听到罗耀武的话,叶振邦叹了口气,埋头抽起烟来。

仗打到这个时候,不是部队不能打,而是没有物资让部队去打。

围歼韩军D集团军之后,后方送来的物资就只能维持部队的日常消耗,没有能够积累起发起下一次进攻所需的物资。

说得不客气一点,如果不是在会战中缴获了大批韩军的作战物资,其中还有不少从美国运来的面粉,恐怕不少前线部队就得降低伙食标准了。

因为还能按照正常标准开灶,所以物资紧缺的问题还没有显现出来。

只是罗耀武与叶振邦,还有专门负责后勤的参谋都知道,这种情况维持下去,到了二月底就会出问题。

抽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