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乱世英雄 >

第183章

乱世英雄-第183章

小说: 乱世英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的问题困扰着所有部队,只是在第三十九集团军这边更加突出一些。

原因也很简单,第三十九集团军是长途奔袭打下了熙川,随后就与后方失去联系,没有办法获得补给,而其他作战部队,比如第六十五集团军多多少少还能得到一些补给,能够保证仅有的少数坦克战车开回去。

到十二日下午,第三十九集团军就不得不抛弃那些没有燃油的坦克战车。

当然,中国军人不会把这些战争武器留给敌人,所有被抛弃的坦克战车都被炸毁,就算美军得到了,也只能拿去回炉。

在这个问题上,罗耀武也很实在。

只要能把官兵撤回来,丢点装备算不了什么。

后方的军工厂正在加班加点的生产武器装备,而造人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特别是那些上过战场,尝过战火滋味的老兵,是比金子还要宝贵的财富。

可以说,每十个军人中,能够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兵就很不错了。

面对这种不要命的突围方式,美军也是手忙脚乱。

虽然帕特里奇一再催促第二骑兵师加快速度,但是该师肯定追不上突围的第三十九集团军。无奈之下,帕特里奇只能命令第七步兵师西进,堵住第三十九集团军回国的通道,这其中就包括第十五集团军一三三旅守卫的朔州。

朔州不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突围的唯一通道,却是主要通道,因为这边有一条铁路。

只有到了朔州,第三十九集团军才能火速撤回国内。

十二日凌晨,霍弘光收到了掩护第三十九集团军突围的命令,他随即就把命令下达到了各个营,让一三三旅进入了战斗状态。

仅仅几个小时后,美军的炸弹就落了下来。

战局再明朗不过了,朔州成了第三十九集团军的鬼门关,是死是活,就看能不能迈过这到关口了!

卷二 青山黑水 第四十六章 炮火打击

率先杀到的是第七步兵师的第三十九独立步兵旅。

在此之前,突前的就是这个步兵旅。为了在突破第十六集团军的拦截之后,仍然有力量参与围攻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行动,第七步兵师的指挥官没有急着把另外两个旅押上,只派了一个旅上前。

结果围攻变成围堵,第三十九独立步兵旅的战斗力就有点勉强了。

十二日天亮的时候,战斗率先在朔州东北方向上展开,第三十九独立步兵旅从昌城方向杀来,冲在最前面的是一个摩托化步兵营。

面对来势汹汹的美军,霍弘光只派了一个连上去,即一营一连。

不是他舍不得派遣更多的部队,而是来日方长,谁也不知道要在朔州守多久,得尽量减少战斗伤亡。

万幸的是,这一次,火力优势在中国军队手中。

朔州到鸭绿江的直线距离实际上不超过十公里,只是路途曲折,到鸭绿江大桥的实际路程是三十公里。

这点距离,等于在国门上作战。

部署在鸭绿江北岸的重炮部队终于派上了用场。

美军还在组织进攻,一通火箭弹落了下来,将聚在一起的美军炸了个稀里哗啦。美军指挥官也没想到,中国军队还有如此凶猛的火力,立马下达了撤退命令。美军的第一次进攻就这么被挫败了。

如果不是弹药奇缺,恐怕美军退回昌城也站不稳脚跟。

直到当天中午,美军才再次杀了过来。

这次,美军也学乖了,没有在阵地前沿集结,而是又行军队列直接转化为进攻队列,期间没有耽搁一点时间,也就没有给中国军队的远程炮兵提供开火时机。

只不过,美军忘了一点,中国军队不但有远程火箭炮,还有重炮。

在守军炮火引导员的指引下,部署在鸭绿江北岸的重炮弹无虚发,对分散挺进的美军一一点名。

伤亡上百人之后,美军再次退却。

两次进攻,美军连一三三旅的阵地都没挨着,也着实憋屈。

打到这个时候,美军前线指挥官也非常恼火。

进攻的时候,帕特里奇下了命令,不能攻击中国本土的军事目标。至少在大部队到达之前不能乱来。

这不是军事命令,而是政治命令。

原因也很简单,美军参与朝鲜战争的理由是帮助韩国完成统一大业,属于自卫性质的作战行动,而打击中国本土就是战略进攻子。

美军各级部队也忠实的执行了最高指挥官的命令。

在此之前的战斗中,美军并没轰炸鸭绿江北岸的目标,连误炸的情况都没有出现过。

毕竟在信息化战争中,轰炸精度还是能够得到保证的,只要美军不瞄准鸭绿江北岸,炸弹就不会落到中国领土上。

十二日白天,朔州方向上就打了这两场非接触战斗。

中国陆军远程炮兵的实力得到了证明,只是受弹药限制,炮兵没能发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美军退回昌城。

傍晚,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到达朔州郊区,进入了一三三旅的防区。

撤退行动正式开始,美军的疯狂进攻也在这个时候到来了。

这下,一三三旅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从东北方向上杀来的第七步兵师,还有咬着第三十九集团军不放的第四步兵师。

要将一个集团军的两万余名官兵撤回来,绝非一时半刻的事情。

就算排成整齐的行军队列,以每小时十公里的速度小跑着前进,也要十多个小时才能撤完。如果算上渡过鸭绿江的时间,怎么也得一两天。

也就是说,一三三旅至少需要坚持到十三日傍晚。

为了争取到更多的时间,霍弘光请求了更加猛烈的炮火支援。在美军压上来之前,部署在北岸的远程炮兵就用射程超过一百五十公里的远程火箭炮与射程更远的战术弹道导弹对昌城进行了一次密集射击。

效果非常理想,刚刚到达昌城,准备顶替第三十九独立步兵旅的第四十一独立步兵旅遭到迎头痛击,不得不把进攻时间由七点三十分延迟到九点三十分。

只不过,这次美军也是有备而来。

当天下午,美军前线指挥官就向上级提出请求,要求对部署在鸭绿江北岸的远程炮兵进行火力压制。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帕特里奇同意了这一请求,只是做了限制。

只能使用炮兵进行还击。注意了,是“还击”,而不是“攻击”。也就是说,只有在遭到打击之后才能开火。

显然,帕特里奇还是有点担心,没有出动空中力量。

毕竟炮弹没有制导系统,飞过界了,也是炮火还击,而不是军事打击。

中国陆军的远程炮兵开火之后,美军的远程炮兵也投入了战斗。

唱主角的当然是火箭炮,即被称为“钢雨”的M270多管火箭炮。

美军使用的并非完全的非制导弹药,而是采用了修正系统的准制导火箭弹,精度高达万分之一,即十公里偏差一米,而所有非制导火箭弹的偏差在万分之五以上,有的甚至高达万分之二十。

可惜的是,M270在发射火箭弹的时候,最大射程绝对不会超过七十公里。

与之相比,中国陆军的所有远程火箭炮的射程均在一百五十公里以上,一些口径超过三百毫米的远程火箭炮的射程更是超过了二百公里。

炮战中,射程不如对手,就只有挨打的命。

结果就是,美军的火箭炮只能对中国陆军的重炮阵地进行覆盖射击,根本够不到中国陆军的远程火箭炮。

与之相反,中国陆军的远程火箭炮则能对美军的炮兵阵地进行全面压制。

说到炮战,除了老毛子之外,恐怕还真没有几个国家的军队能与中国陆军抗衡。

在制空权不如对手的情况下,不好好磨练炮兵,那才是怪事。

正是如此,打到八点左右,挨打的就不仅仅是第七步兵师了,连跟在第三十九集团军屁股后面的第四步兵师都受到了格外照顾。

美军进攻势头大减,第三十九集团军立即加快了撤退步伐。

发现情况不对劲之后,美军立即调整战术,用上了战术弹道导弹。

M270是多用途火箭炮系统,即能使用二百七十毫米火箭弹,也能发射陆军的战术弹道导弹。

必须承认,这一设计非常先进,至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是开天荒的灵感。

可以说,后来很多远程火箭炮都借鉴了这一设计方式,即通过更换发射装置,灵活选择不同的弹药。

可惜的是,美军再次打错了算盘。

美国陆军有战术弹道导弹,中国陆军也有战术弹道导弹,而且数量多得多,种类也更加齐全。

虽然美军都有战区反导防空系统,但是这些防御系统大多只能固定部署,战术机动能力非常有限,很难跟上地面部队的进攻步伐。

当时,美军的战术防空反导系统部署在平壤与元山,最多只能覆盖到顺川与咸兴。

美军使用战术弹道导弹之后,中国陆军也开始使用战术弹道导弹。

实际上,美军的战术弹道导弹的射程大多在三百公里之内,与中国陆军最顶尖的几种火箭炮的射程差不多。

在这个时候用导弹与美军对轰,摆明了是在阻挠美军进攻。

到底能够轰掉多少美军,那还是次要问题。

面对中国陆军这种完全不按道理来的打法,美军十分被动。

实际情况还要严峻一些。第十五集团军出动的几个旅控制了鸭绿江南岸的几个要点,除了在慈江道那边有一个旅在协助第十六集团军撤退之外,就只有一三三旅在与美军对耗,另外几个旅都没有受到威胁。

摆着几个旅不用,那是肯定不可能的事情。

从十二日夜间开始,罗耀武就让第十五集团军包抄美军第七步兵师,摆出了要把这支冲在最前面、离鸭绿江最近的美军一口吃掉的架势。

虽然谁都知道现在的第十五集团军没有这个实力,就算是鼎盛时期,也没法干掉一个美军师,但是第七步兵受到的威胁非常实在,如果步第二机步师的后尘,进军中国本土的行动肯定会受到影响。

这个时候,美军不但要拖住第三十九集团军,还要稳住第七步兵师。

时间不等人,等到第三十九集团军撤到鸭绿江对岸再想办法,那就太迟了。

帕特里奇没有犹豫多久,随着第七步兵师将发起进攻的时间再次推迟两个小时,他下达了轰炸鸭绿江北岸中国陆军炮兵阵地的命令。

半个小时后,第一批美军战斗机在距离鸭绿江一百多公里外的朝鲜上空投下了炸弹。

问题是,美军的导航卫星全部完蛋,所有防区外制导弹药的精度都大不如前,超远距离轰炸的效果大不如前。

要想对付那些打了就跑的火炮与火箭炮,必须在视距内投弹。

也就是说,美军战斗机必须进入中国军队防空系统的拦截范围内执行轰炸任务。

如此一来,就得首先轰炸中国军队的防空系统。

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扩大轰炸范围。

战争在这个时候升级,美军的作战压力也低了许多。

随着轰炸行动全面展开,美军首先摧毁了鸭绿江上的大桥。

炸桥本来就是美军的拿手好戏,没有多少难度可言。

第三十九集团军的撤退行动受阻,预计完成撤退的时间从十三日傍晚延长到了十四日傍晚,一三三旅也在这个时候面临着严峻考验。

要多守一日,谈何容易!

卷二 青山黑水 第四十七章 城市游击

美军在十三日夜间攻入朔州城区,此时守在外围的一营和三营全被打散了。

虽然第三十九集团军已经撤退到朔州以北的鸭绿江渡口,但是仍然有上万名官兵滞留在南岸,等待搭乘渡轮过江。

叶振邦接到的命令是坚守到中四日傍晚。

只要过了七点,就向渡口撤退。

霍弘光承诺,将在渡口等他们,与三营官兵一同渡江。

临行前,霍弘光把旅部的警卫连留了下来,只带走了几名参谋与十多名非战斗人员。

叶振邦并不觉得霍弘光贪生怕死,在此之前,他已经随同全旅官兵战斗了两天,而且一直在前沿指挥战斗。

既然是城区防御战,三营没有集中活动,而是分散行动,以班排为单位,充分利用城区内的复杂环境,以及早就部署好的防御设施阻击美军。

说简单点,就是在城区内与美军打游击战。

如果在以往,这种战术肯定行不通。

主要就是高强度的作战行动会大量消耗官兵的精力,别说普通部队的官兵,就算是特种兵也最多坚持一两天。

在只需要守住一天的情况下,只有分散行动才能拖住美军。

事实证明,夜间并不是美军的天下。

到底打退了美军几次进攻,叶振邦也说不清楚。整个晚上,他与诸葛宏彦带着两个警卫班在城区内四处活动,到处找美军下手。

虽然朔州不是一座大城,战前人口不到两万,最多算得上是一座小县城,但是城区内的建筑物都很低矮,以平房为主,城区面积并不小,为防御者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天快亮了。”

听到诸葛宏彦的话,叶振邦朝东方的天空看了过去。

已经出现了一丝曙光,不知不觉间,夜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