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霸隋 >

第39章

霸隋-第39章

小说: 霸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宽仁?唔,此人品性如何?”

    一听孟武这般说法,张君武的眼神当即便是一亮,不过么,却并未急着下个决断,而是沉吟地追问道。

    “回将军的话,此人本是济州大户人家,向来乐善好施,与单爷一般,都是我山东豪杰之辈,只是武艺略有不及,虽是瓦岗寨元老,却始终不甚得志,末将以为应是可说动其开城请降。”

    孟武显然对赵宽仁很是推崇,与此同时,对说服其来降也有着相当的自信,只是他光顾着说,却没注意到张君武眼中隐约有道精芒一闪而过。

    “嗯,此人与翟让关系如何?”

    张君武并未对孟武的言辞加以点评,而是语调淡然地又往下追问道。

    “曾有过命之交情,翟让流落江湖之际,曾在赵家住过数月,后因被人告发,不得不潜行离去。”

    孟武虽不解张君武为何这般问法,可也没多想,紧着便将所知之情况道了出来。

    “原来如此,此人可以利用,然,依张某看来,要说其来降,恐难矣,这么说罢,若是我军局面占优,此人或许会降,可眼下卢明月大军将至,郑州城中诸寇必以为能得救,甚或还指望着能一举大败我军,此等情形下,欲说降贼将,难度实大。”

    饶是孟武表现得很是自信,然则张君武却是另有看法,并不以为说降一事能得顺遂。

    “这”

    孟武虽是急欲立功,却也知晓张君武的分析方是正理,一时间满满的心气顿时便回落了下来。

    “子英莫急,某说过了,此人可以利用,某有一策,当得如此,郑州不难得手也!”

    见得孟武满脸黯淡之色,张君武不由地便笑了起来,招手将其唤到了近前,贴着其耳,细细地将所谋之策解说了一番,直听得孟武满面红光地连连颔首不已

    六月初七,齐郡军撤围郑州,全军直奔新郑,在双洎河边安下了大营,以迎击汹汹而来的卢明月大军,郑州之围已解,然,城中瓦岗军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四门紧闭,内外隔绝之势不变,显然是担心齐郡军会出奇兵偷袭新郑。

    “城上的人听着,快去请赵宽仁将军来见,某有要事要禀!”

    六月初八,巳时三刻,日头已然升上了半空,夏日炎炎难耐,在无围城之危的情况下,守城将士们自是不堪忍受这等酷热,除了寥寥十数名岗哨还在城头坚守之外,绝大多数将士都已躲到了阴暗处,却不曾想一骑突然赶到了城门处,仰头冲着城头便是一通子嚷嚷。

    “等着!”

    听得响动不对,城头上的岗哨立马探出了头来,扫了眼来骑,见此人一身的文士服,面色白净,似乎颇有来历,也自不敢太过怠慢,吭哧了一声,便即匆匆抢进了城门楼,不多会,便见一名身着黄金锁子甲的大将稳步行到了城碟处,这员身材魁梧的络腮胡大将正是郑州东门守将赵宽仁!

    “赵老弟,是我,是我王诚啊!”

    赵宽仁方才刚从城碟处冒出了个头,城下那名文士便已是惊喜交加地嚷嚷了一嗓子。

    “呀,是王老哥,你不是”

    赵宽仁定睛一看,见城下那名文士赫然是因去说降而被牛进达活捉了的瓦岗寨南路行军总管王诚,不由地便大吃了一惊。

    “王某还活着,快,有话待会再说,老弟赶紧降个箩筐下来,拉王某上去,快啊!”

    王诚显然很是着急,顾不得解释自己的来意,一迭声地便出言催促个不休。

    “那好,老哥且等等。”

    早在加入瓦岗军之前,赵宽仁便与王诚多有往来,彼此间的关系相当之好,当初王诚被齐郡军俘虏了去之际,赵宽仁还真就伤感过一回的,本以为王诚已是死定了的,却不曾想其居然还好好的活着,也自不怀疑王诚的来意,紧着便允了其之所请,一声令下之后,自有几名士兵将一箩筐垂下了城头,将迈进了筐中的王诚缓缓吊了上去。

    “赵老弟啊,想不到为兄还能活着见到你,太好了,太好了。”

    这才刚上了城头,连箩筐都还来不及出,王诚便已是热泪盈眶地嚷嚷了一嗓子,情绪极其之不稳。

    “王老哥莫急,回来了便好,且先到内里坐下再说也不为迟。”

    见得王诚这般激动,赵宽仁也自不免有些嘘嘘不已,并未急着出言刨根问底,而是摆手一让,将王诚请到了城门楼中,各自分宾主落了座。

    “赵老弟,王某可是险死还生啊,唉,都怪那邴元真无能至极,想要说降齐郡军残部,竟让王某身陷死地,这数月来,一直为人奴役,苦不堪言啊,好在偶遇了孟子英,蒙其援手,王某这才算是得脱了苦海,今日乃是奉了孟子英之所请,特来向赵老弟送一密信的,嘿,若是能成事,不单赵老弟能得一大功,王某也能报前番被奴役之血仇了!”

    王诚显然是憋了一肚子的话要说,这不,方才刚落了座呢,他便已是叽里呱啦地扯了一大通。

    “大功?老哥何出此言哉?”

    王诚倒是说得个唾沫横飞不已,可赵宽仁却是听得个满头雾水,愣是搞不懂王诚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啥药来着。

    “呀,瞧为兄都糊涂了,光顾着扯这么些闲话,都忘了正事了,赵老弟请看,孟子英可是有信在此的,老弟一看便可知根底。”

    见得赵宽仁满脸的迷糊之色,王诚这才如梦初醒般地一拍脑门,自责了几句之后,方才抖手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了一封信函,双手捧着,递到了赵宽仁的面前。

    “这”

    王诚这般做派一出,赵宽仁的好奇心顿时便大起了,紧着接过了信函,随手撕开了封口,从内里取出了张写满了字的纸来,一目十行地过了一遍,脸色立马便精彩了起来

第六十二章诈取郑州(二)() 
“怎么?赵老弟以为王某是来诈你的不成?”

    这一见赵宽仁迟迟没支吾出个所以然来,王诚的脸色立马便有些个不好相看了起来,寒着声便吭哧了一嗓子。

    “王老哥误会了,小弟断无此意,只是兹事体大,小弟实不敢擅专,要不老哥且先到小弟府上暂歇,容小弟这就去禀明翟大帅可好?”

    还别说,赵宽仁心中确实就在怀疑王诚之来意,没旁的,概因王诚来得实在太巧了些,所带来的消息也着实是太过震撼了些——据信中所言,孟武如今乃是齐郡军辎重后勤副主管,负责新郑城一半的守御重责,自言当初降齐郡军乃是不得已而为之,心实向着瓦岗军,愿配合郑州方面一举拿下新郑,断齐郡军之后路,若是此事为真,那断然是桩天大的功劳,问题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倘若孟武以及王诚乃是诈降,那后果可就要不堪了去了,个中风险实在不小,赵宽仁又岂敢不多留几个心眼,原本正自盘算着如何再探探王诚的底,可这一被王诚当场叫破,老脸可就有些挂不住了,赶忙陪着笑脸地安抚了王诚一把。

    “哼,赵老弟自己看着办好了,王某哪都不去,就在这城门楼里候着,甭管成是不成,老弟及早给个回话,若是错过了这几日,闹不好孟子英就会被调去前军,到那时,一切皆成泡影,话,王某便搁在此处了,老弟自便罢。”

    王诚显然对赵宽仁的态度极为的不爽,一拂袖,满脸不悦地便抛出了堆埋汰之辞。

    “这也罢,王老哥且在此稍候,小弟去去便回。”

    身为瓦岗军起义之元勋,赵宽仁在军中的资格极老,可惜时运不佳,蹉跎至今也不过就一偏将而已,为此,他可是没少在人后长嗟短叹,而今,立功的良机就在眼前,要说不心动又怎生可能,只是一来此事干系重大,不是他区区一偏将可以定夺的,再者,他对此事的真实性还是有所疑虑,犹豫了片刻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先去汇报一下再行定夺。

    “且去,且去,莫管我。”

    饶是赵宽仁已是极尽地陪着小心了,可王诚还是很不满意,不耐已极地胡乱摇了几下手,吭哧了一声,便即别过了脸去,显见是不愿再搭理赵宽仁了,一见及此,赵宽仁也只能是苦笑了一声,无奈地摇了摇头,自行赶往城守府去了

    “哈哈王总管,一别数月,还能再见到您,实在是太好了。”

    赵宽仁一去便是半个时辰没见回转,等得不耐至极的王诚实在是不想再在城门楼里呆坐着,迈着四方步便行到了城碟处,远眺着新郑的方向,正自沉思间,冷不丁一阵哈哈大笑声响起中,却见梯道处已行上了十数人,为首者赫然正是翟让之侄儿翟摩侯!

    “南路行军总管王诚参见大帅。”

    听得响动不对,王诚赶忙回过了身来,这一见是翟摩侯到了,自是不敢稍有怠慢,忙不迭地便抢上了前去,恭谦地行了个礼。

    “王总管不必如此,这段时日可是苦了你了,都怨邴元真那个废物,若不然,王总管何来如此一劫哉,好在王总管吉人自有天相,如今能脱险归来,大幸,大幸啊。”

    翟让以及其兄摘弘都是粗鄙无文之武夫,可翟摩侯这个翟家的独苗却是上过几年私塾,颇通文墨,这会儿掉起文来,还真有几分儒将之风度的。

    “大帅明鉴,这可都是托了子英的福啊,若非子英念旧,搭了把手,属下恐还在苦役营里挨着,唉,那日子罢了,不说这个了,子英托属下带来的信想必大帅已是看过了的,多的话,属下就不说了,大帅若是尚有疑虑,且派个得用之人,跟属下回新郑走一趟,一切不言自明矣。”

    说到了被俘之往事,王诚也自感慨万千,好在感慨归感慨,他倒是没忘了正事,紧着便将话题转到了谋取新郑一事上。

    “唔,不急,子英眼下可还好么?”

    翟摩侯能成为独当一面的重将,固然有着其叔父的裙带关系在,可其本人也确是有才干之人,若非如此,也不可能在这等紧要关头被派来主持郑州之大局,就城府而论,明显比赵宽仁要深了许多,饶是王诚言语恳切,他也没急着下个决断,而是笑呵呵地便盘起了孟武的底来。

    “就那样罢,张小贼对其倒是颇为信重,奈何因着是降将的身份,饱受同僚排挤,部下给养屡遭克扣,更没少遭人冷眼,子英心里苦啊,属下与之大半个月下来,每日里见其都是借酒消愁,心中实是不忍,也就斗胆劝了其几次,蒙子英不弃,将回归瓦岗之重任相托,属下这才得以寻机赶来报信,事情之经过便是如此,大帅若是不信,属下也不知该如何分说才是了的。”

    翟摩侯也就只是随口问了一句而已,却惹出了王诚一大通的絮叨,言语间满是委屈与埋汰之意味,虽不曾明说,可显然就是在责备翟摩侯太过多疑了些。

    “原来如此,真苦了子英了,也罢,事不宜迟,确须得早做绸缪才是,翟容!”

    翟摩侯显然是听出了王诚言语间的不满之意味,脸上不由地便闪过了一丝尴尬之色,可依旧不曾答应依约派兵前去。

    “末将在!”

    翟摩侯话音方才刚落,当即便有一名三十出头的亲卫将领从旁闪了出来,高声应了诺。

    “本帅令尔护送王总管赶回新郑,并代本帅向孟将军致意,且看看孟将军还有甚要求,去罢。”

    翟摩侯先是偷眼看了看王诚,而后方才一本正经地下了道命令。

    “诺!”

    翟容乃是翟家族人,算起来与翟摩侯乃是同辈,又是翟摩侯的亲卫统领,素来便是翟摩侯跟前最为听用之人,自不会不清楚翟摩侯这么番交待里的真实意义之所在,但听其应诺之余,已是会意地连着巴扎了几下眼

    大业十三年六月十一日,卢明月亲率四十万大军赶到了双洎河,见得齐郡军已于对岸安下了营垒,遂就此停下了狂奔的脚步,也在双洎河南岸安营扎寨,接连数日皆在大肆砍伐树木,扎筏子,以为强渡之准备。

    前方大战将起,作为后勤辎重集散地的新郑城中自然也是一派的繁忙景象,每日里既有从金堤关方向赶来的运粮队,也有发往前方十数里外的双洎河大营之辎重队从新郑城里陆续开出,这等熙熙攘攘的情形往往从辰时开城门一直持续到太阳落山为止,当然了,忙碌的只是南北二门,至于东西两城门么,只能用门可罗雀一词来加以形容,驻扎于此二门的将士们清闲之余,自也就不免显得懈怠了些,松松垮垮地,没太多的精气神可言,饶是翟容早已习惯了瓦岗军的松弛军纪,乍然见得东门守军的懒散样,还是不免为之摇头不已的,尽管不曾出言点评,可心下里对孟武受排挤之事却是笃信了几分。

    “末将见过孟将军。”

    检查本就不严,加之又有着王诚的带路,翟容很是顺利地便进了城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