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臣子-第2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子曹丕呢,死不松口。
直接扔出了一句:尔等莫徒劳了,鲍勋没有活路了!
就连士人们曲线救国,扔出了将鲍勋罚为徒隶,剃发戴枷作劳役五年的建议,都没有用。
所以呢,当天子曹丕勒令守廷尉高柔,直接处死鲍勋的时候,高柔直接来了个誓死不从。就算被罢官、被论罪,都无所谓。
天子曹丕无奈,只好调开了守廷尉的高柔,直接以天子指令廷尉执行诏令,不顾群臣反对而处死鲍勋。
首开了九品中正制推行后,无辜诛杀士人的先例。
也为活着在曹魏治下世家们,敲醒了警钟:当初的荀彧、当年的崔琰,如今的鲍勋,他们的结局是不会因为九品中正制而改变的。
他们鼎力支持曹家代汉,获得的利益,是不能抵御天子半分权威的。
当然了,天子曹丕并不知道,他的这一刀,不光要了鲍勋的命,还冷了世家大族们的心。
他等着狡狐从荆南赶回来。
诏令,在十天前,就已经最高规格的赶路方式,发了出去。
因为这位刚愎自用、器量狭隘的天子,在十天前就病重了。
还想起了当年他还是五官中郎将的时候,因为魏武帝迟迟不立下世子,他心疑自己到底有没有继位魏王的命。便请了相士高元吕相面,问及面像时,对曰:“其贵乃不可言。”
这个预言,已经实现了。
他不但继位当了魏王,还代汉成为了皇帝。
所以呢,他觉得关于寿命的另一个预言,应该也是准的。
“其寿,至四十当有小苦,过是无忧也。”
不管曹丕为人『性』格如何,他的才学与聪明,还是很不错的。所以他也想到了一种可能:将昼夜加起来计算,四十岁就变成了八十。
刚好,他今岁四十。
第五零零章、此消彼长()
黄初六年,公元226年,夏五月。
狡狐陈恒赶到了洛阳,见到了形容枯槁的天子曹丕。
大礼参拜后,就被天子曹丕执着手,曰:“恨天不假年,无缘见卿灭吴之时也!”
当场,君臣皆涕零。
丙辰,天子曹丕病笃,诏令大将军曹真、骠骑大将军陈恒、镇军大将军陈群共同接受遗命,辅助太子曹礼执掌朝政。
又对着太子曹礼叮嘱:“狡狐可灭吴,子丹能安冀并,长文能安京畿内外。汝继位后,当勤勉任事,多听谏言。”
嗯,天子曹丕没有提到钟繇。
钟繇已经七旬开外了,早就垂垂老矣。虽然他去年,还老当益壮的迎来了幼子的诞生。对了,这个儿子名字叫钟会。
但是天子曹丕这两年,已经特地恩准他没有什么大事,就不必上朝了。将他当成了,曹魏善待元勋功臣的牌坊。
丁巳,天子曹丕崩于嘉福殿,时年四十。
夏六月,戊寅,葬首阳陵,谥号文皇帝。
关于他的身后名,人们都是在充分肯定文才后,便三缄其口。
直到未来数十年后,有位史学家陈寿,才玩起了春秋笔法,对他盖棺定论:“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
用了四个假设,来说曹丕若是怎样怎样,就是离古代的贤明君主不远了。
反过来听,就是直接骂曹丕气度不行、无一颗公心、不能捍卫道义和缺少贤德之心等等。反正就是说,从君主的角度出发,曹丕是不合格。
哎,也是可怜。
当然了,现在的大魏朝,对他的崩殂还是很悲哀的。
就是在悲哀了几日后,世家大族们又开始为鲍勋感慨了。因为鲍勋死了二十天后,就是曹丕离世的时间。
至于他们的感慨,是觉得鲍勋死得早了,还是曹丕死得晚了,那就不足对外人道也!
时间不为任何人停留,人们当然也不会曹丕的故去,而忘记自己的事情。
曹礼继位后,大赦天下,改元为太和。
对曹魏重臣都进行了升迁及封赏,为求稳定时局及安定人心。
比如钟繇,变成了太傅;司徒华歆为太尉、司空王朗为司徒;陈群升迁为三公的司空。
而狡狐与曹真,则是恩泽子辈,两人的嫡长子陈修和曹爽,都变成了武卫将军,领禁军宿卫宫中。
嗯,曹礼对待陈修和曹爽的态度,是一样的。
一个是外戚,一个是宗室嘛。
而夏侯荣,也在狡狐陈恒的举荐下,领禁军宿卫宫中。理由是夏侯荣这些年随军征战时是有功的,加上父辈夏侯渊的忠贞,理应升迁。
对此,没有人绝得有什么不妥。
只是向夏侯家扔了一堆羡慕嫉妒恨。
朝中百官们都知道,夏侯氏再度崛起,已经不远了。
理由是陈群的长子陈泰,已经定了佳期,等国丧的时间过去后便成亲。妻子,是夏侯衡的女儿,狡狐陈恒的外甥女。
当今天子的三位顾命大臣,夏侯家一下子和两位都有了姻亲关系,以后的前景,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到。
而源于曹丕临终前的叮嘱,当今天子曹礼也将举国的兵权,做了划分。
司州以北,皆归大将军曹真调度,防御幽州的入寇;而豫州以南,都归于骠骑大将军陈恒统领,谋划灭吴之战。
至于东线的扬州及徐州等,他们只要防御好驻地就好了。
关中也一样,因为马家军没有了威胁。
话说马超历经大败后,也终于浇熄了图谋关中及汉中的心思。他在庞统回到陇右,两人商议了好几天,便做出了未来发展的战略。
一路向西!
将西域变成马家军的后花园,然后再图谋其他。
是的,要让西域大大小小林立的国家,变成一言堂,不是一年两年能做到的。至少马超这辈人,做到了也差不多凋零完了。
以后如何发展,还是让嗣子马秋,根据未来而定吧。
所以呢,他接受了大魏封的西域王,留下庞统辅佐马秋坐镇陇右,亲自带兵去西域,用刀与剑、血与火播种马家军的未来。
听到了曹丕的崩殂,还派了另一个儿子来吊丧。
顺便留在洛阳,给大魏朝的新君当侍从了。用实际行动,来表达马家军在未来十年八年内,不会再与大魏为敌。
天子曹礼对此,大喜!
马家军遣子为质,这是他父亲都无法做到的大功绩啊!
马上的,就扔给了马超、马岱、马秋和庞统等人一大堆官职。反正就是个名义而已,又不要钱不是?
实际的行动,则是放开了两方的互市,互通有无彼此得利。
幽州那边,对曹魏的君主更替,倒是没有什么行动。他们也是在年初过渡了权柄,双方难得的,进入了互不干扰、各自安好的阶段。
江东的孙权,就很不爽。
本来嘛,曹魏有了新君主,依照常理来说,应该进入一两年的休战期。
结果呢,该死的狡狐陈恒,在前去洛阳接受遗命的时候,还让休整完毕的魏延部、邓艾部都屯兵在新城郡!
加上襄阳郡法正部的人马,江东江陵城潘璋面对的曹军兵力,足足有六万!
潘璋就只有万余人马啊!
压力可想而知!
江陵城内的黔首百姓,恐慌情绪可想而知!
但是呢,孙权又没有多余的兵力,派去增援潘璋了。江东与曹军的边境,依然是每天都狼烟滚滚呢!
得到曹军资助的山越部落,也死灰复燃了。还因为接受曹军整编、统一调度的关系,变得更加善战。
也让江东腹地变得鸡犬不宁。
有了那么一点,江东已是日薄西山之相。
嗯,这点推断,是江东世家大族们做出来的。当他们看着庄园的田亩因为无人耕种慢慢荒芜;家中的粮秣及财帛,逐渐被“大泉五千”所取代后。
然后呢,私下就对曹魏的九品中正制,更加向往了。
不过呢,孙权对此,并不知道。
他如今在权衡得失,思考着一个艰难的决定:孤悬在长江北岸的江陵城,是否还有必要坚守呢?
第五零一章、孤注一掷()
江陵城,乃是荆州的重镇,也是江东唯一一座位于长江北岸的城池。
但是呢,孙权如今觉得这座城池很鸡肋。
因为这座城池对江东的意义,是当成进攻荆北的跳板、桥头堡。然而现在的江东内忧外患不断,已经没有实力去谋取扩大疆域了。
所以呢,这座城池的劣势就无限被放大了。
其一,是驻军的压力。
位于前线,自然是要大军驻守的。江陵城也是如此,孙权让潘璋领着万余人驻守,而且这些将士都是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让如今狼烟四起、兵力紧缺的江东,更是雪上加霜。
其二,是钱粮的压力。
江陵是一座孤城,四周出了长江外,都被曹军给包围了。也导致了一点:城外根本无法种植,江东必从荆南或者扬州,运粮去供给兵卒。频繁调动水军的人力姑且不算,光运粮的民夫就消耗了不少粮食。
光这两点,就能让孙权生出放弃的心思。
但是呢,他若是将江陵城放弃,能减少的压力,也就上面这两点了。曹军笑纳了江陵城后,荆北无忧后,绝对会大军南下,让荆南各地的压力倍增的。
陆逊的建议,是放弃。
他觉得江陵城已经毫无用处了。
曹军已经大军威压江陵城,若不是曹魏君主的新旧更替,也早就围城而攻了。在江东没有多余兵力的救援下,城池陷落就是个时间问题。
而曹军攻陷了江陵,也会发兵涌向荆南。
既然如此,何必还要坚守呢?
没必要让潘璋麾下万余人,做无所谓的牺牲不是?
而且,从大局上看,江东的精锐水军,呆在东线拱卫吴郡对时局更好。
虽然说,曹军的东线兵力,已经被去年的石亭大战给消耗得七七八八了。但是万一,曹军从青州、司州和兖州调遣兵力来入寇东线呢?
有水军在东线长江上游弋,不就能安定人心了吗?
而水军回到了吴郡,护卫吴郡的兵力便可以腾出手来,去剿灭山越的内患。争取早一日,安稳的发展民生,积攒战争底蕴。
孙权觉得,陆逊的思虑是很有道理的。
不过呢,他仍旧举起不定。
不是舍不得将领城,而是担心荆南将士的士气。怕忽然放弃江陵城,让将士们觉得整个荆州都守不住了。
蚁『穴』尚且可以溃堤!
更何况是被曹魏大军压境,面临死亡的人心。
他思虑了一番,便召回来了驻守东线的诸葛瑾商议。
嗯,原先督战东线的吕范,年纪颇大了,这两年大病小病就没断过。孙权也就很体恤的,让这位跟随孙策打下江东基业的砥柱重臣归来养病,颐养天年。将东线的重担,交给了对江东孙家忠心耿耿的诸葛瑾。
好吧,其实是孙权也就能和诸葛瑾商议了。
在建业的江东重臣,几乎都是出身于江东的世家。他们如今的心思,是忧虑家底逐渐被掏空,比忧心江东孙家基业传承更多一点。
而且在这种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日后追责的决策上,他们也保持了沉默。
“臣愚钝,还请吴王自决之。”
他们都是这么说的,让孙权既是忿怒,又是无可奈何。
总不能拿着刀子,架在他们的脖子上『逼』迫不是?江东如今,已经够『乱』的了。
而诸葛瑾的建议,和陆逊的看法一样。
理由是,斥候打探到近期曹魏在青州的战船,有不少被调来了扬州,于巢湖驻扎。归于曹魏前将军、扬州刺史满宠节制。
也就说是,曹军东线同样的积极备战中。就算发起不了大规模的征战,配合荆南的攻势,充当偏师还是可以做的。
好嘛,这些水军之前都是徐盛统领的。徐盛带着不少旧部去巴郡,秘密准备灭吴的水军。而战船是带不来的,便将一部分战船扔给了扬州,补充之前曹休的大败。
但是诸葛瑾并不知道,所以请求孙权将水军调回来吴郡,防御南线也不奇怪。反正南线的曹军,根本不会在长江上与江东争锋,水军留在那边就是浪费粮食。
两位最信任的人,都做出了同样的建议,孙权也就从了。
先是让潘璋将江陵城的黔首百姓,强迁回到吴郡屯田,然后就一把火将这座重镇变成了过眼烟云。
而在洛阳的狡狐陈恒,得知消息后,大喜过望,对着嫡长子陈修感慨一声:“灭吴之战,万事俱备矣!”
然后不理会陈修的愕然,便上书向天子辞行,说要赶赴荆州一趟调度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