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偏的帝国:大明王朝谁当家-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文帝朱允炆明诏诸王不得来京奔丧,燕王朱棣走到淮安之地又折回了北京。建文集团白白流失了一个大好机会。
实际上,朱允炆本人不是没有考虑到利用诸王来京的机会削夺他们的权力,主要是他的削藩思想始终处于一种摇摆不定的状态。左半边脑考虑的是夺去诸王手中的兵权,右半边脑又不想丢了皇族亲情和皇家的脸面。这种纠结的心态贯穿了建文帝削藩的整个过程。
如果建文君臣能够利用朱棣等人来京奔丧的机会,将各路藩王一举拿下,也就没有后来的征战杀伐,皇权易主。可建文帝朱允炆并不想惊动皇祖的陵寝,他更没有勇气去打破儒家信奉的那一套道德规范。再联系到建文帝后来讨伐燕王时所下的明令:勿使朕有杀叔父之名。便会知道建文帝的主导思路是,削藩可以,但是要让我就此背负道德恶名则不可。
建文帝虽然有憾于藩王的权力之于中央集权的威胁,然而,他并不想使自己复古的思想流于叶公好龙的形式,他试图通过仁政和说教来掩盖政治活动中必须采取的铁血政策。
在武力削藩行动之前,建文集团存在着从谁身上先下手的问题。实事求是,齐泰的主张是站得住脚的。但最终建文君臣还是认同了留下巨大后患的黄子澄方案——吃柿子专挑软的捏,首削最大敌人——燕王的弟弟。在发出信号后,并没有马上对朱棣动手,给予敌人以喘息的机会,终至灾难降临。这是建文朝削藩开始时两个最大的失误。
建文君臣怕朱棣,但又没办法绕过这道坎,一次次削夺朱棣的兄弟藩王,一次次地打草惊蛇,毒蛇在草丛里蛰伏着,也在暗中涌动着,建文帝与蛰伏的朱棣接着就要开始更多的较量了。
第42章 疯子用暗器(1)()
其实在连续削废五藩时,建文君臣的主要心思一直都放在燕王朱棣的身上。当燕王朱棣为周王议罪书的“回答”上书送达南京时,建文君臣还为此展开了一番热烈地讨论。讨论其实并无新意,无非是揣测其有无不良居心。
依照齐、黄二人的意思,对燕王朱棣下手要立足于快,着眼于狠,不能有丝毫的犹豫,不然就会越来越难以应付。
建文帝并不是傻子,他当然也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骨子里的文弱和儒生的『性』格局限束缚了他的手脚。他与那些臣子们所处的地位不同,毕竟是向自己的亲叔叔动手。于情于理,都难以说服天下人心,他不能『操』之过急,要一步一步地慢慢来。
齐、黄毕竟年长于建文帝,社会阅历也相对丰富,所以他们不停地催促建文帝早早动手。
建文帝被催『逼』急了,也只能无可奈何道:“我一直叫人密切注意北平燕王的动态,可实在找不出任何破绽,我能够以什么罪名来削废他?”
齐、黄二人真是被自己的皇帝『逼』急了,都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关键时刻,朱允炆还在那里不知进退。堂堂帝国的皇帝要给藩王按个罪名,是难事吗?显然不是。先帝朱元璋在这方面不是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吗?有样学样就可以了。
按照齐、黄二人的意思:拿燕王给周王议罪书的“回执”来做文章,虽说那份“回执”写得毫无破绽,可文字里还是透出了为周王求情的意思。既然周王有罪,为其求情的燕王又怎能独善其身?就以燕王与周王“连谋”的罪名将二人一并拿下。
在传统的专制社会里,对或者错并没有真正的标准与界限,话语权往往是掌控在那些嘴巴大、拳头硬的位高权重者手中。大臣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建文帝却还在犹豫之中。当齐、黄二人提出将燕王与周王一并拿下,朱允炆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朕即位未久,连黜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于天下?”
碰到建文帝这样优柔寡断的领导,就是上天赐予再好的机会也是白搭。事实上当时齐、黄的建议如果能够被建文帝立即采纳的话,局势对建文朝廷还是很有利的。当时朱棣正在“养病”,建文朝此时动手正好打得朱棣措手不及。
当齐、黄向建文帝建议发兵时,朱允炆是这样回答的:“燕王智勇双全,善于用兵,即使他现在在生病,恐怕朝廷也难以将其拿下(燕王智勇善用兵,虽病,恐猝难图)。”
这真是猛虎虽病,也能吓退活猫。建文帝对燕王朱棣的忌惮到了令自己深感恐惧的程度。忌惮归忌惮,朱允炆还是对燕王大本营北平进行一系列防范『性』的布防。一是将其困在北京城动弹不得,二是想办法削弱朱棣的兵力。从军事层面上来看,建文君臣对燕王朱棣的防范做得还是很到位的,中央军将整个北平城里三层外三层都控制起来。同时建文君臣以帝国安全的名义,将燕王府的主要兵力抽调出去防范蒙古;按照正常推理,这时候燕王府的兵力是不足为虑的,三个多月后,燕王朱棣起兵的时候手里也只有区区八百人。
军事人才的严重匮乏,是削藩战争的最大问题。建文帝新任命的张昺、谢贵和张信三位封疆大吏中前两位无能,最后一个张信后来成了叛徒。建文帝对此人缺乏了解,只是听信大臣的推荐才重用于他。
经过洪武时期的血腥清洗,朱元璋留下的武将只有耿炳文和郭英两位侯爷。耿、郭二人戎马一生,能够在朱元璋的铁血酷律之下逃生,可见他们的忠诚度是值得信赖的。
如果建文君臣能够在军事的人士安排与布防上多向两位侯爷请教,也许结果就会不一样。虽然朱棣起兵时只有800人,可等到他打出旗号,已经被朝廷调拨给别人指挥的原先他的部下纷纷阵前倒戈,燕王军队由800人直接就发展到几万。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军队的长期上下级隶属关系所积淀的“效应”,决非是一时军队人事调动所能奏效的。所以说,北平布防实际上是等于在向朱棣下宣战书。
朱棣见到建文帝对北平城进行层层布防,心中还是有所恐慌的。朱棣身边虽然没有“三驾马车”,却也笼络了一批高人。其中有和尚道衍(俗名姚广孝)、算命先生袁珙、金忠等。这些人的社会身份虽然都是来自于江湖,可他们的智谋却丝毫不逊『色』于建文帝身边那“三驾马车”。
北平城的局势对朱棣十分不利,城内城外全在朝廷的掌控之中。朱棣想要摆脱这种困境,可是双方实力上的悬殊,让他有想法却没办法。和尚道衍等人的建议是,先放下皇叔的架子,学会低调做人。对外规规矩矩遵纪守法,暗地里厉兵秣马伺机而动。
北京城里刀已出鞘马也上鞍,虽然一切都在秘密中进行,可生活在南京城里的建文皇帝还是知晓了一切。原因是有人告密。告密者是朱棣的小舅子,明朝开国大将中山王徐达的大儿子徐辉祖。徐辉祖以探亲的名义去过几趟北京城,他觉察出了燕王府里弥漫着的杀气。他将自己掌握的情况告诉了建文帝,并提醒皇帝要有防范之心,应对之策。
建文元年(1399)正月,燕王府长史葛诚来南京奏事。建文帝将其拉拢,并让他返回燕王身边作为朝廷的内应。建文帝加强对北平和燕王府的侦查、监视等类的谍报工作,内部有葛诚内应,外面又命刑部侍郎暴昭、夏原吉等人作为采访使分巡天下。
建文帝的间谍战和巡视,还是起到了震慑作用。燕王朱棣能够感觉到刀锋掠过脖颈的丝丝寒意,这种寒意让他不敢存有丝毫的懈怠。
这是一场紧张又激烈的政治场上的心理战和谍报战,谁将笑到最后完全取决于双方的心理素质、个人『性』格和时间等诸多因素。
对于朱棣来说,从北京到南京,千里之外也挡不住权力路径之上的步步惊心,危险无处不在。他如果一味地采取守势,那么最后只能是坐以待毙。
考虑了很长时间,朱棣决定以攻为守。决定亲自前往南京一趟,『摸』『摸』对方的底细。按照朱元璋定下的祖制,地方藩王在没有得到皇帝允许的情况下是不能随便离开自己藩地的。朱元璋在他的遗嘱中曾经立下规定“诸王临国中,无得至京。”就连朱元璋驾鹤西去时,藩王们也不能前去送行,只能在自己的封地尽孝举哀。
第43章 疯子用暗器(2)()
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正式改元,各地藩王以此为由纷纷前往南京朝贺,朱棣也趁此机会随行前往。燕王府的文武官员们百般劝阻,认为燕王此去京师无异于狼入虎口。但是朱棣还是一意孤行,其勇气可嘉。
这一年的三月,朱棣来到皇城南京。朱允炆在奉天殿接见了他,叔侄二人相见,并无多少真情流『露』的唏嘘感叹。燕王朱棣叉着腿傲慢地站在大殿上,向着端坐御座上的侄皇帝拱手致敬,作为君臣见面的礼节,双方的寒暄也只是点到为止。
朝中大臣们无法接受朱棣这种藐视建文帝的做派,从燕王踏入皇城的第一步,这些人就横竖看其不顺眼。朱棣从洪武门进入皇城,以君王的威仪走过皇帝专用御道。他站在奉天殿上向建文帝拱手示意,不行叩拜之礼。这哪里是君臣见面?简直就是江湖男女平辈人。
监察御史曾凤韶实在看不下去,就上呈奏疏:按照大明高皇帝祖训规定,亲王来朝在大殿之上要行君臣之礼,回到皇宫里才行长幼尊卑之礼。燕王目无君皇,违反祖制,如此下去,国将不国。为严肃纲纪,臣奏请皇帝治燕王以“大不敬”之罪。
“大不敬”是封建制度下的“十恶”大罪之一。一旦罪名坐实,就可能会落得满门抄斩。从朱棣南京觐见的整个过程来看,他的“大不敬”是板上钉钉的事,满朝文武官员都可以站出来做目击证人,以这个理由除掉燕王易如反掌。可建文帝并不这么想,他在读完曾凤韶的弹劾奏疏后,只是轻轻说了一句:“燕王是我的亲叔叔,无需深究。”
既然建文帝不想借此机会除掉朱棣,那就只好再想想别的办法。户部侍郎卓敬给皇帝朱允炆上了一道密奏,提醒建文帝不要放过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提议将燕王从他长期盘踞的北平调离,将其迁徙到南昌一带。
密奏里的原话是这样的:“燕王智虑绝人,酷类先帝。夫北平者,强干之地,金元所由兴也,宜徙南昌以绝祸本。”就是说,燕王和先帝朱元璋很像,胸中韬略远胜于他人。将此人放在北平这样的龙兴之地,就等于为大明帝国埋下了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
卓敬的密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说是一个一石三鸟之计。既可以避免以“大不敬”罪名整治燕王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又可以免除建文帝背上迫害皇叔的恶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消除燕王之患。就是这样一个一石三鸟之计,还是没有得到建文帝的支持。建文帝在看了密奏后,对卓敬说:“四叔燕王是朕的至亲,我不能这么做。”
卓敬还不死心,继续规劝道:“陛下与燕王虽是叔侄关系,但是叔侄关系怎得上父子关系。隋朝皇帝杨坚与杨广是父子关系。杨坚年老的时候,有人跟他说,您的皇太子杨广在调戏你的爱妾,杨坚就动了杀杨广的念头,但他还没有来得及动手,杨广已经获悉了这个信息,先下手为强,将亲生父亲杨坚给杀了。父子关系尚且靠不住,更何况你们之间的叔侄关系!”
建文帝听后半天才冒出来一句话:“卿休矣。”言下之意,你们大臣们不要再『逼』我做不伦之事,我意已决。
等到朱棣平安回到北平后,建文帝才意识到,曾经有一份天上掉馅饼的机会摆在面前,可自己不懂得珍惜。虽然他又是派官员到北平去巡视民情,监视燕王动态;又是想办法削弱燕王的兵力,但是除掉燕王的最好机会已经流失。
建文元年(1399年)五月,朱元璋周年祭奠。按照皇家的规定,皇子皇孙都要前往南京参加祭祀大典。朱棣刚刚从建文帝眼皮子底下逃过一劫,他没有勇气再去冒一次险。而南京方向这时候也不断传来风声,建文君臣因为放走他正后悔着。
朱棣自己不愿再去一趟南京,可先皇的周年祭总要有人代表自己前往。自己不愿到场,那么他的儿子们就必须去参加,不然事情就闹大了。在这种情况下,他的长子朱高炽就带着两个弟弟前往南京参加朱元璋的祭祀大典。
儿子们前脚刚跨出北平,朱棣这边就对外称病。等到朱元璋祭祀大典结束,燕王的病情传得越发严重。朱高炽三兄弟到了南京后不久,朱棣的奏疏也送达建文帝的手上:燕王病重,恳求建文帝能够恩准三个儿子回北平见其最后一面。
朱棣这一招用得极为巧妙,既可以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