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问鼎三国 >

第5章

重生之问鼎三国-第5章

小说: 重生之问鼎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蚜恕�

第9章 少年陆逊() 
皖县北连寿春,东与秣陵隔江相望,西接江夏,南连豫章,战略地位相当重要,也是孙策击江东的根据地。

    为防备北方的袁术,孙策除了在皖口对于布置了两万大军外,在皖县还驻扎了一千精锐。

    这一千精锐除了防备北方的袁术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保护大乔小乔。如果不是现在吴郡没有平定,孙策周瑜早就迎娶大乔小乔了。

    孙策周瑜娶大乔小乔不仅因为她们国色流离、资貌绝伦,而且还是因为她们是乔国老的女儿,在江东士族中乔家有很高的名望。迎娶她们可以让江东士族归心。

    黄忠带着两千五百步卒和三百铁骑经过半个月的攻城拔寨,终于到达了皖城城外,此时皖城守军已得知黄忠兵犯皖城之事。

    皖城城墙高固,外有护城河,城墙上更是有箭楼、闸楼、城楼、角楼、敌台、敌楼、堞墙、垛口、吊桥等城墙附属建筑,其防御系统是如何之强大!

    黄忠知道自己的步卒加上骑兵不过三千之众,以三千兵马攻打他千兵马守卫的城池就算能拿下,己方也会损失惨重。

    “传令,在城外五里扎营。”黄忠看了皖城一眼下令道。

    “是。”

    皖城城府,皖城守将吕范、庐江太守孙河正在商量黄忠来袭之事。

    孙河本姓俞氏,吴郡人士。与吕范一起投靠孙策,孙策爱之,赐姓为孙,列之属籍。加上孙河质性忠直,讷言敏行,有气干,能服勤。跟孙策平定会稽后就任庐江太守。

    对于庐江的重要,孙河非常清楚,为此在上任后不敢有一丝怠慢,现在黄忠领军兵临城下,孙河第一时间召集吕范商量对敌之策。

    孙河对吕范道:“子衡兄,主公南征吴郡,刘基却来攻庐江,你说对方是不是有备而来?”

    吕范道:“今天在城楼上观看敌兵,发现刘基的兵马不像其父刘繇一遍老弱不堪,可以称得上兵强马壮,如果是刘基手下大将太史慈领兵,我们想打败他有些难度,但现在领兵的黄忠不过是个无名之辈,想打败他并非难事。”

    吕范作为江东军大将,可谓身经百战,避乱寿春,孙策起兵之时,吕范毛遂自荐,率家将百人和孙河投靠孙策。后从孙策攻破庐江,并东渡,到横江、当利,破张英、于麋,下丹阳、芜湖。在孙策定秣陵、曲阿后,增吕范兵一千,骑百匹,命其守卫皖城。

    孙河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刘基的兵马不过是在豫章新招募的新军,和我们这些身经百战的江东军根本不能相比,虽看起来兵强马壮,但可能只是虚有其表。现皖城有子衡兄的一千精锐,守城毫无问题。”

    吕范摇摇头道:“不,我打算今晚偷袭敌营。”

    “偷袭敌营?”孙河一愣。

    “不错,敌军远来,军士疲劳,今晚防御必定松懈,到时我军就可一举破敌。”吕范眼中精光闪烁。

    皖城,陆府

    陆家是江东四大家族之一,上任家主陆康更是庐江太守,后来孙策出兵攻陷庐江,陆康战死,陆家的大部分人被孙策屠杀,可以说现在陆家对孙策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

    庞大的陆家经过孙策的屠杀后年仅十三岁的陆逊担任家主,陆逊聪明伶俐,他知道,面对孙策这样的对手,已经不是单纯的一人之力所能应付的了。没有足够的实力力,要想战而胜之,只能是痴心妄想。而要获取实力,道路只有养势,养势较为保险安全,但耗时日久,或许要十年二十年才能见效;

    另外还有一条路就是借势,借天下其他诸侯打败孙策,一旦失败,就身死族灭。

    年轻的陆逊选择的是第二条,为此,从一年前开始陆逊开始收集各地诸侯的情报,但通过他的观察,发现能和孙策对抗的只有刘表、袁术两人,至于曹操、吕布等人虽然强大,但他们的眼光只放在中原,短时间内不能对抗孙策。

    刘表、袁术两人中陆逊一个也不看好,袁术出身豪门,家世显赫。可以说,古往今来,像袁家这样的望族简直是凤毛麟角。而且在前期占领了南阳等地,拥兵十万,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个诸侯。但他奢淫肆欲,征敛无度,大失人心,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而刘表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而且恩威并着,招诱有方,万里肃清,群民悦服。又开经立学,爱民养士,从容自保。远交袁绍,近结张绣,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

    然而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好于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后更宠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得权。以陆逊的眼光来看,刘表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抵抗孙策还可以,但想消灭孙策是不可能的。

    由于第二条行不通,在陆逊失望之际,准备采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表面上臣服于孙策,暗中积累实力,准备为祖叔报仇时,刘基横空出世,给了陆逊一丝希望。

    不同意刘表等人,对于刘基陆逊一点也不了解,只知道他是刘繇的儿子,等得知黄忠兵临城下时,年少气盛的他毅然放弃了第一条,准备投靠刘基,对抗孙策。

    陆逊对老管家陆伟道:“你去准备一下,今天我要去见黄忠。”

    陆伟作为陆家的老人,自然知道陆逊的打算,但听到陆逊要去见黄忠,还是有些不放心道:“家主,不如让老奴去见那黄忠。”

    陆逊摇摇头道:“我必须亲自去,否则黄忠是不会相信的。”

    陆伟一想要对,也不在反对,只是问道:“家主带多少人去?”

    “就我一个人,人多了反而不好。你留下来准备一下,按计划今天晚上打开城门。”陆逊道。

    “是。”

    陆逊见陆伟答应,就去告别了自己母亲和表弟陆绩,从自家的密道出城。同时陆伟暗中召集陆家三百死士,准备今天晚上强行打开城门,迎黄忠军入城。

第10章 里应外合() 
黄忠军大营。

    黄忠对李兴等部下道:“我军远来,江东军今晚必来劫营,以探我军虚实,我们必先早作准备。”

    李兴在出发前刘基曾交待过,让他对黄忠惟命是从,所以现在听了黄忠的话就道:“请将军安排。”

    黄忠刚想下命令,一个亲兵进来道:“报将军,营外有一人想见将军,说是能帮将军破皖城。”

    黄忠等人一愣,对望一眼,最后黄忠吩咐道:“叫他进来。”

    “是。”

    亲兵出去后,李兴纳闷道:“是谁想见我们?好像在庐江一带没有我们认识的人。”

    黄忠道:“见了就知道了。”

    不一会儿,一个英俊的少年在亲兵的带领下走进大帐。黄忠、李兴等人一愣,他们没想到来人是个少年。

    黄忠问道:“我是黄忠,你是谁?找我有何事?”

    陆逊道:“在下陆家家主陆逊,特来向将军献皖城。”

    “陆逊?陆家?”黄忠一愣,他是个荆州人,对江东四大家族知道的不多。

    李兴眼睛一亮,问道:“陆康是你什么人?”

    陆逊道:“正是我的祖叔。”

    黄忠疑惑的看向李兴,李兴就把关于陆家的事说了一遍,黄忠点点头,转向陆逊问道:“你说你是来献皖城的,本将军怎么相信你?”

    陆逊微微一笑,神情自若道:“我既然来了,那在将军占领皖城前,我不会离开将军的大营。另外,在今天晚上三更,我陆家将兵接打开西门,能不能取皖城就看将军了。”

    黄忠沉着脸看着陆逊,陆逊始终保持着神态自若的表情,看不出一丝异样。

    过了不知多久,黄忠道:“来人,带陆公子下去休息。”

    陆逊被带走后,李兴问道:“将军,我们应不应该相信他?”

    黄忠道:“李兴听令,给马匹上套,骑兵全部开进皖城西边一里的林子里隐匿,任何人都不许说话,违令者斩立决!”

    “遵命!”

    “李伟听令,你马上率领四百步卒埋伏于大营左边。”

    “遵命。”

    “甘当(甘宁的表弟)听令,你马上率领四百步卒埋伏于大营的右边。”

    “遵命。”

    夜深了。

    墨蓝墨蓝的天,像经清澈清澈的水洗涤过,水灵灵,洁净净,既柔和,又庄严;没有月亮,没有游云,万里一碧的苍穹,只有闪闪烁烁的星星,宛若无边的蓝缎上的洒印着数不清的碎玉小花儿。

    李兴带着三百骑兵就在夜色的掩护下躲进了皖城外那片浓密的树林里。

    密林往西两里,宽阔平坦的官道上,吕范正率领八百江东军向黄忠军大营而去。

    李兴脸色阴沉的看着江东军向大营而去,随即又把目光放在皖城之上。

    黄忠站在大营北侧的山坡之上。

    黄忠借中星光极目远眺,只见零星的火把从东方的地平线上蜿蜒而来,隐隐夹杂着乱哄哄的人声,有一支千余人的队伍正向着大营开来。

    黄忠眸子里流露出冰冷的杀机,低声道:“传令下去!任何人不许出声,没有本将军命令,亦不许放箭!”

    黄忠的命令流水般传达下去。

    皖城,陆府

    陆伟站在演武场上,火把的微光照着三百多条汉子,他们是陆家仅剩的精锐。

    陆伟没有多余的话,大手一挥,“跟我来。”

    来到黄忠军大营前,吕范锵然抽出宝剑,厉声道:“兄弟们,随我杀。”

    一千江东军在吕范的带领下冲入大营,但一进入大营发现空无一人,吕范脸色大变:“不好,中计了!”

    山坡上,黄忠却是目光如刀,表情狰狞,突然厉声喝道:“举火,放箭!”

    霎时间,大营外火把通明,早就严阵以待的百名弓箭手长身而起,张弓如满月,锋利的羽箭已经对准了大营中愕然不知所措的江东军,然后“嗡”“嗡”声响成一片,百余支狼牙羽箭已经倾泄而去。

    “呃啊”

    “救命啊”

    “我的眼睛,啊”

    凄厉的惨嚎声从大营中冲宵响起,霎时间就有五十余名毫无防备的江东军倒在了箭雨之下。

    “撤退,撤退。”吕范厉声喊道。

    就在这时几百支火箭射入大营,大营中升起熊熊烈火。同时全装惯带,身披甲胄的黄忠已经率先冲杀出来,黄忠身后,一千步卒如影随形,掩杀而至。

    所谓趁人病、要人命,黄忠安排了两千五百步卒,众人不会放过全歼江东军的机会。

    黑暗中,陆伟率三百死士赶到皖城西门,只见城头上插着几支幽幽燃烧的火把,十几名负责守夜警戒的官军士兵像木桩般杵在城楼上,眼睛无神地望着前方幽暗的虚空,另有一队十余人的巡逻队正从百步之遥处缓缓开来。

    陆伟眸子里厉芒一闪,沉声道:“吹号,通知城外的人准备行动。”

    霎时间,嘹亮的牛角号声响彻云霄,先是三声短而急促的,然后才是绵长不息的长音。

    城外密林中的李兴等人听到这牛角号声,立刻打起精神,一个个眸子开始变得灼热起来。

    “弟兄们,上马!”

    黑暗中,李兴一声大喝率先翻身上马,三百名骑兵纷纷翻身上马,缓缓举起手里的钢刀,浓烈的杀机已经从他们的眸子里流露出来,一个个就像是嗅到了血腥味的野狼。

    几乎同时,西门城楼上警戒的江东军就发觉了,正要吹号示警时,一声声喊杀声响起,这声音却是城墙之内!城楼上的江东军吃了一惊,急转到城墙内侧,攀着女墙往下一看,只见一伙几百人的精壮汉子已经手提单刀冲杀出来,这伙汉子甫一杀出,就立刻兵分两路,一路一百余人直扑城门,另一路两百余人已经顺着登城梯,呐喊着向城楼上杀来。

    “不好,城里有伏兵!”城楼上,一名江东军凄厉地大吼起来,“快保护城门和吊桥,绝不能让等军夺了城门和吊桥。”

    等江东军反应过来,准备抵抗时,一切都晚了,如果袭击城外,凭这十几个江东军虽然无法守住城池,却足以坚持到援军到来,可如果袭击城内,情况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城墙和护城河,用于抵抗外来的进攻,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可如果用来抵抗内部的攻击,却仅仅是聊胜于无。

    江东军的拼死守护并没有为守城江东军争取到多少时间,不到片刻功夫,沉重的城门已经嘎吱嘎吱的打了开来,高高悬起的吊桥也缓缓降下。

    “杀!”

    李兴大喝一声,将长刀一引,不等吊桥落地就策马冲了上去,率先入城。等皖城守军军营里的江东军反应过来,冲出军营乱哄哄地向城门杀过来的时候,三百铁骑已经漫卷成无可阻挡的铁流,带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