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战将-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但要有战争智慧,更重要的是战争决心。现代战争也是一样的,千钧一发时要做出判断,要下定决心。现代战争,将军面对面地见血的机会少了。
第50章 附录:田炳信专访(3)()
田炳信:对现代战争中的将军有什么要求?
吴东峰:还是智慧,平庸的人还是不行,要有实战经验,演习也要搞,如抗洪抢险,也是一种演习。
田炳信:战争年代的将军,人格魅力是很强的,那么现代的将军其人格魅力如何?除了授衔,你怎么去服人?他的魅力如何体现?
吴东峰:不好说,现在的将军整体素质是应该比过去强,过去完全是靠经验,『摸』索,不断改进。美国现代战争经验非常丰富,而我们就没有这些实战经验。现在的指挥员还是要多搞演习,但演习不是演戏,要真实程度高。将军一定要超常的,平庸的不行。那是要死人的。
田炳信:拿破仑说,狮子领的羊群胜过羊领的狮子群。经过对这200位将军的采访,你有什么遗憾?
吴东峰: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开国将军是举足轻重而又意义深远的存在。
他们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人,因此他们的经历是这段历史最权威、最真实的记录。我写的这些东西谈不上什么水平和艺术,实际上是在做抢救资料的工作,到了下一个世纪,他们中健在者越来越少了。有的人采访不到;有的人是采访了一半,没有完整,很多是采访后不久就去世了;有些是历史上的原因不愿谈。这些史料都要随着这批老将军们的辞世而将湮没。现在我国许多学者十分重视学界名人的研究,有许多突破和成果,但不太重视对开国将领的研究。
我有一个观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军队将领们的际遇与当时的学界名人基本相同,他们的经历是相同的,困『惑』是相同的,抗争也是相同的。
田炳信:什么事情对你是个刺激?
吴东峰:将军们的相继去世,对我刺激很大,也是促使我采访他们的动力。
这几年,我参加了尤太忠、刘昌毅、龙书金、邓逸凡等将军的追悼会。每次回来,我都想好久。开始仰视,神化;接着平视,近距离接触,看到了普通的一面,人的一面,有缺点、反差;当他们去世后回顾,他们不平凡的一面又凸显出来,确实不简单,有过人之处,宝贵之处,难得之处。
真实、诚实、不虚伪,没有伪装,也不需要包装。没有唯唯诺诺,没有装模作样,他们是一批真人,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真人。在过去的年代,人们对他们有一种片面看法,要么是大老粗、野蛮、极左、简单,要么是高大全的英雄人物,没有缺点错误。采写了这么多将军后就发现,外界的一些看法和传言是不正确、不真实的。
我在《布衣皮定均》一文中写到这样一个细节:某日,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的皮定均将军至某岛植树,见团长、政委未带植树工具而指手画脚,便问:“什么出身?”答:“贫下中农。”问:“种过田没有?”答:“种过。”问:“放过牛没有?”答:“放过。”又问:“牛走路时先迈左腿,还是先迈右腿?”团长、政委汗颜。真实是第一生命,我到现在都不能忘记,萧克将军在接受采访时欣然提笔写下“求实”两个大字,老将军一边挥毫一边教诲:“做人要诚实,办事要诚实,写文章,特别是写历史更是要诚实。”
田炳信:采访他们对你来说是业余的,还是工作?
吴东峰:业余的。基本有将军去的地方都去了,北京、武汉、广州、沈阳、大连、长沙、乌鲁木齐、长春、成都、杭州、上海、济南。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少数民族将军有5个,即赛福·艾则孜,维吾尔族,中将;少将计有4人,马尔果夫·伊斯哈科夫,塔塔尔族;买买提伊敏·伊敏诺夫,维吾尔族;祖农·太也夫,维吾尔族;曹达诺夫·扎依尔,维吾尔族。4位少将中我只采访了一位曹达诺夫,采访中才知道,其中有两位20世纪60年代就入苏联籍了,他们的简历几乎空白。中国的战争档案没有很好地建起来,这很遗憾,最起码将军的历史档案要建立健全起来。
这些是应该组织一批人把所有的将军的历史都写下来,作为一些历史的真实还原。
田炳信:对将军的原始记录不够。
吴东峰:对,一个是失真,一个是残缺不全。有一位学者叫谢泳说过,回忆文章是不大靠得住的,因为人的记忆是靠不住的。我很同意这个看法。但我又认为,第一手的回忆文章,又是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原始素材。关键是如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田炳信:你应该用白话文的形式把这些200多位将军的历史写完。
吴东峰:这项工作我会做的,特别是将军们的口述历史,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生活矿床本身『裸』现的丰富的原始矿藏。
田炳信:和平年代他们是否有失落感,如何来找平衡?
吴东峰:最近我到沈阳采访了车敏瞧少将,上甘岭战斗中的15军政治部主任,93岁,非常豁达,他说自己活到100岁没问题,写书法,自娱自乐,自称“铁叟”,在国民党时期曾参加过全国体育运动会,获网球比赛亚军。
田炳信:看透人生,看淡人生,但英雄主义是不过时的。
吴东峰:现在是市场经济时期,平民社会时代;战争年代是英雄时代。当时想英雄时代正在过去,到了平民时代,不需要英雄了;但是现在慢慢觉得还是要有英雄主义。因为无论任何人,他的一生都会经历困难和痛苦,都要经历疾病、死亡的折磨,每个人都应有一股英雄气(如果失去了这种气概,生活就没有底气,这些英雄还是需要的,任何时代都需要英雄),战胜困难,减轻痛苦。人需要这种气概,遇到一些意外、灾难、挫折,还是需要英雄主义做精神支柱。
古往今来,英雄也就分三类,一类是血水英雄;一类是汗水英雄;一类是墨水英雄。血是红的,汗是白的,墨是黑的。真能让后人发自肺腑仰视、崇敬的还是血水英雄。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是靠笔墨为生的人,他认为,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显然有自夸墨水英雄之嫌。英国首相丘吉尔感慨道:你若想尝试一下勇者的滋味,一定要像个真正的勇者一样,豁出全部的力量去行动,这样你的恐惧心理将会为勇猛果敢所取代。美国总统罗斯福用半个身体感悟出的道理是:站在壁垒上为原则而死的,固然是英雄;但挺身为原则而战并获胜的,则更是英雄。
中国民间俗语关于英雄的说法更多,那是一代代人的血,一代代人的泪,一代代人的唾『液』熬出来的话,说得更『露』骨,更冷静,更大气,更具时空观和包容度。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没有天时地利,哪有英雄?自古英雄出少年。没有莽撞,没有初生牛犊,哪有英雄?英雄莫问出处。不懂算计,一无所有,没有缸缸罐罐,英雄才能直上九天,气冲霄汉。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英雄也有上天成仙,落地成人的尴尬和困顿。
巴顿将军更是用一种顽童的眼光对英雄下了论断:此人在战时会成为无价之宝,但在和平时期,就是一个捣『乱』分子。
总之,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对英雄的评价标准,但有一点是谁都承认的:
一个英雄的成功常常会激励一代人的勤勉和勇敢。高加索的登山者们说,英雄品质就是能坚持短短的一会儿。英雄气概并不一定需要精神上的成熟。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英雄就是不顾死活去创造生命的人,是战胜死亡的人。
今天的世界是与时俱进的世界,今天的时代是物欲横流的时代。高科技的提速,信息的井喷、物质的花样翻新、英雄的精神都从天幕中急速坠落。但我们一时没有看见英雄,并不等于英雄不存在。英雄总是在人们需要的时候登高一呼,或舍身一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人类的精神状态可分为三种:一是圈养;二是放养;三是野『性』。人类的物质生活也可分为四个层面,按古人的分法就是四个字——衣、食、住、行,也是四个不同的消费层面,一个字比一个字消费成本高。
让我们多一点野『性』吧,多一点血『性』吧。
://201715 。
手机阅读请点击://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