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贼影:中国盗墓史全记录-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他便命令心腹恶棍刘从善前去掘陵取宝。为了掩人耳目,刘豫特封刘从善为“河南淘沙官”,名正言顺地发兵赴巩县对宋陵施暴。刘从善率兵掘开哲宗永泰陵后,将陵内所随葬的珍宝洗劫一空。这还不算,刘从善还让士兵剖开哲宗的棺椁,将哲宗的尸骨暴弃于陵外荒野。史书上记载,“刘豫僭立,见兵士卖陵中玉碗,即置陶沙官,再发河南山陵及发民间无主坟墓。”除了启用他臣,为保证肥水不流外人田,刘豫还任命自己的儿子为“淘沙官”。
刘豫,本为北宋臣子,后降于金政权。降顺变节,本已不仁,合伙盗掘陵,则更不义。刘豫,本为北宋臣子,后降于金政权。降顺变节,本已不仁,合伙盗掘陵,则更不义。刘豫,本为北宋臣子,后降于金政权。降顺变节,本已不仁,合伙盗掘陵,则更不义。
绍兴十八年(公元1148年),南宋太常少卿方庭顼出使金国,路过北宋皇陵,见哲宗遗骸暴『露』于野,当即脱下自己的衣裳,为这位故国君王殓葬。他把自己的衣裳包住哲宗的尸骸,双手挖土,磨得鲜血淋漓,得一坑,将哲宗重新掩埋。后来,他回到南宋朝廷,将路上的遭遇奏报给高宗赵构,赵构大哭出声,满朝君臣悲痛,有人羞于前皇被辱,竟拔剑自刎。
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听说前朝帝陵遭此浩劫,一腔男儿的血气凝于笔端,忿然写下悲怆已极的诗作,试图唤起南宋人民保家卫国的感情。诗《闻虏『乱』有感》中说:
近闻索虏自相残,秋风抚剑泪染澜。
洛阳八陵那忍说,玉座尘昏松柏寒。
刘豫与金国粘罕的官兵先后盗掘,互相勾结,把赵匡胤生前认定的风水宝地毁得不成样子,除了皇陵,后陵、妃墓、周围的臣子墓、普通民冢,都未能幸免。据记载,刘豫与粘罕盗墓很有一套,小墓采用目前考古界常用的“大揭顶”,完全把墓刨出来。大墓则从陵台一侧挖洞,撬开墓顶券石,缒绳而下。期间,现场场面热门,陵区内到处都是盗墓的士兵,宋哲宗赵煦的尸骨被挖出后,『乱』抛在地,曝晒日下。当时被弃尸骨漫山遍野,风水宝地成了『乱』坟荒冢。
北宋是个崇尚薄葬的朝代,也许是唐代刚刚灭亡,其关中十八陵便险些被盗殆尽的惨痛教训刺激了北宋诸帝,他们纷纷提倡薄葬。加之北宋是中国丧葬文化形式转变的时期,从北宋开始,人们逐渐把丧葬的重点转移到“丧”上,而“葬”的方面多少有所精简,因此北宋帝陵远不及唐代帝陵气势恢弘。
但所谓薄葬,也只是相对汉代、唐代而言,作为皇帝陵寝,其气势规模,不问可知。北宋帝陵的修建也是穷一国之力,汇总天下能工巧匠的智慧,精心设计建造而成。所谓“事死如事生”,巩义八陵的气派丝毫不逊『色』于皇宫殿宇。据史料记载,修建宋仁宗的永昭陵时调集全国工匠、民夫不可胜数,耗银50万两,钱150万贯,丝绢250万匹,耗费占当时北宋国库年收人的一半。修建哲宗的永泰陵时,共享石材27600块,动用工匠4600人。
宋陵无论从规模还是气势方面都远不及唐陵,但殿宇楼阁鳞次栉比,石刻雕塑栩栩如生,陵区内树木长青,郁郁葱葱。然而,就是这样一座耗资巨大、建造精美的大型皇家陵园,却在短短八年间被盗一空,焚烧殆尽。更可悲的是,它们不是亡于敌国之手,也并非毁于后世盗贼,而是被这个朝代曾经的臣子刘豫盗掘,取尽珍宝,甚至将皇帝尸骨暴尸于野。
刘豫僭越皇位期间,帮助金人镇压北方的抗金斗争,岳飞、韩世忠的抗金都曾遭到刘豫的阻挠。刘豫为世人所不齿,就连扶植他的金人也瞧不起他。金人册立刘豫为皇帝只是为了利用他,一旦刘豫不能完成金人交给他的使命,金人就会无情地抛弃他。
随着刘豫日益强大,金人开始猜忌并计划铲除他。在刘豫僭位的第八年,金人废掉了这个没有利用价值的傀儡皇帝。刘豫郁郁终老,结局悲惨。
刘豫与粘罕盗掘北宋帝王陵,里面还有政治上的原因。史学界认为,金政权有意借摧毁皇陵之际,刺激南宋政权神经,从而达到摧垮汉人精神的意图。而刘豫在其中当了一个很可耻的角『色』,为后人鄙视!
第39章 盗墓风潮第四波:宋元时期的盗墓活动(4)()
盗墓名人朱漆脸
刘豫盗掘北宋巩义八陵的行径极大地刺激了北方盗墓者的贪欲,而五代以来兴起的金石收藏之风也为盗墓者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于是,四方盗贼如同蚁聚,一时之间盗墓成风。976年,宋太祖赵匡胤在京城皇宫的万岁殿中离奇驾崩,遗命安葬洛阳巩义。宋代皇帝陵寝都是在皇帝去世后才开始修建的。赵匡胤的陵寝叫做永昌陵,兆域4000亩,遍种松柏环绕陵园,郁郁葱葱,故名“柏城”。神道两旁石刻林立,浑厚古朴,又不失精致细腻。刘豫的毁灭『性』盗掘,使那些生活在陵区的僧尼、柏子户等无存身之处,只好流落他乡。从此,北宋皇陵再无专人管理,民盗相继兴起,最有名的一个盗墓贼叫朱漆脸,他所盗之墓,就是永昌陵。
朱漆脸并不是盗永昌陵的始作俑者,永昌陵的首任盗墓者是大齐皇帝刘豫。刘豫盗宋陵时,重点是宋仁宗的永昭陵,永昌陵虽然也遭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但是宋世祖赵匡胤的棺椁并未被打开。永昌陵也就成为北宋巩义八陵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一个。但是,也正因为这一点,永昌陵在躲过刘豫后,却没有逃出民间盗墓者的手心。
宋末元初时期,可谓盗墓者的天赐良机。那时,宋朝朝廷岌岌可危,金朝的势力已经被元朝覆盖,而当时最为强大的元朝正在到处征战,以取得全国的统治权。这时的皇陵可以说是姑姑不疼,姥姥不爱,谁也不管。朱漆脸正是找准了这个时机下的手。
朱漆脸在盗墓者中也算资历深厚,他见洛阳附近大大小小的古墓已经被盗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那些不是规模太小不值得盗就是有官兵看守,无法下手。他琢磨再三,决定去盗掘宋世祖赵匡胤的永昌陵。他经过一番详细勘察后,制定了盗掘永昌陵的计划,带领手下人顺利地打开地宫,进入墓室。永昌陵虽然遭遇过刘豫的洗劫,但刘豫并未打开赵匡胤的棺椁,因此,当朱漆脸见到石床上安然如初的棺椁时,心中一阵狂喜。
朱漆脸指挥手下打开棺椁,无数价值不菲的随葬品映入盗墓者的眼帘。当盗墓者们收敛尽覆盖在赵匡胤身上的随葬品后,这位戎马一生的开国皇帝的尸体暴『露』在人们面前。虽然经过几百年,可由于防腐措施得当,赵匡胤的尸体并未腐烂,宛若未死。他的腰间系着一条晶莹剔透的玉带,经验丰富的朱漆脸一看便知道这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便想方设法地要得到这条玉带。然而由于尸体僵硬,宋太祖的身量比较大,很胖,棺内空间又比较狭小,朱漆脸和他的同伴们用尽各种方法也没能挪动赵匡胤的身体取走玉带。
最后还是朱漆脸想到一个办法,他用一个带子套上太祖的脖子,一端系在自己腰间,他跨骑在尸体上,试图用腰部的力量将尸体拉起来。这个办法果然奏效,朱漆脸甫一发力,赵匡撤的尸体便被拉了起来。就在赵匡胤“坐”起来的一瞬间,尸体的嘴巴突然张开,一股黑『色』私『液』喷『射』出来,不偏不倚正喷在朱漆脸的脸上。朱漆脸惊得失魂落魄,以为是防盗的毒『液』,可是过了很久,他也没有中毒症状,便渐渐放下心来。但是这黑『色』的黏『液』粘在脸上后却无论如何也清洗不掉,于是“朱漆脸”的名字便流传开来,久而久之,人们也就渐渐忘了他原来的名字。
这是史书中有关尸毒传说中比较特殊的一种。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据说古人为了防腐,经常在临死前服下剧毒的『药』物,这样有助于尸体的保存。这种剧毒『药』物在人体内会腐蚀掉整个内脏,将其化成『液』状存留在体内。当有盗墓者搬动尸体时,尸身受到挤压,『液』体就会喷『射』从嘴里喷『射』而出,会灼伤人的皮肤,就形成了所谓的“朱漆脸”。
西域恶僧盗皇陵
南宋是北宋亡国之君所建的偏安王朝。公元1127年5月,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至公元1279年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bing)跳海灭亡,共历152年。在浙江绍兴五云门外仅留下了六座皇陵。最后三位皇帝仅历六年,个个都惨死殁身。六位葬于浙江绍兴宝山,分别是宋高宗赵构的永思陵、宋孝宗赵昚的永阜陵、宋光宗赵敦的永崇陵、宋宁宗赵扩的永茂陵、宋理宗赵昀的永穆陵、宋度宗赵禥的永绍陵。末三帝葬在哪里?要么失考,要么在异地。南宋六陵只是作为一个“攒宫”来使用的,即为攒集梓宫,暂葬地。南宋的前六位皇帝生前不思收复中原,却梦想着死后归葬祖陵。所以,在绍兴营造了临时『性』的陵墓。而且,这个临时『性』的陵墓群中,每陵都将上下宫串连在同一轴线上,极大地影响了后来明、清的帝陵轨制,成为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的一个转折点。南宋的诸位皇帝还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收复失地,把自己葬在祖坟也就是北宋的巩义八陵中。但是,这个愿望直到南宋亡国也没有实现。
北宋皇陵被盗掘,南宋皇陵也未能幸免。
南宋皇陵是在元初遭盗掘的,这也是中国帝王陵寑被盗掘事件最悲惨的一次。因为南宋皇陵为“攒宫”,初葬时考虑以后“收复河山”,迁回河南巩义祖陵区内,所以棺椁葬得比较浅,盗掘起来比巩义宋陵更方便。
历史上,僧人盗墓并不鲜见,但是,却有一个僧人将盗墓的恶行发挥到了极致,他就是藏僧杨琏真迦,又作杨琏真伽、杨琏真迦、杨琏真加。
杨琏真迦,唐兀(党项)人,僧侣。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任元朝江南释教都总统(后改江淮释教都总统),掌江南佛教事务。次年,在宰相桑哥支持下,盗掘钱塘、绍兴宋陵,窃取陵中珍宝,弃尸骨于草莽之间。绍兴人唐珏等以假骨易诸帝遗骨,葬于兰亭,植冬青树为识。后杨琏真伽复取假骨,杂以牛马枯骨,在临安故宫中筑白塔镇压,名曰“镇本”。元世祖的时候,江南释教总摄西僧杨琏真伽与演福寺僧允泽等人在宰相桑哥的支持下,遍掘诸陵,这是江南六陵遭到最大的一次洗劫。
史载杨琏真迦善于盗墓,他伙同演福寺和尚允泽等人勾结宰相桑哥,对南宋六陵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盗掘,一共掘杭州、绍兴帝陵、大臣墓101座,搜刮陵墓中的数以千计的金银珠宝。
杨琏真伽首先从南宋孝宗第二个儿子魏惠宪王赵恺的墓开刀。赵恺的墓在绍兴天衣寺后面,杨琏真伽与天衣寺『奸』僧福闻密谋,公然开掘墓『穴』,窃得一大批金玉珠宝。
自八思巴被元世祖尊为国师后,元朝对西藏高僧的封号越来越高。
元朝皇帝颁布给国师“统领释教大元国师玉印”,印文为八思巴字“统领释教大元国师”之后,杨琏真伽一发不可收拾,又举起屠刀一样的盗墓器具,气势汹汹地奔南宋六陵而来。
《辍耕录》和《癸辛杂识》记载了当时盗掘经过: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九月,杨琏真迦和允泽率部众蜂拥来到陵地,陵使罗铣竭力相争,不让开陵,允泽拔刀相『逼』,罗铣无奈大哭而去。这伙歹徒有恃无恐,先盗掘宁宗、理宗、杨后等陵。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南宋六陵附近的泰宁寺恶僧宗恺、宗允等无视宋陵禁规,恣意砍伐陵区的树木,被南宋守陵人阻止。宗恺等释迦的不肖子孙竟然向官府告状,反而诬陷守陵人侵占寺院地产,要求官府保护。早已急红了眼的杨琏真伽见时机成熟,就以调解纠纷为名,带领大队人马封锁陵区。杨琏真伽和僧允泽率领部众蜂拥到陵前,守陵官罗铣(xi)据理力争,无奈此时朝代已经星移斗换,大宋的天下已不在。演福寺主持『奸』僧允泽等人将罗铣毒打一顿,并用刀子架在罗铣的脖子上,陵使罗铣无奈大哭而去。其余的守陵人员见大势已去,只有眼睁睁地看着这批横行霸道的恶徒在光天化日之下公开盗掘皇陵。
杨琏真伽一伙进入墓室,掠取大量的奇珍异宝,这还不算,他们又劈开棺椁,攫取了棺内垫葬的金银珠玉。
其中,理宗永穆陵被盗的现场惨不忍睹。
理宗在位30年,是南宋皇帝中统治时间很长的一位。盗贼们打开理宗的棺盖时,一股白气冲出,只见理宗安卧如睡,珠光宝气,萦绕其身。身下铺着好几层锦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