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之力挽狂澜 >

第507章

明末之力挽狂澜-第507章

小说: 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军今日之败,始于你部率先撤退,虽然也有敌军炮火过于猛烈的缘故,但此举依旧是有违本官军令,本待罚你,但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本官便暂且命你戴罪立功罢。”洪承畴沉声说道。

    对于这些军头军阀,洪承畴也是十分头疼。

    他作为一军主帅,自然有对属下的处置之权,但如今大明军中的情况十分复杂,若非是万不得已,洪承畴也不想轻易动这些军头。

    当初崇祯将袁承焕下狱,惹得袁承焕手下大将祖大寿。不顾京师当时正被清军包围,愤然率军返回辽东,祖大寿此举令崇祯尴尬不已,也使得大明朝廷,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了对关宁铁骑的管辖权。

    从此各地军头嚣张跋扈,一日胜似一日。

    洪承畴可以将王朴拿下,但谁知拿下王朴,会不会引发王朴帐下第二个祖大寿出现?

    此战乃是国战,干系重大,洪承畴也不敢轻易冒险,再加上又是用人之际,是以才会轻轻放过王朴。

    否则,要是依洪承畴以往的铁腕作风,当众命人将王朴推出帐外斩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想起两军激战时,己方炮营传来的那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以及随后已方炮营开始奇怪地静默了下去的事情,洪承畴眉头紧锁。

    失去了己方炮火的掩护,清军方才得以肆无忌惮地攻击虎大威,王朴这一路兵马,最终逼得王朴掉头逃跑,明军崩溃。

    可见,炮营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才是此战失利的最直接原因。

    事实上,失去了炮营对清兵的远程火力打击,在清兵持续不断的攻击下,即使王朴不率先逃跑,也只能是推迟了明军战败的时间,却不能改变明军此战战败的命运。

    目光投向队列最末尾那个年轻魁梧的身影,洪承畴沉声问道:“猛先登,本官将炮营交给你,你却有失本官所托,让本官十分失望;

    本官且问你,炮营为何在战阵关键之时哑火,原因何在?”

    猛先登一脸愧色地上前两步,扑通一声跪在洪承畴面前,“末将治军无能,还请大帅责罚!”

    洪承畴看着猛先登,摇了摇头,温言说道:“猛先登,你且站起身来,先回答本官的问题。”

    猛先登这才起身,他想了想,便抱拳禀道:“今日一战中,末将按照大人的命令,督促手下士卒连续发炮,远程轰击清兵,起初战果颇丰,然第三轮射击时,有一门火炮突然炸膛,周围六七门火炮均被炸毁,另有炮手二百多人或死或伤,伤亡十分惨重。”

    skbshge

第八百六十七章安稳军心() 
“炸膛?”洪承畴顿时觉得脑子嗡的一声响,顿时便觉得自己有些不清醒了,头脑乱作一团。

    猛先登继续说道:“炮膛爆炸产生的火焰,又引燃了不远处堆放在一起的火药包,以至于引起了连环爆炸,一发而不可收,几乎炸毁了小半个炮营;

    虽然后来末将趁着爆炸平息后,拼命督促这些炮手继续放炮,但大部分炮手皆都是十分畏惧,不敢发炮,生怕火炮再次炸膛,伤了自己性命,末将对此也是无计可施,正急切间,前线溃兵已至……”

    啪的一声,洪承畴狠狠地一巴掌拍在了案几上,他用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把手指都拍出了血,但洪承畴似是一点都没有感觉到疼痛,他只是用双眼死死地盯着猛先登,问道:“火炮炸膛?!”

    “正是,众多士卒均可为末将作证。”

    洪承畴脑海中蓦然闪过一个极其可怕的念头,他盯着猛先登,一字一顿地问道:“这炸膛的火炮,可是从京师新近运来的?”

    猛先登想了想,顿时便是一拍大腿,“大人说的没错,炮营中确实有十门大炮,是新近从京师武库中领取的,发生爆炸的,就是其中的一门。”

    洪承畴听了,顿时便是心如刀绞,满心都是悔恨之情。

    那日虎大威提醒他之后,他只是命虎大威检查了兵器,火铳和防具,却忘记让虎大威去检查炮营,却没想到这一时的疏忽,居然就导致了今日的惨败。

    一时之间,洪承畴突然生出一种腹背受敌之感。

    前面有凶恶的满清鞑子来势汹汹,自己本已竭尽全力,将要看到希望的曙光时,谁知又遭到背后的猪队友兵部武库给自己狠狠插了一刀!

    望着脸色一片铁青的洪承畴,吴三桂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大着胆子出言安慰道:“大帅,火炮,鸟铳炸膛,也是常有之事,大人不必过于在意。”

    洪承畴仿佛没听到吴三桂的话语一般,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半晌之后,洪承畴方才颓然说道:“是本官疏忽了,那日却忘记去检查炮营。”

    吴三桂等人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洪承畴说的是什么意思。

    一旁的马绍愉见状,情知此事已无法隐瞒,当下也顾不得什么动摇不动摇军心之事了,只得将虎大威发现劣质箭矢,然后洪承畴派人全面检查兵营中的武器之事,一五一十地跟众人交代了一遍,众人听了,顿时皆都是满面怒容。

    上了战场之后,兵器就是士卒们最可信赖的伙伴和最可靠的倚仗,不合格的兵械在战场上,会直接导致己方士卒的丧生或受伤,直接影响战争的胜负,今日炮营的遭遇,便是最好的证明。

    王朴听了,突然灵机一动,想了想便开始破口大骂,痛骂兵部的那些工匠偷懒耍滑,骂兵部的那些黑心主管偷工减料,骂得十分难听。

    旁边的众将也皆都是感同身受,皆都是起了同仇敌忾之心,唐通,马科等脾气暴躁之人,也便跟着王朴一起骂了起来。

    王朴一边骂着,一边心中暗喜,心想看来此战失利的罪魁祸首,总算是有人能背锅了,只要能把失利的原因都推到兵部的那些工匠身上,自己可不就安全了?

    “都给本官住口!”烦躁不已的洪承畴再度出声制止了帐中众将。

    目光缓缓在众人脸上掠过,洪承畴慢慢地恢复了他惯有的冷静,十余年的戎马生涯,也磨炼了他的意志,坚韧如钢。

    “当务之急是迅速补救此事,猛先登,你立即前去炮营,逐一检查,检测所有火炮,尤其是新近从京师武库接受的火炮,更要仔细检查,任何一处细小的地方也不能放过!此外,大炮的火药和弹丸也要一一检查,要尽快保证炮营恢复战斗力!”

    猛先登拱手应了一声,便领命而去。

    看着帅帐中或是怒气勃发,或是面色惶恐的众人,禁不住暗中叹了口气。

    此时此刻,他突然羡慕起了赵无忌。

    赵无忌的兵是他自己募集并练出来的,指挥士卒,如臂指使;

    赵无忌的武器,是他自己工坊打造出来的,质量比官军和满清士卒所用兵器都要好上很多;

    赵无忌的士卒,薪水丰厚并且都能及时发放,因为他有背后的庆记,和记两大商行的鼎力支持。

    到了自己这边,除了这个兵部尚书衔,蓟辽总督的官职以外,可以说是哪一点都比不上赵无忌。

    自己手下的这八大总兵,各怀心思,真正听自己话的,只有曹变蛟和王廷臣两人,再加上一个副总兵虎大威,其余人等,包括吴三桂在内,均是各怀心思,对自己命令阳奉阴违更是屡见不鲜;

    自己手下士卒的武器,哎,这个不说也罢,前有射不死人的箭矢,后有会自己炸膛的火炮,关键时刻,猪队友屡屡发威,背后插刀。

    自己手下士卒的薪水,这个跟赵无忌也没法比,朝廷没钱,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洪承畴只觉得鼻子一酸,差点就想辞职回家卖红薯去。

    这活实在不是人能干的,太憋屈了。

    当然,这只是想想而已。

    作为一个传统的华夏儒家士大夫的典型代表,洪承畴只能像诸葛亮那样,竭尽全力,死而后已,自己再难再委屈,也要完成皇帝交付的任务。

    想到这里,洪承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竭力让自己的思绪平静下来。

    “昔日汉太祖刘邦,屡败于项羽之手,最后却依旧得了天下,可见一时的失利,并不可怕,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从来未可知。”洪承畴温和而极具说服力的声音在帅帐中响起,“我军虽然失利,但依旧有十万之众,兵力依旧稳压敌军一筹。”

    “更何况,祖大寿祖将军的万余精兵犹自还坚守在锦州城中,鞑酋来此,亦是一件好事,若是我等能联系上城中的祖将军,两军前后夹击之下,杀败清兵,斩首鞑酋,亦不是太困难之事。”

    skbshge

第八百六十八章粮道被断() 
听着洪承畴的分析,众将因近日失利而有些惶恐的心里也慢慢安定了下来,众人都知道洪承畴说得没错。

    “此战虽败,却也排除掉了我军中的一大隐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稍后诸位将军返营之后,务必逐一检查手下士卒所用兵器,铠甲,一旦发现次品废品,马上弃之不用,集中运送到本官这里来。”

    说到这时,洪承畴的语气中突然带上了无穷的杀意,声音中充满了阴冷和愤恨,“这些都是证据,待到本官返京之事,定要禀明皇上,和此事的罪魁祸首,算个清楚!”

    “大人,我军中之粮草,已经不过两日之用,您看是不是该遣人回塔山,运送一些粮草过来?”一旁的马绍愉提醒说道。

    洪承畴点了点头,由于崇祯和陈新甲的催战,洪承畴此次出兵过于急促,并未携带太多粮草出来,只带了可供三天食用的兵粮,而明军的屯粮之所,正在身后不远处的塔山城。

    “马大人提醒的是,”洪承畴对着马绍愉点头示意,他想了想,便吩咐说道:“曹变蛟,本官命你率本部兵马,前往塔山运粮,今晚趁着夜色出发,速去速回,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目光投向吴三桂,洪承畴温言说道:“吴将军,本官欲与城中的祖大寿将军取得联系,将军麾下,尽多骁勇之士,本官打算修书一封,告诉祖将军大军已至,还请吴将军派人,将这封信送入城中。”

    吴三桂拱手抱拳,道:“大人放心,此事交给末将就好!”

    “今日一战,士卒多已疲累,诸君小心警戒,以防鞑子偷袭,今夜养足精神,明日再战!”环顾众人,洪承畴缓缓说道。

    军议结束后,众将纷纷离开帅帐而去,洪承畴一人枯坐帐中,想了想,便唤来亲兵,取来笔墨纸砚,略一沉吟,手握狼毫,便开始书写信笺。

    帅帐之中,烛火跳动不停,两鬓早已白发苍苍的锦衣老者,奋笔疾书,烛火把他的身影,映得很长很长。

    第一封是写给祖大寿的信,洪承畴在书信里告诉他,援军已经到来,请他耐心坚守,千万不要轻易放弃,并隐晦地表达了自己想要和祖大寿联手,里应外合夹击清兵的计划,片刻之后,书信写完,洪承畴招来亲兵,命他把信速速给吴三桂送去。

    第二封则是洪承畴打算写给崇祯皇帝的奏折,其实前几日,虽然在马绍愉的劝阻下,洪承畴打算暂时搁置将此事上报给崇祯皇帝的想法。

    但事后一想,洪承畴却又觉得不妥,于是在初战得胜的当晚,洪承畴便在报捷的文书下面,又附上了一封密信。

    信中洪承畴向崇祯禀报了在前线发现劣质兵械的事情,希望皇上能派人查明此事。

    但是今日,劣质的大炮直接导致己方惨败,数万将士因此而丧失性命,这使得洪承畴愤怒到了极点。

    镇定自若的外表下,是洪承畴犹如火山即将爆发般的灼热内心,将士们在前方打生打死,抛洒热血,却没想到在战场上没有倒在敌军的枪下,却倒在了自己人从背后射来的暗箭中。

    洪承畴运笔如飞,唰唰唰不多时便写了小半篇奏折出来,正书写间,他心中突然一动,沉吟片刻之后,便放下手中狼毫,起身离开了帅帐。

    他要去慰问安抚今日受伤的伤兵们。

    洪承畴用兵多年,深知统兵之道,平时非常注意和士卒们同甘共苦,大战之后抚慰伤兵,原本就是他的习惯,今日他实在是被这批劣质兵器给气着了,一时气昏了头,竟然忘记了此事。

    夜幕低垂下,洪承畴不辞辛苦地一个营寨一个营寨地走过去,每一个伤兵他都亲自上前,查看伤势,慰问几句,再说几句振奋士气的话,眼看一军主帅亲自前来,这些伤兵们无不激动的热泪盈眶。

    看着士卒们身上的伤势,洪承畴的眼中也不由得泛起了泪花,念及此处,他心中对那制造劣质兵器罪魁祸首的痛恨更深一层。

    不知不觉,时间过得很快。

    当洪承畴走完最后一个营寨之时,已过丑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