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兵王传说 >

第164章

抗日之兵王传说-第164章

小说: 抗日之兵王传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二百师是机械化师,有三百辆战车,蒋委员长可不想这支精况力量被消灭。

    就在这时,孙立仁向李学坤发来了电报,希望李学坤与他一同撤往印度。

    此时的新三十八师孙立仁部,已经请示了蒋委员长,蒋委员长也同意他撤往印度,已避免被日军围歼的命运,而李学坤却并没有发出这样的请示电报,很显然,李学坤是打算与日军血拼到最后一个人了。

    蒋委员长当然不能看着自己的心腹爱将死在日本人的手里,更何况,他手下的那一万多人,是中国最为精锐的部队,所以,蒋委员长亲自下达命令,让李学坤不要做无谓的抵抗,马上撤往印度。

二百五十三章 亮剑印度 上() 
“大功告成!”李学坤接到蒋委员长的信后大喜,自己可没有要撤往印度,这是蒋委员长自己下达的命令。

    李学坤二话不说,当即命令部队总突围,沿着新三十八师和前进的路线退往印度。

    此时,日军的包围并没有完成,而且,新三十八师在前面已打通了道路,所以,李学坤所部从容不迫的退往了印度,而且,由于李学坤部都是机械化部队,他的撤退速度极快,在最短的时间赶上了新三十八师,李学坤根本没的打算翻过野人山,一路上,用坦克与装甲车摧枯拉朽,横扫日军,成为第一支进入印度英帕尔的中*队。

    一路上,李学坤的机械化部队先后超越了新三十八师,相比于李学坤部军容严整,新三十八师部队要逊色的多。

    他们身上的军服已然破旧,很多人身上打着补丁,他的的人员减员严重,原本一万多人的一个师,现在,只剩下了不到七千人。

    而李学坤部在何苗得到了大量的军用物资,每个军人身上都穿着崭新的英式军服,一大半儿人配备上了司登式冲锋枪,每天吃着肉罐头,让士兵们养的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全师兵员充足,人数有一万一千人。

    第二百师的前面,是英国在缅甸溃退的军队,二百师尾随着他们来到了英帕尔边缘的普拉村,英国人在这里设有驻军。

    前面的英国人逃的极是狼狈,他们几乎丢掉了所有的重武器和装备,衣衫褛褴,这与二百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以,当军容严整的第二百师出现在众人面前时,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英国当地的驻军不由暗暗纳闷儿,怎么同样的部队,差距就这么大呢?

    特别是,当地驻军看到了二百师的坦克与装甲车组成的钢铁洪流,不由更加激动了起来,这哪里是一支打了败仗的军队,这分明是一支百战百胜的钢铁雄狮啊。

    当地驻军本来并没有把中*队当回事儿,可是见此情景,驻军有些害怕了,立即向新德里发报,请示如何对待这些中*队。

    当新德里的亚历山大上将得知中*队撤到印度,军容俨整之时,亚历山大的心里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想利用这些能征善战的中*队拱卫印度,帮助英国人抵御日本人,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这些中国人与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搅在一起,影响到英国在印度的统治。权衡利弊,亚历山大觉的,还是应该利用这些中国人来对付日本人。

    英印军诸将的见解也并不统一。

    印缅边境的驻防军司令官艾尔文不赞成一支他国的败军进入自己防区,因为他目睹英军败逃入境的狼狈相,而脱胎于满清的中国草鞋军的名声更是一塌糊涂,担心这样一支军队溃散而入会给自己的辖区带来大堆麻烦,于是上报印度总督韦维尔,准备将中国的“败兵”全部缴械。

    在新德里的亚历山大上将闻讯立即去见韦维尔,告诉他在两个月前英军之所以没有在缅甸全部溃灭,就是得益于这个中国师;刚退入因帕尔的英国第1军军长斯利姆则直接去见了艾尔文,首先劝告他不要恩将仇报危害救英军脱离危难的友军,然后再忠告他不要与这支友军发生冲突。斯利姆的理由很简单:当地英军的战斗力根本不能与眼前这支中*队抗衡。

    因为两个月前,司利姆亲身体会过这支中*队的力量。1942年4月16日,撤退中的英缅军第1军第1印度师主力7000余人在缅甸任安羌被日军相近人数的一个联队截断了退路,英军动用了坦克大炮强攻两天也没有撼动日军阵地,而日军第三十三师团主力正在源源包围上来。第1印度师士气下降到极点,师长考斯特连续向斯利姆求救无果,也丧失了信心,准备下令投降。就在走投无路的绝境里,居然来了救星。

    李学坤率领他的二百师从天而降,将他们从失败的边缘拉了回来,战后,考斯特向斯利姆详细汇报了当时的情况,这让斯利姆对中国士兵的战斗力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不过艾尔文对斯利姆的话却充耳不闻,他不相信,一向被鄙视的中*队,竟然会有这么强大的战斗力,他要亲眼见一见这些中国的叫化军!

    艾尔文马上前往中*队临时驻地访问。

    很快的,他与随行人员来到了普拉村,在此之前,艾尔文早已得知,中国驻普拉村的驻军是二百师,他们的师长,是中国传奇抗日名将李学坤。

    这个李学坤,艾尔文还是有所耳闻的,泰吾士报曾经刊载了关于李学坤仁安羌救助英军的事迹,据说,这个李学坤能讲英语。

    艾尔文来到了普拉村的外围,他还看到村里村外驻满了兵,情状紧张但秩序井然,所有军官和士兵都镇定自若,一点不像传说中经常被几门外国大炮轰破了胆的中*队;他们不但不扰乱地方治安,反而把他们的驻地管理得井井有条,居民没有丝毫畏惧这些中国人的意思,连条条大道小路都变得十分整洁,与先前所见的印度村庄截然不同。

    (印度的农村是很落后的,连个公共厕所都难以找到,很多人只能就地方便。)

    中国人把阵地都选择在能保证水源的制高点上,俯仰自如,进退可据。

    联想到自己那些由整天颐指气使的英*官和松松散散的印度士兵组成的军队,艾尔文司令官感到背上一阵阵发凉,正如司利姆所言,这是一支随时准备打仗的精锐,而且,他们警戒的方向,不但向着东边的日军,也同样对着北边的英军。

    这让艾尔文意识到,如果自己要强行对这支中*队缴械的话,那么,恐怕最后失败的反而是自己,自己的士兵,根本不可能与这支军队相提并论。

    李学坤的二百师俨整的军容让艾尔文与所有的英国随行军官大大震惊了一把,从这以后,艾尔文的心里牢牢的记住了李学坤,这绝对是一个带兵有方,百战百胜的大将之才!

    在通报了身份之后,艾尔文与随行人员得以进入普拉村,路上,他竟然看到了坦克,不是一辆,而是上百辆,另外还有近二百辆的装甲车,这让艾尔文大吃一惊,这支军队,真的是传说中羸弱的中*队吗?

    怎么看起来,连英国最精锐的部队与他们都无法相提并论呢?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支机械化部队,老天,中国人竟然有了机械化部队,这样一支威武之师,如果真与自己的军队打起来,等待自己的,只有全军覆灭。

    想到这儿,艾尔文的身上流下冷汗来,他庆幸自己没有贸然动武,否则,将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在普拉村的一间民房内,艾尔文与那位能讲流畅英语的中国师长见了面,这中一个典型的中国人,面庞刚毅,年青而又英俊,眼眸之中透出睿智的光芒,他的身材高大而又健壮,看起来,极具阳刚的美,看的出,他非常年青,大约还不到三十岁。

    老天,不到三十岁的机械化师师长,真的是太年青有为了。

    艾尔文点了点头,口中用流利的带着伦敦腔的英语说道:“中国人,你们进入了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我请你们离开这里,这里不属于中国。”

二百五十四章 亮剑印度 下() 
“艾尔文,印缅边境司令官。”艾尔文说道。

    “艾尔文,中国与英国是盟友,所以,我们是盟军,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们是不会走的,如果你要动武的话,我随时奉陪!”李学坤寒声说道。

    艾尔文心头一颤,他可不想惹这支军队,想到这儿,他说道:“难道你想引起中英之间的国际摩擦吗?”

    “我们中国人,一向爱好和平,向往友好,想引起磨擦的是你,艾尔文将军,如果你真的要打的话,那就要问问我手中的枪答不答应!我们中*队,可不是任外国殖民者宰割的!”

    艾尔文见没有吓住李学坤,立即转变了口气,口中说道:“李将军,我们是盟友,我自然是不希望翻脸的,只是,我们英属印度,需要真正有能力的同盟者来保卫,你确信你的军队有能这个能力吗?”

    李学坤微微一笑,口中说道:“艾尔文司令,我的部队正要进行一次阅兵,如果你想观看的话,可以过来一起看看。”

    “好吧。”艾尔文一笑,他真的想见见李学坤部下的真实战斗力,他们真的会使用那些先进的机械化武器吗?他们真的有钢铁般的意志和与日军决战到底的勇气吗?

    普拉村外,马达轰鸣,一排排坦克呼啸而过。

    “那是我们的百夫长!”有眼尖的英*官叫了起来。

    随后,一排排的装甲车也从人们面前开过,车上的成员露出头来,眼中透着一股股让人胆寒的杀气。

    随后,一排排中国士兵迈着整齐的鹅步走了过来,他们气势逼人,动作整齐划一,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敬礼!”

    在路过观礼台前,这些中国士兵同时迈出了正步,顿时尘土飞扬,艾尔文惊讶的发现,这些中国士兵的手中,大多数拿着英国的司登式,还有少部分的德制m1938。

    他们身着崭新的英式制服,看起来是如此的气势逼人。

    艾尔文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到这时,他心里再也不敢奢望去缴中*队的械了,以中*队的阵容,不对他们发起攻击,他已经要烧高香了。

    这支威武雄壮的部队彻底镇住了英国边境高级官员,也为后来纵横缅甸战场的壮举赢得了光明的开局。

    二百师师终于在印度站稳了脚跟。

    艾尔文是哭丧着脸走的,他知道,在印度,没有一支军队能与这支中*队抗衡既然赶不走他们,那么,只好妥善安置他们,不要惹火了中*队,否则,自己真的吃不了兜着走了。

    很快,从新德里来了命令,李学坤和他的中国远征军终于获得了一个休养生息的地方——雷多。

    雷多位于印度最东北的阿萨姆邦的东北端,毗邻野人山地区,是一个小镇,一个很偏僻的铁路终点站,英国殖民地当局让二百师驻扎在这里,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既可以协助兵力空虚的英军防止日军从胡康河谷进军印度,又能防止这支部队对印度的**运动起到激励作用。

    而对二百师来说,驻扎在雷多也有很多好处。这里有铁路,从加尔各答来的军列可以直接到达这里,所以给养的运输很便利;这里远离印度的中心地带,不会卷入印度人民与殖民当局的矛盾,正好符合国内“不允许干涉印度局势”的命令。

    还有一点,就是在这里可以等待尚在胡康河谷中跋涉的第5军的消息,以便于对兄弟部队实施救援。

    在李学坤的二百师到达雷多后的不久,新三十八师部队陆续到达,这样,在雷多,就驻扎了中*队两个师。

    说是两个师,除了李学坤的第二百师人数过万,新三十八师经过长期的征战,减员严重,人数只剩下了不到七千人。

    此时的史迪威,在与一只数百人的队伍一起徒步赶到印度后,处于极度焦急中。

    他不知道中*队来到印度的能有多少人,他知道,以杜聿明的性格,十有*,是会走野人山回国的,中国人,就是太好面子了。

    对于中*队能否来到印度,史迪威的心中真的一点底都没有。

    所以,当史迪威在知道二百师完整来到印度的消息后非常兴奋,这位顽固的牛仔对被日本人赶出缅甸一事耿耿于怀,有了这一支部队,从日本人手中再次把缅甸夺回来的希望重新在他心中燃烧起来。

    史迪威了解二百师师是从同古之战开始的,后来,又经过了任安羌战斗,李学坤率部成功击败日军救出英军时,他对这个结果十分惊异,因为罗卓英派一个团去解围其实不过是做做样子,谁也不能料到这样惊喜的结局。

    史迪威对自己的参谋长多恩准将说:“好得很,这家伙太有种了,又不怕打仗,一个货真价实的军人,我希望我们有更多的李学坤。”

    所以说,史迪威对李学坤是很欣赏的,他觉的,李学坤是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