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从挽明开始 >

第6章

崛起从挽明开始-第6章

小说: 崛起从挽明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汤若望跟袁嘉升说,到火炮厂后,他亲自考察过,年老的铁匠们向他诉苦:“大……大人,小人们该死,几番锻造,虽然改进了不少,可是依旧出不了你要的好铁,火候不足,去除不了杂质,虽然百锻成钢,可是先天不足,很多都废了。”

    当时,汤若望去看了看铁匠们用的风箱,顿时就傻眼了:明末的风箱很古老,是用木头和牛皮制成,炼铁用的还原剂是木炭,也不是焦炭,他一个人静了静之后,就想到了答案:要建高炉通风,升高温度,利用焦炭炼铁。因为焦炭和木炭是有区别的,焦炭火力均匀,而木炭有坚木和松木之分,难以保持平稳火力。

    这时的生产条件,实在过于简陋,导致生产出来的生铁含很多杂质,加碳的标准不一,没有专业工具,铁中气泡含量过大,结构强度低,远远达不到应用要求。

    经过三天的反复琢磨,对照补锅炉原理,汤若望、孙和鼎和一批老铁匠分析炉高与炉坛、风箱与炉心的比例尺寸,以及火力调控等因素,最后决定:炉高三丈,直径一丈,风箱一丈二尺,每次用八人手扶横杆,往返跑动推拉。风箱的活塞用土粗布和鸡毛按尺寸手工缝制而成。

    土高炉的草图出来后,汤若望和孙和鼎让砌匠用青砖为主料,用当地的灰甲泥,掺少量石灰、细黄土合水拌匀为砌料。炉心用锤反复锤糯,粘贴于炉心周围壁上,使此形成坚硬不易开裂的炉心。风箱多用古樟树、板栗树、元珠树为原料,用四圈铁箍箍紧,避勉漏气通风。

    然后,他们反复试验,专攻技术难关,如看火喉大小、风力强弱、燃料添加等,边试验边实践,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正提高。土高炉原来用人工送风,一推一拉,强弱不匀,根本达不到炼钢高温,后来就改成了水风车送风。

    就这样,一个崭新的高炉就问世了。就创新来说,此时的大明并不比西方落后,炼钢早已有了灌钢法和焦炭炼钢法,而这些方法在西方直到工业革命之后才出现。汤若望让这些铁匠们养成一种练了一炉铁之后进行记录的习惯。这一次的火候大致是多少,风力多大,熔炼了多少时间,铁水的色泽,添加的焦炭多少,都需要有经验的老匠记录下来,再根据炼出钢铁的好坏,继续进行修正,以此来提高。

    经过十来天的不断尝试,工匠们渐渐掌握了规律,炼出来的钢铁不但在使用焦炭炼铁法大量降低成本以及产量大大提高,而且钢铁的质量大大提高。

    “工程技术的东西真不能靠幻想,要一步一步实践,这真不是工部或者朝堂里那些读八股腐文的人能干的。”听完汤若望、孙和鼎带领匠人们炼钢的故事,袁嘉升不禁竖起了大拇指,说:“你们真是了不起,以后为大明军制造新枪新炮的任务,就交给你和孙顾问。说实话,我对大明火炮厂现在生产的枪炮,一点也满意啊。比如大明产的那些三眼铳,受药不多、放弹不远,打出去不迅不直,且无猛力,装药太紧,还容易颠倒炸裂。火炮就不必说,名字听上去很威风,什么大将军炮、灭虏炮、攻戎炮,实际上火力和威力和西洋红衣大炮几乎存在天壤之别。”

    “遵命,皇上,有了好铁,我们研制的枪炮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汤若望和孙和鼎异口同声地说。

    袁嘉升点点头,但还是有点不放心,说:“比如改良火铳,你们知道吧,要增加精度,火枪要是老打不准,那就没有什么用。”

    “具体怎么改?皇上有主意?”汤若望试探着问了一句。

    孙和鼎说:“皇上难道是在铳管里刻线?家父曾说过,以前澳门的夷人曾给他看过一种火铳,铳管里有直线凹槽,谓之膛线。据说有这样膛线的火铳,射程更远、打得也更准。”

    袁嘉升对孙和鼎说:“你父亲真是见多识广。不过这种所谓直膛线,朕感觉还可以改进,将直线形膛线改成螺旋形。不过,你们一步一步来吧,先制出直线式线膛枪。”

    “遵命。我们一定不会让皇上失望。”孙和鼎道。

第9章 新式长刀() 
有了好钢,袁嘉升想试一试这些新钢铁的品质,对汤若望和孙和鼎说:”你们先打造一批最锋利的长刀和新式火枪吧吧。“

    满黑龙擅长使用长刀,他手下的一千军士组成了大刀队,全使用长刀,三尺有余,如果换成钢刀,那和满清兵肉搏时会有很大的优势。

    袁嘉升要铸造的新式长刀,当然不是一般的刀,他画出了新的长刀设计图,在唐刀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汤若望负责火枪的改进,孙和鼎负责新刀铸造,他一看这长刀的草图,就知道这长刀不寻常,道:”皇上,此刀锻造出来不难,但做模具什么的,需要时间,而且可能我们需要费点好铁。“

    “用上等好铁吧。朕答应过满黑龙,给他的大刀队锻造一批宝刀。“袁嘉升说。

    在一旁保护的满黑龙听到袁嘉升的话,咧嘴笑了,赶紧谢恩:“多谢皇上恩典。”

    大明火炮厂设备齐全,不几日,第一把宝刀就铸好了,孙和鼎请袁嘉升带人来验刀。

    “皇上,你看,这把刀就是了。”孙和鼎派人献上宝刀。

    此宝刀一拿上来,无论懂刀的还是不懂刀的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把绝世好刀——只见这把长刀的刀身轻薄,尤其是刀刃,轻薄如纸,却沿着刀锋产生一个斜面,向刀身延伸,使得刀显得更加锋利。从刀面上就可看出,这是用当时最好的钢铁铸造,保养也极好,以至于可以感受到刀面上的油迹,长刀光滑如镜。

    “孙顾问,你辛苦了,要注意身体呀。”袁嘉升看孙和鼎的两眼通红,明显是连续熬夜了。

    “为皇上操劳,孙某不敢懈怠。”孙和鼎道。

    “满黑龙,你试试这新刀吧。”袁嘉升吩咐道。

    “谢皇上。”满黑龙虽然是个粗人,但懂刀爱刀,得令后他一个箭步走上去前去,从孙和鼎手里拿刀在手,他看得出,这种刀与明代常用的雁翎刀不一样,这种钢材可谓前所未有,寒光四溢。他不由侧目看了孙和鼎一眼,孙和鼎此时也盯着这刀,四目相对,孙和鼎信心满满,朝满黑龙颌首笑了笑:“满将军,看你着急的样子,快试试这长刀吧。”

    满黑龙哈哈一笑,拿着刀直奔不远的空地,这唐刀如剑,虽是单刃,可是刀身呈笔直,刀身微沉,刀柄颇长,适合紧握,最重要的是,满黑龙拿在手上时,立即有一种舒服的感觉,举重若轻,卧感也极好,握在手里,仿佛长刀与身体都契合在了一起,这刀给人一种挥如臂使的感觉,拿在手里就有一种要挥舞的冲动,他忍不住赞道:“好刀!”

    然后,满黑龙挥舞了几招满家十八式刀法,又砍又劈,有秋风扫落叶之势,正是:“迎面大劈破锋刀,掉手横挥使拦腰。顺风势成扫秋叶,横扫千钧敌难逃。”

    ”真是好刀!“袁嘉升看满黑龙把长刀舞得虎虎生风,心里很高兴,对他说:“找个人对练实战,让对方用满清最锋利的官刀。”

    “遵命。”满黑龙握刀于手,此时已经仿佛自己手里拿着的乃是自己朝夕相伴了数年的长刀,吩咐手下一个锦衣卫百户白大喜,“拿满狗最好的刀来试!”

    白大喜拿来一把满清御用样式的战刀,此刀通长约一米,刀头加阔背斜,刀身平造,刀柄与刀身约三比二,双手握持,破击力强,为步战用刀,为满清前锋营步兵装备。

    “千户,得罪了!”白大喜双手握刀,向前慢慢移动。

    “来吧,把你吃奶的劲都使出来!”满黑龙将刀举起来,目光如炬,宛如一条直线的指向对方,顿时杀气腾腾。

    “用三分力就够了,别伤了自家兄弟!”孙和鼎嘱咐道,然后,他让在场的人都再散开一点,以免误伤。

    “知道啦。”满黑龙习武多年,心里还是有分寸的,双方缠斗在一起,刀影交错。

    皇帝都在现场看着,白大喜明知打不过满黑龙,但也是拼尽全力挥刀砍杀:“看招!”

    面对白大喜咄咄逼人的攻势,满黑龙也是毫不示弱,移动脚步,直接挥刀朝对方的长刀劈砍,欲要将对方的刀荡开。

    白大喜长得也是虎背熊腰,他卯足了气力,所挥洒出来的力道何止百斤,满黑龙只使出了三分力道,此时,双刀相撞,火星四溅,在场人的嗓子都提到了嗓子眼里。

    “锵~铛”一声,两柄刀狠狠撞击,满黑龙发现手中的刀竟然并没有停住,反而凭借着惯性继续向前横扫,差一点就砍到了白大喜的胳膊。满黑龙暗自庆幸自己没有使出全力,否则白大喜的整条胳膊就会被清刀一样被砍断了。

    “断了……居然斩断……”

    “这怎么可能……锋利的清刀竟然断了”

    “这刀太锋利了……”

    清代皇家刀剑制作精良,驰名天下,不少大明的勋贵,但凡有收藏刀剑习惯的,往往都会收藏一柄清刀,大家对清刀的评价往往是削铁如泥、吹毛断发,大明官兵和满清鞑子对战,经常长刀直接被满清的长刀斩断。现在,这驰名天下的清刀,居然直接在满黑龙的刀下应声而断,在场的锦衣卫人群中立刻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大明威武!”

    “孙顾问,你们做得很好。这是把好刀,各道工艺都记录下来了么?”袁嘉升内心也很激动,不过他面不改色,问一边的孙和鼎。

    “回禀皇上,已经按照你的吩咐,都记录下来了,加炭多少,多长时间的火候等,都一一记录在案。”孙和鼎道。

    “能量产么?”袁嘉升问道。

    “能,只是这种刀比较费钱,大约十两银子一把。”孙和鼎据实回答。

    “那就先造一千把,先给满黑龙组建一支横扫满清鞑子的大刀队。”袁嘉升说:“钱不是问题,朕来想办法。”

    满黑龙这时也走过来,哈哈大笑,道:”皇上,有了这长刀,我和兄弟们又能多杀几个满清鞑子,痛快!“

    “这把铸造好的刀就先赏赐给你了!”袁嘉升点点头,对满黑龙说:”你们一定要好好训练,将来满清鞑子和我们必有一场血战!“

    ”多谢皇上恩典,大明的大刀营一定不会让皇上失望!“满黑龙收了刀子,脸上乐开了花。

    长刀铸好,证明这钢铁质量确实不错,这时,汤若望带人过来了,袁嘉升命人取了一把大明的火绳枪来。

    袁嘉升看那只火绳枪,枪管长大约一米长,全枪长一米五,整只枪除了枪管等一些关键部位是铁造的,其他是木头,问满黑龙道:“你会使用火枪吗?”

    “回禀皇上,在辽东时用过。”满云龙回答说:“这火绳枪前端有准心,后面有照门,用于瞄准,先灌入火药,压实,然后再装弹,再装门药,再盖火门,再装火绳,这样就准备完成了,待射击时,打开火门,扣动扳机让火绳点燃火焰弹丸就发射出去了。”

    “你给汤神父试试枪。”袁嘉升命人拿来了火药和弹丸,明朝时期的鸟铳也就是着名的火绳枪,这种火器从明朝时期开始居然被中国人用到了晚清,但在海外1578年火绳枪就被转轮枪给代替了。

    满黑龙准备好了火药和弹丸准备试枪了,接过火铳,走到前面的空地上去,离靶子二百步远。

    袁嘉升点点头,示意满黑龙试枪。满黑龙忙碌一番填装好了火药,接着又拉好火绳将其点燃这才抬起枪,‘砰’的一声,只见枪管升起一股黑烟,弹丸从眼里弹射出去打在了两百多步外,不说别的单单只是那弹丸打出枪膛后那偏出了至少三十个准心的距离,还有大片黑烟,这打一枪出来都熏着眼睛了,这火铳炸一响跟放了鞭炮没区别。

    袁嘉升摇摇头,对汤若望道:“这枪准头不行,火药也不行,要是再遇上点什么雨水天气这种武器完全没用,连烧火棍都不如,怎么能靠这种火器跟满清八旗的骑兵撕杀,难怪大明在关外老是战败!你能改进一下吗?大明需要新的火绳枪。”

    “皇上说得对,这鸟枪,真是打个鸟都不一定打死。”满黑龙也是一脸嫌弃,将火铳扔在了地上。

    孙和鼎捡起来看了看,说:“皇上,我在父亲的遗着里看到过,这些火铳都是嘉靖三十七年造出的,装备它的部队除了京师的火器营外,其他的都是在各地方武装,是过时了。”

    此时,汤若望拿出一张草图,递给袁嘉升,说:“皇上,我们根据澳人的一些新式火枪,设计了这种火枪。”

    袁嘉升看了一眼,汤若望他们设计的新火枪由三部分构成:瞄准射击方向和控制反应推进力的枪管;一个由扳机控制的枪机,用来击发火药;以及一个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