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天启年间仙闻杂录 >

第38章

天启年间仙闻杂录-第38章

小说: 天启年间仙闻杂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后儒没有问他要去那里历练,只是简单的又寒暄了几句,留下一个通讯符,约以后见,然后就走到别处去继续搜寻阵旗,虞城则是继续开始查看符箓。

    等到陈后儒逛完这一片的摊铺的时候,让陈后儒失望的事情发生了,因为在这些摊铺上,一个售卖阵旗的人都没有。陈后儒大失所望,心中很是沮丧,没精打采的往回走。在回来的路上,却遇到了赵逢春,赵逢春看到陈后儒垂头丧气的样子,就问道:“陈师弟是何事沮丧?”

    陈后儒将购买不到阵旗的事情说了,赵逢春听了以后,笑笑道:“师弟倒是误会了。这个阵旗的事情,在这里却是买不到的。”

    陈后儒问道:“却是为何?”

    赵逢春道:“这个阵旗,最初是阵法大师为了方便布阵而提前炼制的法器,后来,因为阵旗强大的防护和辅助的作用,这类法器逐渐在修真界普及起来,不懂阵法的修士,生搬硬套,将这些法器拿来使用,虽然效果差一点,却也是能够使用,进一步发展,这些不懂阵法的修士,依葫芦画瓢,开始炼制这些阵旗,却也有成功的,但是成功的却是不多。而炼制阵旗的材料,有几种比较稀少,被大肆的浪费了以后,入不敷出,这个阵旗也就慢慢变得稀少了起来,到了现在几乎是数十年一现的了,要用阵旗的话,只有到每十年一次的宗门集会的时候,才会有可能出现。”

    “为了解决这个阵旗少见的事情,修真界的修士们想出了用阵符代替阵旗的办法来,就是将阵旗的某些特性炼制入符箓,在使用的时候,将符箓激活,按照布阵的方法,打入相应的位置,可以起到阵旗的效果,但是,由于符箓的使用只是一次性的,并且不能持久,所以,阵符布置的阵法,只是暂时的,不能持续的存在,而且受符箓的品质影响比较大,非常的不稳定,不是有特殊需要,一般也很少使用。”

    陈后儒道:“原来如此。感情这半天是白忙活了。”

    赵逢春道:“你要是有兴趣,不妨买些阵符,回去练习一下布阵的方法也可。如果会绘制符箓的话,那么还可以研究下绘制阵符的方法。”

    陈后儒道:“原来如此,谢谢赵师兄指点迷津。”

    赵逢春道:“自家兄弟,何须客套。”说完就径自走了。

    陈后儒抬头看看天色,天色已晚,就打算先回住处,在回去的半路上,虞城通过传音符传来信息,需要购买的东西都已经买到,还要回宗门准备一些其他的事宜,今天就不来寻陈后儒叙旧了,改天再行叨扰。陈后儒回了,径自回家。

    此后几天,陈后儒一如既往,到坊市集会上闲逛,按照赵逢春的建议,陈后儒在关注灵药灵植灵材的同时,陈后儒开始留意一些符箓和关于制符方面的知识,符箓购买了一些炼气期修士炼制的火球符等各类符箓,还购买了一大批的空白符纸,还淘到了一直骊山雪狐尾毛炼制的雪狐符笔,又到坊市和各个摊位购买了一些制符基础、符箓大全之类的玉简,也是为了制符炼符做准备。最让陈厚高兴的是花了七块下品灵石淘到了一本叫做两百种灵药药理探析的玉简。

    两百种灵药药理探析这本书,研究的方向是比较偏僻的,而内容也是颇出乎陈后儒的意料,这枚玉简的作者似乎只是一个练气期的修士,在玉简中,只是详尽的记录了作者如何使用的两百种灵药,或者交叉搭配勾兑,或者用地肺之火炼制等手段配制和炼制出其他属性的灵药的实验过程,以及玉简的作者对于这些结果的总结、推理和一些设想。

    因为这枚玉简记载的不是单纯的药性和药方的玉简,对于大多数修士来说,远远没有一些丹方来的实在,而且这枚玉简的记录的内容细琐繁杂,遣词造句颇有些唠叨,让人不胜其烦。而又狮子大张口的要价十块下品灵石,已经能够买到一个练气丹相近的丹方了,所以连问津的人都没有。陈后儒看到以后,很喜欢这枚玉简中的探究灵药和方法和探索精神,炼丹不就是几种丹药组合,形成功效更强大的丹药么?丹方不就是经过多次探索以后,总结出来的具有良好效果的一个成果么?如果掌握有基本的方法,加上自己这么多的灵药基础,不胜似拥有万千的丹方么?#####新人新书,大家多多支持,谢谢。

第55章天生我才实廪仓() 
道理是很多修士都明白,但是,由于玉简记载的内容,成品极为稀少,有些结果纯粹的没有丝毫的用途,有的结果只能算是半成品,存在极大的风险,更重要的是,现在灵药都极为珍稀,一般人也没有那么大的家业,任意的挥霍灵药试验。只有拥有了圆球空间的陈后儒,倒是可以不在乎这些。于是陈后儒和摊主讨价还价半天,将摊主摊位上的一些好的灵药灵植和这枚玉简连带一起购买,连买带送,玉简让价三块灵石,最后玉简以七块下品灵石的价格成交。

    第五天和第七天的轮值,就是两两结对的到处游走,陈后儒和王柏生一组,巡逻的是玄天道院的周边,倒也没有出现什么突发情况。其实也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有宗门的高阶修士的坐镇,互相之间虽然也有争端,但是都比较节制,并且在众人的协调下,出现的小问题会很快的解决。就这样,所以这次北溪坊市的小集会,算是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办完了。

    在和王柏生一起巡逻的时候,王柏生和陈后儒说出了他和胡常安、赵逢春等人要外出历练的想法,想邀请陈后儒一起去。

    按照王柏生的介绍,宗门的弟子众多,每个领受宗门的任务的量都有限,但是,为了兑取宗门的修炼秘籍和修炼资源,大部分的外门和杂役弟子需要不停的做任务获取资源去兑换宗门的资源。外出历练,获取资源成为了大量修士的选择。在外出历练中,历练所得的资源,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在集会上交换,还可以上交给宗门兑换成相应的贡献值或者丹药等修炼资源。同时,为了保护宗门的利益,一些宗门需要的物资,在同等条件下,宗门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常见的历练有去猎杀妖兽,或者去搜寻灵药,或是密境探险等等。但是这次王柏生并没有说明他们此次的历练是什么样的历练,陈后儒想想,历练无非是这几种,总的不外乎与人斗、与天斗、与妖兽斗而已。因为这些天地间的灵药,必要到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之中,到深山老林之中,必然有各种妖兽的存在,所以,猎杀妖兽和搜寻灵药也就是那么一回事情。

    陈后儒读书,有一句话叫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从家中普安村出来的时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让陈后儒眼界渐开,所以在陈后儒想来,寻道修真,也是要在实践之中不断的摸索前进。闭门造车,出门未必合辙,出去广广见识,是一件好事,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王柏生见到陈后儒答应了下来,在轮值完了以后,就自己回去了,至于陈后儒的修为连升三级的事情,也就没有开口细问,也省去了陈后儒的一番托词,借助丹药的事情并不是见不得光,但是乐得清静。

    陈后儒回到家中,安静的修炼,现在的修炼加入了绘制符箓一项,绘制符箓的事情,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符箓绘制的关键,是在于笔画均匀度、和笔画转折间的流畅度。其实符箓说白了就是一个提前施法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能够通过符纸等特定的载体,确保灵力在一定的时期能够释放出来。从另外的角度上来说,这个过程间接的强修士运用灵力的能力。

    而笔画的均匀度和流畅度,是需要不断的练习,练习的目的是掌控火候,这个火候的掌控,笔画的规范程度,这些在陈后儒来说没有多大的问题。而通过在圆球空间中不断的临摹,在花费了两个月的不断尝试和失败以后,陈后儒终于能够完整的描绘出简单的火球符。但是绘制阵符就要麻烦的多,主要是阵符在对于灵力的属性有特别的需求。

    所以陈后儒也只是单方面的练习,并没有刻意的一定要追求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做人做事,固然要有目标,但要对于自己的目标有客观的认识,不要盲目的只是为了追求既定目的而忽略身边的其他存在。生活有很多意外和细枝末节,在这些意外和细枝末节之中,我们也能够找到我们生活的本质和真谛。所以一直以来,陈后儒在修炼之余,也不在圆球空间内滞留,而是拿起商自鸣的玉简和自己收录的一些异闻杂录的书籍,翻翻捡捡,时发骚音,倒也是悠闲自得。

    在坊市开始后这两天,一边修炼,一边读书打发时间的陈后儒在读书上就颇有些心得。这是陈后儒在读陶靖节公的乞食以后,颇多感概,作了一首读书笔记式的打油诗:

    陶公无类赋乞食,

    少陵使酒误旧知;

    苟无别力开生面,

    何妨大赋封禅诗。

    这首诗是说陶靖节公沦落,以至于到处乞食为生,而杜少陵当年在成(者阝)的时候,寄人篱下,使酒失节骂严武,也是多么令人失望的事情。如果我们实在没有能力打开局面,那么为什么不改变自己,适应社会,像司马相如一样做社会的达人呢?这两个典故,其实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陶靖节那是不善生产,说好听点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杜少陵的却是恃才傲物,酒后失节,但是二者均是有些懈怠,却是不争的事实。

    陈后儒没有太多高大上的想法,只是简单的觉得,人生于天地之间,七尺身躯,眼鼻口耳、手足四肢具足,倘若不懒惰,倘若不自骄自矜,自给自足,养家糊口,却是能够力有能及,又何至于仰人鼻息,乞食于人呢?

    陈后儒平时读的玉简,司马迁的货殖列传给他的触动最大,太史公在货殖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陈后儒认为可以很好的诠释这个所谓的礼仪仁义、气节风骨和人生存之间的孰轻孰重的问题。这段文字是这样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管仲说:仓库充实,国家就会去考虑所谓的礼节的问题,百姓有衣服穿,有饱饭吃,做事情的时候就会考虑到是不是有脸面。”所以说:礼节这种东西,是生于物质基础雄厚的地方,对于什么都没有的地方,生存都成为问题,那里还有什么礼义廉耻可谈。在这个社会上,道德高尚的人富了,就会帮助别人,没有道德的人富了,就会作威作福,这些也是本性驱使的,就好像说,水流深了就自然的生出了鱼,山林大了就会有野兽丛生,人一有钱了,自然就有人去依附他,恭维他,奉承他,在从他那里得到实惠,这就是他的仁义。富有的人,好的东西会被无限的夸大,但是一旦失势了,就是找一个住处都没有,落魄无助,就会像一个丧家狗一样,这时候他还有高尚的礼仪仁义吗?当然没有,这些现象,在野蛮地区更加的明显。老百姓还有句俗话说明这些有钱人的仁义:“有钱的人家的人即使是杀人犯了法,也不会和普通的犯人一样被安置在闹市,作为以儆效尤的猴子一样开诚布公的惩处,即使处罚,也会消无声息的处罚掉,通过这种方式这样保留有他的颜面。这就是有钱人的礼节。”这不是空话,是真有其事的,春秋战国时期,越国的范蠡就是这么做的。

    陈后儒是认同这种观点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首先是活着,下一步你才能思考怎样活,就好比陶靖节和杜少陵,他们也是活着,但是没有独立的物质基础支撑,所以他们会有这种让人哀怜的境遇。

    陈后儒这段时间还看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孙伯符一统江东的情节,也是颇多感概于孙伯符的不自甘堕落,凡事勇于任事,亲力亲为,才能够开创这一份江山伟业。这一点,在陈后儒看来,孙伯符和曹操有很大的相似,唯有曹操做大中原地区,而局居江南的孙伯符,是以一种弱者的姿态呈现,自然会比已经作为强者的曹孟德讨喜得多,而孙伯符的亲力亲为,勇猛精进,更是深的人心,何况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的如椽巨笔,也是有所取舍的。所以陈后儒在看三国志通俗演义关于孙伯符的传记的时候,也题写了一些小诗,表达对孙伯符的敬仰之情,有两首是这样的:

    其一、

    中原诸贼势大,

    西北地远人离;

    顾我孙郎何去?

    江东自辟独奚。

    其二、

    奋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