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机。”
傅秀波笑了笑,对黄峙博说道:“黄司令,你的看法呢?”
“这确实是一个机会,只是我们得做好付出更大牺牲的心理准备。”
“什么意思?”
“这次战役中,我军伤亡巨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部队缺乏实战经验,甚至连一些基本战术都没有熟练掌握。比如在六十五军攻打咸州的战斗中,付出的很多伤亡都与基层官兵的素质有关。让部队上去轮战,等于一直使用新兵,肯定无法降低作战伤亡。”黄峙博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只是,增派作战部队,能够尽快发起进攻,继续掌握主动权,才能降低作战伤亡。”
傅秀波点了点头,随即沉思起来。
黄峙博还想说什么,陆风烈瞪了他一眼,让他不要急着开口。
“你们说得都没错,确实有必要增派作战部队。”傅秀波长出口气,说道,“问题是,怎么打还得看敌人做何选择。我已经让黎平寇做好了联合国的准备,如果美国提出进行停战谈判,现在就是结束战争的理想时机。”
黄峙博与陆风烈都是一愣,因为他们都不知道傅秀波的这个安排。
“不管怎么说,一举歼灭两个美军陆战师,在一场战役中围歼十多万联军,肯定对美国的信心产生了沉重打击。”傅秀波笑了笑,说道,“只要林德伯格还有点理智,就会在这个时候提出停战谈判。”
“即便如此,美国当局也不会真心与我们谈判。”
“是吗?”傅秀波朝黄峙博看了过去。
“在打输了的情况下与我们谈判,美国能得到什么?”黄峙博咬了咬牙,说道,“只要我们不降低要求,即联军必须退回三八线,美国就不可能与我们签署停战条约,因为美国还有希望反败为胜。”
“什么希望?”
“如果美国肯投入更多的兵力,并且找到了应对大规模电磁战的方法,或者以同样的方式打击我军,联军就有一半的希望扭转战局,至少在短期内保持现在的局面,在战场上让我们付出更大的代价。”黄峙博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比如巨大的伤亡让我们不得不考虑降低战争目的的时候,美国就能在相对有利的情况下,与我们签署停战条约,从而体面的退出这场战争。”
“这是军人的想法。”
“对,这确实是军人的想法,但是在战争时期,主导美国当局的肯定不是文职官员。”
傅秀波笑了笑,没有反驳黄峙博的观点。
“元首,不管怎么样,我也希望尽快结束这场战争,毕竟在战场上流血牺牲的不是待在后方的官员,而是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我们能够打赢第一次战役,却为此付出了近三万名官兵伤亡的惨重代价。只要战火还在燃烧,军人就得流血牺牲。爱好和平的,正是为和平而战的军人。”
“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
“我只想说,在对谈判抱一线希望的时候,不要放松警惕,更不能因此放下武器,交出主动权。”
傅秀波没有开口,似乎黄峙博开始的话有点过激了。
陆风烈迟疑了一下,说道:“元首,小黄不是针对我们,毕竟是美国挑起了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我们……”
“老陆,你觉得我会误解黄司令的意思吗?”傅秀波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黄司令的话没错,我们得积极争取以谈判方式结束这场战争,可不能因此放松警惕,更不能天真的认为美国会与我们诚心谈判。”
“你的意思是……”
“军事调动的事情,你得抓紧安排下去。既然有两个主力集团军遭到重创,就为志愿军补充两个主力野战军,而且得尽快部署到位。”傅秀波看了陆风烈一眼,又转过头对黄峙博说道,“在此期间,你们得密切留意联军的一举一动。你可以直接找李国强,让他加强搜集情报的力度。更重要的是,你得为下一场战役做好准备,尽快让部队恢复战斗力。如果美国无心与我们停战,就得抢先发动第二次战役,在战场上让美国当局认识到,继续打下去只会收获更大的苦果。”
黄峙博没有迟疑,立即点头答应了下来。
“这样吧,我亲自给李国强打电话。”傅秀波起身朝办公桌走去,拿起电话筒后,对陆风烈说道,“老陆,你去准备一下,晚上召开高层会议,由你说明情况。军事上的问题你来说合适一些。”
陆风烈点了点头,说道:“没问题,我去准备一下。”
“还有,我会让黎平寇在谈判中提出进行军事协商。”这句话,傅秀波是对着黄峙博说的,“只要美国答应,志愿军就得以全权代表的身份,与联军进行军事谈判。回去后你得抓紧安排,别把这件事情耽搁了。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也要做好,不能让外界认为,我们是一意孤行的好战份子。”
黄峙博笑了笑,表示明白傅秀波的意思。
傅秀波没再罗嗦,给李国强打了电话,让他全力配合黄峙博。
离开元首府后,黄峙博带着三名高级参谋去了二部,陆风烈则返回总参谋部,为晚上的会议做准备。
傅秀波没有提到让黄峙博参加高层会议,黄峙博也就没有留在北京。
见过李国强之后,黄峙博就动身返回志愿军司令部。
夜间,傅秀波在元首府召开了最高决策会议。
虽然文廷贵认为应该把重点放在谈判上,但是在陆风烈表态后,他没有反对同时加强军事部署。
作为一名精明的外交家,文廷贵非常清楚,这场战争不可能用一次谈判来终结。
会议还没结束,外交部收到英法俄发来的照会,美国已经正式提出与中国进行第二次停火谈判的准备会议。
随后,黎平寇搭上专机,动身前往联合国总部。
此时,外界已经收到消息,知道中美即将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框架范围之内,就朝鲜战争的停火问题进行第二次高层会晤。
一时间,全世界的目光都转向了纽约。
黎平寇乘坐的专机到达肯尼迪国际机场的时候,有数千名记者赶来。虽然没有安排在机场召开新闻发布会,但是黎平寇自作主张,在候机大厅内对记者宣布,他此行的目的是来寻求和平。
这个表态,让全世界再次看到了和平的曙光。
显然,黎平寇也在成长,其外交才能逐渐显现出来了。
作为战胜者,黎平寇能够放低姿态,做出如此积极的表态,在很大的程度上为中国争取到了舆论支持。虽然半个小时后,斯特劳斯在美国国务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亲自宣布美国将竭力谋求和平,但是跟黎平寇在机场的表态相比,不但晚了一些,还有点被动,让人觉得不那么诚恳。
当然,这些都是次要问题。
能否达成停火协议,关键得看双方能否在关键问题上做出让步。
第一百九十六章 以谈备战
第一百九十六章 以谈备战
在谈判桌上,黎平寇就没有这么客气了。
第一次会晤,黎平寇就明确提出,中国不是谈判参与者,只是撮合者,即以美国为首的联军要想实现停火,应该跟朝鲜与志愿军谈判。作为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愿意协助双方进行谈判。
这个表态,大出斯特劳斯所料。
只是其中原因,并非深不可究。
中国没有正式出兵朝鲜,而是以志愿军的名义派兵参战,就是为了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从而引发大国间的正面对抗,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既然如此,中国就没有理由与美国谈判。
黎平寇表明立场后,双方的高层会晤就变得简单了。
在斯特劳斯提出请求后,黎平寇立即同意知会朝鲜与志愿军,尽力协助交战双方尽快实现停火谈判。
只是,在一个关键问题上,双方仍然存在分歧。
当时,黎平寇明确提出,要谈判,得首先实现停火,即在长期停火的基础上进行停战谈判,而不仅仅是停火谈判。只是从程序上讲,在进行停战谈判之前,肯定得对停火问题进行谈判协商。
斯特劳斯的态度刚好相反,认为在没有达成停战协议之前,停火没有实际意义。只要达成了停战协议,停火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也就没有必要强调先停火、还是先谈判,更没有必要为了谈判而停火。
这个分歧,差点使双方再次谈崩。
还好,最后阶段,斯特劳斯做出让步,答应在朝鲜与志愿军同意谈判的情况下,可以在谈判期间进行暂时停火。
这个结果不算好,也不算坏。
黎平寇没有急着返回北京,他还要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大会,呼吁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与人民出面结束这场没有意义的战争。
消息很快就传了回来,黄峙博开始着手准备谈判工作。
九月二十八日,志愿军、人民军的代表在泉城里与美军、韩军代表进行了第一次非正式会晤。
此次会晤不涉及停战问题,只商定停火时间段与谈判地点。
停火时间段的问题还不大,双方均同意,在谈判期间进行暂时停火。可是在谈判地点的问题上,双方的分歧非常大。美韩坚持在战线上进行谈判,比如泉城里,而志愿军与人民军则认为应该在三八线上进行谈判,板门店就是理想选择。
经过短暂磋商后,志愿军与人民军做出让步。
不是说在此时让步等于软弱,而是考虑到安全问题。谁都知道这次谈判,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战火随时可能复燃,在战线上谈判相对方便一些,也更加安全。只是志愿军与人民军也明确提出,如果谈判破裂,那么下一次谈判也得在战线上进行,即打到哪,就在哪里谈。
达成这个协议后,双方一致同意,在三天后,也就是十月一日进行第一次正式谈判。
按照之前协商的结果,从十月一日凌晨零点开始,双方暂时停火。
消息传出去后,泉城里立即成为关注焦点。
很多人并不看好这次谈判,认为交战双方达成停战协议的可能性非常低,原因可以归纳为…。一是战场态势并不平衡,志愿军没能光复朝鲜全境,也就没能达到入朝作战的根本目的,很难在这个时候向联军妥协。二是志愿军与联军都没有达到极限,双方都有能力改变战局,获得更大的胜利。三是双方的底线相差太远,联军不可能主动撤退到三八线,志愿军也不可能就此停住前进的脚步。
也有很多人认为,即便停战的希望不大,也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双方通过谈判结束冲突,恢复地区和平。
不管怎么说,交战双方终于向谈判桌靠拢了一点。
在志愿军内部,看好这次谈判的人也不多,甚至可以说没有。
黄峙博一边安排谈判,一边动手为第二次战役做准备。九月二十九日,他就动身前往前线,考察作战部队的情况,慰问前线指战员。当天,陆风烈从济南军区、成都军区与兰州军区各抽调一个集团军,即第五十四集团军、第十三集团军与第四十七集团军,编入志愿军战斗序列。按照陆风烈的命令,三个集团军将在十月三日、十月五日与十月六日到达,听从黄峙博指挥。
与地面部队相比,空中力量更加关键。
打到第一次战役结束时,志愿军空军几乎全军覆没,前两批调派的近八百架先进战斗机只剩下了不到五十架,其中半数还是海军航空兵的舰载战斗机,真正能够参加战斗的作战飞机不到三十架。
实战证明,没有制空权,地面战很难打。
在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地面部队的表现非常突出,打了不少漂亮仗,可是只要到了白天,就很难发起进攻,甚至难以组织有效防御。关键就是,志愿军没有制空权,地面部队很难在联军的空中打击下活动。
按照志愿军的评估,如果有制空权,哪怕是有限制空权,地面部队的伤亡数字也能减少四成。
要想打好第二次战役,必须争取夺回制空权。
可惜的是,志愿军无法获得足够多的先进战斗机。
开战前,中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中,以J…10、J…11、Su…27SK、Su…30MKK、FBC…1为代表的第三代战斗机的总装备量在一千架左右,其中八百架已经调配给志愿军,剩下的两百架是保证国土防空的必要数量。
也就是说,志愿军只能依靠国内飞机制造企业。
两个月内,成飞、沈飞与西飞能生产多少战斗机?
拿成飞的J…10来说,即便两条生产线全速运转,月产量也不会超过两百架。战前,成飞只有一条J…10的生产线,而且长期维持在基本运转状态,即在保证基本产线工人的条件下所达到的最低产能,大概月产量只有五架,即便加班加点,月产量最多达到十架。要想提高产线产能,首先得招聘更多的工人,然后得对工人进行基本培训,至于建造第二条战斗机生产线,更需要时间,肯定无法在两个月内让生产线达到最大产能。在战争动员下,也需要大概半年、甚至一年才能实现,而中国没有进行战争动员,也不可能进行战争动员,提高军事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