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国策 >

第717章

国策-第717章

小说: 国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M24A1相比,M24A2除了采用最新式的电子设备与观瞄设备之外,最大的改进之处就是针对M24A1机动性能太差的问题,换装了功率更大的电动机,并且将6级复合蓄电池更换为9级复合蓄电池,使最大战斗行程提高了50%(实际只提高了20%,达到了M24的水平)。

按照外界的评估,M24A2的综合战斗能力与DZ…24B旗鼓相当。

问题是,美国陆军并没动心。

不是M24A2不够先进,而是美国陆军买不起。

国为换装了价格昂贵的电子设备与观瞄设备,还用上了当时价格非常高昂的9级复合蓄电池,所以M24A2的“内部批发价”是M24A1的3倍。按照美国陆军的评估,M24A2的综合战斗力只有M24A1的150%,用采购3辆M24A1的价格购买1辆M24A2,明显是很不划算的买卖。

当然,美国陆军没有让制造商完全绝望。

为了鼓励克莱斯勒重型装备公司继续开发更加先进的主战坦克,美国陆军不但支付了M24A2总研发经费的75%,还给予制造商12亿美元的研制合同,要求制造商在M24A1的基础上,在2030年底之前拿出一种领先DZ…24B,能够与中国陆军正在研制的DZ…31A媲美的主战坦克。更重要的是,美国陆军做出承诺,只要性能达到DZ…31A的80%,就会大规模采购,而且不会价格做太大的限制。

由此可见,美国陆军对主战坦克落后中国好几年感到非常不耐烦了。

有了美国陆军的承诺,克莱斯勒重型装备公司决定大干一番。

这次不是小修小改,而是脱胎换骨般的全面改进。用外界的评价来说,简直就是在重新设计一种主战坦克。

2030年12月30日,第一辆M24A3样车下线。

与M24的前三个型号相比,除了基础平台,也就是车架没有太大变化之外,M24A3完全就是一种全新的主战坦克。主炮是一门65毫米轨道电磁炮,装甲全部用高强度合金,电动机功率达到1250干瓦,用16级复合蓄电池为电动机与电磁炮供电,电子设备更是全面换新。

性能确实很先进,甚至不比DZ…31A差。

问题是,这么搞,价格将高得让美国陆军无法承受。按照克莱斯勒重型装备公司开出的单价,美国陆军一年的装备采购经费仅能购买50辆M24A3。毫无疑问,如此高昂的价格根本无法让美国陆军接受。

美国陆军只承诺不对价格做太大的限制,而不是不做限制。

按照美国陆军的要求,M24A3的第二辆样车做了全面“降价处理”。

主炮没有换,正面装甲换成了高强度合金与装甲钢组成的新式复合装甲(侧面、尾部与顶部仍然采用贫铀复合装甲),电动机的单台功率降到750千瓦,用8级与16级复合蓄电池分别为电动机与电磁炮供电,电子设备尽量精简。

这么一改,M24A3完全达到了美国陆军的性能指标,及只有DZ…31A的80%。

虽然价格还是贵了一点,主要是高强度合金与16级复合蓄电池太贵,美国的生产企业一直没能实现大规模生产,但是基本在美国陆军的接受范围内,算上通货膨胀,M24A3的单价大约是M24A1的3。5倍,仅比华而不实的M24A2贵了16。7%。按照战斗力汁算,算上装备部队后的持续性投入(维护保养、人员经费、战斗消耗等),采购M24A3比采购M24A1更加划算。

2032年,美国陆军弄始大批量采购M24A3。

问题是,之前购买的M24A1怎么处理?

虽然可以按照老方法,把M24A1改进为M24A3,但是美国陆军放弃了改进计划,因为M24A1与M24A3的通用率不到15%,改进费用相当于新车的80%,大部分M24A1已经在美国陆军中服役好几年,只剩下不到70%的使用期限,以及改进对配套设施的要求、对就业产生的拉动效应等等因素,还不如直接采购新车。

当然,近千辆M24A1不可能闲置起来。

因为M24A1还是比较先进的主战坦克,只在美国陆军中服役了几年,用的还是M24的编号,所以美国没有像处理淘汰装备那样,把M24A1“赠送”给友好国家,而是以处理二手装备的方法,卖给了其他国家。

有点难以理解的是,印度并没购买M24A1。

也许是印度觉得M24A1不够先进,或者是美国的开价太高,或者是德国的“豹3”更有吸引力,印度在评估了M24A1与“豹3”之后,选择了“豹3”。受后勤设施不配套等因素影响,印度最终没有购买“豹3”,而是再次转向美国,打算采购M24A3。由此可见,印度放弃购买M24A1,基本上与“豹3”无关,而是印度玩的花招,想通过购买“豹3”,让美国同意出售M24A3。

战争爆发前,双方已经谈好了合同,就差美国国会批准了。

虽然从坦克分代来看,M24A3与DZ…31A不是同一代主战坦克,别的不说,M24A3的战斗全重高达57吨,是标准的主战坦克,而DZ…31A的战斗全重不过33吨,标准战斗重量不到30吨,是世界上第一种轻型主战坦克(在西方国家又被称为战略型坦克,而以往的主战坦克则被称为战术型坦克),两者的战术用途完全不同,但是从性能上看,M24A3确实拥有与DZ…31A一较高下的资本。火力上,两者不相上下;因为DZ…31A的60毫米轨道电磁炮采用了最新的技术,所以弥补了口径上的差距;如果考虑到美国不会向印度提供最新式的穿甲弹,最多提供美国陆军在2031年装备的第一代电磁炮用穿甲弹,则DZ…31A将获得比较明显的火力优势。防护上,DZ…31A有优势,但是不明显;在装甲会战中,考验坦克防护能力的主要指标是正面装甲厚度;虽然M24A3没有采用纯粹的高强度合金装甲,但是得益于较大的战斗重量,其正面防护不会比DZ…31A差多少,只有侧面、背部与顶部的防护能力与DZ…31A有明显差距。机动方面,DZ…31A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是在战斗中不见得能够发挥出来;作为轻型主战坦克,DZ…31A更加重视战略机动性能,而在实战中,受电子设备与观瞄设备的影响,即便DZ…31A比M24A3更加灵活,也很难充分发挥速度优势,特别是在平原战场上,跑得快还要打得准,为了确保打得准,只能跑慢一点;虽然DZ…31A的加速性能有明显优势,但是在双方都具备“动对动”的打击能力的情况下,很少使用“停车开火”战术,加速性能对战斗的影响并不明显。

总而言之,M24A3是DZ…31A在现阶段能够遇到的最强劲的对手。

如果一对一的打,裴承毅还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毕竟DZ…31A教训M24A3,就像当年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用M1A1教训T…72一样,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

问题是,印军拥有明显的兵力优势。

按照印度陆军的标准战斗编制,3个装甲师与2个机械化步兵师总共装备主战坦克1600辆,77军的坦克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多一点,基本上是2辆M24A3打1辆DZ…31A。如果考虑到77军把1个旅派往法塔赫布尔,另外2个旅以钳形攻势包围印军,而印军的主力部队在一起行动,那么战场上的坦克数量比将不是2比1,而是6比1,即便在某些局部战斗中,也很有可能是3比1。

3辆M24A3肯定能够打掉1辆DZ…31A。

77军有胜算吗?

裴承毅更担心的还是凌云霄的战斗风格。

凌云霄是陆军中出了名的“拼命三郎”,而且从没打过败仗,就算打不过,他也不会选择撤退。

裴承毅的第一反应就是警告凌云霄,随即又打消了这个想法。

凌云霄就是一头狼,打起来,把项铤辉的话都能当成耳边风,还会听裴承毅的警告?

把77军收回来也不可能,不管怎么样,不可能丢下空降163旅,更不可能因为印军援兵到达放弃整个作战行动。

不得已,裴承毅只能立即联系24军与空突161旅。

打毛了,最多让这两支在后面缓了几天的部队再次上场。

让很多参谋不明白的是,裴承毅没有考虑空中打击。

毫无疑问,对付装甲部队的最佳力量就是陆军航空兵的低空攻击机,不管M24A3有多先进,在DW…26B面前,与M1A5、M4A2没有多大区别,都是挨打的命。就算用来对付其他主战坦克的反坦克导弹打不穿M24A3的正面装甲,攻顶导弹突破不了M24A3的主动防御系统,用250千克以上的炸弹,肯定能把M24A3炸得粉身碎骨,而且至今没有一种战车上的主动防御系统能够拦截这么重的炸弹。别说直接命中,就算在附近几米内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也能将坦克抛个底朝天。如果使用炸弹,别说专门打坦克的DW…26B,就算不擅长打坦克的J…17A也能成为M24A3的克星。

问题是,战场距离陆航基地与空军基地太远了。

为了阻止两股印军会师,获得各个歼灭的机会,必须在占西、班达、穆尔瓦拉与埃达沃围成的四边形区域内歼灭印军主力部队。该区域距离最近的陆航基地750千米,距离空突161旅的基地也超过450千米,而距离最近的空军基地超过1100千米。虽然裴承毅已经让工程兵开始修复占领区内的印度空军基地,并且在空突部队驻地建立临时陆航基地,但是这些工程都是针对下一场决战而准备的,修复印度空军基地的工程最快也要到9月10日才能完工,而建立临时陆航基地的工程只能在9月20日前完工,赶不上即将爆发的战斗。如果利用空突部队驻地部署陆航上的低空攻击机群,攻击部队的战斗力肯定会大受影响,持续作战能力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战术航空兵可以通过空中加油等方式参加战斗,但是会对部队的持续作战能力造成影响,让已经疲惫不堪的飞行员继续冒险战斗。

不是不能动用空中支援,只是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空中支援上。

相对而言,裴承毅更加愿意使用方便快捷,而且“价格低廉”的远程炮兵。

出了77军那个规模相当于普通炮兵旅2倍的第775炮兵旅之外,战场上还有54军的两个炮兵旅,24军的炮兵旅。如果有必要,还能动用战略空运力量或者铁路运力,从其他部队抽调几个炮兵旅,比如一直在尼泊尔欣赏高原风景的38军的2个炮兵旅。

只要能够集中6个炮兵旅,炮火支援就能顶替空中支援。

虽然动用远程炮兵的麻烦也有很多,但是粪承毅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第137章 修铁路

8月24日凌晨,在瓦拉纳西修建陆航临时基地的数百名工程兵放下手上的工作,搭上了空突161旅的垂直起降运输机。数个小时后,垂直起降运输机再次返回瓦拉纳西,运走了工程部队的重型施工设备。

工程兵赶到之前,54军按照前线指挥部的命令,加强了对安拉阿巴德的包围。

按照裴承毅的部署,工程兵首先抢通从瓦拉纳西到法塔赫布尔的铁路线,因为铁路线经过印军控制的安拉阿巴德市区,所以工程兵要在印军防御阵地外修建一条临时铁路,将被切断的铁路重新连接起来。因为安拉阿巴德位于恒河南岸,恒河上的几座公路与铁路大桥已被炸断,法塔赫布尔在安拉阿巴德西面,所以临时铁路只能从安拉阿巴德南面绕过去,而且需要连上向南通往马尼格布尔的铁路。

利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修建一条临时铁路的问题并不大。

比较麻烦的是,临时铁路距离印军阵地不到5千米,很容易遭到破坏。为此,裴承毅让54军在铁路线朝向印军的一侧修建防御阵地,在阵地上部署半个旅的兵力,将另外半个旅的兵力放在阵地两端。用1个旅的兵力守卫总长度不到10千米的防线,基本上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见到中国军队修建连接到法塔赫布尔的铁路,印军立即惊慌失措。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77军必须依靠铁路线,但是中国军队在这个时候打通铁路线,摆明了要增强77军的持续作战能力,不但要歼灭法塔赫布尔的守军,还要为继续向西推进打下基础。只要铁路线通车,中国军队就不用急着攻打安拉阿巴德,集中力量向西推进,说不定会一口气打下坎普尔。

印军的第一反应就是发起反击。

在54军的阻挡下,丢掉所有重装备的安拉阿巴德守军无力越过5千米的“生死线”。

24日上午的几次反击,除了在54军的阵地上丢下上千具尸体外,印军没有别的收获。

随着临时铁路线的终点一点一点的向西推进,印军面临的现实愈发残酷。

打是死,不打等差也是死。

此时,几乎没人不佩服裴承毅的胆略。

在印军阵地前沿修铁路,恐怕没有几个指挥官能够想到这样的战术。

问题是,包括杜奇威在内,没有任何一个印军将领看出了裴承毅的战术意图,至少没有看出裴承毅的所有战术意图。

临时铁路是要通往法塔赫布尔吗?

虽然绝大部分印军将领持这个观点,但是杜奇威却持完全相反的观点。

在杜奇威看来,裴承毅让工程兵上去修临时铁路,不是为了打通前往法塔赫布尔的铁路线,而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