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第10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综合考虑整个北方战线上的局势,更让杜奇威相信,这是裴承毅在迫使他分兵。
锡韦雷克己经被合围,就算第101突击师的运输机群还能出动,也无法迅速将美军主力转移到马拉蒂亚。因为锡韦雷克的战略价值不在马拉蒂亚之下,如果丢掉锡韦雷克,无论如何也守不住马拉蒂亚,所以杜奇威只能另想他法,从其他地方调遣部队,加强马拉蒂亚的防御力量。
能够及时增援马拉蒂亚的,只有在巴赫切方向上活动的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
也就是说,杜奇威不得不在这个时候有所取舍。
强攻巴赫切,还是保住马拉蒂亚?
这是一个非常痛苦,也非常艰难的抉择。
已经有足够的迹象表明,困守巴赫切的第八战斗单位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只要进攻持续下去,不出48小时,裴承毅就会放弃巴赫切,让这支作战部队向南突围。为了歼灭该部队,杜奇威已经做好了安排,打算在伊斯拉希耶北面投入1万美军与大约10万土耳其国民军。如果一切顺利,歼灭第八战斗单位之后,美土联军能够顺势攻打奥斯曼尼耶,歼灭盘踞在那里的第五战斗单位。虽然没能按照杜奇威之前的预料,如愿以偿的歼灭在尼济普受到洪水冲击的第六战斗单位,但是只要能够歼灭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同样能够改变战局。
杜奇威不可能不知道,裴承毅集中兵力攻打马拉蒂亚,就是向为巴赫切解围。
设想一下,如果杜奇威将围攻巴赫切的部队派去增援马拉蒂亚,就算在没有主力部队的情况下,共和国军队仍然无法打通前往巴赫切的地面通道,裴承毅也很有可能让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先后向南突围,冲开美土联军的包围圈。到时候,就算能够守住马拉蒂亚,也无法重创对手的主力部队。因为第六战斗单位的损失并不大,所以裴承毅很有可能以调整部署的方式,最终集中3个、甚至5个战斗单位的强大兵力,再次向伊斯肯德伦发动进攻。就算裴承毅无法集中这么多兵力,也会设法把第七战斗单位派过来,与第六战斗单位一道顶替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不管怎么说,如果增援马拉蒂亚,美军很有可能错失扭转战局的唯一机会。
问题是,能够放弃马拉蒂亚吗?
虽然杜奇威坚信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的状态非常不理想,无法继续保持进攻强度,但是谁也不能否认,这两个战斗单位总能在最重要的关头创造奇迹。要知道,在此之前,也有人认为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打不下迪亚巴克尔。站在杜奇威的角度,他必须担心裴承毅假戏真做,即在美军不增援马拉蒂亚的情况下,让2个战斗单位集中全部力量发动进攻。
如果共和国军队在24小时内打下马拉蒂亚,战局将变得对美军极端不利。
要知道,从马拉蒂亚到巴赫切,不但有高等级公路与铁路,沿途还没有一座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城市,全是些小城镇。也就是说,只要共和国军队及时打下马拉蒂亚,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进军巴赫切。
显然,这就是裴承毅的用意。
不管杜奇威救不救马拉蒂亚,他都能替巴赫切的第八战斗单位解围。
从这个角度讲,杜奇威就不能不救马拉蒂亚。原因很简单,放走第八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最多是让美军少了两个战果而已。因为这两个战斗单位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损失惨重,所以很难在短期内再次参战。如果丢掉了马拉蒂亚,还放跑了第八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美军损失的就不是战果,而是最后一线希望。
15日上午,确定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开始调整部署后,杜奇威给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的指挥官下达了命令,让他们集结至少1个装甲旅与2个步兵旅的兵力,在傍晚之前从巴赫切出发,务必在16日天亮之前到达马拉蒂亚,并且协助在该地负责防御工作的第101突击师巩固防御阵地。
随后,杜奇威还联系了土军总参谋部,要求土军高度关注马拉蒂亚方向上的战斗。
当然,杜奇威没有忘记另外一件重要事情,那就是让土耳其国民军立即投入刚刚动员起来的预备部队与民兵,在巴赫切当奥斯曼尼耶方向上顶替美军发起进攻,务必在马拉蒂亚方向上的战斗结束之前,阻止共和国军队突围。
虽然没人认为土耳其围民军、而且是动员部队能够挡住第八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的突围步伐,但是杜奇威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尽量发挥土军的战斗力,为美军争取更多的机会。
杜奇威并不知道,他的对手不是裴承毅,而是袁晨皓。
虽然从当时的局面来看,袁晨皓很有可能料到杜奇威会从巴赫切抽调兵力增援马拉蒂亚,不然不会让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摆出攻打马拉蒂亚的架势,但是袁晨皓并不负责巴赫切方向上的作战行动,也就不会为第八战斗单位考虑。事实上,裴承毅也没有让袁晨皓替巴赫切方向上的作战行动考虑。由此可见,袁晨皓在安排这轮作战行动时,优先考虑的肯定不是替第八战斗单位解围,而是要利用攻打马拉蒂亚的作战行动,让美军放弃坚固的防御阵地,在运动战中歼灭美军主力。
毫无疑问,攻打马拉蒂亚不是袁晨皓的目的。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袁晨皓的任务就是尽快向西突击,与西面战场上的友军会师,不然在此之前不会让第十战斗单位南下前往尚勒乌尔法。因为洪水阻挡了第十战斗单位向西挺进的步伐,所以袁晨皓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集中兵力攻打马拉蒂亚。
随着美军出动,袁晨皓才发现,他此举竟然帮了王学平与江晚承。
当然,这是好事。
确定美军准备增援马拉蒂亚之后,袁晨皓立即认识到,因为通往马拉蒂亚唯一公路线并没打通,而且地面公路里程超过了200千米,所以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不可能赶在美军的增援部队之前到达马拉蒂亚。
无法及时到达马拉蒂亚,那就意味着无法顺利打下马拉蒂亚。
也就是说,与西面战场上的友军会师的行动不会太顺利。
如果是别的指挥官,肯定会另寻他途,比如绕过马拉蒂亚。但是袁晨皓不是那种知难而退的人,而且在阿塔图尔克水库北面进军,要想利用铁路线运送物资,就必须攻占马拉蒂亚。
对袁晨皓来说,决战无法避免。
因为这有2个战斗单位,所以袁晨皓不可能同时在锡韦雷克与马拉蒂亚打两场决定性的战斗,必须设法改变这个局面。
正是如此,从15日下午开始,针对锡韦雷克的炮击突然猛烈了许多。
到此,马拉蒂亚方向上的决战态势终于形成了。
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133章 最高指示
袁晨皓在调兵遣将,裴承毅也在积极准备。
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向马拉蒂亚方向上集结的时候,裴承毅就猜出了袁晨皓的意图,即逼迫留在锡韦雷克的美军出来阻击北上的共和国主力部队,在野外运动战中歼灭美军主力部队,然后由两伊军队攻占锡韦雷克。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两伊军队占领锡韦雷克的时候,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也攻到了马拉蒂亚城外。
这是一个非常有想像力的进攻计划,但是可行度并不高。
在杜奇威调整部署之前,裴承毅就料到杜奇威会将第2装甲师与第4步兵师的部分部队派往马拉蒂亚,而不是让锡韦雷克的守军去阻击第一战斗单位与第十战斗单位。只不过裴承毅并没提醒袁晨皓,在他看来,袁晨皓不可能想不到这种情况。更重要的是,对裴承毅来说,这绝对是改变西面战场局势的好机会。
与他一贯的指挥方式一样,裴承毅没有让第八战斗单位与第五战斗单位突围,而是要求王学平与江晚承无论如何也要再坚持48小时,为此,裴承毅答应在24小时之内为两支部队各提供一次空投补给。
可以说,空投是当时为两支战斗单位提供补给的唯一办法。
为了安排这两次空投,裴承毅不得不联系叙利亚当局,把战略物资的运送地点由阿勒颇改到哈塞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运输机群在返航的时候,装上囤积在哈塞克的作战物资,到前线执行空投任务。虽然这会将运输机的返航飞行时间延长2个小时左右,但是向叙利亚提供战略援助属于政治任务,重要的是有没有,而不是投送速度,所以中途耽搁点时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这两次空投非常关键。
准确的说,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再坚持48小时至关重要。
为了确织巴赫切与奥斯曼尼耶方向上的战斗不会出现意外情况,裴承毅还联系了第六战斗单位的蹇柄彪中将,让他尽快结束救灾工作,至少让战斗旅与支援旅的空运部队尽快恢复战斗状态。按照裴承毅的部署,就算荡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能够坚守阵地,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还得用上第六战斗单位。
最大的遗憾,莫过于第七战斗单位无法参战。
不管怎么说,随着决战的氛围越来越强,裴承毅没再犹豫。可以说,包括袁晨皓的部署在内,几乎所有行动都在为决战做准备。
此时,几千千米之外,李存勋正在全力为决战争取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先决条件。
介绍完情况后,李存勋的目光就落在了顾卫民手里的文件上。
与王元庆不同,顾卫民更重视书面报告,而不是口头陈述。虽然多年的职业间谍生涯让李存勋更喜欢以口头陈述的方式来汇报情况,但是在元首的要求下,他也在改变自己的工作习惯,每次汇报情况,李存勋都会花时间做些准备。
合上文件后,顾卫民沉思了一阵才抬起头来。
这是顾卫民的习惯性动作之一,但是每次李存勋都有一种奇特的感觉,即在做出决策的时候,顾卫民不是很自信。当然,这绝对是个错觉。4年下来,有足够多的事例让李存勋相信,顾卫民绝不是外界认识的那种没有魄力的国家领导人。虽然与王元庆相比,顾卫民在决策能力上有所欠缺,但是在重大问题上,顾卫民的胆识与魄力不比王元庆差。如果非要找出顾卫民的缺点,那就只能说他看得没有王元庆那么长远,因此在某些重大问题上,不像王元庆那么积极主动。
“没有别的选择吗?”顾卫民问得很直接,因为在李存勋面前没有必要拐弯抹角。
“我们反复考虑过,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李存勋也说得非常直接,“客观的讲,战争拖下去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国防部的报告说得非常明确,在第一周的战斗中,我军的损失就超过了印度战争,战争开支更是高达数万亿元。虽然后期的战斗强度有所降低,但是损失不会低到哪里去。除了损失,我们还得关注部队的伤亡。根据最新的战报,在没有统计第五战斗单位与第八战斗单位的情况下,我军已有大约五千名官兵阵亡,而实际阵亡数字很有可能超过八千人,伤亡总数则在两万到两万五千人之间。毫无疑问,如此惨重的伤亡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承受能力。”
“事实上,美国也不会比我们好多少。”
“确实如此,美国的情况比我们糟沸得多。因为我军一直掌握着战场主动权,所以美军在战争开支与人员伤亡上,都超过了我们。但是我们必须知道,美国是全球唯一不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发达国家,而且上一次让美军伤亡惨重的战争已经过去了二十年,美国民众对战争的承受能力不会比我们低多少。”李存勋的话语不急不慢,给人一种很有自信,也非常坚定的感觉。“目前看来,战场局势仍然对我军有利,但是谁也无法保证我们能够将这种有利的局面一直保持下去。对我们来说,最佳的选择就是在有利的情况下结束战争,逼迫美国与我们进行停战谈判。虽然这次的停战谈判不会太轻松,很有可能拖上好几年,出现边谈边打的局面,但是只要停战谈判开始,我们就能收获战果,即便还要打下去,也能保住已经收获的战果。总的说来,尽快迫使美国当局承认战败,是我们取胜的唯一途径。所谓打蛇打七寸,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得用一次决定性的行动,重创美军,让美军失去继续战斗下去的能力,至少得让美军失去扭转战局的能力。”
“也就是说,必须拿美国海军开刀?”
“相对而言,美国海军舰队最为脆弱,也最为重要。”李存勋又看了眼顾卫民手上的文件,似乎觉得有必要说得更详细一点,“与我们相比,美军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基地,特别是能够为前线作战部队提供直接支持的空军基地。按照我们掌握的情况,美以联军没能在叙利亚南方的战场上取得突破,与缺少空中支援有很大的关系。为此,在东地中海与红海活动的两支美国舰队主要为美以联军提供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