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压寨相公要崛起 >

第227章

压寨相公要崛起-第227章

小说: 压寨相公要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李子勋的话,孙千方点了点头。说道:“子勋所言极是。大多郎中,其实都是跟着师傅,或者照着医书背下来了几种症候,几样方子,几味药材而已,想要做到辩证,却到底欠缺了些火候。倒不是他们不愿上进,只是实在是缺少名医教导,无法得成了。”

    “既然说起此事,老夫也觉得,有些郎中也是有些本事的,有几个针对某些病疾十分有效的方子,却引为家传之宝,绝不外露,人若得此疾症,只能找他去医治。如此一来,到底不过只是方圆之人而已,若是远离于他,又或是不知晓其人有妙方灵药,便无可奈何了。”孙千方捋捋胡须无奈道。

    李子勋摇了摇头,说道:“小子也行医多年,往年就曾见过,郎中藏掖良方,传之不过几代,子孙有不愿为医的,必然失传,着实可惜了。”

    “是啊!”孙千方摇了摇头:“医者所为,就是要救治人命,岂能以一己之私,藏匿良方妙药?若是令那良方妙药就此失传,又更是暴殄天物,为之可惜了!”

    李子勋与那侍卫相视一笑,然后见机说道:“所以,小子以为,只要能够先解决掉这些问题,就可以极大的促进医术的发展,形成专业的医护人员。”

第359章:事成() 
孙千方听完愣了一愣,疑惑的问道:“敢问子勋,何为专业的医护人员?”

    “所谓医护人员,就是指医者与护理者,医者诊治、查验、定方,护者安抚病患、敦促其服药等等。而专业,则是相对于如今现有郎中而言的。毫无疑问,如今民间现有的郎中,都不够专业。所谓专业,是专精一业之意。专者,专一也,业者,行当也。其意指专门从事某种学业或职业,又指对一种学问或行业了解极为透彻。专业医者,就是说其专门从事医疗行业,同时又对医学之道颇为精研,理解深刻的这些医者。”李子勋笑着向孙千方解释道。

    “若真如子勋所言,倒也是一件大好事。”孙千方摇了摇头,说道:“可如何达成子勋口中的专业医者呢?”

    李子勋又给众人添了一轮茶水,这才又说道:“小子倒是有一个办法。”

    “哦?”孙千方看看李子勋,问道:“子勋还请讲来听听。”

    “方才小子已经说过,如今的郎中,非是不思上进也,而是就算想要上进也面临着没有好师傅教授的局面。

    小子就想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治好百姓的病不如培养出来无数个能够治好病的医者来!为何不能由孙爷爷和太医署牵头,将我朝之前所有的医道成果全部进行验证对错,纠正之后,再行集结成册,同时发动天下郎中,由朝廷给予奖励,使郎中贡献出自己独门的方子来,再加上孙爷爷您一生行医之经验所得,共同辑录,成就一部欣国的医道全书,集当世诊治经验之大成,是为总结之册。然后刊行天下,使天下医者有书可依,成我朝医者教科之用书,此书之于医者,犹如四书五经之于儒生。

    如此一来,天下医者岂不全都能学到孙爷爷的医术,全都能学到前人正确的医道知识,再也不愁无所可学?如此一来,天下郎中岂不全都成了专业医者,便是平民百姓,一些最简单的疑难杂症,对照此书也可进行初步的自我诊治,去看郎中的时候也好更加详尽!此法,诸位以为若何?”

    “此法甚善!”一旁的侍卫听完,立刻激动的拍掌叫好,“若是果真能够集成此书,那欣国的医者便都有所依仗,以后无论是诊治病情,还是学习医术,都可以参照此书。如此一来,又该造福多少黎民百姓!好!李爵爷之策甚妙,小的觉得要是陛下听见您的建议,一定会命令太医署所属医官鼎力支持!”虽然侍卫没有完全听懂李子勋所说,但是他知道只要赞同就对了,这样就不愧陛下派他过来的意图。

    “不错,此策大善!”孙千方也是点了点头:“不过,便就是编纂出了这本书来,又如何能够推行天下?”

    那侍卫笑了笑,对孙千方说道:“若是孙神医真的愿意辑著此书,陛下一定会十分欢喜的,之后自会令各州县医馆并行之。而且,孙神医您还不知道吧,如今刊印书籍,早已经不用在做那费时费力的雕版了。全赖李爵爷的活字印刷之术,如今天下再无缺书之忧。数万册不过也只是区区数月时间而已,孙神医无须担心。”

    “孙爷爷!”李子勋站起了身来,躬身向孙千方行了一礼:“若是此书著称,且不论诸位定然要名垂青史,就说这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又有多少能够受益无穷?!郎中有了参照,医术会进步,会治愈更多的百姓。

    孙爷爷您一生探索医道,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走遍深山老林,了解草药特性,不断积累走访,收集民间医疗之经验,秉行济世活人之原则。若是能够著成此书,岂不更加能够济世而活人?

    小子替天下百姓向孙爷爷请求之,还请孙爷爷主持著成此书,升定当鼎力相助,提供一切之便利!只要孙爷爷答应,陛下那边想必也很容易说服,毕竟,小子也相信陛下心怀天下民生,也定然会一力促成此事!还请孙爷爷看在苍生份上,主持编纂此书!”

    “不错,欣国之中,有能力与威望主持此书者,唯有孙神医一人耳!”侍卫这时候也是起身躬身而拜,说道:“只要得到陛下的首肯,那么太医署上下一干人等,比将当全力相助孙神医施行此事,著成此书!”

    “你们快快起来!”孙千方笑着对二人摆了摆手,然后低头沉思片刻后,这才激动道:“诸位心怀天下苍生,老夫又何尝不知?老夫身无所长,唯此医术一道,尚有些许心得,为天下苍生计,敢不倾囊而献?!实不相瞒,老夫一直都觉得当今之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应当博采群经,删繁去复。还请诸位助我,为天下医者,为天下百姓,著成此书!”

    二人连声称是,众人又一起筹划了许久。孙千方一生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早已有著书的打算,如今有了朝廷的支持,定然会更加便利,是以此时也是兴致勃勃,立刻着手筹划了起来。

    “此书注定会是一部旷世之医书耳,不知当为何名?”那侍卫笑着对孙千方问道。

    孙前方看看李子勋,说道:“此策既是子勋所提,不若便由子勋来取个名字吧!”

    李子勋连忙摆手道:“怎可让小子起名。此事还是的依赖孙爷爷您,那这医书的名字自然是由您取才最合适!”

    孙千方笑道:“虽说如此,但如果此事不是子勋提议,那也不会有什么医书诞生。”说完,孙千方自嘲道:“而且老夫对于这起名实在没有什么天赋!”说完自己先笑了起来。

    听此,李子勋对孙千方的观感更加好了,毕竟对此医书起名一事一定会随着这本医书流传开来,到时为这医书起名的人自会闻名于世。孙千方肯定也是了解的,但还是轻易的将其给让给了自己,李子勋心里十分感激。于是也不推辞,想起这历史性的一刻由自己一手促成,心中不免激动。

    看着孙千方,李子勋不由得想起了上世华夏著名神医孙思邈,他们二人是何其相似。想及此便脱口而出:“对于我们医者而言,人命重于千金。此书若成,不如便取之为千金方吧!”

    “此名甚好,跟孙神医的名字不谋而合!”一旁的侍卫笑道。

    “好!”孙千方不由的激动称是:“人命重于千金,此书,便叫做千金方!”

    李子勋对于说服孙千方着作医书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之前端木易将孙千方的所有事情都详细的跟自己讲过。听完孙千方的事迹,李子勋不由得就想起了孙思邈。这二人简直就是处在不同位面,但却相同的人

    而前世的孙思邈就是有感于方药本草部秩浩繁,仓卒间求检不易,于是博采群经,删繁去复,并结合个人经验着作成千金方三十卷,成为华夏古代中医学经典着作之一,被誉为华夏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所以李子勋才这么容易答应端木易过来劝阻孙千方,过来之前,二人也已经被端木易嘱咐过,二人一起劝说孙千方答应了主持编写医书一事,甚至为此,端木易还许下了很多的好处,包括将李子勋的一些事迹透露给孙千方。

    如此一来,既能够促成这本医学经典早日出世,造福世间,又能够以此将孙千方留在京城。

    孙千方答应之后,二人就同他一起去面见端木易,李子勋二人在端木易的的面前同他一起唱了出双簧,演了一场劝说端木易的戏码来,端木易自然是当即立刻表态,绝对大力支持孙千方的着书工作,并且指令包括太医署在内全国各个州县的医馆与地方官员必须要一力配合,而由孙千方坐镇太医署,一力主持千金方之编纂。

第360章:谋事变() 
那边李子勋还在想着早点放假回益州,而不知此时的蜀王府正在商议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还请陈世子和秦世子好好劝劝蜀王殿下,此事宜早不宜迟。”一旁的崔石原一脸焦急的劝说喝着香茗的二人。

    听了崔石原的话,两人也是一阵苦笑。“不是我等没有劝过蜀王殿下,而是此时蜀王殿下还没有下定决心。非要等到突厥那边先动手,才肯行事。如果蜀王殿下一旦下定决心,其余的事情倒是简单,毕竟此事我们以商议许久,一切都已准备妥当。”陈立峻这个时候说道。

    “不,等到突厥他们动手,皇帝这边恐怕会先察觉,而等到皇帝先动手,恐怕一上来就是雷霆万钧,蜀王殿下到时候根本就不会再有反抗的机会。事到如今,已经是你死我活的地步,点下如此妇人之仁,怕是要送了性命。”崔石原一字一顿,盯着陈立峻说道。

    这个时候也就这位能够和蜀王端木贤说上话,如果陈立峻再不苦劝先下手为强,那么到时候大家的下场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也不等陈立峻继续说话,崔石原接着说道:“蜀王殿下虽然深得陛下器重,只是此事牵扯甚广,两位世子应该知道,只要陛下一旦得到消息,只怕再怎么看重亲情,也肯定会对蜀王殿下下杀手。我等虽然只是幕僚,您认为到时候我们能够全身而退吗?不止是为蜀王殿下,也为了我等惜身保命,还请二位世子爷三思。”

    陈立峻二人如何想不到这一点。这会儿再被陈立峻说出来,心里头也是一阵发苦,自己这些人果真是已经把性命寄托在蜀王端木贤身上了,要是端木贤还不行动,怕是到时候离心离德,端木贤更加不容易成事了。

    想到这里,陈立峻和秦余对视一眼,然后对崔石原说道:“即使起兵,但是如今蜀王殿下虽已经有杀皇帝和太子之心,但是迟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所以便是我等苦劝,怕是效果也不是太好。不知道石原有什么好主意。”

    崔石原这会儿也没有放松,只是简单说道:“威胁到性命的时候,蜀王殿下自然会做出决断。而这样的时机,恐怕也不远了,就在这几天。”

    听到崔石原如此笃定地说时机不远,陈立峻和秦余一脸震惊,当下就问道:“你为何如此肯定?”

    “不是我肯定,而是因为在下得到消息,皇帝哥哥将皇宫精锐调走大部分,现在皇宫中的防卫是最松弛的时候,只要我们果断一点,带兵进宫,瞬间斩杀一众重要人等,然后逼迫皇帝交出手中大权,那么大事就定了。”

    崔石原把将自己的想法对二人全盘说了出来。

    对于精锐调走一事,陈立峻和秦余也有所了解,心中一合计,确实按照崔石原所说的推演下去,那么蜀王殿下成功的几率太大了,大到他们心里最后一丝顾虑都给消除掉。

    震惊之下,这两人不由得对崔石原也是高看一眼。这样的计谋,确实很毒辣,还好崔石原是在自己这方的阵营里。真要跑到端木弘业的手底下,凭借端木弘业虚心接受建议的本事,把崔石原的提议作为一种备用的手段,都能让蜀王殿下好好喝一壶。

    眼见得夜色已深,大街上已经宵禁,陈立峻就留下崔石原,三个人开始合计接下里的事情。

    谈论这怎么对付端木易,这个时候陈立峻二人才发现崔石原的厉害之处。

    二人一开始对于崔石原并不是很看重,只是以为他有些溜须拍马的本事,这才得到蜀王殿下的看重,现在看来,这崔石原也是有些本事的,而且为人做事心狠手辣,向来也是位成大事之人。

    收拾好心神,陈立峻继续开始和崔石原还有秦余讨论关于怎么逼端木贤先下手为强的事情。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