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骁雄 >

第171章

骁雄-第171章

小说: 骁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头恨恨地看了一眼阳城,耶律麻答率着一众残兵败将,直朝耶律德光的大营奔去。(注1)

    注1:阳城偷袭战与阳城诈城战,以及杨召部分的内容,纯属虚构,请勿当真。

第二百八十一章 原来是他() 
接到李风云收复阳城的消息,杜重威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怎么可能,刚刚才得到阳城被耶律麻花偷袭得手,守将侯英生死不名,粮道与后路被截断,大量粮草与补给落入耶律麻花之手,转眼间,就又收到阳城被收复的消息,夺回了粮草与补给不说,还救出了四千被俘的官兵,收服了两万降兵。

    李风云是如何做到的?

    杜重威生怕这消息有假,又细细询问了种种细节。

    一切细节严丝合缝,毫无破绽,杜重威听罢,哈哈大笑:“李将军果然是福将,回去告诉杨召杨大人,此战结束后,本帅必定向圣上奏报此事,一个节度使的官职少不了他。”

    说罢,杜重威擂鼓聚将,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通报全军。

    原本军心动荡的二十万大军听闻此事,军心大振。众将纷纷大赞杜重威远见卓识,料事如神,早就伏下这支奇兵,并立誓要重挫契丹军,请战之声络绎不绝。

    刘知远与郭威对望了一眼,各生感叹。

    郭威心道:“李风云恐怕不止是一名福将,简直是不可多得的帅才,天下间有几人能在这种危难之际,生出这等急智,只手回天,挽倾厦之将覆,了不起,了不起!

    古有‘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之语,我瞧这李风云的本事,恐怕也不在卧龙、凤雏之下。得之可安天下!”

    李风云巧取阳城之后,没有全军驻扎于城中,阳城只有那么大,这么多人簇拥在城中,非但不会给阳城更好的保护,反而会使阳城更加不安全。

    从两万降军中,李风云挑选出四千多敢战之士,扩充到风云营。这样一来,风云营足有将士六千余众,仍然分为六团,不过每团兵力达到千人,足一比得上一个中折冲府了。阳城便暂时交由风云营镇守。

    在阳城南门外设一座营寨,刚刚投降的杨召率领一万六千人就驻扎于南门之外,作为阳城南门的屏护。

    又在阳城北门外又设一座营寨,皇甫遇的六千精骑和四千多原阳城被俘兵卒都安置在这营寨中,作为阳城北门的屏护。

    阳城只有两座城门,有这两座营寨做屏护,与阳城形成相互支应之势,相信即便耶律德光再次派兵来袭,想要轻易袭取阳城,已经是不可能的事。

    刚安排好阳城的防务,忽然有亲卫前来禀报,说南门外来了一拨人马,约有两千人,自称是怀化中郎将、轻车都尉、阳城镇守将军侯英,率部来接收阳城。杨召不敢与他们动武,只将他们挡在了南门之外。

    “大帅这么快便派人来接收阳城么?没听大帅说起呀!”李风云心中奇怪,又觉得侯英这名字有些耳熟,似乎在哪里听过,不过一时想不起来。

    正在疑惑之际,一名原阳城县衙机灵的文书上前解释:“李将军,这侯英将军,就是那位被耶律麻答打跑的那位,没想他这么快就听到消息跑了回来。

    原本他没这么窝囊,听说当初这位侯英将军,原本是赵州的指挥使,契丹刚刚南下之时,还与契丹大军狠狠地干过一仗,只可惜力量相差悬殊,被契丹人打败,他也因此在战场丢了一只耳朵。

    他本想以死尽忠,谁料被他的部下强行拦下,救出了战场,一直逃到了开封。

    在开封,圣上听闻他的事情,非常感动,便赐封他为怀化中郎将轻车都尉,以做嘉奖。

    这次杜大帅率领二十万大军北征,侯英将军割破手指,写下血书求战。圣上亲自嘉许他为忠勇之士,将他派到杜大帅的军中。”

    李风云听罢,奇道:“这般说来,这位侯英将军即便本事不济,但也确实是忠勇敢战之士,怎会糊里糊涂丢了阳城逃跑了?”

    “屁!”文书的这番话惹怒了帐中一员猛将,王大山涨红了脸,跨步走了出来大声道:“刚才听见侯英这名字,末将就怀疑是他,没想到真的是他。侯英,哼哼!主公,莫非你忘了当初遇见我时,被你割掉耳朵那名逃将?”

    李风云一愣,随即想起当初和莫轻言、杜如月三人前往镇州途中,路过一个被契丹鞑子肆虐过的无名小村,在那里,他遇见了一名不战而逃的晋军将领,被他割去了一只耳朵,名字好像就叫侯英。

    “原来是他!”李风云一下子想明白过来,哈哈大笑道,“让他来镇守阳城,阳城焉能不失?”

    随即李风云脸色一虎,喝道:“叫侯英那厮单身来见我!两千兵卒,全给我下了兵刃,圈禁起来!”

    一边的皇甫遇十分奇怪,问起侯英之事。

    李风云便将当初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又叹道:“没想到当初我割了他一只耳朵,他反倒以此为战绩前去邀宠,更没想到满朝的文武竟然都被他骗了,居然还给了他一个什么怀化中郎将轻车都尉的嘉奖。

    如果这样的人都会被嘉奖,那置万千奋勇杀敌的将士于何处?

    叫这样的人领兵打仗,难怪败仗会一个接着一个。”

    皇甫遇燥得满脸通红,李风云这句话,骂尽了满朝文武,包括当今皇帝,堂堂大晋,军国大事,居然交给这样的人之手,怎能让他不脸红耳赤?

    李风云当初责怪杜重威,说杜重威派了一头猪来镇守阳城要地,皇甫遇还觉得有些过份,现在看来,说侯英是头猪都是抬举他了,猪还有奋勇之举,这家伙根本就是一个只会吹牛说大话的兔崽子。

    一只差点断送二十万大军将士性命的兔崽子。

    这样的人,居然还敢带人来要回阳城,这家伙的信息还真灵通。

    杜重威居然派一只胆小如鼠的兔崽子来镇守阳城,未免也有失察之责。

    皇甫遇却不知,侯英原本赵州的指挥使,属于杜重威的旧部,又受朝廷钦派,他自己又主动跳出来要求镇守阳城,杜重威不派他来,又会派谁来?

    “重瞳(注1)之下,难免有所疏漏,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皇甫遇轻叹一声,说道。但是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像侯英这样的官员,这样的武将,恐怕不止是疏漏,在大晋国大把都是,有岂是一句“疏漏”可以遮掩得过去的?

    注1:相传舜每只眼睛有两个眼珠,也就是重瞳,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情,所以后世有“重瞳亲照”之语来形容皇帝明察秋毫。

    皇甫遇说这句话是在为小皇帝石重贵和满朝文武解释和遮掩这件丑事,毕竟此人忠于皇帝,忠于大晋,不愿说大晋的坏话。史书中,他后来的命运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百八十二章 怒审侯英() 
“将侯英带进来!”李风云猛的一拍惊堂木,宛如是阳城的县令。

    县衙大堂外侯英身子不由自主的一抖,心中暗道:“看来,这个李将军似乎不是那么好说话,我这次来是不是来错了?”

    可是不来又能怎样?

    丢掉了阳城,等若是断送了杜重威二十万大军。

    若是杜重威那二十万大军果然全军覆灭那还好办,怎么说都凭他这一张嘴。无论是回开封勤王救驾,还是干脆投靠契丹人,侯英的选择十分多,反正罪责都可以推到杜重威身上。

    这样的事,侯英不止干过一次两次。最得意的那一次,就属凭着被李风云割掉的一只耳朵,居然骗得了小皇帝的一旨诏书,钦封为怀化中郎将、轻车都尉。虽然只是虚衔,但是这代表着荣耀和财富。

    朝中真没有人看出其中的猫腻?不见得吧!

    朝中的聪明人多如牛毛,又怎会识别不出他侯英的小小伎俩?只是朝廷需要这么一个典型来鼓舞士气,于是便选中了他。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侯英上下打点的功劳。

    可见这世上的许多事情,怎么做其实不重要,怎么说才重要。光说不练是假把式,光练不说是傻把式。自古以来,假把式远远多于傻把式,越往上越是这样。

    聪明人之所以是聪明人,就是因为他们能把别人的功劳说成是自己的功劳,能把黑的说成是白的。

    如果杜重威这次真的败了,毫无疑问,侯英又会成为一名浴血归来的忠勇良将,一名杀破契丹人重重包围的骁勇悍将,无过反而有功。

    朝廷需要这样的人来妆点,来鼓舞人心,而侯英正符合这个条件,两度突破重围,浴血南归,这是怎样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最重要一点,侯英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该如何讲述这个故事,他更知道如何去打点那些让他讲故事的人。

    可是,该死的李风云,居然又赶跑了耶律麻答,收复了阳城,杜重威的二十万大军因此而死里逃生,很有可能,这场大战的胜利者不是耶律德光,而是杜重威。

    这将置侯英于何处?

    不用想,侯英也知道,杜重威恐怕恨他已经恨到了极处,恨不能剥他的皮吃他的肉。

    这场大战,如果以杜重威的胜利告终,那么,杜重威将再次成天下瞩目的英雄,他的话没有人会怀疑。杜重威飞上了云端,就意味着他侯英落到了地狱。朝廷必定会发出通缉令捉拿他,那么他这一辈子就只能躲躲藏藏过日子了。

    投靠契丹人?笑话,如果契丹人夺得了中原,投靠契丹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没有,难道跟着契丹人去塞外吃风饮雪,过一辈子苦日子?这还是姑且不论契丹人肯不肯接纳他。

    所以,侯英得到李风云收复阳城的消息后,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来找李风云。

    镇守阳城的这差事侯英也不想做了,李风云愿意做就让他去做吧,只求李风云能在功劳书上添上他侯英的名字就成了,这样下来,功过相抵,至少杜重威不再好意思再拿他来问罪吧!不看僧面,也要看李风云这尊金光大佛的面子不是?

    当然,这么一来,大出血是必然的。好在这些年,侯英搜刮得也不少,想来也能满足李将军的胃口,再说,他还带来了两千精兵,在这个年代,有谁不想自己的军队又雄又壮,刀把子意味着一切,这便是最好的礼物。

    从另外一方面讲,侯英怎么说也是朝廷钦封的怀化中郎将、轻车都尉,头上还戴着阳城镇守帽子,有这顶帽子,李风云瓜分起那些残兵来,更名正言顺。

    基于这些考虑,侯英没有怎么犹豫,听闻到李风云收复阳城的消息后,立刻带着那两千残兵败将来见李风云。

    可是眼前的情形,又让侯英心生疑窦:“难道我什么地方想错了?”

    “罪将侯英拜见李大人!”侯英低着脑袋,颤颤巍巍地走进了县衙大堂,不等李风云发话,兜头就拜。这时候,态度很重要,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千万不能给这位李大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你还知道你有罪?”李风云呵呵冷笑道,“说说,你何罪之有?”

    声音有些耳熟,似乎在哪里听过。

    不过侯英此时已经顾不得想这些,低着头诚惶诚恐的把他早已想好的辞说了出来:“罪将守城不利,虽与契丹贼酋耶律麻答血战一宿,奈何将士伤亡太大,虽诛杀了千余契丹贼子,但终究寡不敌众,导致阳城失陷。罪将罪该万死!

    罪将原本是想以死报国,谁料被身边的部将亲随所拦,强抱住罪将,将罪将强行拉出城外。为了劫后余生的两千将士,罪将不得不忍辱负重苟且偷生。

    罪将收点兵马,鼓舞士气,重整旗鼓,原本准率众从贼酋手中夺回阳城,一雪前耻。岂知李将军快罪将一步,先于罪将赶走了耶律麻答贼酋,罪将谢将军成全之恩。”

    李风云听了侯英这一番胡说八道的话,气得鼻子都在冒烟,黑着脸指着侯英,不怒反笑道:“各位兄弟,他说他带着两千兵马来阳城,原来是准备冲耶律麻答手中夺回阳城,各位兄弟,你们以为如何?”

    县衙大堂中哄然笑成一片,有人大笑道:“既然如此,就叫他带着他那两千兵马去攻打耶律德光的大营好了。他若是有胆子站着看着契丹铁骑从大营中冲出来,老子就跟他姓。”

    “老侯,别逗了,你本来就姓侯!”有人笑道。

    “我呸!他居然也姓侯,真是辱没了老子的姓!”

    ……

    侯英战战兢兢,将头埋在地上,不敢回话。

    等众人笑罢,李风云问道:“侯英,老子问你,就你这胆子,当初怎么就敢来请命来守阳城,老实说,不许有半字虚言。”

    “罪将是想为朝廷出一分力,为杜大帅解忧……”侯英还想满嘴跑马车,说些冠冕堂皇的话糊弄李风云。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