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昭云奇剑录 >

第4章

昭云奇剑录-第4章

小说: 昭云奇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靖云道,“解毒之法已经有了,不过现在还缺一味药引,想麻烦姑娘与我一同前往寻找。”

    华彩衣问道,“是什么药引?”

    常靖云道,“青木藤!”

    于是乎,两人一同出发寻找药引。到了明月山山脚下,华彩衣突然道,“这种药材生长在明月山的背阴处,只有在夜间极寒的时候采摘才会有效。”

    “现在才傍晚时分,看来我们还得等上半个时辰。”

    华彩衣道,“确实如此!”说罢,她从袖口中取出一块帕子,铺在一块大石上,然后径直坐下。

    常靖云见此情景,便与她比邻而坐。那大石不大,一人坐绰绰有余,可两人坐却稍微有些拥挤。两人挨得很近,一时间气氛有些暧昧,但谁也没站起来,就这样一直坐到天黑。

    不知不觉,夜色已经笼罩着整个明月山,常靖云抬头看了看天,月亮又大又圆,这不禁让他想起了雾隐山的明月,于是对身旁的华彩衣说道,“在雾隐山是很难看到月亮的!”

    华彩衣好奇道,“为什么?”

    常靖云道,“雾隐山常年被大雾环绕,只有在每年的中秋节那天,登上雾隐山的最高峰离云峰,才能欣赏到清晰的月色。”

    华彩衣“嗯”了一声,不再说话。常靖云见眼前的女子沉默寡言,于是又道,“梦还谭是你师叔对吧?”

    “没错!有什么问题吗?”

    “我之前见过你师叔,今日又见到你师父,才发现原来他们的年纪竟然差距这么大!”

    华彩衣噗嗤笑出了声,“我想你是误会了!我师父看着显老,但实际才四十出头!”

    常靖云诧异道,“四十出头?你若不说,旁人还真是看不出来啊!”

    两人把话说开了,竟然越聊越有趣。这回华彩衣竟然开始主动问他问题,“你有多少师兄弟和师姐妹?”

    常靖云道,“我有一个师妹,今年二十,比我小七岁,下个月就要成亲了。你呢?你有师兄妹吗?”

    华彩衣叹了口气,摇头道,“我没有师兄妹,我师父只有我一个徒弟,我很羡慕那些有师兄弟妹的人!他们的童年一定特别的欢乐,不像我,从小就在扇花谷长大,接触最多的人,也只有师父和那些下人们。”

    “那你的家人呢?”

    “我不知道,从我懂事开始,我只有我师父一个亲人。”

    常靖云见华彩衣神色忧郁,没再继续追问。他抬头见天色已完全黯淡,便提议继续上路。

    大约半个时辰后,两人来到明月山的背阴处,这里地势比较险峻,一不小心,很有可能会跌落山谷,因此两人都格外谨慎小心。随着夜色渐入,露水也越来越重,华彩衣深知这个时候是采摘青木藤的最好时机,于是加快了脚步。可匆忙之间,华彩衣不慎脚下一滑,眼看就要跌入旁边的山谷里,常靖云当即拉住了她的手臂,将其拥入怀中,这才化险为夷。

    华彩衣惊魂未定,常靖云只好扶着她在一块岩石处歇息,只见华彩衣脸色发白,眉头紧锁,像是气血不足之状。

    常靖云道,“华姑娘是否身体不适?”

    华彩衣摇了摇头,一语不发,只是紧紧握着自己的手臂。常靖云想,是不是刚才拉着她的时候太用力,把人家姑娘弄疼了。两人在岩石处休息了片刻,正当常靖云准备起身时,不知何时,华彩衣已经靠在自己的肩上睡着了。常靖云本想叫醒她,却无意当中看到了华彩衣紧握手臂处的衣袖上,出现了一道道红色的血迹,常靖云这才慌忙掀开华彩衣的衣袖,发现手臂上全是大大小小数不清的针孔,常靖云顿时觉得心痛不已,于是立即从自己衣服上撕下碎布,小心翼翼将她的伤口包扎好,又轻轻唤醒了熟睡中的华彩衣。

    华彩衣朦胧中醒了过来,发现自己靠在了常靖云的肩膀上,惊慌失措之时,慌忙将自己的头移开,又看了看被包扎好的手臂,瞬间开始羞涩起来。

    常靖云道,“你的手臂是怎么回事?”

    华彩衣道,“按照扇花谷的规矩,未经过师父的同意,擅自将外人带入扇花谷,就要接受惩罚,这个惩罚就是被针刺一千下。”

    常靖云顿时明白了当时华彩衣眼里所透露出的恐惧之意了,心中有些自责,怪自己太自私了,一心只想着如何找到解药,却丝毫没想过自己的举动会给他人带来的麻烦。常靖云懊恼不已,又抬头看了看眼前的这个女子,眼里满是怜惜之情,心道,“如此善良纯真的女子,宁可自己受罪,也要帮助我这样一个不速之客,如此有情有义的女子,实属少见!”

    这一刻,常靖云不禁内心一荡,华彩衣的一颦一笑,喜怒哀乐都已经悄悄地进入了他的心里。原来他已经被这个善良的女子给迷住了!

    常靖云起了身,对身旁的华彩衣道,“姑娘受了伤,不可再伤筋动骨了,你在此处好好休息,待我寻得‘青木藤’后,再来寻你。”华彩衣听后,点了点头,目送常靖云的背影消失在黑夜里。

    天已经微微亮,华彩衣还在岩石处等着常靖云,可两三个时辰过去了,还未见常靖云出现,未免心中有些焦急,于是打算自己起身去找他。不过,她才刚站起来,就看见常靖云出现在路的尽头,宛如一个打胜仗归来的勇士,手里还握着一根藤枝。华彩衣面露喜色,知道常靖云已经成功寻得“青木藤”,心中万分欢喜。两人带着找到的“青木藤”,往扇花谷的方向走去。

    一天已经过去了,常靖云在炼丹房外焦急地等待着。许久之后,才见顾云添从炼丹房内走了出来,随手将制好的三大瓶丹药交到了常靖云的手上。顾云添道,“这红瓶内装的是‘红果丹’,黄瓶内装的是‘黑沙胡蔓丸’,紫瓶内装的是‘软木水’,你按顺序给中毒之人服下即可解毒。不过切记,既然这是以毒攻毒之法,说明这三种解药其实也是毒药,只可解千鹤之毒,千万不要另作他用。”

    常靖云谢过顾云添之后,立刻寻得一匹快马,飞快地赶回了御风山庄。虽然一共赶了五天的路,好在时间上还来得及,段秦羽见常靖云回来,自知他已经寻得解药。于是立即将解药分给大家服下,不过半日,中毒的弟子已经神情缓和,没有再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常靖云心想,这回人命关天,没来得及好好谢过顾前辈和华姑娘,待此事料理完之后,必定亲自登门感谢。

第4章徐州城内巧收徒() 
常靖云在晨风苑中翻阅典籍,此处藏书颇多,除了武功秘籍外,也有不少修身养性之书,都是诸葛勿遗留之物。诸葛勿是宋千峰六大弟子之一,也是他最为喜爱的弟子,其余五人分别是林中意、齐增、宋离、秦音和聂晚。

    诸葛勿特立独行,头脑聪慧,是个练武奇才,不喜欢墨守成规,也不愿学习暮剑山庄祖上流传下来的暮沧剑法,于是自创了武功,名为风行八式。此武功由浅入深,以“东风入律”开篇,又以“西风隐月”结尾,出奇制胜,一般人难以参透其中的规律,就连当年宋千峰也赞不绝口,只可惜宋千峰过世之后,暮剑山庄便开始分化,分裂成如今的六大山庄。宋离是宋千峰的儿子,也是六大弟子当中最为忠心之人,所以他依旧守着暮剑山庄的百年基业,并发誓要重振暮剑山庄当年的威风,只可惜此人资质有限,未能大有作为,迟暮之年将庄主之位传于自己的独子宋元莫,希望他能完成自己未了的心愿。

    门外传来一阵断断续续的敲门声,常靖云道,“请进!”

    一名弟子走进来,拱手道,“庄主,玄剑山庄段庄主说有要事在身,就不和您一同前去太原了。”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常靖云整理好书架上的典籍,又收拾了一些细软,挑了匹快马,便出发了。御风山庄位于雾隐山的御风谷内,此处乃江苏和浙江的交界处,常靖云算了一下时间,从御风谷到太原快马加鞭,大概需要十五天左右,而此时离肖青的大婚之日还有二十天的时间,所以时间上还是挺充裕的。

    五天之后,常靖云已到了徐州境内,当天晚上选在宝福客栈投宿。这宝福客栈名为客栈,实则是江湖上有名的消息集散地,而宝福客栈是百问门第七代传人黄小娟所创,百问门所有的情报都来源于宝福客栈。正是因为有了准确的消息来源,百问门才得以壮大,并在江湖上占有一席之地。常靖云选择在此家客栈投宿,一来是养精蓄锐,二来也趁此机会打听一下江湖最近的动态。

    他在宝福客栈门口下了马,为了不引人注意,一路上,常靖云都身着粗布麻衣,完全没有御风山庄时的雍容华贵。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客栈不远处有一群乞丐在打架,好像在争夺什么。常靖云本无心理会,但有一个小乞丐却映入眼帘。他靠墙而坐,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看样子大约七岁左右。旁边那群乞丐正打得热火朝天,他却看都不曾看一眼,只是静静坐在那里发呆。

    这一幕让常靖云很好奇,于是走向那个小乞丐,在他的碗里放了一锭银子。欲转身离开之际,却被那个小乞丐拉住了。

    “好心人,您的银子掉了。”

    常靖云微笑道,“这银子是给你的,不是我掉的。”

    “这银子我不能要。”

    “为何?”

    小乞丐指了指那群在打架的乞丐,说道,“他们就是为了银子打起来的。刚才也有一位好心人给了我一锭银子,被他们看到了,于是他们就抢走了,现在为了银子在打架。”

    常靖云看着那群在打架的乞丐,深深叹了口气,又对小乞丐说道,“你为何会在此乞讨,你的家人呢?”

    小乞丐摇了摇头,默不作声。

    常靖云道,“罢了!既然你不肯收我的银子,那我请你吃一顿饭,行吗?”

    那小乞丐点了点头。常靖云带着小乞丐一同进入了宝福客栈,店小二恭敬道,“客官想吃点什么?”

    “来几道徐州城的名菜吧!”

    “好嘞!客官请稍等。”

    宝福客栈不愧是江湖有名的客栈,就连上菜速度也比别加快。菜上齐了,常靖云对小乞丐道,“吃吧!”

    那小乞丐顿时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一幕让常靖云有些心酸,小小年纪,无父无母无兄弟姐妹,一个人在外漂泊,何等孤苦。想到此处,常靖云夹了几块肉放入小乞丐的碗中,又嘱咐他慢点吃。说罢,给他倒了一杯水,片刻之后,自己才动筷子。

    小乞丐看着常靖云道,“大哥哥,你为什么在屋子里还带着斗笠呀?”

    常靖云小声道,“为了不让别人认出我。”

    小乞丐点了点头,并做了一个“嘘”的手势。

    这时一个穿红衣服的女子从二楼下来,小乞丐突然推了推常靖云,小声道,“大哥哥,刚才就是那位姑姑给我银子的。”

    常靖云回过头去,一阵惊讶,立刻转过头来,原来给小乞丐银子的人是梦还谭,心道,“她为何会在此处,莫非是来打听什么消息的?”惊讶之余,常靖云稍微拉低了一下斗笠。

    待梦还谭走出客栈后,常靖云问道,“小兄弟,你知道那位姑姑什么时候进来这客栈的吗?”

    小乞丐道,“未时。”

    “你确定是未时吗?”

    小乞丐点了点头,接着道,“大哥哥和我是戌时进来的,在我们吃饭的这段期间,这间客栈一共有三十九人进出,十七人出去,二十二人进来。在进来的二十二人中,有九人上楼休息,其余则在楼下吃饭。”

    常靖云对小乞丐出乎常人的观察力十分惊讶,“心道,这么小的孩子,竟然有如此出神入化的洞察力和记忆力,如若传授他武功,只怕会是个非常好的苗子。”可是转念又想,“我这次出门是去参加肖青师妹的大婚,带一个小孩在身边总觉得不便,暂时还是不做这个打算吧!”

    小乞丐道,“大哥哥我吃饱了,谢谢您今天的招待。我爷爷说了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大哥哥的恩情我会铭记于心,如果日后有什么用得着我的地方,可以到城郊葫芦庙来找我。”

    常靖云好奇道,“葫芦庙是什么地方?”

    “那是乞丐住的地方。之前我和爷爷一起住在那,但后来爷爷生病去了,所以现在就我一个人住在那里。”

    听小乞丐说了这么多,常靖云越来越觉得这孩子可怜,于是道,“今晚你就不要回葫芦庙住了,大哥哥带你住客栈怎么样?”

    小乞丐摇了摇头,说道,“谢谢大哥哥的好意。但我不能答应您,您已经请我吃过饭了,这份恩情我还没有还,不能再接受您的好意。”

    常靖云道,“没关系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