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学-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从优越的环境、教养来看,可以说她的未来人生必定获得幸福。按当时的社会常识来看,她的前途只有过那种高雅华贵的社交生活,做一个人人羡慕的窃窕淑女。然而,她没有选择这条道路。她非常聪明,一定意识到在那华贵之中总是夹杂着凄凉和空虚吧。
南丁格尔年轻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我想就职、经商,只要是需要的事,什么都可以,那种值得我全力以赴去干的工作,对我来说无论如何是必须的,我一直在寻求它。〃(《南丁格尔评传》,李顿·斯特雷奇著,岩崎民平译,实业之日本社版)
于是她下定决心为解除人们的病痛而当一名护士。她二十五岁那年,把这一迫切想法告诉了家里,结果遭到强烈反对。这毫不足怪。当时人们对医院的印象非常坏,认为那是个既不干净,风气又很糟的地方。她曾在书中写道:〃人们把护士看成已经丧失品格的女人,因而认为最好由那些甚至已经有了孩子的妇女去干。〃当时伦敦医院的医生还说道:〃护士们都是些酒鬼,以护士长为首,所有人都一个样!〃(《弗罗伦萨·南丁格尔的生涯》,赛西尔·乌兹塔姆著,武山满智子等译,现代社版)
在这样的时代,她毅然决定〃要当一名护士〃。因而,我深感作为一个人来说,南丁格尔具有坚强、伟大的信念,很多人从常情出发,多把是否体面看得最为重要。她却不在乎这些。她当时写道:〃在我的字典中没有失望、退缩这样的词汇。〃(同前书)
那些留下大大小小业绩的先驱们,都是怀着纯真而又牢固的〃信念〃进入生活,并且始终不渝,贯彻终生。他们把那些由喜悦、痛苦以及悲哀等光明和阴影交织而成的人的感情的绫缎,不断搓捻在一起,形成人生之纲。如果这条命脉之纲粗大牢固,那么人们就能怀着自豪和感谢的心情,回首自己那包括所有苦难经历在内的一生。我认为在一直沿着自己坚信的道路前进的过程中,存在着人生价值和真正的幸福。
〃独立女性〃的先驱
南丁格尔三十一岁时,在家庭和周围人不理解和反对之中,进入德国凯撒斯劳滕的护士学校,迈出了当护士的第一步。她的真正的护士生涯,实际是从三十三岁开始的。
如同世上众多伟人一样,对她来说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也是个充满暴风雨的时期,是为她以后飞跃前进作准备,并对她进行考验的年代。她自三十岁以后,开始向自己的人生课题挑战。
构筑具有自己特色的人生是与年龄无关的。而且伟大的人生没有男女之别。一旦发现并认识到深藏于自己内心的伟大使命,即便是三十岁开始新的挑战也决不为迟。南丁格尔就是最好的例证。
她在日记中说:〃我脑海中充满有关人间痛苦的思索……。〃她的心没有停留于自己的事,而是深入到广大的人类爱的世界中。
结果,她把一生奉献给护士这一天职,一直过着独身生活。我并不是规劝女性过独身生活。但是任意将他人与自己作比,或者陷进所谓〃华丽婚姻〃这种表面幸福观中,失去正确的人生前途,则不能不说是很可悲的事。
社会上有些人年轻时就举行豪华的结婚仪式,开始新的生活,不久步入家庭,生儿育女,到三十岁以后,便疲于现实生活劳累,失去希望和进取心。这种类型在社会上大有人在。当我目睹有的女性没有发挥自己原有的力量,而虚度年华时,不胜遗憾。
无论是男性或者女性,最重要的是毫无遗恨地发挥出自己的力量,为自己负有的使命而奋斗终生。并且不应依靠别人来生活,而是在自食其力过程中,去开辟真正的欢快和永存的幸福之路。
南丁格尔曾在一封信中说:〃人生就是斗争,是一场同歪风邪气的搏斗。〃(《另一个南丁格尔》,吉冈修郎著,医学书院版)
她一生中通过激烈〃斗争〃,改善医院条件,把护士从〃丧失品格的女人〃升华为〃天使〃。这是人类精神上的一个大变革。这一变革竟是一名女性完成的。这一事实最清楚地表明〃一个人〃的力量该有多么巨大!推动一桩伟大事业前进,最终关联到〃一个人〃的成长。男性也好,女性也好,就看你是否能成为这〃一个人〃。
况且,南丁格尔所生活的十九世纪,全社会都想把女性的生活方式限定在一个方向,这种势力,当时依然十分顽强。
而她作为一个女性,在那种时代却完成了如此伟大的事业。她的气魄和热情确实值得敬佩。她在初期著作《致凯撒斯劳滕学园》一书的开场白中这样写道:
〃有一句老话说:十九世纪一定会成为'女性的世纪。'然而(中略),它并未成为女性世纪,这怨谁呢?不是男人的责任。因为没有哪个时代像这个世纪那样,女性不仅拥有充分开发自己能力的自由,而且还获得了这种机会,我觉得对女性来说,这是最好的一个时代。〃(《南丁格尔著作集第1卷》,汤槙麻斯监修,薄井坦子等编译,现代社版)
我觉得在这篇文章中看到了一个决不受环境左右、随波逐流的女性,她在端庄文静之中,有着凛然无畏的勇气,敢于向周围作工作,具有独立的近代女性先驱者的精神。应该说她的生活超越了世纪,在人生方面给予今天的众多妇女以宝贵启示。
克里米亚的天使
一八五三年,俄国和土耳其之间发生战争,是由于宗教对立而引起的。当时,力图阻止俄国南下政策的英国和法国,为支援土耳其而参战。主战场是突出在黑海中的克里米亚半岛,所以叫〃克里米亚战争〃。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即一八五四年,南丁格尔根据当时陆军总司令的要求,组织一支三十八人的护士队,开赴战场。她当时三十四岁。在此后的两年中,她开展了英勇奋进的救护活动。因此而被称为〃克里米亚的天使〃,她的名字载于世界史册。
当时年轻的托尔斯泰作为俄国军官,在克里米亚服役,他曾写道:〃所谓战争,并不是那种军乐齐奏,锣鼓咚咚,旌旗飘扬,以及风姿飒爽的骑马将军等整然有序、光辉美丽的情景,它的真实情况是流血、痛苦以及死亡。〃(《托尔斯泰全集第二卷》,中村白叶译,河出书房新社版)。正如托尔斯泰所描写的,当时的战场已分不出敌人和朋友,呈现出一片极为悲惨的景象。
南丁格尔所在的英军野战医院内的情景,同样是惨不忍睹的。伤兵源源不断被送来,霍乱患者也急剧增加,可是医疗用品、粮食物资等却极不齐备。而且据说野战医院的建筑物也极不卫生,运来的士兵因而染上鼠疫并且丧命的也相当多。
南丁格尔由于自幼在极为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体格并不那么强健,所以也差一点死于疾病。但是她度过了这一切难关,她在信中写道:
〃克里米亚热、痢疾、麻疹等,如今这儿的水土所带来的疾病,我全都得过。因此,我相信自己的身体已完全能适应这里的水土气候,我已作好同士兵们一起经受这场战争考验的准备。〃(《弗罗伦萨·南丁格尔的生涯》,赛西尔·乌兹达姆、史密斯著,武山满智子等译,现代社版)
而且,还有来自医师团的非常明显的歧视。那些以权威自居的医生,根本不把南丁格尔等护士们放在眼里,甚至不让她们走进病房。
优秀的护士观察患者非常细致,有时甚至比医生判断的还准确。因此,必须尊敬护士,决不应轻视她们。
但当时的社会,到处对护士工作表现出无知和不理解。据说她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担负扫除、洗涤、膳食,乃至所有物资供应,她整天忙于杂务。可是她对此并不介意,仍旧坚持说:〃我们有我们的使命。〃
要是一般人,对如此不佳的境遇和残酷的工作条件,恐怕定会义愤填胸,改变志向的吧。而她却不改初衷,沿着自己确定的使命道路,一走到底。
南丁格尔在护士工作上作出了巨大牺牲。为护理士兵,有时整天不休息,一直站着。有时相反,为捆扎绷带,要连续数小时跪在那儿工作。
由于战斗极其残酷,士兵相继死亡。南丁格尔对很多在凄冷孤独之中断气的士兵,怀着深深的同情。她非常希望〃不再出现在失意中孤独死去的士兵〃,为此她在那些行将死亡的士兵眼前,竭尽全力进行护理、鼓励。看到她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在那儿,频繁地跑来跑去,士兵们甚至以为医院里有好几个南丁格尔呢!
而且她还担负一件和护士工作不相干的事,即必须书写大量信件。每天有大量士兵死亡。因为联系中断,故乡亲人非常挂念。他们即使给军事机关写信,在当时情况下,也很难指望那些以权威和官僚自居的军官们给予亲切的回答。因此,士兵的亲眷们有时很自然地给南丁格尔写信。而她在极端繁忙之中,一一过目,并真心实意给予回信。
她给一个士兵的妻子写的回信,至今还保存着。那是一封告诉妻子当兵的丈夫不幸死亡的信,她那充满着同情心和无微不至关怀的文字,即便非亲非故,也要流着泪水才能读下去的。她还在信中装入了补助申请单,并详尽说明如何办理手续,帮助对方出各种主意。
她一生所写书信的数量极大,据《南丁格尔作品集》的监修者汤槙麻斯先生说:〃一种说法是一万封,还有一种说法是一万数千封。〃她写信既不为获取报酬,也不为扬名于世。
她只是一心想完成自己所确定的使命。这充分表现出她那崇高的形象。然而,尽管她不间断地做出如此巨大而真诚的献身和努力,却遭到很多的反对和干扰。当然那些直接受到亲切护理的大批士兵,是由衷感激和信任她的。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对于士兵给予她的信赖,充满卑劣下流的中伤和嫉妒。
由此可见,百年前和现在,人的心胸没有取得什么进步。而她却超越了这一点,获得了进步,她才是真正的勇者,是把自己所确立的使命能够贯彻始终的人。
她在《护理备忘录》中作了这样的记载:
〃所谓凡事均有'使命感'是怎么回事呢?我以为是这样的:即为达到你自己认为'最正确'、'最完善'的崇高理想而去完成工作,而不是由于不主动,被人'提醒'才去干。〃
(《南丁格尔著作集第一卷》,汤槙麻斯监修,薄井坦子等编译,现代社版)
〃别人说后才去做〃,这不是基于使命感的行为,而是一种尽义务的行动。〃别人不说也去做〃,这才是可贵精神。
她继续写道:〃这就是'一心一意地工作',为完成自己的'使命',……任何人都必须具有这种精神。……一个护士如果不是为追求理想的圆满实现而看护病人,那么别人再做什么'指示',她也不可能以极大的热情去进行护理。〃
她所强调的是为圆满完成自己的使命,用不着别人指示,也能主动去工作,这才称得上〃一心一意〃。
我认为人的一生是由做了哪些工作,为现在的社会和家庭带来多大幸福而决定。其关键恐怕在于是否尽最大努力去完成使命,是否让自己的生命得到充分燃烧,并通过这火焰给时代和社会带来利益。人们常说女性和男性相比,热情、易动感情,为此而有动辄失去理智的不足。然而一旦树立起高大正确的目标,具有使命感,就能发挥出男性所不具备的特有的巨大力量。南丁格尔的伟大生涯充分说明了这点。
以辛勤的汗水开创近代护理工作
后来,南丁格尔被称为〃克里米亚天使〃,她在战场上的勇敢无畏的形象是尽人皆知的。
但是她所以能以〃伟大人物〃而著称于后世,是因为她是现代医护工作的创始人。她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各种佳话,不过是她漫长的一生中所从事的伟大事业的起点而已。而且由于战场上的过度劳累,使她终生未能摆脱病痛。
南丁格尔一方面和折磨自己的疾病作斗争,同时她没有仅仅局限于护士工作,而是积极从事医院改革和印度卫生状况改善等全国性的更为重要的工作。如今,她被称作世界护士界开创近代护理工作的起点,被尊为护士的楷模。
她的事迹告诉我们:当确定了起点,并为自己的信念而生活时,即使病魔缠身,对其本人来说也丝毫不会成为障碍,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没着自己的路走到底。
另外,使我惊叹不已的是南丁格尔活动范围的广泛,以及她那开创这种局面的聪明的构想能力。
一个确立了人生目标,并为此而行动的人,其真正价值在于他既可成为教育家,又可成为实践家,可以适应多层次的社会活动。
她最初是一个普通护士,逐步扩展活动内容的领域,终于确立了近代护理体系的基础。她爱惜生命,所以她的视野逐渐从对一个人,扩大到对一个家庭,一个地区,进而扩展到国家乃至全世界。她并非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