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人类的知识 >

第17章

人类的知识-第17章

小说: 人类的知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的?这些问题属于本书所要讨论的基本问题。不断的分析逐渐把范围从

天文学的宇宙缩小到天文学家的心理,又从他一生的心理缩小到他在单独一

个片刻的心理。但是从这个最小的端点,从这个暗箱出发,如果(事实上我

们大家也这样相信)这个天文学家真正知道别人认为他知道的东西,我们就

可以用知识的光茫照亮广大的时间和空间领域,并且发现我们所想象的那座

主观上的监牢的墙壁原来是不真实的。在这个逃脱的过程中,自我中心的特

称词的解释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

在我们对于自我中心的特称词作出确切的说明之前,先让我们简单看一
看以后的讨论所要得出的那副世界图象。

有一种公共的空间,这就是物理学的空间,这个空间为公共的物体所占
有。但是公共的空间和公共的物体是不能感觉到的;它们是推理和逻辑结构
加在一起得到的结论。可感觉的空间和可感觉的物体对于每个人都不相同,
尽管它们彼此之间以及和它们的公共复本之间有着某些相似之点。

有一种公共的时间①,其中不仅有物理的事件,而且还有心理的事件。另
外也有个人的时间,它们是那些存在于记忆和预料中的时间。

我的全部个人空间在物理学空间中是“这里”,我的全部个人时间在公

共时间中是“现在”。但是在不同的个人空间和时间中也有不同的个人的“这

里”和“现在”。

① 这种时间受着与相对性有关的一些限制。但是由于语言与认识论涉及的是地球上的居民,这些限制我们
可以略而不计,因为没有两个人具有可以和光速相比的相对速度。

如果你的朋友在黑暗的地方喊出一声“你在哪儿?”而你回答说“我在
这里”,这个“这里”是属于物理空间的,因为你想说出的是让另外一个人
知道找到你所需的知识。但是如果你一个人正在找寻一伴失掉的东西,当你
找到它的时候,你喊了一声“它在这里”,这个“这里”可能属于公共的空
间也可能属于你的个人的空间。当然日常语言并不区分公共的与个人的空
间。一般来说,“这里”是我的身体所在的地方——如果我所说的“这里”
属于物理学的空间,它就是我的身体,如果我所说的“这里”属于我的个人
的空间,它就是我对于我的身体的知觉。但是我们还可以把“这里”所占的
空间大大加以缩小——比方说在你指着手指上一根刺的时候。人们可以说(虽
然这和习惯说法有些不合)“这里”指的是正吸引住我的注意力的任何一件
可感觉的物体所在的地方。这虽然不完全是这个词的通常意义,它却是关于
“这里”这个词最需要讨论的一个概念。

“现在”具有与此相似的两重意义,一个是主观的,而另一个是客观的。
当我用记忆回顾我的一生时,我所回忆起来的事情当中有一些好像是很久以
前的享,另外一些好像离现在不久,但是和现在的知觉比较起来却都属于过
去。然而这种“过去性”却是主观方面的东西:我正回忆起来的事情是我现
在回忆起来的,我的回忆是一件现在的事实。如果我的记忆符合实际情况,
那么就有过一件事实,我所回忆起来的事情与这件事实具有某种一部分因果
上的、一部分相类似的关系;这件事实客观上是属于过去的。我主张除了那
种把事件按顺序安排在公共时间序列内的客观的前后关系之外,还有一种安
排存在于同一客观时间的各种回忆的主观上较近或较远的关系。由这种关系
所产生的个人时间序列不仅每人不同,而且在任何一个人的一生中每一时刻
都不相同。在个人的时间中还有一种将来,那就是预料中的将来。在知觉者
一生的每一时刻,个人的和公共的时间都占有一个特殊点,这个点在那个时
刻就叫作“现在”。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和“现在”是靠知觉而产生的;在一个只有物质
的世界里不会有什么“这里”和“现在”。知觉对于事物不是完全一律对待,
而是从一个中心出发的;我们的知觉世界是(可以这样说)对于公共世界的
一个透视。在时间和空间中近的事物一般比远的事物引起的记忆和知觉更为
生动和清楚。在公共的物理学的世界中却没有这种照明中心。

在给自我中心的特称词下定义时,我们可以把“这”当作最基本的东西,
“这”字在这里的意思与“那”字的意思没有什么区别。我将对“这”字下
一个实指的定义,然后再对其它自我中心的特称词下文字的定义。

“这”字表示在使用这个字的时刻占有我们的注意中心的任何事物。对
于那些不是自我中心的字词来说,它们的不变的意义属于被表示的事物,但
是“这”字在每个使用的场合都表示一件不同的事物:它的不变的意义不在
于被表示的事物,而在于这件事物对于这个字的这种特殊用法的关系。每逢
使用这个字的时候,使用它的人总是在注意着某件事物,而这个字就是表示
这种事物的。如果一个字不是自我中心词,那就没有把使用它的不同场合加
以区别的必要,但是对于自我中心词,我们却必须做出这种区别,因为这些
字词所表示的是某伴与这个字的这种特殊用法有一定关系的事物。

我们可以把“我”定义为“注意这件事物的那个人”,把“现在”定义
为“注意这件事物的那个时间”,把“这里”定义为注意这件事物的那个地
方”。我们也同样可以把“这里一现在”当作最基本的东西;这样“这”就

可以被定义为“这里一现在存在的那件事物”,“我”可以被定义为“经验
到这件事物的那个人”。

两个人能够经验到同样的“这”吗?如果能够的话,在什么样的外界条
件下才会这样?我认为这个问题不是逻辑所能确定的;从先验的观点来看,
两种答案都是可能的。但是从经验的观点来看,它却只有一种答案。如果我
们所谈的“这”是常识所认为的对于一个物体的知觉,那么在两次观察同一
个物体的实例中,观点上的差别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知觉结果上的差别。两个
人看同一棵树,或是听同一只鸟唱的歌,他们的知觉多少会有些不同。但是
从理论上讲,两个人看不同的树,他们的知觉却可能完全相似,尽管这样的
事看来不大可能发生。两个人可能看到浓淡完全相同的颜色,如果每个人观
看一条连续的色带,比方说虹,那么他们还很有可能做到这一点。两个人观
看一张方桌,他们将不会看见完全相似的四边形,但是他们所看到的那些四
边形会具有某些共同的几何性质。

从这里可以看出,两个人经验到相同的“这”,在比较抽象的情况下比
在完全具体的情况下的可能性为大。一般来说,事实上每增加一点抽象性就
减少一点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世界的差别。在逻辑与纯数学的领域内,不需
要任何差别的存在:两个人对于“或”这个词或“371,294”这个词可以给
予完全相同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物理学通过消除感觉的个人性质的努力,
变得越来越抽象的一个原因。多数哲学家主张一切真的知识不是感性的而是
理性的,感官把我们每一个人禁锢起来,而理智则使我们得到解放。这种看
法的根据也在这里。这些看法包含着一定的真理成分,但也只限于此,只有
逻辑和纯数学的情况除外;因为在全部经验知识中从感觉中解放出来只能是
部分的。然而这种解放却可以达到几乎完全可以确定两个人关于一个特定的
句子做出的解释同真同伪的地步。取得这种结果是支配科学概念的发展的目
的(多少是不自觉的)之一。

第五章推迟的反应:知识与信念

到现在为止,我们所讨论的可以叫作语言的“感叹”用法,它用来表示
一个人现在经验中某种引人注意的特点。如果我们所谈的只限于这种用法,
一个单词是可以具有一个陈述句的作用的。当色诺芬的一万名战士喊出“海!
海!”的时候,他们对这个词就是采取这种用法。但是一个单词也可以有其
它用法。一个在沙漠里被人发现快要渴死的人可能低声说出“水!”,这是
在提出一种请求或是表示一种愿望;他可能见到一座海市蜃楼而说出一声
“水?”;他也可能见到一处泉水而用肯定的语气说声“水”。我们需要用
句子来区别词的这些不同的用法。我们还需要用句子来表示——也许这是句
子的主要用途——那种可以叫作“推迟的反应”的东西。假如你打算明天乘
火车去旅行,而在今天去看你要乘坐的那列火车:你并不是想按照你所得到
的知识当时就采取什么行动,而是为了在时间到来时不致手忙脚乱。从它不
仅是记录现在的感觉印象的意义来讲,知识基本上是由对于这类推迟的反应
作出的准备所组成。这类准备一般都可以叫作“信念”,但是只有在它们引
起成功的反应时才能叫作“知识”,或者至少显示出它们本身与它们所处理
的事实之间有着某种关系,这种关系使得这些准备有别于那些可以叫作“错
误”的准备。

不过分夸大语言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我认为在先子语言的经验中有某种
可以叫作“信念”的东西,这种“信念”可以为真也可以为伪;我认为还有
些可以叫作“观念”的东西。语言大大增加了可能出现的信念和观念的数目
和复杂性,但是我确信语言对于最简单的信念和观念却不是必需的。一只猫
摇摆着尾巴,迫不及待地长时间盯住一个鼠洞;就这个实例来说,人们可以
说(我是这样认为的)老鼠的气味刺激起构成一只真的老鼠的其它方面的“观
念”。在我看来,对于这种语言的反对意见来自人们对于“观念”这个词的
意义所抱的过于理智主义的看法。我想把“观念”定义为一个有机体对于某
种在感觉上没有出现的东西所具有的一种适当的(在某种意义上讲)状态。
一切欲望都包括这种意义的观念,而欲望无疑是先于语言而存在的。就一种
重要的意义来讲,信念也存在于那只盯住鼠洞的猫的身上,如果洞里有一只
老鼠,这个信念便是真的,如果没有,这个信念便是伪的。

“老鼠”这个词单独并不能表达猫在等着攫取它的食物时和捉住它时的
不同态度;为了表达这些不同的态度就需要语言进一步的发展。命令、欲望
和叙述都要求用字词描述某种在感觉上没有出现的事物,为了把它们彼此区
别开来并和陈述句区别开就需要各种不同的语言手段。

通过研究字词到底表达什么,假定“观念”先子语言存在的必要性也许
会变得更加明显。在沙漠中濒于死亡而低声说出“水!”来的那个人显然是
在表达垂死的动物可能有的一种状态。应该怎样分析这种状态是一个困难的
问题,但是从某一种意义上讲,我们都懂得“渴”字的意义,我们也都知道
这个字的意义的存在并不依靠有一个字来表示它。“渴”字表示要喝点什么
的欲望,而这样一种欲望,就上面已经解释过的意义来讲,会引起喝的“观
念”的出现。一般所谓的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完全由“观念”和对于“观
念”所抱的态度构成。想象、记忆、欲望、思想和信念都包括观念在内,而
观念则是和推迟的反应互相关联的。事实上,观念是行动的部分原因,它们
在适当的刺激下便会成为行动的全部原因。它们像是等待爆发的爆炸物。事

实上两者之间可能非常相似。受过训练的兵士一听到“射击!”(这个词早
已作为一个观念而存在他们心中)就会进行爆炸动作。语言与爆炸物相似之
点在于一个很小的外加刺激可以产生巨大的效果。看一看希特勒说声“开
战!”所产生的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学会的词可以用来代替观念。有一种情况叫作“想到”
这个和那个,比方说你在沙漠里会想到水。从行为上看,狗似乎能够具有这
种情况;还不会说话的婴儿看见也是这样。当这种情况存在时,它会引起与
水相关的行为。如果人们认识“水”这个词,那么这种情况的存在可能(大
部分而不是毫无例外)就靠这个词的出现,不管是明白说出还是仅仅想象到
这个词。被理解的词和观念具有同样的因果上的效果。为人们所熟悉的知识
常常容易变成纯属字面的东西;小学生在背诵“征服者威廉在1066 年即英王
位”时很少想到这些字所表示的字面以外的意义。事实上,字词和观念是可
以互换的;两者都具有意义,两者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