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云起京华:倾世废后三生恋 >

第28章

云起京华:倾世废后三生恋-第28章

小说: 云起京华:倾世废后三生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因为如此,他才放弃了文举,去考武举。父亲的意思,他去考文举算了。不要一家子,全是武官。可是,皇上却让他参加武举,武举的状元,皇上很高兴,便亲点了御前侍卫,可在皇上身边带刀。这可不是一般的待遇!

    诸葛水生原名有个得字,因为避讳皇上名字中的得,便改名叫诸葛水生了。父亲的意思,名字取的不要太文绉绉了。

    诸葛水生,倒也没有什么意见。

    仿佛这生来,考文考武,全要看皇上的意思。

    仿佛这生来,取名字改名字,全要看父亲的意思。

    这生来,人就是不自由的。每天要去护驾。穿着武官的衣服鞋帽,认真的打扮了,然后严肃的立在皇帝身边。

    只有下朝了,才有了自由。

    可皇上却是极其爱慕他的武功的,有时候,还要跟他,探讨武艺。

    诸葛水生,那里不敢从命,便也认真和皇上切磋。

    诸葛水生,何尝不知道,皇上不是武艺不好,而是练的少了而已,而且——皇上的身子,似乎不怎么强壮。

    可他毕竟是皇上,一个皇上,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历史上,又有多少皇上,是仗着皇上的地位,荒,淫游戏,贻误朝政的呢。

    皇上如今才19岁,路还长。

    诸葛水生,也是19岁。

    他们君臣之间,朋友之间,还有很多路要走。

    而且父亲也一再告诫他了:

第112章 送进一盆芍药() 
无论什么时候,听皇上的没错。皇上需要什么人,咱们就做什么人。

    就这样,诸葛水生,永远的成了一名武将,而且是御前护卫。

    命运往往不与人商量任何事情。因为如果能商量,或许,他就是个秀才,或许,他就永远不会遇到鱼儿。

    命运如此安排,且看诸葛水生,到底如何?这又仿佛是命运,在考验诸葛水生。

    御花园的花工,又在往御花园里,送各色花了。皇宫里,无论春天还是冬天,照例的鲜花开放,四季飘香。

    牡丹宫里,已经有很多牡丹了,芍药在御花园里,也有很多。

    牡丹宫不需要牡丹,因此,这花工,已经好几年不准备牡丹和芍药了。花木成活了,就可以了。一切按照宫里的吩咐。

    不过其他的摆设花,是要按时日更换的。

    皇宫里,有最好的花匠,培养着天下第一的花儿。

    诸葛水生到了花匠那里,手下一个士兵,手里捧着一盆花。

    花工正打算往皇宫里,送进一些花,都忙着装车。

    诸葛水生,走了过来:“这个,是芳华宫有人要的,你把这个也顺带送过去。”

    花匠知道,芳华宫是皇后娘娘的宫殿,来人又是一副官员打扮,那里敢违抗,急忙捧了过去,弯腰施礼:“是,大人。”

    诸葛水生,走过去了。很威严的样子。

    花匠是下等人,那里敢说半句不字。手下的奴才,已经装好车了。马车拉着,要走了,不差送这一盆。

    花匠把那盆芍药,也放在上面:“送芳华宫!”

    奴才那里敢言,一路都默不作声,沿着小巷,向皇宫的小门走去。到了那里,会有太监,跟着他们。等他们放下了花,便可以退出来了。

    到了芳华宫,放下了各色花,摆在院子里,便又向着屋子,磕头,然后走了。

    自然有小太监们,朝屋子里面,摆了过去。

    小丽笑着给公孙玉儿说:“皇后娘娘,今天这奇怪了,怎么会有一棵芍药呢?看看,养的多好啊。”

    公孙玉儿走到院子里,一看,可不是,一棵好大芍药,好大的花盆呢。

    小菊笑着说:“娘娘,这芍药,听说养花盆里,不容易活呢。还不如,直接栽种在后花园里呢。”

    公孙玉儿点头:“好吧。”

    管它呢!先种起来再说。公孙玉儿完全没想到,是诸葛水生,送过来的。谁会意料到呢?

    小李子小和子小方子,自然高高兴兴的,挖了起来,在后花园的中间偏右,种好了芍药。

    “回娘娘,我听说: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小李子弯腰给皇后娘娘说。

    小菊骂:“就你嘴欠啊?什么分芍药啊?没看到,这分明就是一整株的芍药,直接搬了过来啊。那里分芍药了。当心挨打。”

    小和子笑着:“小菊姐姐,不要打了。我看啊,这芍药,今年就开花呢。”

    小丽笑:“小和子,你最近,嘴巴学乖了啊。”

    “本来嘛,我人老实而且嘴巴好的。”

第113章 小倩离奇死亡() 
小李子笑笑:“对啊。我说的全部废话。他人老实嘴巴好。今年就开花呢。”

    公孙玉儿坐在亭子上,不说话。还以为今年,后宫里,送的花不一样呢。

    种好了芍药,小太监自然退了出去。小丽和小菊,伺候公孙玉儿喝茶。

    公孙玉儿看着那棵大柳树,心想,要早点把消息送出去。便叫小丽和小菊退下去了。

    摘下叶子,迅速写好:柳树。然后,急忙泼洒了出去。但愿今天,他能看到这叶子吧。

    外面,一个小太监急急忙忙的跑来,说是小倩不行了。叫小丽急忙过去。小丽赶紧到了后花园,跪在地上:“皇后娘娘,我姐姐不行了,我去看看,呜呜——”

    公孙玉儿心里一惊,不会吧?下手这么残忍?

    心里想着事情,嘴上却赶紧说:“你赶紧的去,看好了,给我来汇报。”

    小丽急忙跟着小太监,一路小跑着去了。路上问小太监:

    “怎么?我姐姐好好干着事情,怎么会说不行就不行了呢?”

    “可能是太辛苦了,累倒了吧。”

    “可是,那也不至于累死吧。呜呜——”

    “唉!具体我也不清楚。我就是一个传话的,你到了那里,自己问清楚就行了。”来的小太监,一边惋惜,一边急匆匆的走着。

    到了卧室里,却发现,这里的卧室,不是一个人居住的。而是很多人住在一起。一个一个的床,简单而且粗糙。

    小倩已经咽气了。

    “姐姐——”哭的上气不接下气,鼻涕眼泪一起流出。声音哀残。

    很多人,围在那里,看着。

    几个太监过来了,一个拉起小丽:“不要哭了,哭什么啊?反正已经死了。大总管说了,要给你哥嫂赔偿的。内务府也出了棺材,拉了出去,帮你哥嫂埋了。你赶紧整理一下东西。”

    小丽还在哭泣。

    大太监却不高兴了:“这里什么地方?死了人,已经够晦气了,你怎么还哭哭啼啼,哭个不停呢?赶紧的,准备东西,走吧。”

    可是,又有什么好准备的呢?以前在芳华宫里,东西倒是很多,姐姐要来内务府干杂物,因此,东西都留在了芳华宫妹妹那里,本来想着,还要回去的,干点轻松一点的活呢。唉,谁知道呢?一下子,便是阴阳两隔。生命,是那么脆弱。

    只有一个衣服箱子,也不是很大。里面一些陈旧的衣服和一些简单的首饰。

    一个太监,打开来,看了看,翻了翻,把衣服全部倒了出来,又叫人全部拾了进去。

    大太监冷笑着说:“好吧。这箱子,也算是你姐姐的东西了。拿走吧。”

    原来宫女在宫里干活,衣服和箱子,全是宫里配置的。

    立刻,来了一辆马车,拉着小倩的尸体和箱子,从一个小偏门,出了皇宫。

    到了小丽的家里,太监却也不让休息,叫哥嫂急忙找了一个看阴阳的先生,选了一个荒郊野地,火化了。

    太监看着,火烧了起来,这才松了一口气。

第114章 小倩遗留线索() 
只有小丽和哥嫂,弄不清楚什么事情,在那里哭天抢地的哭着亲人。

    太监看小丽也在哭,便说:“小丽,今天是伤心的日子,你就在娘家住一天,明天记得回宫。”

    太监带着人,骑着马走了。一路留下了灰尘。

    小丽大骂:“这人死了,也不说明原因。这火葬,也不等火葬好了,埋好了,再走。”

    哥嫂是农家人,哥哥穿着朴素的衣服,满脸无奈:“妹妹,别说了,咱们惹不起。就因为我家穷,所以,想着把你俩送进去,享福去。可谁知道,到如今,却是把命送了呢。还说宫里,吃的好,喝的好,穿的好,可是,却那里有如此年轻就病死的。如果病死了,也说了理由啊。早知道如此,妹子,就不应该把你们,送进那火坑里去呢。如今,说啥都晚了。”

    几个老乡,在帮忙烧尸体。烧好了,埋好了。

    小丽和哥嫂,一脸悲切,回到了农村家里。这么多年了,小丽发现,自己的家,还是那个老样子。父母已经没有了。家里添置了一些新家具,就算已经是改善了。

    嫂子一边开导一边商量:“妹子,你看看,这是你姐姐的衣箱,你先打开看看吧。”

    小丽打开了箱子,全都是一些衣服,有半旧的,也有破烂的。有几件好的,估计是姐姐舍不得穿,才保存的完好。

    小丽留着眼泪:“嫂子,这些衣服,我多半都有的。你看看,有能穿的,你就穿。不能穿的,拆了,当补丁也好的。宫里的料子,比宫外的,是要好的。”

    嫂子连忙感谢:“那我就谢谢妹子了。这些衣服啊,在我们乡下人看来,就已经是最好的了。”

    小丽和嫂子,把所有的新旧衣服,都拿了出来,帮嫂子整理。一件又一件,小丽想着姐姐穿这些衣服的样子,又流下了眼泪。

    嫂子劝道:“妹子,不要哭了。听说年轻的姑娘,去世了,是不能哭的啊。你就别哭了。”

    嫂子把好一点的衣服,都放进了自己的衣箱里。有一件特别破旧的,小丽说:“嫂子,你看,这件,已经破的不像样了。秋天穿的,我们拆了,你再改做成一件其他的吧。”

    嫂子说:“那,好吧。这里是有一个破洞呢。”

    拆开了衣服后背,里面赫然,有一块小小的布头,上面写了三个字:“皇后毒。”

    嫂子看了,吓了一跳,连忙叫男人也过来看。

    哥嫂都站在一边,吓的不敢说话。

    小丽是在宫廷里,呆过的,见过的世面多,胆子稍许比农夫农妇大:“先别说话。”

    小丽走到院子里,看了看,外面一个人也没有,随后,又把院子门关上,又关了房屋的门。

    这才压低声音:“这件事情,千万不能说出去。记住了。打死也不能说的。给孩子也不能说。”

    哥嫂傻了一样,嘴巴里答应着:“哦,不说,不说。”

    小丽这才细细分析起来,这事情,有些蹊跷,太蹊跷了。

第115章 小丽只有进宫() 
“姐姐,为什么把这三个字,写在布头上,缝进破衣服里来呢?难道,她早就知道,自己有一天,是要送命的?所以,偷偷做了一手?可是,姐姐,你只留下这三个字,又有什么用呢?为什么不跟我说清楚呢?唉——”

    小丽这才悲伤的说:“哥哥嫂子,眼看的,姐姐死的,不明不白的。什么口话都没留下,这三个字,还是从破衣服里,拆出来的。我们就把这件破衣服好好留着。以后的事情,也不知道怎样的。看情况,等以后如果有机会,姐姐的冤仇,就可以报了。如果没机会,我们小百姓,又有什么法子?”

    小丽越说越悲伤,又大哭了起来,眼泪跟断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

    哥嫂一看,越发的拘束,嫂子只有抱着小丽的头,轻轻的抚摸。

    哥哥一咬牙:“既然,姐姐没了。妹妹也不去了。干什么去!明天,你就不要去了。难道皇宫里,还能强迫人,去当丫头吗?”

    小丽擦了一把眼泪,哽咽着:“哥,我还没到岁数,你忘了吗?当初我们进皇宫,可是有签约在先的。不到岁数,是不会放出来的。”

    嫂子气氛的骂:“难道,姐姐不明不白的死了,妹妹难道,也要死在宫里,才肯吗?”

    小丽急忙用手,挡嫂子的嘴巴:“别说了,嫂子。我知道哥嫂心疼我。可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不信,哥嫂看着,明天我不回去,宫里马上拍太监公公出来,来接我回去的。我即便是不做了,也要把那里的手续办完了。”

    嫂子和小丽,坐在一边,哥哥坐在一边,各自低头悲切。这几年,这倆妹妹在宫里当宫女,也没少帮助家里。家里的条件,也因此改变了不少。哥嫂是感谢他俩的。可是,如今,却也没有任何的办法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上,福如海就带着内务府管事的,几个人过来了。

    给了小丽姐姐一张凭据,上面无非说小倩得顽疾不治,因此送命了。

    哥嫂和小丽,只有眼睛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