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全纪录 >

第69章

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全纪录-第69章

小说: 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全纪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人,后来又晋封崇国夫人。

韩皇后的父亲韩同卿一向默默无闻,但是他的叔父韩tuo胄却是赫赫有名的一代权臣。在赵扩继承帝位的定策过程中,韩tuo胄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渐渐居功专横起来。

庆元六年,皇后韩氏去世。立后的问题摆在面前,后宫的嫔妃都明争暗斗,其中杨妃与曹美人最受宁宗的宠幸,因此得到皇后的位置的机会也最大。杨妃性情聪颖机敏,而且精通书史,知道古今所发生的类似的事情;曹美人性格温婉柔顺,与杨妃迥然不同。平时韩家的四位夫人经常出入宫闱,她们倚仗韩tuo胄的势力与杨、曹二妃一起坐一起走,不分上下尊卑。杨妃的心里十分不满,而且在言辞上表现了出来。曹美人却一直和颜相待,好像并不计较。四位夫人将此事转告了韩tuo胄,韩tuo胄见杨妃任权术,而曹美人性柔顺,便劝宁宗册立曹美人为皇后。

然而杨妃心有灵犀,对此早有提防,她表面上与曹美人十分亲热,平时像姊妹一样谈心相处。她对曹美人说:“此后中宫的位置不外是你我二人,但陛下还没有决定,我们姊妹不妨各自设席请陛下临幸,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曹美人便答应了。只是设席请皇帝有早有迟,杨妃故意让曹美人居先,自己甘愿在后。曹美人不知是计,反而暗自庆幸,也假意推逊了一会,便欣然如约去请宁宗。

中午的时候,宁宗先到了曹美人这里,曹美人摆好精心准备的酒肴相陪。想了许久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出口,忽然有宫女入报说杨妃来了。曹美人只好起座将杨妃请进来。杨妃笑着对宁宗说:“陛下应该对我们姊妹一视同仁,不分彼此才好,这里您已经来了,现在应该转到妾的住处略坐片刻。”宁宗听到杨妃这么说,便站起来就要走,急得曹美人连忙拉住宁宗的袖子,要宁宗再喝几杯。杨妃哪里会给她机会,又说:“姊姊何必这么着急,陛下到妹妹那里只要片刻就给你送回来,你不是这么一会儿也舍不得罢?”曹美人红了脸说不出话。杨妃拉起宁宗就走,到了她的住处,杨妃柔媚四射,几杯酒灌得宁宗晕头转向。

红烛高照,人面如花,宁宗酒意微醺,闻见室内阵阵麝香脂粉的香气,又觉得今天身上格外燥热,情不自禁将杨妃抱起来拥到了床帷里。也不知道是不是杨妃在酒里掺了春药,宁宗迫不及待地要脱下杨妃的裙子,杨妃朝后一躲,宁宗扑了一个空,她乘势撒娇乞求宁宗封她为皇后,这时她就是要天上的月亮宁宗也会去摘下来,别说是一个皇后的封号。宁宗想也不想,令杨妃取过纸笔立刻醉眼睨■地写了一道册立杨妃为皇后的诏书。杨妃心中窃喜,她让宁宗又写了一道与前一道一样的诏书,接着嘱咐侍女把诏书送出宫外。然后卸了妆,替宁宗宽衣解带,二人春情缱绻,一夜不知疲倦。

第二天早晨,百官入朝,杨妃的兄长杨次山匆匆登上大殿,从袖中取出昨夜宁宗写的诏书,当众册封杨妃为皇后。

杨次山并不是杨妃的亲兄弟,只是二人籍贯相同,彼此冒认为兄妹。至于杨妃到底姓什么已经不可考,有人说她是会稽人。杨妃的出身微贱,随母亲张氏入隶德寿宫乐部当了一个歌妓。她不仅长得美艳,且精擅翰墨,工于吟咏,曾作宫词五十首,词意清新,其中列举一首如下:

小小宫娥近水居,雕楣绣额映清渠;

忽然携伴凭低槛,好似双莲出水初。

  日日寻春不见春,弓鞋踏破小除芸;

  棚头宣入红妆队,春在金樽已十分。

不久杨氏入侍吴太后,她善于揣摩太后的心理,说话办事总是恰到好处,吴太后对她十分怜爱,便赐给了宁宗。庆元元年三月,宁宗封杨氏为平乐郡夫人,三年四月封为婕妤,后来迁至贵妃。杨氏姿容楚楚艳绝,而且天性聪敏,很快在六宫的三千粉黛中脱颖而出,其他的嫔妃都相形见绌,而且床上功夫绝佳,堪称一代尤物。

恭淑皇后去世后,杨妃与曹美人暗中争取皇后的位置,杨妃心灵手敏,用计达到了目的,又担心韩tuo胄的反对以至于册封的诏书被驳还,所以让宁宗写了两道诏书,一道照常例发给有关的大臣,一道交给杨次山让他在朝堂上宣示。韩tuo胄得知消息,即使不同意也无济于事了。

杨后的妹妹姓名不详,也生得倾国倾城、才思清隽。宁宗为人木讷,不善于言辞。每次有金国的使臣入见,一切御旨都由用内侍代为酬答。只是他天性喜爱绘画填词,与北宋的徽宗相似。杨氏不仅善于吟咏,而且写得一手好字,她模仿宁宗的笔记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因此被宁宗所宠幸。一次宁宗谱了一首《浣溪沙》的词,命杨氏写在纸上,与宁宗亲自写的完全一模一样,此后凡有御批及颁赐贵戚近臣的诗词都由杨氏代笔。后宫里因她是杨后之妹,都称为杨妹。

韩tuo胄力主恢复中原,北伐金朝。南北议和之后强盛一时的大金国也走上了下坡路,国力日衰。自从金世宗去世后,朝政日益紊乱,士卒疲敝,府库空虚。韩tuo胄想趁此机会收复北宋丢失的江山,做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于是招募兵卒,买战马,造战舰,增置襄阳骑兵、合澉浦水军。韩tuo胄通过追崇当年抗金的韩世忠、岳飞来激励将士。他追封岳飞为鄂王,剥夺早已死去的秦桧的官爵,改谥为缪丑。一时人心大快。宁宗也被鼓动起来,令韩tuo胄为平章军国事。

伐金固然是好,虽然金国也衰弱不堪,但对付苟延残喘的南宋还是绰绰有余。加上韩tuo胄所用非人,很快伐金的军队或溃或降一败涂地。金兵分九道南来,势如破竹。南宋朝廷大震,议和的呼声又一次高涨。但是金人条件是割两淮、增岁币、赔军银,以及韩tuo胄的人头。韩tuo胄只好派兵再战。后人评论韩tuo胄与秦桧可有一比,秦桧有收复河山的机会却力主议和,韩tuo胄没有北伐的力量却轻开边衅。

杨皇后一直痛恨韩tuo胄,暗中让皇子赵蟮劾韩tuo胄。于是赵笤谀宗退朝回宫的时候对他说:“韩tuo胄无故轻开边衅,恐怕社稷有危。”杨后也在一边说:“宫廷内外谁不知道韩tuo胄为人奸邪?只是畏惧他的遮天势力,不敢明说罢了。陛下怎么还没有醒悟呢?”宁宗摇头说:“恐怕不是这样,还是先查明再说。”

杨后急召杨次山入宫商议,让他密结朝中的大臣,阴图韩tuo胄。杨次山转告礼部侍郎史弥远。史弥远又联结钱象祖等朝臣共同定计。开禧三年十一月的一天黎明,韩tuo胄入朝议事的时候路过六部桥侧,被伏兵所杀。当时宁宗听到消息,急忙写手谕赦免韩tuo胄,杨后手按住谕旨边流泪边说:“陛下若下谕旨,请先让妾死在这里!”宁宗哪里舍得,忙给杨后拭泪,他心想没有他的谕旨其他人也不敢怎么样,慢慢再解救韩tuo胄也不迟。

等史弥远将韩tuo胄已死的消息告诉宁宗,宁宗还不相信。过了三天后,宁宗还认为韩tuo胄没有死。韩tuo胄的头颅被装在匣子里送给了金国,南北再一次达成了和议。

赵罅⑽皇太子,更名为赵询。史弥远出任右丞相,南宋又出了一个祸国殃民的大奸臣。这时斡离河旁的蒙古部落铁木真逐渐崛起,并起兵攻打金国。衰朽的金国不敌蒙古锐卒,大片的领土失陷,迁都到了汴梁。金国遣使告诉宋廷立刻送岁币来以解财政的匮乏,南宋朝廷见金国大势已去拒绝给予。

嘉定十三年,皇太子赵询病逝,宁宗没有子嗣,便在嘉定十四年立宗室之子赵f为太子。史弥远秉政内借杨后为援,外结私人为党,把持了朝政。皇子赵f与弥远有嫌隙,史弥远买了一个善于弹琴的美女送给赵f,让她暗中探听赵f的动静。赵f平生的一大爱好就是弹琴,此时以为得到了一个佳丽知音,(奇qIsuu。cOm書)陷入了史弥远布置的美人计里不能自拔。那个美女知书慧黠,赵f将内心的衷曲都与她说。他在几案上写下杨皇后与史弥远的名字,对美女说:“史弥远当决配八千里。”又指着地图上的琼崖对美女说:“我将来若能得志,必流放史弥远于此地。”美女将赵f的话转告给了史弥远。史弥远大惧,接着阴蓄异志,欲立宗室子赵昀为皇子。

嘉定十七年,宁宗一病不起,史弥远夜召赵昀入宫,杨后竟然一无所知。史弥远假传诏旨,另立赵昀为皇太子,封成国公。又过了五天宁宗去世,史弥远才将废立太子的事告诉了杨皇后。杨后愕然说:“皇子赵f是先帝所立,怎么能擅自变更?”史弥远再先后七次派人与杨后商议,杨后禁不住一再的劝说,加上赵f也不是她生的,便答应了史弥远的要求。

赵昀入宫见杨后,杨后抚着赵昀的背说:“你现在是我的儿子了。”然后召赵f,废去太子,封为济阳郡王。赵昀即位,是为理宗,杨后作为皇太后垂帘听政。宝庆五年,七十岁的杨太后去世。

相传杨后与史弥远有私通情事,但不见于正史,宋杨升庵《宝庆诗》有“夜驾老蟾嫔月母”的句子;又有人做乐府《咏云》“往来与月为俦侣,舒卷和天也蔽荫。”来讥讽杨后与史弥远不清楚的关系。不过宫闱密事,这仅仅是后人的猜测而已。

第94节:成吉思汗选择继承人

元太宗(1186~1241年),即窝阔台,成吉思汗第三子。其性情内敛,城府幽深,处世宽容,因之被父选为即汗位人。即大汗位后,重用耶律楚材,灭金,1236年更是将拔都派出西征,远至欧洲中部。其注重经济,采纳“汉法”,令大汗国逐渐兴盛、强大。

元太宗(1186~1241年)窝阔台,成吉思汗第三子。其性情内敛,城府幽深,处世宽容,因之被父选为即汗位人。即大汗位后,重用耶律楚材,灭金,1236年更是将拔都派出西征,远至欧洲中部。其注重经济,采纳“汉法”,令大汗国逐渐兴盛、强大。

元太祖铁木真出身于蒙古部孛儿只斤族贵族,幼年丧父,家境困苦,但他发奋图强,汇集群英,使家业重振。于1200至1206年间,战胜了塔塔儿、克烈、乃蛮诸部,统一了蒙古主要部落。开禧二年,蒙古各部在斡难河畔举行“忽里勒台”,他被拥立为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并制定了军事、政治、法律等制度,创制蒙古文字,促进了蒙古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在1218至1223年间,进行了第一次西征,占领了中亚细亚和南俄罗斯草原,建立了一个以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西南)为中心的,横跨欧亚的大汗国。1205至1209年,曾三次进军西夏,迫使西夏纳贡乞降。从嘉定四年开始向金进兵,于嘉定八年攻占金朝中都(今北京)。他一生“灭国四十”,是一个有着丰功伟绩、叱咤风云的一代英豪。

成吉思汗的长妻孛儿帖共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术赤、次子察合台、三子窝阔台、四子拖雷。成吉思汗让术赤管狩猎,察合台掌法令,窝阔台主朝政,拖雷统军队。他们都为蒙古帝国的奠基立下了汗马功劳,犹如帝国的四根台柱。

蒙古自古流传着幼子有优先继承权的习惯。长妻所生的幼子,蒙古语叫斡惕赤斤,意为“守护灶之主”,是留守家业者,而他的兄长们则要到外面另立炉灶。成吉思汗克制了自己对小儿子拖雷的宠爱之情,打破蒙古的旧传统,让三子窝阔台为储君。历史的发展表明了他选择的继承人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也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

成吉思汗为什么要选窝阔台为储君呢?

成吉思汗虽然以攻城略地使蒙古帝国初具规模,但他深谋远虑,清醒地认识到他的继承人不单要有军事家的本领,更要有政治家的才能,这样,才能巩固和发展他开创的大业,并且使江山永固。他逐一分析了自己四个儿子的才能和特长,认为窝阔台比其他三子都高出一格,认为窝阔台意志坚定,忠厚崇仁,举事稳健,能担负起治国安邦的重任。心里早有了打算。所以,当嘉定十二年,成吉思汗挥师西征前,他便召集了诸子及胞弟,议定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

此后,成吉思汗率四个儿子,分四路大军踏上了讨伐花剌子模国的征程。历时六年,凯旋而归。

宝庆元年,成吉思汗指责西夏国主违约,再次亲率大军征讨西夏。次年六月,西夏国主李派兵迎战,结果被击溃,只好遣使投降。成吉思汗遂挥师南下,渡过黄河,将兵锋直指全国。经积石州、临洮路,一直攻下京兆(今西安)。

宝庆三年七月,成吉思汗身患重病,一卧不起。他自知死期临近,便招诸子于枕边。叮嘱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精诚团结,并重申:“如果你们希望舒服自在地了此一生,享有君权和财富的果实,那么,有如我在不久以前已经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