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师魂-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所,连汉老支书都能支持,打开了庙门,解了棺材板做了台子。你不来不帮忙,王金山百忙中找到卧虎镇求教师给学员讲一节麦子播种技术,你告诉父亲不准我来”蒙玉莲想起来就想哭。
“别在这瞎掺乎!”蒙飞虎说。
“今天就是让蒙老师讲一节小麦种植。希望您能理解。”王金山说。
“王老师你真是糊涂!当年你老爷爷、爷爷就在这儿教过书,差点儿被鬼子杀了;你父亲知青的时候,又来半耕读,差一点被批!他们都想农民把地种好,过上好日子。可是,管用吗?没有用!现在照样地种不好!怎么办?要从娃娃抓起。这些媳妇和姑娘学什么种植,没用!”看来蒙飞虎坚决不让,“撤了!太不像话!马上撤了!”
“她们好不容易来听一节课。你让她们到哪儿?”蒙玉莲问。
“爱上哪上哪!不要在这丢人现眼!”蒙飞虎态度依然那么坚硬,“我大小是镇里的书记,你就不能给二哥一点面子?”
“这班也是马副县长支持的。”王金山不得不搬出来马奔腾。
“既然他说的,就让他拨款建职业学校,让一些姑娘、媳妇在破庙里学什么啊!这是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蒙飞虎根本不在乎一个事业落魄的副县长。什么副县长?不过是一个分管教育和农业的闲职罢了。
蒙玉莲笑着对蒙飞虎的陪同人员说:“蒙书记今天情绪不好,请哥哥、兄弟带他走吧。”蒙玉莲见他们迟迟不走,又看看王金山,用同情地口味说,“不看僧面看佛面吧。给王老师一个平台吧。”
“不是对他,而是汉家!”蒙飞虎毫不客气地说。
“怎么扯到汉家?雪莲来去自由,这不关汉家的事!天南1号冬小麦的推广种植是省里的决定。号召教育部门要承担起农民种植技术的培训。这是上面的一些文件,要不要去问问省里?”蒙玉莲说着从讲义夹里取出两份红头文件。
“这倒用不着——我也是为你们好!”蒙飞虎对蒙玉莲说,沉默了一会儿,问道:“你忘了当初谁砸伤了你的腿?”
蒙玉莲说:“那是过去的事情了。想起当初,我们蒙家也有对不起汉家的事情。”
“忘掉过去,就会重演历史的悲剧!”蒙飞虎在陪同人员的劝阻下,离开了大槐树。
无所事事的学员们最喜欢看这些吵闹的事情,见蒙飞虎一走觉得没有戏剧,都站起来纷纷要走。“大家静一静!”王金山送走了蒙飞虎跑进教室讲:“大家坐好,请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饿态度听蒙玉莲校长报告。”
王金山退下,蒙玉莲收拾好拐杖讲课,从授课的意义到国家政策,从天南1号在中西部的推广获得了丰收,到大槐镇王金山的带头播种,讲的实在、生动、清楚。最后重点讲:“龙马县是冬季干旱和高寒地区,而大槐树多树在山里,山里的冬季气候和北方、东部地区差不多。现在恰逢一场雨和一场雪,虽然季节晚了一些,但现在播种为时不晚。旱不死的葱,湿不了的麦子。麦子怕胎儿旱,可现在墒情刚好。如果种下,明年再浇一遍返青水和灌浆水,当然下了巧雨更好。”
王金山帮着蒙玉莲收拾好,然后做了本次活动的小结:
“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蒙校长的精彩演讲!”台下掌声哗然,王金山说:“如果说王老前辈的耕读学堂是今日农业学校的鼻祖,那么卧虎镇小学的半耕(工)半读就是职业院校的雏形。我们今天的农民学校就是未来的职业学校。我们将来要在大槐树办自己的农大、林大。眼下,大家需要做的就是马上回去到各小组免费领取麦种和化肥,抓紧播种,不要再等家里的男劳力回来商量。他们在外打工,你们留在村里。村内的事你们说了算!”
有人鼓掌,有人质疑:“麦子种下,明年春夏没有雨水,白种了!”
王金山说:“修渠,我们已经交了水利款。这个,我会向蒙书记和汉副镇长建议利用今冬明春的闲散时节,把御龙河修好,确保明年庄稼的丰收!”
学员们一一离去,汉向阳坐在蒙雪莲的马车上过来,邀请王金山和蒙玉莲去凤谷山庄吃饭。当时,蒙飞虎、白玉霜也参加了场合。
蒙飞虎作为一个镇里的第一书记,先入为主地举杯致谢:“今天,让白老板设宴,就是想表达谢意。还没有过午,天南1号的第二批种子全部发了下去,现在有些群众下地播种了。这个首先要感谢王金山老师。”
第059章农民职业学校开课(2)()
“不!不!应该感谢蒙玉莲校长。是她的精彩讲课感动了群众。”王金山不想领这个功劳,只是他不明白上午还带着办事员到庙里找茬还要驱赶学员的蒙书记,现在却变化如此之快,判若两人。
“王老师。二哥敬你酒。”坐在王金山旁边的蒙玉莲提醒他。
王金山不是不会喝酒,当年在地北市读高中的时候,他连战过三场喝倒了三桌同学,包括一些好酒的女同学。现在他不想喝蒙书记敬的酒!
蒙飞虎把酒干了!但王金山端着酒,没有喝。
“来,王金山。姐陪你!”白玉霜从副主陪的位子上站起来,手里端着满满的一杯酒。
按理说,白玉霜的位子应该是汉向阳,因为他是分管农业和教育的副镇长。天南1号小麦的播种和农民学校的开学都和他分不开的。然而,蒙飞虎好像和他尿不到一个壶里。
王金山很敬重汉向阳,他看见汉向阳向他点头,蒙玉莲姐妹也望着他,他还是一饮而尽。
蒙飞虎要回了面子拍掌叫好,白玉霜也应着鼓掌。而王金山感到一阵羞辱。
酒场很快轮到汉向阳了,他从自家杯子中倒了半杯给王金山,高度地赞扬:“真没想到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组织这么多姑娘、媳妇来学习种植技术,一没有耽误小学的正常秩序,二没有向镇里伸手要一分钱。这个农民学校办的好啊!还及时鼓舞群众种植冬小麦,办得及时啊!”
“汉副镇长,您过奖了!先喝为敬。”王金山举杯干了。
“看到你今天的表现,让我们想起王宝训的耕读学堂和你爷爷、父亲的耕读小学。你颇有他们的风范。真是将门出虎子啊!”汉向阳看大家不好意思地看着王金山,招呼道:“大家一起来。”说着杯里的酒干了!
“我一定要发扬先辈的耕读办学精神。”王金山把下一步的打算向大家汇报:“下一步结合大槐树实际,办好耕读小学的基础上,创办农民耕读学堂,即现在的农民学校,主要靠周末、假期和夜晚。所授课程紧紧结合农业生产和脱贫致富,设置种植、养殖、编制、刺绣和花卉等等。”
“王老师,你对耕读小学了解多少?”蒙飞虎狞笑着,问。
王金山说:“早在六十年代,为贯彻执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我们北方一些农村就办起一些专收不能入全日制小学就读的儿童的学校,称之为耕读小学。主要以大队、生产队为单位成立半耕半读的半日班或早、午、晚班,聘请民办教师教学。耕读小学教师工资主要形式是由生产队支付“工分”;教育部门每月补助几元学习费。他们所学习的课程是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每天上课二三小时;修业年限不定。这种办学方式满足了农村孩子就近入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创办耕读中学,相当于初等、中等职业学校。”
“谈何容易!山不是垒的,河不是尿的,牛…………皮不是吃的!王老师,不知这一切需要靠什么支撑?”
“一靠政策的支持,二靠镇里的资金后盾,三靠耕读文化的底蕴。”王金山见大家听得入迷,便口若悬河:“耕读文化是传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耕读生活早起作为文人的一种思想,起源于隐逸,是儒家‘退则善其身’和道家‘复归返自然’的人格结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高的道德价值,意味着高尚和超脱。而先祖创立的耕读学堂,不是隐逸,而是直面当时现实,因为王家先祖和白家先祖都是普通的农民,最多是掌握点文化和农副生产技能的农民。所以说,先祖的耕读是大槐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飞虎说:“你是王宝训的后裔,对先辈的感情应该理解。79年到82年,汉老支书为王宝训不止跑过多少次。”蒙飞虎看着汉向阳说。
汉向阳说:“可惜,王宝训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公正的评判。”
蒙飞虎反问:“六七十年代,整个龙马县批王宝训就先后批判过两次,今天何苦为一个疯疯癜癜的要饭的喊冤啊!”
“这就是上午蒙书记要赶走学员的原因?”王金山直言不讳。
“只有那些天真透顶的人们,才会相信什么千年乞丐耕读学堂!我看不过是一个传说罢了!”蒙飞虎将杯子往桌子上一撞,霍地站起来,容不得大家相劝离开了桌子。
白玉霜紧跟了出去,她怕蒙飞虎报复王金山,所以尽力相劝,最后领他到自己的客房歇息。
大家沉默起来,王金山终于说:“不管怎么说,王宝训老前辈就是不该批。据史料记载:他始终是一个靠乞讨过日子的穷人,虽然有些田产,但都是为了穷孩子读书,教他们种植。他创办了多少耕读学堂无法考究,但他的确是没敢私囊分文?年纪轻轻女人就死了,他带着孙子,一直没有续弦。朝廷授予‘马背先生’、‘平民教育家’的名号,并赏穿黄马褂,可他从来没有以此欺压乡里。穷孩子读书不但不缴学费,而且还能带回自己种的粮食回家贴补。谁讨论,谁批判,或许他们真的对老前辈不了解,而蒙家不该,因为蒙家的前辈也进过耕读学堂。”
“王老师讲得好!”蒙雪莲称赞,而蒙玉莲含泪不语。
“玉莲姐,你怎么啦?”蒙雪莲苦苦相问。
王金山又要讲被汉向阳叫了出去。
他们一边散步一边聊着未来的教育和农民的日子。当谈到农民学校的时候,王金山不解地问:“汉副镇长,不知今天为什么蒙飞虎对办民办学校不高兴?蒙玉莲也是痛苦。”
汉向阳讲起当年“思想兵”和“路线兵”的两派斗争:
那一年的龙马县,方圆的母亲死后不久,运动从批孔尊法扩展到重批平民教育家王宝训,矛头直逼马奔腾和王国槐。蒙玉莲的“思想兵”受县教育部门某领导的指使、阴谋策划,很快占领了大槐下的夫子庙、神母堂。不仅将塑像抬到河里,而且,一些姑娘在庙堂的墙壁上觉得好玩就乱涂乱画,甚至用刀乱刻。汉子麟听说了,非常生气,指使汉向阳去管。
汉向阳看到一幕幕被破坏的字画,质问她破坏文化,将付出代价,总有一天接受大槐树文化的审判。
蒙玉莲振振有词:“当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话说有一家穷苦人家,男人外出十几年杳无音信,家里只有婆媳二人相依为命,因为家穷媳妇割肉侍奉婆婆,王宝训却趁人家没有个男人,来筹款办学堂的动作是那么庸俗,他认这家女人做了干妈,还吃过这个女人的豆腐。还有一个故事,见人家年轻貌美,为了骗得人家的温存,出手就送了十亩地。这不是恶霸地主是什么?”
“据说是有这么一对婆媳,媳妇为了给婆婆充饥,竟然割自身的肉喂婆婆。王宝训被感动了,才给了她十亩地。”汉向阳据理力争。
“汉向阳,对于王宝训绝不是道听途说,而是有根有据。省里就派领导到大槐树亲自调查,得到的结论是:王宝训是一个以‘马背先生’、‘千年乞丐’为保护伞到处募捐办学,被当时反动派政府赋予特权而为整个地主阶级和反动政府服务的大地主。现在全国上下长城内外都在批判,你和汉老就别在糊涂了!”
王金山不再说话,他说什么呢?他查过有关材料,了解过老爷爷和爷爷。他知道王宝训去私塾偷听读书声而遭到熟师的呵斥。五岁丧父,姐姐做了童养妻。六岁随母要饭,十七岁给地主做工三年,分文不得,被打得头破血流,赶出家门竟然在破庙里昏睡三天。这样一个出身穷苦的人创办学堂竟然被指责、挖苦?
“当初,我和蒙玉莲争论到了极点。”汉向阳宽阔的额头上布满淡淡的阴云,他说当时他们争论到王宝训是否斗争的问题,蒙玉莲彻底丧失了理智。
当时,蒙玉莲问:“他为什么不上山造反?为什么不参加革命?连鲁先生的阿q都知道革命党好,向那些欺压他的人和阶级复仇,把那些曾经压迫他的人踩在脚下。王宝训就应该把所有富人家的孩子赶出学校,因为他们的父辈曾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让曾经的仆人成为主人,让他们的孩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