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农家少夫人 >

第172章

农家少夫人-第172章

小说: 农家少夫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氏不情不愿的哼唧了一声。

    程老爹缓和了下脸色,“你奶奶知道错了,这事就过去了。”

    程夏哼了一声,拿过一旁自己的伞,打着就进了雨里。

    “你干什么去!”程老爹的嘶吼隔着重重的雨幕传到了程夏的耳中。

    程夏嘴角一勾,浮现一抹冷笑。她不会真的去县衙,因为她没有证据。但是顾氏今天的行为也给她敲响了警钟,她不能再这么纵容她下去了。

    她缺证据,那她就去找证据。

第245章 这个家,由着你们作() 
大雨瓢泼,程夏直接往田叔田婶家的方向走。

    田家的大门开着,里面也是静悄悄的,程夏在门口敲了敲门喊了一声,就看到里屋有人走了出来,远远打量了一番,见是田婶,程夏连忙喊了一声,“田婶,是我啊,程夏。”

    “吆,夏丫头啊,直接进来就行,”田婶摆摆手让程夏过来,摸了把她冰冷的手,将她抓着的雨伞放在门边,赶紧将人拉了进去。

    进了门,程夏笑着跟正在大厅里做木匠活的田叔打了招呼,待看清田叔在打桌子,程夏就是一喜,“不曾想田叔还有这好手艺呢?”

    “嗨,这有啥,”田叔不在意的笑笑,“我爹的老手艺了,我这点本事,比起我爹来,那可是差远去了。”

    程夏凑过去看了眼,只见田叔手下的小桌子板板正正规规矩矩,端的是好看又结实,程夏瞬间有了主意,“田叔,您帮我打个衣柜呗。”她好放在张氏屋里,以后碰到个什么特殊情况,也好有藏身之处。

    “好啊,你要什么样的。”田叔一口应了下来。

    程夏想了想,“就正常用的衣柜就行,里面的空间稍微大一点就可以。”

    说到衣柜,程夏突然想起一个赚钱的点子,正好田叔会木匠活,学会了这个能赚不少钱。多多少少对田家有点回报吧,权当做对里正爷爷对自己的帮助、以及田叔一次次带她去县城的酬劳。

    虽然他们并不在意。

    田婶看程夏津津有味的盯着桌子看,便倒了杯热水过来递给程夏,“先暖暖手。”

    程夏回头对着田婶甜甜一笑,将杯子接过,然后说,“田婶,我想让田叔打一样东西出来,我保证可以让田叔赚一笔钱。”

    田婶一喜,“打什么?”

    程夏问田婶要来纸笔,简单的画了个图样子,递到田叔面前,“田叔您瞧瞧,这个东西您能打出来吗?”

    程夏画的是个衣架,也就是我们现代通常用的衣撑,现在的明朝并没有这个东西。

    我们平常所用的衣架是美国人发明的,在中国古代,挂衣服的东西并不是没有,只是很简单粗暴。

    其实早在周朝,因为礼制分为了三六九等,贵族就对这种能代表自己等级的东西非常在意。具体到衣服方面,就发明了悬挂衣物的架子。到了春秋时期,衣架还有了‘桁’或者‘木施’的学名。

    到了宋朝,衣架的使用就更为普遍了,甚至于一些考古的发现,让我们更为形象的知道,宋代的衣架到底是什么样的。其实也就是立一个横杆,将衣服都搭到上面。

    到了眼下的明朝,衣架虽然整体保持了传统的模样,但是不管在用材还是制作,雕刻还是装饰,方方面面都尤其的讲究精致和美观。虽然总体大同小异,还是用一根横杆搭衣服,但是横杆上面已经有了类似挂钩的东西,方便将衣袍挂上去。

    到了清朝,更是有了所谓的朝服架,主要挂制官服,造型依旧的典雅和精细。

    但是这些东西都不如现代的衣架用的方便,程夏决定让田叔做出来看看。

    田叔一看,顿时笑了,“夏丫头的心思巧啊,我就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这是用来挂衣服的吗?”

    程夏点点头,让田婶拿过一个袍子过来,程夏亲自比了比衣架大概多大,将衣服悬挂到衣架上会是什么样的效果。程夏越解释,田叔越是高兴,最后竟忍不住拍手鼓掌起来,“这样一来,那些达官贵人和大家小姐,可就有的用了。”

    程夏看田叔田婶高兴,又画了几个不一样的衣架款式,将自己知道的都画了出来,纷纷递给田叔,“田叔,这是几款衣架,这一个,”程夏指着自己画的顶端分叉的高高的东西,“这是落地的衣帽架,比达官贵人家用的方便也好看许多,田叔也可以做一个出来看看效果。”

    “好,好,”田叔眉开眼笑的高声应了,将那几张纸如珠如宝的捧在手里,立马停下手中的活计,还是选择木料去了。

    程夏还是提醒了一声,“田叔,您先试试做的更复杂也更精致一些,最好是能达到那种别人看了,却还是不知道怎么做,这样最好。”

    这种东西,如果做起来很简单的话,是很容易被别人学去的,这样的话,田叔就不能利用这个多赚些钱了。

    看着田叔转身要去旁边房间找木料,程夏又加了一句,“田叔,若是做出来效果还不错,田叔可以直接拿去县城的天佑杂货铺找掌柜的,跟他合作。中间可能会少一些的利润,但是这是个长久的经营之道,有杂货铺做后盾,田叔就能做到独一份,旁人是不会取代你的。”

    程夏是真心实意的推荐,毕竟他们都是小门小户,一旦遇到什么风险,承受的损失就会很大,但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和天佑杂货铺合作,并不亏。

    田叔不住的点头,迫不及待的就去选木料了。

    田婶笑着将程夏迎进里屋,抱了个最简单的镂空小手炉递给程夏,“咱家也没什么好东西,这还是我刚嫁到田家的时候,婆婆给的。天越来越冷了,夏丫头你暖暖手。”

    程夏打量着田婶递过来的手炉,是八角形紫铜材质的,喜鹊饶梅的镂空炉盖,福禄寿喜的雕梁炉身,看着还是非常精致的。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手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程夏突然有了种附庸风雅的感觉,不过她没有忘记自己来的目的,程夏抬头看着田婶,认真的问,“田婶,里正爷爷到底是得了什么病去世的?”

    田婶一愣,没想到程夏会提到这个,她摇摇头,叹息了一声,“我也不清楚,公公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身体也还算硬朗,小病小痛的,也都能熬过去,但是那次,”田婶想了想,眼神到底晦暗了一些,“那次的病来势汹汹的,不过几日公公的身体就明显撑不住了,后来又开始口吐白沫,从那开始没几日,公公就去了。”

    程夏抿唇不语,心里在暗暗的思量,“里正爷爷先前可有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的症状?”

    田婶点点头,“不是很严重,但是也会有。”

    “难道就没有大夫给里正爷爷看病吗?”程夏疑惑的问。

    “怎么没有啊,”田婶舒了口气,这才说,“当时还是程秋特意去邻村请的大夫,说是名医,那大夫只说是老人年纪大了,行将就木,好生准备后事就行了。”田婶摇摇头,“我也就没多想,觉得公公确实年岁不小了,以为也是到时候了。怎么,这事还有隐情?”田婶不解的看向程夏。

    竟然是程秋去请的大夫?程夏心里的怀疑更甚了一些,“田婶,前阵子我大姐的事想必您也听说了,我娘当场被气晕了,从那时开始,就一直断断续续的昏迷,赶巧那阵子我不在家,等我回来,他们都说我娘是有心魔,被魔怔住了。我不信,去请了清献村的商掌柜,这一打听之下我才知道,我娘一直昏迷不醒,原来是被人下了药。”

    田婶认真的听着,身子陡然一震,眉头紧紧的隆起,“下药?怎么回事?”

    程夏不想说的太具体,只是含糊的回答,“是有人喂我娘服用了蓖麻子,我娘才会有昏迷高热的现象出现,商掌柜曾说,用蓖麻子过量的话,是会口吐白沫的,我当时就想到里正爷爷了。今天过来,一来是问一下里正爷爷当时具体的症状,二来也是想提醒田叔田婶一声,这程秋,还是要小心点的好。”

    田婶听完,脸色登时就变得灰败一片,双手紧紧的攥在一起,“当初我要自己去请大夫,程秋非说她要去,还说是想尽孝,让我们给她一个机会,我也没多想,结果,肯定是她在捣鬼。”

    程夏心里也是如此想,里正爷爷先有了这样的症状,后来才是张氏,那这肯定要从二婶和程秋这里入手,再顺藤摸瓜的去盘问顾氏。

    问了田婶一遍,程夏更确定了这件事跟程秋有关,这样她就更能对症下药了。

    她不是缺证据吗,那就从程秋这里入手,她要让程秋亲口承认自己做过的做事。

    又说了会话,程夏便要起身告辞了,田叔还在琢磨着怎么打造衣架,程夏看他满头大汗眉头紧蹙的样子,心里却突然笑了,看样子也是不容易做,这样就好,她还怕太简单旁人一学就会呢。

    刚要出门,就见院子里撑着伞走过来一个人,待她上了台阶,程夏才看清这是程秋。

    程秋也看清了程夏,顿时冷嗤一声,“吆,咱家这是来了个贵客啊,怪不得我刚一进门就觉得家里有些蓬荜生辉呢,原来是你来了。早说啊,我该提前在家等着接您的大驾才是。”

    “程秋,别胡说八道。”田婶当即冷了脸。

    程秋直接毫不顾忌的翻了个白眼,转身扭着腰回了自己屋。

    气的田婶直叹气,“你说说,你说说,我这都是造的什么孽啊。”

    程夏盯着程秋的背影看了好一会,然后拍了拍田婶的手,“田婶放宽心,不要让她影响自己的心情,甭搭理她就行了。”

    “好,我知道了,”田婶勉强笑笑,“雨越下越大了,你路上小心点。”

    “我会的。”

    程夏直接回了程家,看到顾氏和程老爹正坐在一起聊什么,还聊的很惬意的样子,程夏顿时冷了脸,“爹,既然娘的死活您毫不在意,那我跟您商量件事,让我把娘接走去照料吧,这个家,由着你们作。”

第246章 该唤你声少夫人() 
“你放肆!”程老爹猛地一拍桌子,直接跳了起来,“我看你是反了天了,越来越不把我放在眼里,看到我跟你奶奶连个称呼都没有,直接就要求要把你娘带走,你以为你是谁啊,我还活着呢,用得着你去照顾你娘。”

    程夏耸耸肩,“爹你要是这么说,那我就什么都不说了,既然您有自信能照顾好娘,那麻烦您多看着点,以后若是再发生今天这样的情况,”程夏转头对着一脸阴沉的顾氏笑笑,“估计奶奶就不能这么悠闲的喝茶了,到时候就要去大牢里陪翠花唠唠嗑了。”

    程夏挑眉看着顾氏,见她瞬间变了脸色,突然笑了,“奶奶也知道,是我帮助县太爷肃清了赌徒,县太爷总会多照顾我一些,奶奶就算不为了我娘,为了您自己,也求着我娘多活一些岁数吧,毕竟我娘出了事,奶奶也就安生不了了。”

    程夏理了理自己的衣服,不去看两个人一个比一个死气沉沉的脸,直接撑着伞往家走。

    妈蛋的,最受不了过这种憋屈的日子,先威胁顾氏一番,看她还敢不敢动手。

    接下来的几日,程夏每日依旧去程家,只是不再停留一天的时间,总是熬了药喂张氏服下就离开。几日功夫,眼见张氏的起色越来越好,程夏的心总算是放松了下来。

    九月初五这天,是崇安县城的集市,程夏带着小龙和杨大郎提前一天就到了县里,将铺面里里外外打扫了个干净,又彻底清理了一遍,这样看着心情也好了很多。

    铺面并不大,程夏也没想把铺面弄的多复杂,因为平日都是大花在照看,但是大花不识字,也摆弄不了算盘,弄的太复杂了反倒怕她不自在。

    程夏特意去挑选了个大的置物架,将大大小小装了辣椒酱的瓷坛都放在上面,看着整齐又雅致。

    她们负责打扫,杨大郎则负责给每个瓷坛贴‘程云辣椒酱’的牌子,顺便又制了个大的匾额挂在门口的正上方,也算是他们铺面的招牌了。

    小龙就负责拿着小抹布这里擦擦那里抹抹,程夏看着小家伙给自己安排了好多任务,不由得轻笑出声。

    忙碌的时候,邵老板也来了,二话不说带了不少杂货铺的伙计过来非要帮忙,热情到让程夏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邵老板更是干脆,最后直接将所有工作都自己包揽了,只说他经验丰富,知道怎么样才能经营好一个铺面,程夏也便由着他去了,她乐的悠闲。

    一边忙活,邵老板还没话找话的跟程夏搭讪,“今日早上,你们村有个人拿了几个稀奇古怪的东西来找我,说那东西叫衣架,我从来没见过,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做的很好,不说雕刻的精致繁复,就说那样式,已经足够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