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王侯 >

第29章

王侯-第29章

小说: 王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显然还不知道此事,而且还当着本宫的面上责问了宣台阁副指挥使!宣台阁副使也明言不知道此事,只是曾接到过竟陵长史崔群的折子,根据折子上所说,刺客并未抓住。”

    荆无计也是微微松了一口气,武帝若只是搪塞过去,那肯定会有问题,但是当着太子的面质问宣台阁副使,这就说明武帝对太子还是信任的。

    太子笑道:“先生勿须如此担心,说不定是先生的手下私自叛逃了!害得本宫虚惊一场,方才那个女人呢,本宫还没玩够……”他心情大畅,急忙往客厅走去。

    荆无计望着太子得意洋洋地走进卧室里去,心里却又将整件事重新想过一遍,端木岫肯定不是私自出逃,动手的若真的不是宣台阁的话,那又会是谁呢……

    想到这里,荆无计赶快把门人找来,过了片刻一个中年胖人走了进来,忙道:“先生找我!”这胖人一看便是沾花惹草的能手,眼睛一直都冒着色光,他是太子的表亲李惟岳,此人最是不学无术,只靠太子这个亲戚才使他得意妄为,不过在忠诚这一方面,却是最靠得住的。

    荆无计虽然看不惯此人的做派,但是却也不想得罪他,忙道:“坐下吧!”

    李唯岳眯着眼将荆无计打量一番,道:“先生如此焦急把我找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事,从先生的脸色上看来,难道是大事!”

    荆无计点了点头道:“马俊恐怕是出事了,竟陵对福王下手的六个人恐怕都被人牵了去!”

    李唯岳眼睛亮了起来,道:“先生定是查出是谁敢动我们的人!”

    荆无计微微笑道:“谁对我们动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该怎么处理!”他并不想告诉李唯岳自己还没有查出敌人是谁,因为那会打击他的信心,一直以来动魂都是荆无计一手安排,才会发展的如此壮大,这些人只会跟风而已,若是让他们去拿主意,那当然是自寻死路。

    李惟岳有点儿疑惑起来,太子府里唯一使他害怕的两个人,一个是暴躁无常的太子,另一个便是这个荆先生了,这个人像是总能看透自己的心似的,他想了想,道:“先生的意思是!”

    荆无计嘴角露出一丝冷笑,然后轻轻做了一个斩的动作。

    李唯岳明白了,他的心抖了一下,道:“什么时候!”

    荆无计道:“到时候我会通知你,记得一定要干净利落,不能留下丝毫痕迹!”

    ※※※

    刘渊来到平王府,让平王刘沦显得稍微惊讶一下,昨日风月楼上他本想将刘渊彻底地收罗到自己手下,哪知刘渊却以各种方式搪塞过去,没有想到他今天自己赶来了,平王的心里又生出了点儿希望,莫非他已经想开了,他十分看重这个弟弟,因为刘渊确实是非常出色。

    两人又往风月楼走去,管家栾福则跟在身后,刘渊再次注意到了他,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一种危险的感觉。

    上次自己在平王府里谈论太子的事,这个管家就是在场,然后太子便和武帝吵了一架,硬是把自己调往扬州,刘渊一直觉得这个人有些问题,但是看到平王对他非常信任,却又不好开口询问。

    刘渊一坐下便道:“有些东西,九弟要给三哥看看!”

    平王一愣,没有想到刘渊还会有有东西给他,道:“什么东西!”

    刘渊将已经准备好的资料拿了出来,道:“这是太子暗中收买的几个刺客首领名单,虽然不敢确定,但是这些人非常可疑!”

    平王并未接过资料,疑道:“九弟从何得来这些机密!”

    刘渊知道他肯定要问清楚此事,要知道这些机密最难得到,若一个答的不好,恐怕就会使平王生起疑心,不过幸好他已经准备好答案,道:“不瞒三哥,这是二哥手下大将龙城给我的资料,应该是秦王府收集到的,而且这些人做的事都写的非常清楚,应该不会有假。这是秦王府的机密,还望三哥不要说出去。”

    平王这才拿起资料,细心地看了一翻,刘渊自然知道他是在查看秦王府特有的印记,秦王置府的时候,拥有自己特殊的印记,用来与宫内传递机密,平王当然知道,不过这一点刘渊早已经仿造好了,平王自然看不出什么问题。

    平王放下资料,露出凝重的神情,道:“九弟马上随我进宫,这件事一定要奏明父皇,既然有了这些资料,大哥很难抵赖!”他显然是极力压制自己的激动之情,要知道若是这些资料属实的话,太子的麻烦可就大了,尤其是想到建王的死,若真是太子指使,那么就算武帝如何信任他都不能听而任之。

    这份资料虽然未必能够置太子于死地,但是对平王却是大大有利,他显然非常清楚,而且这些资料又是秦王府所出,武帝最为信任秦王,肯定相信。

    不过这只上平王的想法,刘渊却不能和他一起进宫,淡淡道:“我是实在是不想看到三哥被人所害,尤其是听到十弟的事之后,更加担心,所以才会拿来这些资料,但是只希望三哥能够小心提防就是了,并不想把此事闹大!”

    平王犹豫半晌,知道他还没有改变心意,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本王就去见父皇了,这些证据还不足以让大哥认罪,不过若是能够打击一下这些人的话,也可以让大哥收敛一些,不瞒九弟,这个安金藏,十弟死的时候我就怀疑到了他的身上,没有想到真是他下的手!”

    刘渊自然知道他只是搪塞自己,这些所谓的证据都是自己做出来的,都是牵强附会,并没有多少可信的,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九弟就告辞了,还望三哥多多保重,不过三哥倒可以将此事拖延几天再奏明皇上,今日毕竟还是中秋佳节,恐怕那样会使父皇失去赏月的心情!”

    平王点头:“九弟说的有理,我再斟酌一下!”

    刘渊知道他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马上就会进宫去找皇上,这才会真正坠入自己的计划之中。

第一卷 潜龙勿用第三十三章 疑心重重(下)() 
中秋清晨,刘渊驾车进入皇宫,一想到今天要发生的事,刘渊心就有些微微波动。

    他刚刚进入宫中,便有一个太监走了过来,恭敬行礼道:“参见王爷,皇上有旨,宣王爷至藏谰殿见驾。”

    刘渊早就料到此事,跟着太监往藏谰殿行去,藏谰殿与御书房相近,是武帝处理机密事务的地方,中秋这日本来武帝都在养心殿接见各位皇子,但是现在还有差不多一个时辰左右,武帝在藏谰殿召见自己,肯定是为了太子的事。

    刘渊所料不差,武帝正是为了这件事才把他召来,平王刚刚才从藏谰殿离去,他递上来的折子里共有六人都是太子手下负责暗杀的人,这一点武帝不能不深受震动,太子私自拥有这样的实力本来就已经是莫逆大罪,若真是暗中杀害朝廷大员,甚至自己的亲弟弟的话,那么这件事恐怕震动的就不仅仅是武帝自己了,恐怕会是整个大汉。

    看到刘渊走了进来,武帝眼前一亮,这个儿子是越来越生的俊秀不凡了,而且还拥有了一种淡定从容的气质,他以前并没有注意过这个儿子,稍有注意时却已经被调往扬州,这还是首次与刘渊单独呆在一起。

    刘渊赶忙行礼,武帝笑道:“渊儿免礼吧!坐下说话!”

    他以前一直称刘渊为“福王”,这里叫回“渊儿”两字,已经显得亲密不少,只可惜刘渊对他并无任何感情,虽然遵旨坐下,但是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

    武帝看着这个渐渐长大的儿子,道:“渊儿长大不少,竟陵如何了!”

    刘渊忙道:“禀告父皇,竟陵目前尚算稳固,明军并没有渡江的打算,只怕初春时或许会有场硬仗,不过儿臣定当坚守此城,不让明军跨进中原一步!”

    武帝点了点头,表示赞许道:“渊儿在扬州时成绩斐然,朕很欣慰!”

    刘渊本想顺便保举一下王峻,但是突然想到就算王峻得到武帝的赞许,来到京城任职,也是要陷入太子与平王的旋涡之中,还不如把他放到扬州,便道:“都是父皇承天之德,儿臣略尽绵力而已,不敢贪功!”

    武帝其实本想与这个儿子用心交谈一番,哪知他句句都是官话,一时倒有些无法平淡下去,只好道:“渊儿不贪求名利,朕更为欣慰,渊儿难道不想知道朕当初为什么将你调往竟陵么!”

    刘渊一愣,这件事他确实有些猜疑,没有想到武帝竟然主动提了出来,一时倒有些捉摸不透武帝的意思,忙道:“儿臣知道父皇定有安排,所以不敢妄自猜测!”

    武帝笑道:“好一个不敢妄自猜测,恐怕你在心里已经怨恨朕了吧!”

    刘渊忙道:“儿臣不敢!”

    武帝道:“扬州大治,朕从太子递上来的折子中可以看得出来,从其他官员奉给朕的密折中也可以看得出来,渊儿你是大功一件,若非有你,扬州百姓也不会对我大汉如此充满信心,当日你离开时,扬州满城送行,这种场面恐怕在本朝官吏中还未曾有过!可见你确实是深孚众望的好官!”

    刘渊的眼睛亮了起来,看来自己看轻了这位父亲了,武帝也拥有自己的信息渠道,把自己从扬州调走,并不仅仅是为了惧怕太子而草率做出决定。

    武帝继续道:“只是渊儿你有一件事情却做错了!”

    刘渊忙道:“请父皇示下!”

    武帝显然已经感觉到了他态度的变化,刘渊刚刚进来时的刚硬,武帝认为是对自己将他从扬州调至竟陵的怨气所起,这回听到自己解释,看来怨气消失,笑道:“可谓不知者不罪,此事不能怪渊儿,怪就怪朕没有事先跟你讲明,你做错的事就是对待那几家江南大族的态度!”

    刘渊心中似有所悟,但是还有些不能完全明白,疑惑的望向武帝。

    武帝背负双手,走了下来,变成背对着刘渊,他的背影确实已经有些沧桑了,十年前想必定是笔直,武帝目光望在了殿外,声音也稍微提高道:“这些江南大族都是旧朝沿袭下来,先祖早就有心将他们一一分化,使之变为寻常富贾,不过他们的势力确实过于巨大,不仅仅是财力方面,在影响力方面对我朝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先祖曾经说过,我大汉最大的敌人并非是来自北朝的大明,也不是来自远地的蜀国,而是这些实力雄厚的大族,因为大明毕竟是蛮族,若想统治中原,人心并不在他们那里,恐怕并不是容易,蜀国又是相当弱小,不足为患,但是这些大族却是大大不同,他们只要登高一呼,恐怕跟随者将会以百万计,便如当年先祖打江山时,朕不能不忧。”

    刘渊有点儿明白他的意思了,从武帝的角度来看,能够取代刘家在中原地位的并不是出身蛮族的大明皇室,而是这些望族中的任何一家。

    武帝继续道:“我朝一直以来对这些大族都是采取怀柔压制的政策,慢慢弱化他们的势力,直到有日终于不能对我朝有所威胁,所以历届扬州刺史乃至江南官员,都会刻意与这些望族拉开关系,让他们对朝廷有所畏惧,却也保持融洽,不至于使他们被迫冒险!这其中的道理,渊儿你应该懂得!”

    刘渊明白了,自己在扬州与许谨等人打成一片,又成了被他们称赞的中原第一大才子,成为大族名士争相交往的皇族,武帝正是顾忌到这点,才将他调至竟陵,看来他自己倒是把这件事想简单了。

    听完这番话,刘渊对武帝的看法大为改变,这是拥有智慧的人才会得出的结论,武帝当年驰骋中原,并非幸至。

第一卷 潜龙勿用第三十四章 真情流露(上)() 
武帝转过身来,看到刘渊的表情,知道他有所了解,继续道:“朕将你调至竟陵,其实还是收到秦王的奏折后才下的决定,秦王对你甚是爱护,尤其是听到你在扬州遭刺杀时,便奏请要将你调去镇守竟陵,这可是秦王这些年来除了战事外,唯一的一封奏折!”

    刘渊这才明白,对秦王除了更加感激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武帝笑道:“渊儿你确实是我大汉之才,不仅文采风流,在中原被称为第一才子,成我大汉皇室的荣耀,而且边关众将都称赞于你,认为你将会是下一个秦王,希望不要让朕和秦王失望。”

    刘渊忙道:“儿臣若能有秦王十分之一,已经是万幸了!”

    两人间的气氛这才融洽许多,刘渊也对武帝有了些许好感,虽然他并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但是那种温暖的感情总算还在。

    想起自己答应李纳给他谋一个学士的官,刘渊急忙提了出来,武帝微笑答应。

    这时武帝又走回到书案后面坐下,伸手去摸了一下案上的一个奏折,目光突然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