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王侯 >

第12章

王侯-第12章

小说: 王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渊方才的狂喜无影无踪,只能看着平王的脸。

    平王拍了拍他的肩头,道:“事已到此,我也没有办法,父皇已经下旨,封你代扬州刺史,即刻离京,本来太子坚决要你去豫州和同州两地,在我的力劝之下,才改为扬州!”

    刘渊心里平静下来,心里的失望却无法去除,看来这件事已经无法挽回了,点了点头道:“不管怎么样,还是谢过三哥了!”

第一卷 潜龙勿用第十三章 突遭大难(下)() 
太子府。

    太子**怒气冲冲地坐在椅子,书桌上的东西被扔了一地,周围几个仆人全部跪倒在地,一个个战战兢兢,全都不知道太子为什么一回来就如此盛怒。太子的暴躁无常,府中的人都非常清楚,只是没有看到他发过这么大的火罢了。

    “给我传荆先生!”

    过了片刻走进来一个微胖的中年先生,此人脸上含笑,向着这些仆人道:“你们都下去吧,没有吩咐谁也不许进来!”

    仆人们如遇大赦,急忙退了下来。

    太子横了一眼荆先生,道:“荆先生都是你干的好事,今天为了那个福王,我和父皇吵了一架,若不是父皇顾忌我,做出让步,说不定后果不堪设想!”

    荆先生微笑问道:“福王的事怎么样了!”

    “已经被派到扬州,即刻起程,为了这个福王,我不仅得罪了父皇,还连皇后都得罪了,更别说平王,就连安乐这小丫头也过来指责我,唉,真不知道你的相术是否确实,这个代价并不小!”

    荆先生断然道:“这个代价非常值得,太子不要怀疑我的相法,你忘了当初……”

    太子摆了摆手,阻止他继续说了下去,道:“就是因为当初我才如此相信这个福王就是我的克星,现在他已经被贬到外城,想必对我也没有什么威胁了!”

    “殿下,你错了!”荆先生眼中露出一丝寒光,道:“若是他被贬到偏南之地,譬如豫州,谭州,以他的命相,可以说是必死无疑,但是扬州乃是前朝西都,未必就能得逞心愿,我们千万不能放过此人……”

    太子看了他半晌,终于还是点了点头,道:“按照你的意思去办吧,但是手上要干净点儿,千万不能给我引祸上身!”

    荆先生笑道:“殿下放心就是!”

    东都西出百里,便是江南大镇杭州,杭州风景虽然未称天下之最,但钱塘自古繁华,加上人杰地灵,使得此处成了胜地。

    杭州沿着运河而上不到百里便是唐朝故都西都,自汉朝立足中原,把那个“都”字去掉,改为扬州。

    若说东都是汉庭政治中枢,那么扬州便是文化心脏,江南才子足比半壁江山,将“人杰”两字诠释地淋漓尽致。

    刘渊坐在船上,一边欣赏两岸风光,一边想着心事。

    离开东都已经约有半月,由于事出突然,加上皇令催的紧,出行可谓是仓促,只是简单地和杨英交代一下便带着珠儿、田柔两女登上车驾,刘渊心里不能不能生出一丝前途渺茫的落寞感觉,本以为会宏图大展,谁知道仅一个回合便败得如此之惨。

    当然这只是一时心情罢了,他不能忘了自己在镜湖边上的豪情,也不能忘了承诺慕容清雪要为她讨回公道。

    平王虽然送行时说竭尽全力调他回京,但是刘渊心里明白这也只是说说而已,太子既然能够为了自己和武帝吵起来,坚决的态度已经表明,武帝断然不会为了自己而与太子翻脸,刘渊心里唯一不明白的就是太子自己也不过只见过两面而已,何以会有这么大的仇恨。

    这时田柔走上甲板,皱眉道:“王爷你怎么还在这里,珠儿姐姐身子不好,你也不懂得怜香惜玉!”

    珠儿自从上船以来,身子突然变坏,一直卧床不起,大概是晕船所致。

    刘渊知道说不过这个心直口快的田大小姐,笑着站了起来,道:“我们回房间去吧,珠儿想必也该吃药了!”

    百里运河很快就到了终点,这一路上由于是包下来的船,并无外人打扰,所以过的倒是相当清净,只不过苦的是珠儿。

    在霍烈和孟阳的陪同下,刘渊登上了扬州府派来的马车,马车沿着扬州城行过,由于这里也下了小雪,显得清冷很多,不过还可以见识到昔日西都的繁华之处,唐朝算是历史上第一大朝,鼎盛到了极点,并非虚妄,到了汉国和明国隔江而治后,已经是衰败下来,目睹西都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儿。

    刺史府位于在瘦西湖旁,府邸与湖面连成一体,确实赏心悦目,加上现在小雪初晴,使得刘渊的心境舒服了不少。

    由太子亲自指派的长史杜简带着手下众人给刘渊接风洗尘,杜简现年五十三岁,行武出身,满头白发,精神倒还不错,可惜是太子**的人,对刘渊这个名升实贬的福王只是出于礼貌才会出面招呼。

    由于刘渊此行只是一个代刺史,朝廷有例,亲王封至州县,虽然官职上是刺史,实际上一切政务却由长史执行,长史本来应是亲王府中的幕僚之长,不过由于福王并未真正置府,所以太子很容易就能够将刘渊控制在自己的手掌里。

    刘渊见过杜简之后,便长期呆在长史府里,读书写字,杜简倒也不来打扰他,每次请安也只是略谈政事,不过却以保护福王安全的借口,派了一支百人军队将整个长史府看管起来。

    刘渊自然知道这是太子的主意,不过也知道他不敢对自己怎么样,至少不敢下毒手杀掉自己这个王爷,除非武帝升天,他登基做了皇帝,那就另当别论。

第一卷 潜龙勿用第十四章 创书赋词(上)() 
珠儿的身体显得越来越虚弱,大概是水土不服,刘渊看得心痛,但是整个扬州城最好的大夫都找来了,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杨英那边每月传来一次消息,烟雨楼的发展倒是非常迅速,只不过由于牵入了平王和太子的争斗,比之当初,是大有不如了。

    刘渊惦记着新建造的福王府,听杨英说由于为了掩人耳目,年底才能落成,刘渊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这栋专门为珠儿建造的宅子,不知道珠儿还能不能看到。

    不过既来之,则顺之,在田柔的陪伴下,刘渊还是收拾心情读书。江南文化之乡,存书比京城多了许多,刘渊生平最大爱好便是寻找珍本的书来读,这回得逞心愿,倒也是件好事。

    春日到来之前,平王虽然派人询问刘渊是否可以回都,不过出于对珠儿身体的考虑,刘渊还是婉拒了,反正对东都也没有什么感情,倒不如和田柔、珠儿、方咏等呆在这里,至少温暖许多。

    天气终于渐渐转暖。

    元日前,有帖子送到刺史府上,原来是江南望族李衡的请贴,江南共有四大名族,李家堪称其中翘首,而其下的许家、风家、金家也是足以让刘渊吃惊不小的大族,士族之风源于旧朝,也称门阀,皆因与一家一族不同,一个士族中往往有数姓并存,而且规模宏大。

    汉国建立之初,取消了选材考虑的门阀制,也曾经考虑过将这些大族全部迁入东都,但是江南望族却全体抵制,最后连朝廷也没有办法,此事不了了之,可见他们的势力确实非同寻常。

    刘渊到来扬州,还是第一次参加江南望族所举办的宴会,便要方咏准备一下,珠儿由于身体不适,留田柔在家侍侯。

    杜简也早早赶来,道:“江南大族每年元日前都要举行宴会,其豪华不下于都城王侯,王爷到时可好好见识一下。”

    刘渊对他没有好感,淡淡道:“本王其实是不得不赴约,杜长史要不然你代表本王去吧!”

    杜简尴尬的笑了笑,没有再答话。

    两人到了李家的逐浪楼,刘渊大感杜简所言非虚,这座逐浪楼的规模确实非常宏大,楼虽不高,但是占地足有数顷,周围遍布池塘,只是由于雪日,看起来有些萧瑟,不过显然经过了充足的准备,周围树枝全是用绸缎扎成的花朵,灯火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没有唤回点春日,却把春意全部倾泻到了这一方楼宇上。

    早有人招待刘渊和杜简,这两人毕竟是本州长官,就到高位落座,李衡发已花白,但面色红润,笑道:“早闻福王督管本州,今日一见,果然非凡。”

    刘渊忙道:“本王也早就慕闻江南名士,心向往久矣!”

    其实他也知道像李衡这样的江南望族根本没有把自己这个有名无实的福王放在眼里,要不然到任当初也不会不闻不问了。

    李衡又将其他名族的名士一一介绍给刘渊认识,刘渊在京城时早已习惯了这些应酬,此时做来,倒并不费劲,而且这些名士大部分都是气质高雅之人,谈笑有度,只是那种骨子里的傲气却无论如何也去不掉。

    这些人里面,刘渊注意到一个人,此人姓许名谨,是许族首领,年纪不过三十,于众多望族首领中显得最为年轻潇洒,加上其人本身就拥有一副仙风道骨的气质,确实非常醒目。

    李衡开场完毕,便道:“福王新到江南,应是另有体会吧!”

    刘渊本来不想太过显眼,主要是身旁坐着的这个杜简,不过自己毕竟是一方之主,缓缓站起道:“李老抬爱,若说江南风物,恐怕本王连一分都未体会得到,不过这人杰嘛,在座各位实在给本王一个最好的答案。回宫以后,定当禀明父皇,来此选贤取士。”

    若论气度,刘渊实在有无可比拟的天生优越在内,所以只是随便几句话,便使的方才对他连看都懒得看的许多名士纷纷送上惊讶的目光。

    这里毕竟还是汉国的国土,他刘渊是一方之主,若是被这些望族在气势上压下去的话,肯定不会有个好的结果,前任扬州刺史深知望族的实力,采用阴柔安抚的手段,反倒使这些望族根本不把朝官放在眼里。

    刘渊笑道:“皇恩浩荡,父皇在我来时,曾特地嘱托于我,扬州乃是天下名士之地,端的是文采风流,若本王回京之前能够学的一二,就是平生之幸了!”

    底下突然有人道:“王爷的才学早已闻名江南,尤其是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真是道尽文采风流啊!”

    刘渊认出这人是风家的风烈永,当然也听的出他语气中的讽刺之意,看来方才自己那句话,把这些江南名士给得罪了,笑道:“风三兄,恐怕还不知道这首诗的全部吧!”

    风烈永一愣,他全然没有想到只是打个招呼,刘渊竟然能够记得如此清楚,疑道:“不知这诗全部是怎样的!”他本想讽刺一下刘渊提倡及时行乐,并不知为国为家,却被刘渊问住,气势上马上弱了下去。

    刘渊环视四周,笑道:“此诗只是一时戏作,行家面前,岂可班门弄斧,不过既然风三兄问起了,倒是献丑了!不知道李老这里有没有笔墨!”

    看到福王要当众写诗,许多坐在后面的人都站了起来。

    笔墨拿来,刘渊当即挥毫,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夫子,风先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李白的《将进酒》虽然其中多有劝人及时行乐的句子,但是整首却是尽诉心中抑郁之气,读来奔放豪迈,境界当然不仅仅是那两句所能代表的。

    包括李衡在内的所有江南名士全都把目光投到了条幅之上。

    风烈永再读一遍,道:“王爷才华绝世,烈永佩服了,方才言语得罪,还请王爷见谅!”

    这人有一说一,倒不失为一直性的人,刘渊忙道:“风三兄客气,能与风三兄这样的江南才俊相交才是人生幸事!”

    这时旁边一人道:“王爷所书这字体,前朝从未有过,奔放豪迈,欲透过纸背,不知道到底是何书艺!”

    众人也同时露出疑惑的神情,这种字体确实从来都没有过,一直使用的是隶书,同时将目光投向刘渊。

第一卷 潜龙勿用第十四章 创书赋词(下)() 
刘渊笑道:“这是本王自创的字体!”

    此言一出,全场一片哗声,隶书前中原所用的的篆字传说是上古神灵所创,而隶书更是唐朝大家诸良所创,可见创造一种字体乃是足以震惊寰宇的大事,这句话被刘渊轻轻淡淡的说了出来,又加上事实就在眼前,不仅让这些名士目瞪口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