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有福-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福听了便问:“私塾变村塾,是阿爷先提出来的吗?”
“嗯。”顾长庚点点头。
见状,有福又问:“所以,阿爷也觉得有问题,是吗?”
“哦?”顾长庚闻言有些好奇,问道:“有福是怎么看的?”
有福便道:“三叔祖既然称呼他为杨老爷,那必然是说,他是有功名在身的人。既然他有功名,哪怕只是一个秀才,也不至于那般落魄吧?”
顾长庚道:“杨老爷说,他是兴武二十三年的举人。”
听到顾长庚的话,有福就微微提高了一些声音,又道:“那就更有问题了,一个举人老爷,哪怕是不做官,靠着他们可以免征的田税,也不可能连自己和孙女都养不活,还要靠给人做西席来糊口。更别说是背井离乡的,到咱们这样的小村子来投亲了。”
顾长庚说道:“杨老爷说,他是因为东家公子看上了自家孙女,想要娶她做妾,他们不愿意,以至于得罪了东家,这才要背井离乡的避祸的。”
“那就更不可能那了。”有福又说:“士农工商,哪个富户刚逼迫一个有举人功名在身的士人?还把人逼得背井离乡?能迫得一个举人老爷背井离乡的人家,怎么着也该是一方权贵吧?这样的人家家中,还需要请一个举人做西席?他这是把人当傻子吧?编个谎言都编不好。”
顾长庚不由得哈哈就大笑,赞道:“不错,出门一趟,果真比从前更有见识了。”
有福微微有些脸红,嗔道:“阿爷,我还没说完呢。”
顾长庚抚掌笑道:“好,好,你继续说。”
有福继续说道:“先前我带那杨老爷的孙女去看七爷爷的房子的时候,她还说她阿爷的学问比县学的教渝都好,说我们县的教渝不过是区区举人,说他阿爷是二,话没说完,她就换成二三十年了。但是我猜,她原本想说的,应该是二甲进士。”
“他们若真是来投亲的,怎么会知道我们县学的教渝只是举人?”
“而且,二甲进士,哼,当我什么都不懂吗,二甲进士那可是能做正印官的,做什么西席啊。谁家的西席,能用得起一个二甲进士。”
顾长庚眉头紧锁,一边点头,一边说:“若当真是二甲进士,那只怕图谋不小……”而顾家村,能让人图谋的,也就只有他们家的贡蚕了……
有福还在继续说:“当然了,最最重要的是,那家的权贵公子会那么不长眼啊,喜欢她那样矫揉造作、虚头巴脑的女子。”
顾长庚一愣,忍不住摇头失笑。
有福又问:“阿爷,您也是知道的吧?”
“知道什么?”顾长庚反问道。
“知道他们有问题。”有福说道。
顾长庚点点头。
有福就有些不解了:“那为什么咱们还要……”
顾长庚微微叹一口气,说道:“你三叔祖老了,虽然阿爷也希望他老人家能够长命百岁,可是……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真正的长命百岁呢。你三叔祖希望在有生之年,为族里头、为村里头办成一件大事,在族谱上,记上一笔。”
“修村塾,也就是找一块地基,起一座房子,打一些桌椅板凳,也花不了多少钱,咱们老顾家一家拿点,很快就能凑够。阿爷想啊,咱家日子现在也算是好过了,咱家,就出个大头。”
听到这里,有福开口说道:“可是阿爷,这修村塾容易,村塾的先生,可不好请啊。”
“那位杨老爷,明显是另有所图,谁知道他会什么时候就扔下一个烂摊子呢?
顾长庚笑着摇头,说道:“不指望他。咱们啊,两手准备,他要能教,就聘了他做咱们村塾的先生。若他要走,咱们就另外找个先生。”
“实在不行,阿爷也可以暂时坐几天馆的。”
“书中自有千钟粟,这是影响子孙后代的事情,那杨老爷来,不过是一个契机而已。”
有福点点头,说道:“也对,能让村子里的小孩子都识一些字,不做睁眼瞎,总是好的。”
“是啊。”顾长庚点点头,说道:“阿爷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有福闻言问道:“嗯?阿爷,您担心什么事情啊?”
顾长庚四下看了看,见没有人,才道:“阿爷在担心啊,他们是冲着咱们家的贡蚕来的。”
有福眉头也轻锁了起来,旋即摇摇头,说道:“应该,不能吧?这可是要掉脑袋的。还会连累家人族人,应该不会的。”说着,顿了顿,又道:“不过,不管他们有什么目的,反正一定是不会得逞的!”
顾长庚点头,说道:“对,不会让他们得逞的。”
“不过,咱们还是要小心一些。之前那一季,咱们是没来得及养贡蚕,可下一季,就不行了啊,必须要开始养了,得防着有人使坏。”
“嗯。”有福点点头,说道:“您放心吧阿爷。沐大叔应该快要回来了的,有沐大叔在,必然安全的。”
“希望吧。”顾长庚点点头。
办村塾这件事情,得了全村人一致的赞同,包括不是姓顾的那几家人。每一家,都多多少少的,出了银子,或者是认了修房子的材料之类的东西,定了这一季蚕上蔟之后,就开始动工。
等这一季的蚕全部上蔟之后,沐正丰也回来顾家村了。
【今天第四章·没有了】
第426章 这件事情我自有分寸()
沐正丰是光明正大的,以锦衣卫小旗的身份,再一次来顾家村的。他来的时候,把杨老学究给吓坏了,后来听说他是奉命来保护贡蚕的,才松了一口气。
因为沐正丰曾经救过有福和徐闲,加之莫凌云他们走了,顾长庚家的空房子也多了,在他公开身份再次回来之后,就住进了顾家。
当天,有福就一板一眼的,把杨老学究到顾家村来做的事情和所有的疑点都告诉了沐正丰。
听到有福的话,沐正丰忍不住笑。
有福无奈的看了沐正丰一眼,说道:“沐大叔,同您说正经事呢,您笑什么?”
沐正丰便道:“我笑你啊,果真和我们锦衣卫很有渊源,居然还会留意这些事情。不错,不错。”说着,顿了顿,又道:“不过这个事情,你不用管了,我会处理的。”
顿了顿,又问:“还有其他人对那杨老学究的来历生疑吗?”
有福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阿爷也和我一样的。”
“这样。”沐正丰说道:“你给顾老爷子提个醒,让他也假装不知道这件事情好了。不要和其他人谈论。”
“嗯,好,我知道了。”有福点点头。
而这个时候,在顾正清的家中,杨老学究正一遍又一遍的,对自己说,那锦衣卫来,只是凑巧而已,并非为他而来。他杨某人无足轻重,惹不来锦衣卫的特别关注。
又说自己不能太过心虚,免得露了行藏。届时,暴露了自己不要紧,若是暴露了小殿下,害得锦衣卫生疑,陷小殿下于危难之中,那他可就万死了。
想着自己的本来来意,杨老学究一咬牙,决定干一件事情。
一来,以此证明自己不心虚,二来,也是为了能够顺利的接近,那位疑似小殿下的少年。
毕竟铁生说过,那小殿下是养未来岳家的。
谁知道那家人会不会送他来村塾读书呢?
所以,杨老学究决定,去那些有孩子的村民家中劝学。
“劝学?”顾正清抬起头,睁开有些昏花的老眼,微微凝了眉,有些疑惑的看着杨老学究。
“不错,劝学。”杨老学究点点头,又说:“劝家中有孩子的村民,将他们家的孩子,都送来村塾读书。”
“多虑了,多虑了。”顾正清摆手,呵呵笑笑,缓缓说道:“杨老爷您可真是多虑了。”
“这束脩一个月,不过一百八十文,我们顾家村现在,家家户户都不缺这点送孩子入学的束脩。而且,我们素来仰慕读书人,对读书人可是敬佩得很呢。到时候,家家户户都会送孩子来入学的,您放心就是。”
杨老学究先说了一句:“老村长,既然已经决定了要留在下在贵村村塾教书授课,那在下就是你们村塾的先生了,您还是叫在下杨先生或者杨夫子吧。”
顿了顿,不等顾正清改口,就说道:“老村长,在下自然知道,你们顾家村人人都有向学之心,然,民间有句俗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有那鼠目寸光之辈,不能体察老村长良苦用心,以为读书无用,不送家中子弟来村塾,岂不是辜负了老村长一番苦心?老村长襄助在下于危困之中,在下实在不愿老村长一番苦心被任何人辜负。”
“更何况,现在临时村塾的房子,尚未修缮好,这桌椅板凳,也没有打好。正是有空上门劝学的时候。现在劝学,等以后一切准备妥当,开始上课,就不用另费心思了。在下也可以一心教书。要不然,在下这心中总会挂着这劝学之事,于教学也是不利。”
“您说呢?”
顾正清依旧觉得,他这是多此一举,不过,看他坚决,也不好阻拦,便道:“既如此,那老夫就随着杨夫子走上一趟。”一边说,一边拿了椅边的拐杖,颤巍巍、慢悠悠的站了起来。
杨夫子连忙让杨瑾柔扶人,杨瑾柔心下不愿,却还是只得上前扶人。
顾正清摆摆手,说道:“不用,不用。”又扬声唤:“成材,成材。”
正在给后院的菜园子浇水的顾成得闻声跑到前头来,问道:“阿爷,咋了?有什么事吗?”
顾正清点点头,说道:“你啊,把你手头的事情丢一丢,随着阿爷去村子里各家各户转一转。”
“哎,好嘞。”顾成材点带头,又道:“那我去换双鞋。”
一开始,顾成材还以为是自家老阿爷自己想去各家各户转转,倒也没什么怨言的,就扔下了浇到一半的菜园子,换了打湿的鞋子,扶着顾正清出了门。
不过,转了三五家之后,顾成材算是明白过来,老阿爷是陪着那个杨夫子去各家各户劝学去的。心里头就有些不以为然了。他的看法和顾正清是一样的。
一百八十文不过是几斤蚕茧的钱,现如今,哪家哪户会吝啬这么一百八十文啊?大不了,就是一个月少吃两三次肉嘛。而且,哪怕是目不识丁的老农人,也都会一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谁不希望自家出个读书人?到时候村塾准备妥当了,自然会将家中的孩子送到村塾的,哪里用得着上门去劝学?
(现在顾家村基本上都是大家庭,一个家里头至少住着祖孙三代人,现在不缺钱,买一次肉那都是要买够的。一大家子人,一次至少是要煮三五斤肉。肉二十多文一斤,一百八十文,可不就是两顿肉钱。)
不过,腹诽归腹诽,他可不敢表现出来,更不敢说出来。老阿爷还在旁边呢,他若敢有半点怨言,他老人家的拐杖,肯定就敲下来了。
这边顾成材正想着,那边杨夫子已经笑着开口赞了起来:“老村长,这顾家村啊,还真是如您所言,人人皆有向学之心。咱们走了这么多家,家家户户都是满口答应,到时候送了自家子弟来村塾上学。老村长您,当真是引领有风啊。”
是人都喜欢听好话,哪怕已经老迈得如同风中残烛的顾正清也不例外:“杨夫子哪里的话,是娃子们都听话,让人省心,我这个做村长的啊,也就是平日里看着他们一点,让他们少走些弯路。”
(第一章)
第427章 那少年是谁?()
听到这里,顾成材忍不住就说:“阿爷,杨夫子。既然大家都有向学之心,那咱们就不用再去别家了吧?到时候,他们都会带着家里的孩子来的。”
杨夫子摆摆手,说道:“差矣,差矣。”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一斑虽可推测全身,却并非真见着了全身。更何况,无论做何事,都应当讲究有始有终。咱们,还是应当把全村访完的。”
杨夫子话音一落,顾正清就拿手肘碰了碰顾成材,说道:“听夫子的,夫子是举人老爷,他说的话错不了。你学着一些。”
虽然心中依旧不以为然,顾成材却不敢和顾正清犟嘴,当即微微一点头,说道:“是,阿爷。”
一直走访了村中差不多一多半的人家,他们才在即将午时的时候,到了顾长庚家的院子外头。
看杨夫子在顾长庚门前停下,顾成材忍不住又说:“夫子,长庚叔家就不用了吧,他们现如今就三个男孩。一个有书,在镇上做伙计;一个有墨,在县里头读书;一个有望,才四岁多呢,平日里撵鸡逮狗的,皮得很!”
杨夫子指着正在院子里帮忙择菜的徐闲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