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梦落大唐:繁花落定 >

第70章

梦落大唐:繁花落定-第70章

小说: 梦落大唐:繁花落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纥干承基不知道自己换了几匹马,又在怎样的不眠不休往吐蕃赶。他心里一直跳动着一个念头:一定要找到容书儿,亲口问她,究竟,她爱不爱他?只要容书儿肯点一点头,那么天涯海角,只要有容书儿的地方,纥干承基就一定跟着!

    容书儿,容书儿,其实,其实,我并不恨你哦,只要你告诉我,你爱我

    一路飞奔,眼看出了大唐边境,又进了吐谷浑,依旧不见容书儿的身影。

    纥干承基放慢了行走速度,开始苦笑。他知道自己多半与容书儿走岔了。容书儿毕竟是个女子,又一行数人,赶了那么久,绝不可能赶她不上。只怕那么多条通往吐蕃的道路,容书儿的选择路线,和他的选择路线并不相同。

    好在,他知道容书儿的目的地。

    文成公主李络络,在容书儿的心目中,大约是在这世上最亲的人吧!她最艰难痛苦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回家,而选择了李络络的陪伴。现在,是不是又是她最痛苦的时候?是我,伤了她的心,让她又到络络那里去寻求帮助和安慰么?而我的冷淡,如果真能那般伤她的心,只怕,只怕她喜欢我,也不是一点半点了。更何况,那暗夜中温柔的以身相许,彼此交缠的相偎相依,和交汇流淌在两人面颊的泪水

    那种潮湿而温热,似乎依旧挂在满是风沙的面庞,一点点浸润温暖纥干承基的心。他扬起鞭来,飞快往吐蕃赶去。

第二百一十三章 回归(上)() 
第二百一十三章回归上

    醒来时,我果然已经躺在软软的席梦思上,盖着温暖的鸭绒被,西式风格的吊灯洒着柔和舒缓的光线。

    我强撑坐起身来,努力活动麻木得似乎不属于自己的手脚,向半开的窗户凝望。

    外面海天一色,澄蓝如洗,衬着海边椰林凝翠,风景如画。海风徐徐,连扑进房来的味道带了海洋的咸湿。瞧来我竟住在海边,多半还在某个小岛上。

    正要挣扎起身细看时,却见穿了法袍的母亲正端了香米粥来,笑道:“足足睡了五年,总算醒来了。”

    “妈妈!”我哽咽着一把抱住母亲,泪水已倾涌出来。熟悉中,却带了丝陌生。细看处,却是鬓前多了许多斑斑白发,额前的细纹,也似深了不少,只那慈爱的眼神,却是一以贯之,从不曾有过丝毫变化。

    母亲温柔抱我,亦是泪花闪动,紧抱住我道:“溪月,不哭!”

    熟悉了人们叫我容书儿,蓦地被人称作溪月,竟没来由的有点陌生。花了五年的时间适应了大唐,我又要花多长时间,重新适应这个已经有点陌生的现代社会?

    眼看我喝下一碗粥,母亲娓娓讲起我离去后的事情。

    我被香巴拉山的雪崩意外吞没,祖母与母亲虽知是天意,又怎忍眼见我尸骨无存,连魂魄不知去向?

    尤其是景谦,他倾尽所有,招募大批救险员,四处寻找我的身体。足足找了五十六天,才很幸运地在雪团中找到了我,已完全没有生命气息的我。

    三人又重上香巴拉山,求天修**师设法将我救回来。天修**师一口拒绝,并声言就是找到了我的灵魂也没有,我命中的劫,是天劫。便是强夺回来,早晚也会离去。

    三人并不死心,将我用冰棺盛了,开始到世界各地寻访灵异之人设法救我,直到三年多前他们来到这个翠璃岛。这个岛上汇聚了各地修行的能人异士,而且几乎各种教系门派都有。他们对我这种灵魂出窍流落其他年代的事也是极感兴趣,开始和祖母、母亲一起研习召唤回我的灵魂的办法。

    几乎每个月,他们都固定地聚在一处,围在我的冰棺前,用各自的咒语和心法,召唤着我。时间久了,这似乎已成了他们的功课,不管有没有效果,一到每月的十五,或者其中某个人突然想到自觉比较适合的办法,都会跑来试上一试。

    一个月前,他们发现我似乎有一丝魂魄在外游荡,试着加以召唤,竟真见那缕残魂进入了我的身体之内。

    他们欣喜若狂,将我移出冰棺,日夜守护施法,果见那残魂愈聚愈多,眼见我的身体虽不在冰棺内安置,依旧不朽不坏。至前天晚上,六魂六魄,竟悠悠聚齐,我停止跳动了五年多的心脏,又开始缓慢跳动。

    算起日子,正是我离开纥干承基,离开大唐后渐渐绝望,没有了求生之念时,我的魂魄开始渐渐逸出。这种逸出随着现代法师们的召唤而愈演愈烈,乃至我到香巴拉时,自己都觉得自己快死了。大约此时七魂六魄,已飘走了一半,剩余的亦是根基不稳,乃至香巴拉山上的法师,轻易就将我送回了召唤我的地方。

    我垂泪握着母亲的手,道:“妈妈辛苦了!奶奶呢?”我向外够着头,寻找我那白头祖母。

    母亲低了头,沉默许久才道:“你祖母,年岁原大了。来这岛上第二年,就当时景谦还不时来看你,帮我处理了你祖母的后事。”

    我有些窒息,只是摇着头,默默伏在母亲抽泣。

    母亲轻轻拍着我,等我略平静些,才道:“其实,只要你活得好好的,她便是去了,也是开心的。”

    我使劲地点头,心里只是默默问自己,我,还能好好活下去,开心地活下去么?

    大唐,已经全然是一千三百多年前的一个梦了,可为什么大唐的一切,依旧历历在目,连纥干承基忧郁绝望的眼神,也不曾因为一千三百多年的时间距离而略显模糊。想起他时,我的心依旧如刀割般清晰地疼着,尽管这个心痛的身体,不是容书儿,而是云溪月的。

    母亲这时已经开口问道:“溪月,你这几年,流落在哪个时代?过得开心吗?”

第二百一十四章 回归(下)() 
第二百一十四章回归下

    我絮絮地讲起了五年的大唐之旅,从设计文成公主入蕃,到受辱于汉王,到与东方清遥、纥干承基和苏勖的纠缠爱恋。

    母亲只紧紧抱我,抚着我的发,轻声抚慰着。

    一时述完,母亲有些忧伤地凝视我,曾经明丽的眸子好生黯淡。她叹息道:“溪月,看来倒是母亲的不是了。其实,你该留在大唐的。”

    我诧然抬头。

    母亲面容上是历尽风雨沧桑的了然神情,柔声道:“傻孩子,因爱生恨,说到底还是爱啊!当有一天那个纥干承基悟过来,却再也找不到你,他会怎样?”

    我摇头,道:“妈妈,我太伤他了。纵然他爱我,也不是因爱生恨,而是真的恨我。他恨我,应该远比爱我多了。”

    母亲只温柔看我,忽然微微笑了一下,道:“我本来一直担心你醒来见不着景谦,会很难过。既然这样,倒也罢了。”

    我怔了怔。我醒来时念着母亲,念着祖母,却真的没有想到景谦。

    想到母亲方才说,祖母去世时,景谦还不时来看我,帮她处理了祖母的后事,言下之意,便是现在已经不大来或不来了。不觉低了头,苦笑道:“景谦他,有了心上人了?”

    母亲注视着我,道:“那也算是个好孩子了,等了你四年,去年才结的婚。结婚前又来过一次,在你棺前整整看了你一夜。还是我劝了,才回去的。想来心里,多半还是有你的吧。”

    我早知在无望的等待中,爱情亦会如花儿般憔悴枯萎,纵然还有心香一抹,亦失去了生命中最动人的色彩了。心里有些失落,失落之外,又有一份莫名的轻松。我们虽爱过,可到底,我们各自走出了各自的生命。只是,他终于找到了属于他的另一半,而我的呢?

    永远,永远,永远跌落在遥不可及的大唐了么?

    我绞紧天鹅绒的被子,突然想起了另一件事。我问母亲:“人不是有七魂六魄么?为什么召唤回来的,只有六魂六魄?”难道我还有一抹灵魂,遗失在大唐了?

    母亲道:“哦,你还有一道魂,当初被天修**师注在那块螭纹古玉上了。我们从香巴拉山救起你时,却没找到那块古玉,因此那道魂便召不回来了。好在只六魂六魄,也足够保你神智清明了。只要你安然呆在这翠璃岛上,这里能人众人,灵气四溢,即便你的出现不容于神鬼之道,也不会再有恶魂敢来这里纠缠你了。”

    螭纹古玉!我遗失在大唐的螭纹古玉!那里,竟保有了我最后的一缕魂么?

    就如,在纥干承基身上,我遗失了最后一片心。

    我在房中养了七八天,身体渐渐恢复过来,看着镜中清秀苍白的属于云溪月的容貌,平白的觉得很不顺眼,似看着个熟悉的陌生人一般,莫名就有些失落。祭拜过埋在岛上的祖母,开始在岛上四处行走散心。

    岛上居民果然全是灵异人士,生性极淡泊,除了灵术,再没有能使他们感兴趣的事和物。他们看我时虽有些笑意,但据我看来,多半是因为我是他们大展灵术的成果,就像艺术大师对自己的作口总会特别有感情一般。这么一想,连那点笑容也觉得索然无味了。

    更多的时候,我只是站在眺望大海的守望塔上,静静向远方凝视。天很高,云很远,大海很蓝,更衬得这种孤岛说不清的凄清孤独,就如,就如那依旧在大唐的纥干承基,那样独立空寂寂的大街,寂寞黯然。

    他过得好吗?

    母亲总是和我说,他爱我定比恨我多。我总不承认。而我最终已没有了可以再试探他一次的机会了。

    今生无缘。

    今生无缘!

    心头的泪水如涨起的大潮,给塞得满满的。

第二百一十五章 藏王墓(上)Reens。() 
第二百一十五章藏王墓(上)

    母亲每每见我独自愁坐,总是叹息,倒有几分怪自己执意要把我带回现代一般。她就是那么笃定,如果我留在大唐,那个她从不曾见过的承基,一定会回心转意,依旧把我捧在手心,做他幸福的小妻子。

    见母亲老这样为我烦恼,我自然很是过意不去,遂提出要出岛散散心。

    母亲开始犹豫,继而道:“罢了,你年纪轻轻,一直困在这个岛上,只怕更看不穿了。四处走走也好。只是没有了岛上的灵力相护,你可得事事小心。”

    我微笑道:“怕什么呢,那枚锁着我一缕魂的螭纹宝玉不是留在大唐么?大不了,再把我带大唐去!”

    母亲一笑,点了头,算是默认。

    问母亲是不是和我一起出去时,母亲却一口拒绝了。对于修行的人来说,外面的世界太暄闹了一些;何况翠璃岛有那么多同道中人聚集一起,是难得的提升自己灵力的宝地,乃至祖母死去,也情愿葬在这里,而不肯让人送她回故乡。

    在岛上休养了三个月后,我搭船回到陆地,然后改乘飞机在欧州、东南亚一带游览了数月,仍似魂不守舍一般,或许,少了那缕尚依附在螭玉上的魂,我真是不完全的吧。

    无聊之,我飞回了我的故乡。

    故乡景色并未有多大变化,只当日曾和景谦一起漫步的柳堤,又被重新修整过,增了绿化带,植了不少常见花卉。

    我独自行走在那条柳堤上,心下正感慨时,忽见到对面行来的人中有个熟悉的影子,不觉心里一跳,忙走到路边的书报亭,深深埋下头去,装作正看报纸。直到那同样熟悉的温柔细语从身畔飘得远了,才抬起头,看着他的背影。

    是景谦。

    他正推着一个小小的婴儿车,和一名女子缓缓向前行着,隐隐还有婴儿的呢喃,和女子的笑语,随风送来。

    他曾爱我,很爱我,可终于也放开了。我又何必再增他的烦扰?

    呆呆执着报纸,正出神之际,忽觉书亭的老板看我的眼神怪怪的,才觉自己极是失态,忙将零钱丢给他,胡乱地抓起报纸就跑。

    跑了一段歇下,随手抓起报纸欲扔,一眼瞥到一行黑体大字:“藏王陵部分陵墓发掘,疑为文成公主墓葬。”后面一行小字副标题,却是“部分出土文物已在藏王陵展览馆展出”。

    我只觉一阵热血上涌。

    文成公主!络络!

    我毫无犹豫招来出租车,径奔机场。

    络络,络络,我看你来了,纵然已远隔千年。

    似乎心里总有种感觉,离络络近了,距大唐也近了,也许,距那爱我恨我的纥干承基也就近了。

    两天之后,我已下了机,从逻些转车,直奔东南方的琼结县。藏王陵,就在琼结县的木惹山。这里不但是古代藏族的发祥之地,更是松赞干布的老家,气候适宜,地面阔朗,土地丰腴,山川景色亦是十分秀丽,自然条件非常好,无怪松赞干布会将墓址选在这里。

    仿佛有什么在召唤我一般,一下车,我便不由自主地便往前走着,直奔藏王陵展览馆。

    一切俱似回到久远的年代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