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三国韬略 >

第3章

三国韬略-第3章

小说: 三国韬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拷闹傅悖圆懿倭⒋⒌牡悴Α2懿俣晕鞑烤У奶龋鲝圆懿俚母ㄖ娴o、任峻的屯田之策,杜畿对河东的对策,赵俨对韩、马旧部的处置,司马昭对邓艾、钟会的使用……其中都有着常人难以觉察的深刻目的。当然。内中秘密为达者所识,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一种结局是前功尽弃,一种结局是身败名裂。

时代风云的诡谲多变,使得个人与集团的目的无法直接实现。而曲直韬略的频繁应用,也使得情况复杂严峻,动辄有咎。整个三国时代,是战乱、裂变的天下,但又无不趋向一种从局部到整体,从地区到全国的兼并、统一。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中曲与直的变化。三国时代中曲直韬略的成功运用,实际上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事物运动的辩证法向人们启示着一种客观世界的真理,人们一旦认识和掌握了这一真理,并运用于实践,就会总结出一种新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打破了以往平铺直叙的模式,换来了实际行动中的成功。

烧向冰川的天火:分合论

动乱的年代,各种势力起伏消长,错综复杂,分化组合,日新月异。韬略家们运用分合原理,改变形势,改造社会,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丰富了分合思想,并进而提炼、总结出不少具体的法则。

所谓分,即分解、分散、分化、瓦解、分裂、分离、切割、分割……实质上,是改变对手的实力、威力、结合力、凝聚力,达到削弱力量、瓦解人心、消磨意志、涣散精神的作用,取得改变性能与状态,兵不血刃,不战而胜的最终目的。

三国韬略家们在运用分合原理时,更多地偏重于分的韬略,因为分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这同三国时代竞争激烈,你死我活的特点密切有关。

运用分的韬略,可从实施客体角度,分为三种类型:

一、对待少数民族势力。三国时代的民族矛盾、民族斗争仍然存在,有时表现得比较突出。曹操集团的主要对手是匈奴与鲜卑,采用的主要办法是以夷制夷、分裂切割、亲而离之,众而分之。

公元216年,曹操借机扣留南单于呼厨泉,将南匈奴分为五部,每部设立一名统帅,并派汉人作司马,加以监督。五部分立,互不统属,分而治之,以弱其势,有效地遇制了南匈奴不断壮大的势力。

曹丕执政初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十分强盛,经常进犯边境,曹魏政权派遣田豫出任护乌丸校尉一职,牵招、解儁同时任护鲜卑校尉。当时鲜卑族有几十个部落,田豫设计离间,以挫败、控制、兼并等手法使各个部落互相攻击,成为仇敌,从而减弱了来自北部少数民族的压力。

公元277年,卫瓘用亲而离之的韬略,破坏鲜卑各部的联盟,使日渐强大的鲜卑力量一蹶不振,减轻了对中原王朝的威胁。

刘备死后的蜀汉政权在诸葛亮的主持下,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在南征中,杀掉叛乱的首恶,而不问胁从,采用攻心之法,分化敌人的意志。最后稳定南中,北上与曹魏争锋。

东吴对山越采用分化瓦解的韬略,既平定了叛乱,又征集了兵员,增强了实力,可谓一举两得。

二、对待敌对势力。三国时代的图强争霸充满了腥风血雨,为了有效打击敌手,必然要运用分的韬略以削弱对方,这使得分的韬略得到广泛的使用和长足的发展。

朱儁以围师必阙手法,分散被围的黄巾军斗志,将其击破。王允敏锐地捕获信息,利用董卓属将吕布的不满情绪,实施分化瓦解之术,使吕布杀死董卓,为东汉朝廷除去一大祸害。吕布以步骑不足四千的兵力,承受袁术数万大军的进击,吕布采纳陈珪之计,对袁术联军实行分离切割之术,致使韩暹、杨奉部下同时倒戈,袁术大将张勋败逃,所率大军几乎全部覆灭。曹操运用各个击破的策略,攻灭袁谭、袁尚。郑浑、夏侯渊采用以敌制敌之策,斩杀马超部将梁云。羊祜死后,杜预对吴国君臣实施离间计,因利间斗,使其自相矛盾,以便取乱侮亡。

三、对待异己势力。由于形势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异己力量不得不让其存在下去,但这种存在不是永久性的,一旦机会成熟,必定彻底铲除。如何利用异己势力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同时又能加以控制,必要时加以消灭,就成为各个集团颇费心力的问题。对于异己势力,原则上,韬略家们仍然采用分的稻略。

曹操对于异己力量的态度有两种:一是保留,因为这样做,利大于弊;二是铲除,因为任其发展,尾大不掉,终将形成危害自己的阻力。如攻克雍丘,张超自杀,翦除袁绍的同盟。孙权为了对付曹操,将荆州借给刘备,为敌树敌。尽管有人提出刘备今后必将为患,宜及早拔除,但孙权迫于当时形势,不敢轻举妄动,反而扶助刘备,保留异己力量的存在。

当一派实力还不够强大,需要更多的力量予以支持时,决策者则采用合的韬略。

所谓合,是指联合、组合、合并、合力,将部分组合为整体,使分散调整为集中,使离散转化为聚合,使弱小改变为强大。在三国时代,分多合少,即便为合,也是一种被迫的、不平等的,付出巨大代价的。被合者往往失去未合之前的权力、地位,没有生命保障,没有自主权。三国时代的合,是一种形势使然,决不是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的,这对于主动与被动的双方,均是如此。

袁绍计夺冀州之时,采用的是远交近攻之术,这是一种合的韬略。袁绍联合公孙瓒,让他攻打冀州,对韩馥造成正面压力,然后率军压向冀州,使韩馥走投无路,同时派出说客进行游说,终于迫使韩馥拱手让出冀州,但袁绍并不因此感谢公孙瓒,而将下一步的进攻目标对准了公孙瓒。与公孙瓒合的目的是为了自己,一旦达到目的,便兵戎相向。后来,公孙瓒与袁绍打得难解难分时,以和亲方式,敌为友,不过这种合是十分短暂的,最后,公孙瓒是在袁绍强大的攻势下死去的。

曹操精通合的韬略。张绣曾攻杀曹操爱子、猛将,陈琳曾作檄文痛骂曹操,许攸为袁绍谋臣,逃归曹操,张鲁为一方诸侯投降曹操,刘备为天下英雄,受屈时投靠曹操……曹操均能克制私忿,一概接纳,封以高官,许以重禄。这不是曹操的宽宏大量,而是曹操为了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所使然。一旦阴谋得逞,曹操就会原形毕露,赶尽杀绝,手段残忍,毫不留情。

远交近攻、扩大同盟、化敌为友、网罗人才、与众相得、招降纳叛、笼络人心、裂土分疆……都是合的韬略所演化的具体原则,这些原则在三国时代,得到极广泛的运用,从而使得三国形势强弱时易,复杂多变,难以预料。

分化瓦解,合纵连横,是早在三国时代以前即被运用的韬略。分合即捭阖, “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道之大化。”(《鬼谷子·捭阖第一》)纵横捭阖原为先秦时代纵横家韬略心法,且多用于外交,而三国时代,分合韬略的适用范围则无所不至。

对于分合韬略的经典性论述,除了《鬼谷子》一书比较集中以外,接下来就数《孙子兵法》了。孙子强调“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军争篇》)其意是用兵作战要靠诡诈来取得胜利和成功,要根据有没有利益,或利益大小而采取行动。要运用兵力的分散和集中营造种种变化。孙子在《虚实篇》中讲到,要使我方集中兵力,“我专为一,敌分为十”,只有这样,以十击一,以众击寡,才能稳操胜券,战而必胜。这是敌我势均力敌的状态下,战胜敌人的有力措施。

三国时代成功的韬略家们都紧紧把握分合韬略的内在辩证关系,这种内在辩证关系表现为分合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面对黄巾军强大的攻势,东汉朝廷的有识之士建议解除党锢,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共同镇压黄巾起义。事实上,东汉统治层内部由分到合的转变,是农民起义所遇到的最大阻力,正是这一转变,使得整个统治阶级暂时将目标对准起义军,利用其文韬武略方面的优势,最后剿灭了这场大起义。

在三国时代的各大集团中,曹操集团是运用分合韬略最成功的一个集团,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就是同最具潜在的、传统的、无形的、巨大的皇权势力联合的高明韬略,这使曹操在扫荡群雄,兼并北部中国各大势力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有力作用。相反,袁绍则对皇权势力采用分离的韬略,这种表面受益,实际受害的作法,在很大程度上给自己带来了发展不利的因素。

孙刘之合,有曹操赤壁之败,形势鼎足之分。孙刘之分。有蜀汉猇亭之败,刘备白帝之哀。吴蜀再合,有诸葛亮南中之征,北伐之举。曹魏南下攻掠,受制于这种联合;东吴江山之固,得益于这种联合。

三国时代,分与合的决策,演化成和与战、强与弱的结局,其中的得失利弊,令人深思。

地狱之门就在脚下:进退论

进不可御,退不可追,是古人追求的行动境界。三国时代,各种势力犬牙交错,盘根错节,对立双方有时势均力敌,旗鼓相当,进退维艰,左牵右挂。如果决策者们稍有不慎,陷入绝境,则难以自拔。进退之际,实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地狱之门就在脚下,熊熊烈火尾随身后。

三国韬略家运用进退韬略,除了遵循“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左传·宣公十二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左传·昭公十五年》)等原则外,还作了大量发挥和积极的探索。

首先,在进与退的取向上,总结了不少有益的原则。决定进的根据是利、机、虚、需。见利而进,已成为当时十分明确的共识。东汉王朝的崩溃已成定局之际,各路英雄豪杰见有利可图,奋起而进。东吴在曹操大军逼近的情况下,大臣求和.君主狐疑,孙权经智囊们点悟,终于明白事理,见利而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至于袁绍不乘曹操东袭刘备之际发兵南下,刘表拥兵自重,不乘曹袁官渡之时北上,对于大利视而不见,等到对方腾出手来,则被动挨打,悔之已晚。见机而进,见虚而进,见需而进等原则,都是对以往见可而进的具体推衍。与进的根据—样,决定退的根据是害、实、强、劲。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知难而退,适可而止,避实就虚,避锐击惰等均为退的原则。

第二,深入挖掘进与退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发挥退的积极性,以退为进,保持主动。曹操赢得官渡之战后,袁绍之子袁尚、袁熙统领数千人马逃奔公孙康。公孙康担心曹操攻击辽东,怕自己难以抵抗,便收留了袁氏弟兄。后来曹操征服乌丸,逼近辽东。有人建议急攻辽东,以便铲除隐患,而曹操以退为进,使公孙康杀掉袁氏弟兄。曹操深知“急之则合,缓之则离”的韬略原理,利用征服乌桓的神威和公孙康担心袁氏兄弟将危及自己地位的心理,发挥退的特殊作用,消除对公孙康的压力,以增加、突出袁氏兄弟久居辽东,鹊巢鸩占的矛盾,移花接木,借刀杀人。如果遇到必须要退的情况,韬略家们并不简单地作出退却的决定,而是采用两种方式。其一是主动退却。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冬,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曹真率兵相拒,诸葛亮因粮草短缺,主动退兵。其二是以进为退。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孙权北征,派遣陆逊与诸葛瑾攻打襄阳,陆逊让亲信韩扁带着信件送给孙权,建议退兵。韩扁在返回途中被捕,诸葛瑾担心泄露军事机密,急催陆逊退兵,而陆逊则不动如山,安闲如常,认为受命防守战略要地,不能示退,装出进军姿势,然后退兵,表现了高度的韬略素养。

第三,在运动中改变进退的态势,使敌方猝不及防,陷入被动挨打的状态。诸如声东击西、先纵后擒、欲战姑和、回马枪、撒手锏、拖刀计、流星锤……都是以突然的定势中断,改变进退,取得奇效的。ZE i8。电子书

第四,将进退韬略运用到政治、外交、人生等各个领域,大大强化了进退韬略的使用价值。

第五,将进退韬略纳入总体目标的轨道,赋于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总体意义。进与退的决策,不再被视为孤立的一项指令或措施,而是全局中的局部,整体中的个体。曹操西进,攻击董卓的倡议,政治上收“兵以义动”、“以顺诛逆”的美名;军事上,“全制其险”,“示天下形势”,占据主动地位;外交上,联络关东联军;经济上,一决而胜,减少军事费用。只因各派势力目的不同,曹操的方案未能施行。刘备西进,政治上打着恢复汉王室的旗号,军事上能占据一方基地。孙权、周瑜的全据长江计划,西进荆、益方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