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狼王坟 >

第105章

狼王坟-第105章

小说: 狼王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升的朝阳将阳光照在两株松树之间,那里似有些虚幻、漂浮,与周围不太一样。

    “打开箱子!”事不宜迟,袁士妙手执九节杖,轻轻敲岩石。

    很快,那块岩石就有了反应;从岩缝中似乎喷出几粒沙子,而那缝隙似乎也在张大。好像有什么东西想从那道岩缝之中钻出来。几分钟后,一个古朴的西式古镜框从中探出头来。紧接着,它似乎作了一番挣扎。啪的一声从岩缝里跳了出来,被阴沉木箱吸了进去。

    “好!”王双宝情不自禁地拍手称赞。

    袁士妙合上箱盖,放上九节杖,再把乾坤袋扎好。接着给两个徒弟一个眼神,意思是可以抬上车了。

    “师傅,你看那些雨水,”梁小慧指着地上洼地里的雨水,似乎正在减少,“它们渗得速度好快。”

    “幻镜出来的时候,裂缝变大了,雨水渗进去了吧。”王双宝也看到了。

    “行了,这里也恢复正常了。”袁士妙看了看手中的罗盘,“我们回去。”

    这已经是血族十三件邪器中的第十件,算起来,阴沉木箱中的凹槽只剩下三个了。

    师徒三人回到王大妮家时,张艳已经送了来早餐。草草吃完早饭,三人便向张艳告别,向下一站小清河行去。

    “师傅,我在想一个问题,”梁小慧边开车边动着脑筋,“不管是人公将军张梁,还是我先祖梁昱,他们在青山镇这个地方按易经八卦建设了八个村子一个镇甸,显然就是为了压制十三件邪器中的九件。可为什么兰沃子村会发现三件呢?血匙、腐镯、灵杖?”

    “双宝有五个姐姐,就嫁在了这八个村子中的五个,”袁士妙似乎文不对题,“再加上兰沃子村的双宝一家,只有郝戈庄和雷家庄没有他家的人。你再想一想他们家人的体质,能想到什么?”

    “他们家人体质阴寒,”梁小慧知道这算是一个小测验,思索再三才慎重回答,“自然对这些阴邪之物有感应,潜意识里也想去那里吧。”

    “差不多。”袁士妙点点头,“按照当初的设想,这八村一镇都是有邪器的,可为什么郝戈庄和雷家庄没有呢?”

    “哦!”王双宝恍然大悟,一口喊了出来,“是谢有灵!谢有灵盗走了两件,所以兰沃子才有三件!”

    “正是如此。”袁士妙颇为欣慰,这两个徒弟的确是孺子可教。

    “那郝戈庄和雷家庄我们就不用去了?”梁小慧又问。

    “到时候走一趟就是了,确定一下。”袁士妙不想托大。

    郝戈庄属“火”,雷家庄属“雷”,这两个村子以阳抑阴自是没有问题。但是这种格局容易被人看穿,这也是两件邪器被盗走的根本原因。

    据袁士妙推测,藏在谢林生家的细方铜棍…“血匙”,以及谢成功家埋的阻断村子阳气流转的腐镯,原本应该属于郝戈庄和雷家庄。因为这两件邪器阴气更重,更需要阳气的压制。而兰沃子的邪器很可能就是谢成功手中的灵杖,它本来就属于邪神该隐曾藏身的那个山洞。

    “那阴沉木箱呢?他是谢有灵从哪里偷来的?”王双宝又提出了疑问。

    “中州城著名的兄弟大盗‘佐生佑灵’,偷只箱子有什么了不起。”梁小慧代为回答。

    “哦。”王双宝随口应了一声,只是他对梁小慧的话并不信服。

    阴沉木箱和九节杖头同时出现在谢林生家的圈墙上。九节杖头是谢有灵从狼王坟中盗取而来,而阴沉木箱的由来却是无从稽考。而且,谢氏兄弟也没有解开木箱的秘密,并没有把手中的三件邪器收进去。

    “前面那个村子,就是小清河了吧。”袁士妙结束了两个徒弟的这番讨论。

    “哦,是,”王双宝连忙掏出了手机,“我给三姐打个电话。”

    小清河的地理位置比较便利,村庄的自有规模在青山镇的八个村子里也是最大的。因此,这里办的幼儿园人数委实不少。王三妮就在这个村办幼儿园里当老师。

    越野车停在幼儿园门口,王三妮已经等在了那里。

    “嘿,三姐,”王双宝主动打起了招呼,“今天忙不?”

    “你这成天的瞎跑什么呢?”王三妮看了越野车,阳光照在玻璃上有些反光,“你师傅和那个小慧也在车上吧?”

    “在啊。”王双宝嘿嘿一乐,“你知道我要来?”

    “当然知道了,”王三妮杵了他一下,笑了,“大姐、二姐、老四那里都去了,怎么会不到我这里来?”

    “没事,你忙你的就行。”王双宝看了眼小清河村,“我们自己转转。”

    “我还真是走不开。”王三妮想了想,“这样吧,中午到我家吃饭,我中午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好咧。”王双宝高兴地答应了。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在最初选择定居地的时候,都会优先考虑这一因素。比如中华的母亲之河…黄河,虽然它数千年来不断的决堤、泛滥,但人类就是离不开它。

    小清河也是这样,这里依山傍水、土壤肥沃,民多附之,故而成为了青山镇第一大村。

    “师傅,这里和招风口有得一拼,”梁小慧低着头看着罗盘,“指针也是没有什么变化。”

    “阴元符录上也没有类似的记载。”王双宝手也在快速翻着书,一无所获。

    “不着急,我们在村子里转转。”袁士妙背着手,迈步向村里走去。

    小清河村的富裕从外表就能看得出来。首先,这里的街道更宽更平整,主要道路上铺的都是青石板;其次是房屋,这里的房子明显比其它村子的高大敞亮;然后就是这里的汽车更多,村民身上的衣服也更鲜亮。

    袁士妙师徒三人在村民们异样的眼光中在村子里走了一圈,什么也没有发现。只好再转回到幼儿园门口,他们的车还停在那儿。

    “进去看看。”袁士妙指着幼儿园,突然说道。

    王双宝不敢怠慢,连忙给三姐打电话。很快,王三妮就来到值班室,一番交涉之后才放他们进去了。

    “我还有课,你们随便看看吧。”王三妮瞥了一眼袁士妙和梁小慧,匆匆而去。

    虽然没有见过王五妮,但袁士妙基本可以料定,王三妮是王双宝五个姐姐中长得最周正的一个。也难怪以雷鸣生那样仪表堂堂的人物也会和她处上三年对像。

    “师傅,您觉得这里有问题?”王双宝摇了摇头。他环顾四周,并没有什么发现。

    梁小慧看了眼罗盘,同样也是摇头。

    “那是什么?”袁士妙指着东南角的一堆杂物。

    “你们是谁?”园长办公室里走出一个中年妇女,居然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我是西京道源地产公司的袁士妙,”袁士妙抢在王双宝之前递上一张名片,主动做着自我介绍,“经过小清河,觉得这个村子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便进来转了转。”

    “哦,哦。”中年妇女被袁士妙这张过时的名片唬住了,“我是园长李静,你们来这里有何贵干?”

    “我不光做生意,还修道。这是我徒弟,”袁士妙一指王双宝,“他是你们这里王三妮的弟弟。”

    “哦,这么回事啊。”园长李静恍然大悟,笑着指指东南角的那堆杂物,“你们对这个感兴趣也是应该的。这个东西虽然不起眼,可也是古物了。可惜太破了,没多少文物的价值。”

    “这是个土地庙?”袁士妙走得近些,看到了上面的对联: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

    “是的,”园长李静一边亲自将压在土地庙上的杂物推到旁边,一边解释着,“听村子里的老人讲:这个土地庙是五代时期修的,民国时候又有人重修过,可惜到十年浩劫时又被砸了。”

    土地庙除了那副对联也能勉强看得清,其余的地方已经残破不堪了。这里修了幼儿园之后,它刚好挤在角落里,也没有重修的价值。可以说,没被彻底拆除已经很不易了。

    “民国时有人来修过?”这句话刺激到了王双宝,让他联想到了山神庙。

    “是啊,”园长李静想了想,“我刚嫁过来的时候,村子里有个老人跟我说过的,好像是鬼子打进来的那一年。”

    袁士妙回头望了眼正传出朗朗读书音的教室,又问:“你们为什么不拆掉它呢?”

    “它在这里也不碍事,”园长李静轻轻拍了拍土地庙残破的屋顶,“而且我听老人说,这种东西拆了也不吉利,所以就一直留这儿了。”

    “哦,园长,我们自己看看吧,您忙您的。”袁士妙很有礼貌。

    “那好,你们看吧,我还要去上课。”园长李静点点头,快步向教室走去。

第142章年轻道人() 
“土地庙又称福德庙、伯公庙。我国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庙宇,多为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建筑,各地乡村均有分布,以至凡有民众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土地庙。”

    —选自百度百科

    银钟山北麓的山神庙始建于五代时期,并在民国二十六年由王双宝的先祖王端亭亲自维修完成。而眼前这个残破的土地庙竟然和山神庙神同步,不管是始建时间还是修缮时间。

    所以第一时间,王双宝就这定那个重修土地庙的人就是先祖王端亭。

    “第十一件邪物就在这里。”李静走远,袁士妙便下了结论。

    “何以见得?”梁小慧将罗盘递过去,“还是一切正常啊。”

    在陆泽湾的深水潭里,罗盘的指针是直指向下的;在一切如常的招风口村南老林子,罗盘没有反应是因为那只误打误撞的兔子。可是在这里,指针没有变化让人十分费解。

    “是这座庙,困住了邪器,”袁士妙仔细研究着土地庙,“还有这个学校,因为这里地势低又在东南角,阳气汇留至此,彻底掩盖了阴气。”

    “那邪器在哪?”梁小慧闻言蹲了下来。

    “双宝,你去找门卫开大门;小慧,你把车倒进来。”袁士妙知道,若想收邪器必须用阴沉木箱。而想唤醒沉睡的邪器,则需要九节杖的刺激。

    因为刚才和园长李静的一番交谈,还有刚刚王三妮的作保,门卫大叔比较好说话,顺利地打开了大门。

    这里不比人烟稀少的水湾、树林,而是一所幼儿园。现在还不是下课的时间,倘若到了那时,那一群群求知欲极其旺盛的小孩子,非得把你问到怀疑人生。

    “我感觉那东西就在土地公和土地婆像的下面,”袁士妙重新站了个位置,挡住门卫望过来的疑惑眼神,“双宝,小慧,你两合力,看能不能抬起来?”

    土地庙是全石结构,包括里面的土地公和土地婆,虽然表面坑洼,但看上去非常结实。王双宝和梁小慧各抓住一个神像,用力往上一拉,却只是掀动了一条缝。

    “师傅,罗盘!”梁小慧眼尖,她看到了地上罗盘的变化,“指针动了,就是冲这里!”

    “双宝撑着,小慧你去拿那把铁锹!”袁士妙一指园长办公室门前。

    当风姿绰约的梁小慧不伦不类地拿着铁锹小跑回来时,更加引起了门卫大叔的怀疑。他正在犹豫着要不要过来看看。

    梁小慧将铁锹插进缝隙,而后用脚踩住,利用体重将缝隙扩大了十公分。袁士妙手中的九节杖又开始有节奏的敲打着缝隙周围。

    很快,石像之下有了反应,一个不知名的物体颤动着,似在努力钻出来。而与此同时,纠结的门卫大叔终于向这边走来。

    “快呀!”梁小慧急得脑门出汗,却不敢大声喊出来,只能给王双宝使眼色。

    王双宝一咬牙,从越野车后走了出来,迎着门卫走去。

    “这位大叔,”王双宝故意磨着时间,“你贵姓啊,家是本地的吧。”

    “我姓胡,青牛角镇的,”胡大叔被王双宝挡住了去路,仍抻着脖子向里面张望,“你们在那儿干什么呢?拿铁锹干什么?”

    “姓胡?”王双宝愣住了,“你是胡家山村的?你认识胡抱元和胡守一吗?”

    “认识啊,我们是本家,”胡大叔总算将注意力从车后移开,“他们都去过茅山修过道。原来不是叫这个名字的”

    “胡守元和胡守义,”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力,王双宝抢先回答,“他们现在怎么样了,你知道吗?”

    “胡大伯在青山镇上的宣纸店,胡二伯听说在中州,和他外甥在一起。”第十一件邪器的动静更大了,胡大叔警惕起来,伸手扒拉王双宝,“你别挡着,我要去看看。”

    “胡抱元已经辞职了,”虽然这位胡大叔身体壮实,但论身手比起王双宝差得太远,他那推搡的动作丝毫没奏效,反而被对王双宝钳制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