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东都汴梁闲话回忆录 >

第245章

东都汴梁闲话回忆录-第245章

小说: 东都汴梁闲话回忆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一章进新单元啦!

    派~今日跑马灯~

    感谢蓝莓果醋的手榴弹!得亲这样的肯定真是大感动!熊抱么么哒~\^3^/

    …………读心术剧场…………

    白玉堂的心声:诶,其实察觉到这猫儿竟然喜欢上“男人”的时候,五爷我也很是惊讶。本想趁未泥足深陷时去调侃调侃啊不,是“敲醒敲醒”他。可后来一瞅他待虞春的那宝贝样,便知晓大约也不是能劝下的。五爷我有容乃大,这才默默替他隐瞒了下来

    实话呢?

    白玉堂:瞅小虞儿那傻样,若没人点破,大约一辈子都没法知晓这猫儿对他的真正心意!这么想想,便觉得这猫儿,也是挺破落可怜的。便不好意思再对他落井下石了罢哈哈!五爷我就等在一旁慢看好戏!

第262章() 
。。;

    二四九章:府院闲话事(一)

    二一五四

    自从展昭知晓我的变性身分以后,重回开封府中;果然信守承诺;并没有将我是女儿身的事透露给他人知晓。除此之外,对我更是诸多照顾;处处礼遇,时常带些小点来与我。连无法亲备的时候;也不忘叮嘱厨房给我加菜。

    他甚至还亲自去与公孙先生请了情,请他莫要派繁重或粗重的工作与我;甚至禁止府中四校尉与众衙役日后再以切磋的名义与我近身较量;用的都是养伤体虚的名头。

    看得张龙赵虎二人是牙痒痒的,常拿一副凭什么这小春就可得展大哥的特别待遇?我们二人此回也受上不轻的伤了啊!难道皮粗肉糙的人就不值得人宝贝了吗?!的愤恨嫉妒模样瞪我;连一向脾性相较下偏走稳重风的王朝马汉;都对展昭这番的态度颇有些诧异。

    公孙先生忍不住抗议自己知晓小春他为手无缚牛力的内勤人员;繁重的便罢、可何曾派过粗重工作与我?展护卫何必一副他好似一个不注意;便会悄悄虐待压榨人的模样——

    以致后来这公孙先生有一段日子瞅我的目光,总一直带着某种难言的奇异与玄妙;看得我浑身上下发毛,被弄得心虚不已,忍不住跑去跟展昭说他其实大可不必这般特别关照于我,就如同往昔一般对待便好;在下没这么纤弱,无需麻烦他额外付出这般心力。

    展昭彼时却道:府中仅有我一人知你身分,自然得需看顾一下你。你既暂且不愿让其他人知晓你的身分,也只能暂时如此了。

    一副没得商量的模样;弄得我好生郁闷。最后也只能败下阵来,继续顶着他人的奇怪目光了。

    二一五五

    冬阳送暖,梅枝渐始零落,府内一派清闲。

    睽违良久终于盼来得空的休沐之日,难得王马张赵没各自出门找乐子,一应聚在内院中闲话。话题左右不出近来刚了结的襄洛之乱一案。

    张龙赵虎二人十分扼腕,怨叹自己因养伤而留在开封府看门,错过了参与此回历史性大事件的机会!导致彼时众人每每回忆感叹襄州之行后来的凶险之时,他们都插不上嘴!真特别有一种遭受到另类排挤的感觉!

    尤其展昭彼回可在襄州遭了不少罪,赵虎他便特感痛苦!

    ——好怨恨自己怎地没在第一时刻陪伴在他展大哥身边!

    好粉丝便是需得要和偶像一起同甘共苦的啊!

    赵小熊在一边嗟叹跺足嚎得吵耳,其他人已习惯拿他作背景音对待,径自跟我说起我所不知的西、南两方战场诸事。

    我才知晓,原包大人他们在河南府洛阳一处也是几多惊险:早先五影阁网罗来的江湖人士派上用场,往那儿去了好几批,助攻者有,意图刺杀主将包大人与帐下之将者亦有。要不是四鼠与王朝马汉等人舍身相护,公孙先生与蒋平兄弟智计出尽,如今还不知是何般的光景。

    南路襄州这方惊险亦不遑多让:不说当时若非青师兄抢抵得实时,大军只差一些便可能真要折在那西南的葫芦口里、而接下来当即要与埋伏之军并己方叛军作战是如何辛险。但说其后两军正式交锋以后,青师兄负伤领军,刺杀者便不知来了几绺。来者还似皆是五影阁内专属的杀手,其后又以毒烟攻阵——

    也亏得青师兄身边一众亲卫身手皆是不凡,又有云师兄军中相帮,韦神医破解毒烟,屡屡化险为夷。而智化得布防图助,再由青师兄神勇领军。否则南方战事,恐怕还不能这般快平定下来。

    当然谁也不能否定,若非最终那叛军首领赵从恪不走寻常路,自主弃城而走,则襄州城实坚富庶,存粮丰盛,本便乃易守难攻之地,纵使领军兵临城下,若无生意外,战事僵持半年一载亦非不可能的事情。

    虽最终必可耗到对方矢尽粮绝之时,但届时恐怕不知得多涂炭多少生命,城内亦不知会萧条败落至何种光景。朝廷届时纵然取胜,损失亦是巨大。而四邻之邦,到时也不知是否会趁机蠢蠢欲动,边境是否还能维持安稳与和平。

    也便是因为如此,朝廷对降伏的叛军除领导阶层外的人,大抵十分宽容。不但降者不杀,情节轻微者,甚有服完短期劳役即可放回民间者。

    只是这群降伏的叛军里头,却是无见先前赵从恪所亲率的一支襄州主力精兵的身影。

    这支主力军乃彼回叛军中的菁英之兵,勇猛精悍,战斗力很是了得。先时两军对阵之时,着实让青师兄头疼上好数回。

    而他们的背景也是了得。统领将官据说乃是当初太。祖所领燕云远征军的后裔,当年未服太宗治下,便应了成年后的老阁主之请,多有往襄州投奔。算算其子代的年岁,可说是大约与赵从恪相当,彼此伴同茁壮,也毋怪乎会长成赵从恪下的亲信之军。

    可奇便奇在,这支精兵,于襄州城开之际,除先前便战死者外,其余众竟似一夜间消失了踪影,全数不知了去向。

    叛乱主谋赵从恪不知所踪,卧榻之侧又有此一虎师之军存在,照理说为帝王者,内心应戒慎恐惧,辗转难眠,誓死将叛军余孽一网打尽,除灭殆尽。

    可事实上圣心难测,包大人及展昭口中那位富具仁心的顶头官家,除对领头造反的那一众官员严惩不贷以外,却并未扩大株连。涉及刺杀之江湖人士与五影阁杀手若有捕获者,自是不会轻饶。可未得盟单,不能辨朝中无异状人何者曾生异心——

    朝堂之上,这位官家却仿效当年魏国曹公,于朝众前火烧密状,藉此平定下浮动人心,暂且稳下了不安的朝局。有疑虑而无涉反实证者,调级出京、或者再转调监视而已。

    至于追捕赵从恪与他亲军亲信的人马,初始如火如荼地在全国搜寻,但对方早做好脱身准备,大多于襄州城开前数日便已陆续遁走,是故寻获者稀少。

    月余经过,除那些已知的人名公告,仍张贴于城门处通缉以外,抓拿乱党的风声却是一日又日地淡消了下去。动荡的局势以极快的速度安定下来,各方运作逐步恢复了往常。

    张龙道在战事正激烈的时候,宫中曾又出过一起刺驾的大事——

    此次与年初那场火烧中宫之乱不同者,乃虽两起刺驾事件,皆有宫中禁卫参与应合兵变注:由此可见皇宫内的守卫都快被戳成筛子,实应藉此机好好整肃清理一番!,可此次来刺驾者身手更加超凡,饶是官家私下已有准备,可连传说中的皇家暗卫亦险些没有顶住,差点让他们得逞。

    尔后在襄州开城后不久,一封自称赵从恪手书的密信被呈至官家面前,据说官家当时读完信后在殿内闭殿立了一宿未眠,隔日清早,便定下了以上诸多关于叛军与反叛相关后事的处置原则。

    不管那封手书的内容如何,又是否有影响到咱们这位大宋皇帝对叛事处置的决定,可身在其位,又于甫受刺杀大逆的刺激之后,这位官家竟还能有如此胸襟宽裕对事,不因怒戒而株连则不论时人私下对当朝治风有何评价,这样一位坐于玉座之顶的龙子,也当已算是个一名值得人敬佩的帝王了。

    二一五六

    话题闲聊至一半,便见展昭领着欧阳大侠与智化兄进了院来,大伙连忙腾出石椅让二位贵客与一位正在大伙心头宝位置的府中顶梁柱落座。

    展昭本是推拒着说无妨,无奈被赵虎一泡泪眼给逼服了。

    因此还被欧阳大哥调侃了一句,笑曰:展贤弟此回可被尔等开封府置于心尖上头,当是再摔打不得了。

    便见展昭脸上苦笑连连,真是有话难言。

    赵虎一旁低声嘟囊,忍不住又是抱怨一回:要说这小春才是莫名被拱在心尖的心尖上了吧?展大哥近来到底干啥对他这么好?

    张龙见展昭闻言顿住了一下,连忙踢了他虎弟一脚,作东张西望貌,奇怪问道:咦,今日怎地没见到白五爷与欧阳大侠您们一道过来?

    白玉堂和欧阳大侠他们入住的客栈紧邻隔家,没道理后者都找上门了,而前者这素来最爱来开封府找展昭闲磕的人却没有出现。

    哈哈!欧阳大哥仰头大笑,好不爽迈:——五弟曰他今晚要做东,欲在白凤楼请大伙吃一场去晦的酒席!现时人先去楼里打点去了,要我与智化来府里同你们传个话,让大伙申时准时过去,今夜便是不醉不归!

    五爷要在自家开的酒楼里请客吗?哈哈!那我们今夜可有口福了!张龙乐得哈哈。

    众人也觉

    作者有话要说:…………以下接续正文…………

    让白玉堂这么个讲究吃食的富豪级小开请客,还点名了饮料可以无限畅饮,那绝对会是件够过瘾尽兴的事!

    不过当下离申时尚有一小段空时,王朝便到厨房拿了几碟果子肉条,沏了一壶茶来。展昭与欧阳大哥、智化兄等人,便这样加入了我等一众于府院中闲话的行列。

    作者的话:

    ~今日跑马灯~

    感谢三三的地雷!一路相挺的给安平激励,抱抱下么么哒!

    …………读心术剧场…………

    赵虎的心声:展大哥凭什么对小春这么好?!凭什么对他特别好!好嫉妒羡慕不平愤愤不甘揪心难受眼红咬牙酸楚悲愤心碎受伤不爽委屈

    等等的各种形容词还在继续延续中。

第263章() 
。。;

    二五十章:府院闲话事(二)

    二一五七

    枝头鸟鸣啅啅,院中人声朗朗。

    新朋友智化兄;深入敌营孤军奋斗数载;里应外合暗中襄助,居功甚伟。大家对他都很是钦佩。

    智化兄以五影阁中大老高影使帐下的亲信谋士身份;卧底五影阁中达数年之久,对五影阁内一些少为人知的轶事秘辛;竟也如数家珍。只消半个下午的时间,便已替我等补全了不少五影阁与叛乱主谋赵从恪背后一些轶闻故事;填了不少疑惑。

    事毕后再来说起;前些时候搞得半壁江山不宁的叛乱主使赵从恪,在这位智化兄的口中;也就是个自幼被逼迫扛起家族革命事业的苦逼孩子——

    三岁从文;四岁习武;五岁开始被疯狂洗脑;六岁便以神童之姿入五影阁内帮把手。由于其天赋异禀,能力惊人;经营筹划之才早早便显露出远高于其父与祖母,因此十二岁时便已成为实际撑起阁务运作的少主,可称作自小便受压榨的童工代表。

    说起来这五影阁明明从几十年前便开始经营,理应早便羽翼丰满;为何会拖到第三代才反?其根本原因也是因为坚持革命的始祖——也便是赵从恪他老爹跟祖母,一应都没啥营运筹划的天赋,撑不起革命的全方位资本。

    当初这位女侠祖母带着自己年幼的儿子逃离东都投靠外家的时候,其外家家主因怜悯女儿外孙予以收留庇护;却不愿因女儿的复仇之志,而让家族涉入谋乱事中。最后苦劝未果,选择明哲保身,待外孙稍长以后,留下一笔巨财与女儿外孙傍身,自认仁至义尽之后,便举族迁居远走他乡,至境外安生,以避将来可能祸事。

    是故赵从恪此人的童年,可说是与其父与祖母相依为命——也就是说,乃完全是浸泡在两位家长的报仇经里熏陶长大的。

    上头有这般一双对革命事业执着成魔的祖母与父亲,照理说养出一个同样执魔的革三代也不是奇事。却听说这赵从恪打少年期经过后却似有了自己思想,不再对两位长辈如小时脑残粉。般言必遵从,反而暗地渐开始有些阳奉阴违。

    五影阁的势力,多年前在此人的带领下虽持续于暗黑界中扩张,可对造反诸事这等潜藏本业的前进步调,却反而逐渐于快到点前止了步。直至近年老阁主一次严重病发,方使这等一度停摆的旧方针复被重新提上议程。

    智化兄道,他所知诸多旧事,大多乃从高影使口中得悉。曰自老阁主身体状况骤下开始,赵从恪才重新经营起反叛之事。刻意结交的官绅商贾、暗自联络起的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