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东都汴梁闲话回忆录 >

第208章

东都汴梁闲话回忆录-第208章

小说: 东都汴梁闲话回忆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的是青师兄早先给自己作万一预备的一罐治伤大补丸能继续让我揣在怀里不被搜走,此物可偷渡给展昭使用,应能帮助不小。是故马车上我与白玉堂二人想方设法欲将此物悄塞进展昭的袖子里,以防大伙待会万一分散,他身上至少还有一药物可自取使用。

    懊悔的是怎么以为自己用不上,就把以前韦神医赠送的那一系列分发剩下后的全放在小院的房间里,没也摸上一点随身携带至少解一般化功散效用的那罐子应该抽进袖子里才对啊!你瞧!虽然自己用不到,可现下不还马上便可给其馀二人派上用场了么!

    又是一回千金难买早知道!

    我懊悔啊!我搥胸跺足懊悔得快要死了!

    至于展昭,他在强撑至上车后不久便彻底阖了眼去,伤体超载使用的后果,一直到我们被送抵贼窝时都未能清醒过来。我和白玉堂在车上时一人靠着他一边,总想尽量多少减少些他于路上的晃动与颠波,免得伤情更要雪上加霜。

    见方车室之内,双窗皆封,你我他三人咫尺相亲,其间却满是闷郁烦索的气息,感觉前路遥遥而不可明。

    二〇〇三

    事后再谈论起有关此事的回忆时候,白玉堂曾问过我怪不怪罪他当时束手就擒的这项决定,连带我之后也一并被人抓去受了一遭罪。

    彼时的我摇了摇头,心中万分清楚,若非当时有他俩相护在前,指不定自己就是那第一名被绑成肉粽送去坐马车的人,哪里还有资格谈怪不怪罪别人?

    更莫说当时见上武影使突发的那场骇得人三魂皆可裂成七瓣的血腥切割实况秀场景,连我当时都忍不住想不管不顾地冲到展昭身边去,管他们开的是什么条件,又怎能不理解白玉堂当时的挣扎与决定?

    依在下如今仍能安坐于自家书房之中,振笔疾书这部五四三的回忆录的结果来看应该说幸好他那时就扛不住压力向对方妥了协。否则实在无法想象今时今日的展昭,恐怕就真可能要以一介杨大侠晚期的经典造型——的姿态出现在众人的眼前了!

    那副模样该会多么沧桑,一想简直时刻要叫人心肌梗塞,堪称**蚀骨届时该去哪里找只神雕来给他做造型搭配啊!

    况且神雕配件的稀罕度还是其次,重点是这般独臂侠的结果,甚至有可能已经是当初若选择独留他走的一悲惨假设系列之中,或许还算是比较完好的结局了

    至少独臂侠还是个活人不是。

    二〇〇四

    诶,感叹之语不多道。

    话说现实总是充满一层又一层的冲击与磨难,人类活下去需要一颗坚强的心脏,莫怪乎人类总愈活愈加变态,时不时便要感怀一下人心不古。

    ——根据达尔文定律,这颗人心必被坎坷的现实磨练到进化了呢,必定比古人们要壮实上个大半圈了呢,一颗心又怎么还能同古呢?

    故事说回到当年那座风声鹤唳阴谋重重的襄州城,彼时我与白玉堂、展昭三人经历完一场让人心神衰弱的磨难,磨难的结果是全体被送入敌营做强迫观光,没想此一观光的目的地却不在自己以为、照他们所说应该已被控制住了的州衙或或个人豪宅,而是一座古意盎然的法寺

    重点是这座法寺我过去游商时曾经拜访过,彼时所见是屋宇老旧、颇有荒废,寺后供了一幢佛塔,也是壁檐残破,寺内僧众不多。

    ——可当时我与白、展二人被推搡进这座法寺之时,寺内却是制服阁众遍立,巡守戒备森严,竟无见有一僧人的踪迹,而屋宇房舍竟多有翻新。原寺后那座佛塔,外观型制虽与旧时略同,但明显阔开出地基,恢宏宽敞,崭如新建,雕样图画壮阔,更往上增建了数层,气势凛凛,立于塔下上望,竟令人有耸入云霄之叹慨!

    它外头悬的牌匾上刻得虽仍旧是上回来见时原佛塔的旧名,可甫被推搡进塔门之后、当我瞧见入门后正见的一拱门上悬挂的另一幅牌匾的时候,顿时觉得无数磨难化作了具体的落星将自己砸了个满头昏花肿包,其震撼程度远非上回在山野间见到四大字飘扬的旗帜时所能比拟。

    忽就刷白的脸色,还将当时跟在后边的白玉堂着实吓了好一大跳,误以为对方暗地对我施了什么小动作——眼见意识尚未恢复的展昭还被人五花大绑地扛在前边,点都还没到呢,这就急着动手?重点是对我动手又能有个什么屁用?!差点没要跟人怒起冲突!

    可当时哪里有跟他们硬碰硬的资本?

    我在回过神后赶忙制止了他,只是神色一直观光到铁牢套房前都没能调整回来。白玉堂面上时不时已显露出自责负咎,当时的我却因内心的大爆炸而未有察觉,之后又因牢门前的一场变故而不及沟通,就这样和他们失了联系。

    变故来自于一声通传,那时展昭与白玉堂二人已被分别关入两间相连的铁牢内,我正在三号房门口被推扯到一半,两脚正分踏在牢门内外的边界上,却在一快步入来的阁众一阵耳语之后,转瞬又被架拉了出去,左右护法招待,两名阁众夹推着我,又将我拉扯着沿着回路往上走了去。

    虽然方才被推入这座塔楼的时候,曾被带着向上走了一小段的路程,不过在穿越数个或暗窄或宽阔的道间后,路势又成一路向下,在经历了一条又细又暗的长缓回道之后,才来到这打算用来关押我们的铁牢前边,是故在下大胆推测这座铁牢的位置应该是置于地下楼层。

    此处布置形状如深井,上望视野极高,牢空四面,周围皆为石砖,近顶处的壁上有几处通气口,外头的日辉从此间散射而入,浮尘中可见光流线条,却不足维持得牢内敞亮。牢外周围的壁上直接砌着向上延伸的回道,站在这条回道之上向下俯瞰,可直接将数铁牢内的景况一览无遗。而极顶处的天花板上垂着各式交错的链条,想来或许另有机关玄密。

    住手——你们想将他带往哪里去?!

    白玉堂见我要被人带走,桃目猛瞠,立即就炸了,勃然大怒道:你们若想问事,他一小人物知晓的内情怎会有我五爷得多?!你们想做或问什么尽管找我,不必为难他!

    他几下将倒鼓一路的绳索卸开了去,冲来牢门前——

    可惜猛虎入柙,用得据说还是金刚寒铁铸成的柙,饶是有甲子功力的人都未必有办法能破出去,更莫说他彼时内力早叫人封了住,像是身体里被块斗大的馒头噎着,终究是心余而力绌,眼睁着瞅着我让人带走之时,本一双飞扬的目眦,怒动得几欲成赤红。

    被拐消在他视野之中,听见身后传来一道金属重响与难忍的低吼声时,在下当时心中本是鼓鼓慌乱的心绪,却反而逐渐镇静平复了下来。

    罢了罢,被他们庇护至此,自己也该顶点事了。

    便真是此些人想带人去问什么事,找自己也好过找到展昭与白玉堂他们身上为难这也是如今的我,惟一可以稍微弥补一点让他们在前头遮了这么多风雨的回报吧。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要真不行的话,大不了他们问什么就答就是了!!!…………;|||

    …………

    批注:

    达尔文定律:

    相传为先秦时诸子百家争鸣时的一流派始祖达尔文所提出的思想,内容推崇自然的淘汰与生存。

    如主张仁政与王道,而提出将仁恕诚孝四端奉为圭臬的儒家、或以兼爱,非攻为思想口号的墨家一样,此流派也有将己派精华浓缩成一句琅琅上口的箴言,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只是此相对于儒家墨家法家的达家思想,传承至后来,不乏有被一些酷好罢凌他人的不肖分子拿来滥用,作为自己恶行的藉口来误导他人。是故在生性谦和的古人眼中较不能被接受而渐渐式微,至今才会少有人听说过此达家的思想与来历。

第220章 二一一章 能选择不入住传说名楼吗() 
二〇〇五

    哪里知道这年头迈个步伐都要这般艰难的!

    一被带到定点便先遭遇一名衣着雍容华贵的男性老者诅咒般盯着看、尔后忽然就被其一言不发雄起扑上来勒脖的我,在心底咒骂了一顿此组织偏爱攻击人类脖颈的偏颇行径之后,短短一日之内,又复尝上了一回行将窒息的滋味。

    这哪里是带人来问事,这分明是找人来泄愤的吧?

    我说我不会就得这样默默地先挂在这里了吧?!

    不应该啊这新关卡才开而已!在下都还没来得及打开地图好好看一眼就得被强迫下线了么?!

    到底自己又是在啥时啥地又惹到这样一名疯一般的更年期老人了啊!!

    隐约中,似乎听见眼前这位神经老者一边掐口中还一边喊着什么又是此女、祸星、该死或去死之类情绪性十足的字眼,颇有歇撕底里的征兆,可惜身上被缚得紧实的自己再无从反抗,彼时也再无一个能跳出来飞叉射疯人助我脱困的展昭,只能无奈地任凭自己的意识一点一滴地再次涣散

    彼时的我的眼前,穿过重重隔幕,眺见牢中白玉堂的怒、俯见小院中展昭的血,最后停留在一艘烟花三月,在一片碧水微波之上,轻缓漂荡着的小艇上头。

    那时正是常州武进清明之后细雨轻烟的西湖,一切美好得叫人叹息。小艇上除负责撑船的艄公外,另有三名舟客,一蓝一白一着绿松衣衫他们烹汤炙鱼、饮酒谈笑,任凭船外景象,从奼紫千红橙光灿烂,过渡到列星浅月,湖面一片金银波光。

    含蕴着最平淡的安好的过往流年,突然清晰地彷佛昨夜梦回,突地惹人怀念。

    二〇〇六

    在下于前述的回忆录中,其实曾淡笔提过一件事,那便是打从展昭与张龙、赵虎被派往襄州查案时起,因得自己心中一份担忧,导致后续一段日子里时常夜来断续惊梦,以致醒时忧思更甚——

    其实这惊夜之梦的来源,说是得了超能天启也罢,可何尝又不可说是源自于另一场庄周大梦?

    一场曾潜伏于在下过往中许久的幻梦。

    庄周化蝶,蝶化庄周,虚实实虚相间,一般常人又该如何判得断然?

    当初南华真人都探究不清的玄秘,又如何能笃定地肯定,彼世之虚也,于此间世道,必不会坐化成真实?

    在这场潜伏于自己过往许久中的虚梦里,我回到了自己记忆中的家乡。

    家乡的书海浩瀚,记载了各时各地的传说。而有其中一则广为人知的故事,却是这般传述的:

    相传古时某地曾有一名青天老爷,其人清廉自持,其心端正四方。行事判案,则不畏强权、不惧权贵,为百姓撑得一方青天,在世时颇有清正刚忠之美名。是故当朝百姓十分爱戴于他,更有各方俊秀豪杰,因感念其胸怀聚于其麾下,或效力或相助,各是赤胆忠心、以万民为己命、并以天下为己任之英豪,为扞卫正道,各个即使拚搏至骨碎命竭亦在所不惜。

    有了此些当世英豪协助,故事中的青天老爷便有如虎上添翼,一路除奸佞、平冤屈,破获了不少奇案,伸张了不少正义,留下传说无数,致使其一等人之声名亦因此流传百世而成芳。

    而这些人等流传下来的传说里头,有一则堪称最为经典紧凑的段落——事涉宗室造反,青天一众发现端倪之后,与该势力各种斗智斗勇,最后历经各式险阻后终能挫败该名反叛宗室,助当朝天子安定天下,免百姓受战事侵扰所苦的故事。

    这段宗室谋反之案,后来分流成许多版本,有的版本结局皆大欢喜,有的版本最终却是牺牲惨烈,不管结果如何,几乎都不由而同地提到同一地点的凶险。那里机关阵法密布,阴毒陷阱交迭,最猛烈之处,名曰,内蕴生死六十四门,步步危机,能轻易让武艺高强的擅闯者皆殒去生命。

    而各式版本故事中的主角们,有因各式缘由被引入、或不得不闯入此凶险处调查者,无一不在其内历经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冒险,方才能破敌营而安天下。

    只是这个故事中最终的悲喜结局如何,却各有众说纷纭。

    喜局者则曰全员安好,悲局者则道有要角牺牲。而故事中最常被提及以身殉道者,传来传去,却都不出于两名活跃的角色。

    其中一名乃青天老爷身旁得力的亲信武卫,此人据说过去乃弃侠入官之辈,其人武艺超群而忠肝义胆,温和宽润要令人心生敬佩,总是身先士卒于人前,立于每回案件风雨最艰险的前端。

    另一名,则是一位华美风流轻狂自我的江湖任侠,此人天性高傲,自视甚高,身手亦是非凡,与上述这位青天身旁的亲信武卫,先有龃龉后成莫逆,最后却死于铜网阵的探勘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