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700个熟语典故 >

第8章

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700个熟语典故-第8章

小说: 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700个熟语典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推性情刚烈,宁死不愿意答应晋文公的请求,于是晋文公抱着大树烧死在山林里。晋文公听说以后,悲痛万分,就用介子推抱着的那个树做了一双鞋,每天穿在脚上来怀念患难与共的日子。

今天我们用“足下”一词来表示对平辈或是朋友之间的敬称。引申为睹物思人,感怀昔日之情。

三字篇 第一章(1)

■ 阿堵物

“阿堵物”是钱的一种别称,具有讽刺意义。

典出《世说新语?规箴》:夷甫晨起,见钱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

在西晋时期,有一个叫王衍的人,他自认为品德高尚,自命清高,在他的口中你永远听不到“钱”这个字,他的妻子就想试探一下,看看他是不是确实是一个如此清高的人。有一次王衍睡着了,她就叫仆人在床边摆放了一堆钱,等到早上王衍醒了发现了床边的钱阻碍了自己的行动,于是就叫来仆人说:“把这些阿堵物都拿开。”

“阿堵”本是一个代词,指这个,后来经过王衍这么一用“阿堵”就变成了钱的代名词,由于一些自命清高的人不愿提钱字,所以就用“阿堵物”来替代了。

“阿堵物”一直沿用到今天,始终都用作在人们不愿意提“钱”时钱的代称。

■ 哀王孙

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呼!”

汉高祖时期的韩信是一个大将,可是最初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家中非常穷困,韩信本人也没有什么可以维持生计的本领,于是他到处去乞食,时间久了大家都很讨厌他,韩信多次去亭长家乞食,结果人家发现了他的习惯以后很早就把饭做好了,在床上就吃完了,韩信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很生气,以后就不去了。有一次韩信在河边钓鱼,正好河边也有很多大娘在洗衣服,一位大娘见韩信饥饿的样子很可怜,就拿饭给他吃,一吃就是十多天,韩信说:“大娘我以后一定会报答您的。”大娘非常生气地答道:“我不是想要你的报答,我是看你这么年轻却以乞食为生,我是为你们这些王孙公子感到悲哀啊。”

后来人们就用“哀王孙”一词来表示对贵族子弟的同情与怜悯。

■ 安乐窝

“安乐窝”指安逸舒适的生活处所。

典出宋?邵雍《无名公传》: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

在古代知识分子都追求道德上的修养,不在乎物质上的奢华,即使生活贫贱也要保持高尚的情操。宋代的邵雍就是这类人中的一个典型。在邵雍刚到洛阳时,生活十分贫困,他住在破旧的只能遮风挡雨的茅草房里面,白天还要出去砍柴,自己做饭,晚上回来还要侍候父母,生活真的是举步维艰。然而邵雍却是安贫乐道,并且附庸风雅的为自己的茅草房取名为“安乐窝”,字号为“安乐先生”。

从此“安乐窝”一词便开始广泛使用,并沿用至今天。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安乐窝”已经不是邵雍的茅草房了,而是指的舒适的豪宅。“安乐窝”的标准是上为父母,中为己身,下为儿女,做得清方了平生事;立上等品,为中等事,享下等福。

■ 八斗才

典出宋朝无名氏的《释常谈》:谢灵运常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谢灵运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也是我国山水诗派的开创人之一。谢灵运自小聪明好学,八岁时就袭承了祖父的“康乐公”称号,俗称“谢康乐”。但后因在朝廷受排挤,被派到永嘉做太守。谢灵运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所以整日地游山玩水,写出了很多诗。他的诗大多是描写景色的,在当时深受人们的欢迎,大家都竞相抄录。宋文帝也很赏识他的文采,后来就把他召回京任职,这使得他更加自以为是。在有一次谈到三国时期的曹植时,谢灵运说:“天下的才华共分为一石,曹植才华横溢,他独占去八斗,我占一斗,剩余那一斗属天下其他人共有。”这里谢灵运用“八斗才”来称赞曹植的文采,这也足以看出谢灵运的自负与高傲。

三字篇 第一章(2)

自此以后人们便用“八斗才”来形容一个人的才华出众,也常用作对有学问人士的恭维语,亦作“才高八斗”。

■ 百宝箱

“百宝箱”来源于明代冯梦龙的白话小说《警世通言》卷三十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京城名妓,名字叫做杜十娘,她才华过人,但不幸堕入红尘。一心想要随一个爱自己的人从良,重新过回正常人的生活的十娘,深知一个红尘女子为世人接受不易,于是私下积攒了大量的金银珠宝,放在一个百宝箱内,以备不时之需。在这期间,软弱并盲目尊崇礼教的太学生李甲进京,偶然与十娘相识。李甲迷恋十娘的美貌,不顾家人的反对,长期住于十娘处,两人恩恩爱爱,以致李甲与家人反目。李甲借来一百五十两银子为十娘赎身后与十娘泛舟湖上,准备在得到父母的谅解之后双双返家。与家人断绝关系的李甲日益窘迫,靠十娘的救济维持生计,正在这时碰到了好色的孙富,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李甲将十娘以千金转卖给了孙富。十娘得知后万念俱灰,在孙富来接十娘的时候,十娘将自己的百宝箱打开,一层层的珍宝在李甲和孙富面前倒入湖水之中,随之自己也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后人自此便经常用“百宝箱”来表示装有贵重物品的箱盒。

■ 闭门羹

典出唐朝冯贽《云仙杂记》卷一: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传说,在唐朝的宣城有一位名妓,叫做史凤,她生得如花似玉,且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一时之间,名人贵胄、风流才子都不惜一掷千金来一睹芳颜,并希冀博得美人一笑。可史凤见客却自有自己的标准,在通报之时需要递上自己的诗文一篇,并将来客的品貌才学分为三等,有貌无才或是无才无貌的纨绔子弟史凤也从不直接表示回绝,只在待客厅里奉上羹汤一碗,而史凤却不再接见。时间一长,人们都知道了史凤的规矩,每次有人一见到羹汤便自动地拍拍屁股走人,也不必史凤下逐客令了,这样史凤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保全了彼此的颜面。

“闭门羹”便是从这个故事中得出的,后人自此便经常用“闭门羹”来表示拒绝客人的求见。

■ 变色龙

“变色龙”是脊椎动物的一种,表皮下有色素块,能随时变成不同的保护色,比喻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典出俄国小说家契诃夫的短片小说《变色龙》。

“变色龙”

学名是蜥蜴,它能通过调整自己的肤色来适应外部的环境。契诃夫就是借用“变色龙”的这一特色写出了小说《变色龙》来讽刺那些没有立场、原则,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人。小说中写道:奥楚蔑洛夫在巡查的时候遇见首饰匠赫留金的手指被狗咬伤的事情,他十分气愤,并且决定要严惩狗的主人,可是当他听说那是将军家的狗的时候,他反倒把赫留金训斥了一顿,这时又有警察说这并不是将军家的狗,于是他开始大骂这只狗,正在这个时候将军家的厨师来了,并且确认了这只狗就是将军家的,奥楚蔑洛夫又满脸笑容毕恭毕敬地把狗还给了将军家的厨师。在短短的时间内奥楚蔑洛夫的三次改变就像是变色龙一样,这一比喻真是形象生动。

后来人们就用变色龙来形容那些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人,今天一直在使用。

■ 吃豆腐

“吃豆腐”源于古代的家庭式豆腐店。

三字篇 第一章(3)

据说,古代的豆腐店大都是家庭式的小店。丈夫半夜起来磨豆汁,做豆腐,白天自然需要休息,这样日常的开店经营就交在自己的老婆身上了。俗话说的好,和气生财,老板娘整日在店里做生意,跟各色的人等打交道,自然与不同的人交际的方法也是练得如鱼得水。面对男客们的一些开玩笑式的调情,甚至是动手动脚的动作也是应付自如,不用加以呵斥也能脱身,这样男客们对豆腐店的老板娘和豆腐店自然也是非常有好感。于是爱吃豆腐的人也就经常光临这样的豆腐店,在吃豆腐的同时跟老板娘开几句玩笑,调情甚至偷偷在老板娘的身上占点小便宜。当然家里的老婆也会对此有所耳闻,每当丈夫面带春风地回家,老婆就质问一下:“怎么,又去吃豆腐了?”

现在,“吃豆腐”一词演变成用来形容男人占女人小便宜的专用词。

■ 穿小鞋

“穿小鞋”是因李后主的喜好而来。

据说,南唐后主李煜非常喜欢小脚的女人,从那以后,中国妇女便有了缠小脚的习惯,而且竟延续了千年之久。

“三寸金莲”是对古代小脚的美称,小脚甚至成为女孩能否顺利出嫁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定亲的时候,婆家会先要未来媳妇的一个鞋样,若是鞋样小巧而秀美,婆家就会满心欢喜,并按照鞋样做一双漂亮的小鞋子随着彩礼送到女方家里,女方在出嫁之时必须穿着这双鞋子进入婆家。

传说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女子名字唤作巧玉,她自幼母亲早逝,在她成人之后继母贪图丰厚的彩礼,想要把她嫁给一个身患重病的富翁,巧玉宁死不从,继母没有办法便怀恨在心。后来一位很有才华的秀才看上了巧玉,继母借机将一个远小于巧玉脚的鞋样送到了她的婆家。到巧玉出嫁的那天,却怎么也穿不上那双嫁鞋,巧玉羞愤之下居然上吊自杀了。

自此,后人便经常用“穿小鞋”来比喻暗中打击报复的行为。

■ 吹牛皮

“吹牛皮”据说来源于陕西、内蒙古一带。

黄河上游一带多高山,地势起伏很大。水流落差很大,并且流势湍急,一般的木船很难在其中行驶。生活在两岸的人们过河非常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逐渐发现皮筏可以解决他们遇到的这个难题。于是聪明的人们用牛皮或是羊皮组成一个皮筏,按照所要承受的重量决定他们要缝制的皮筏的大小,这种皮筏用的时候就往里面吹气,使其能够漂浮在河水之上并且承受住河水的剧烈冲击,在不用时又可以将里面的气放出以方便平时携带。皮筏里吹进气之后会涨成原来的几倍大,特别是大的皮筏,这个吹皮筏的工作做起来非常费力。于是每当有人在说空话时,人们便说你这么有本事不如去河边吹牛皮。

自此,后人便经常用“吹牛皮”来表示说话不切实际。

■ 打油诗

典出唐代张打油的《咏梅》: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中唐时代有一位名叫张打油的诗人,诗句盛行的唐朝在写诗方面却写出了自己的风格。有一天,天下大雪,张打油便作诗一首:“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诗是张打油写的最著名的一首诗,以致当时所有的此类诗歌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关于打油诗还有一个的故事,有一天,依然大雪纷纷,一个朝廷重臣去寺庙祭祀,刚一进门就发现白墙上写了一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官员一看这不是破坏风景吗?便令手下的人将写诗的人带来,这人正是张打油,官员质问他,他回答说:“这诗写的水平太低了,哪能比的上我写的啊!”官员一听,兴致一来,便让他以安禄山叛变为题写一首诗,张打油不慌不忙的吟出几句:“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官员一听乐了,说你念的跟墙上写得完全都没有区别,这不是不打自招吗?

后人自此便经常用“打油诗”来表示用来游戏的通俗诗句。

■ 大手笔

典出《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

晋代孝武帝时期,著名的大书法家王导的孙子王珣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其字潇洒飘逸,同时他的文采也非常出众,深受当时人们的爱戴。因为孝武帝非常爱好读书,因此很有才华的王珣、殷仲堪、王恭等人都非常受晋孝武帝的器重,甚至孝武帝把与他们不和的人调往地方任职,王珣在任尚书省长官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人给他了一只像是椽子一样大的毛笔,他醒来后跟旁边的人说:“应该会有大手笔的事情要发生了。”果然不久后,晋孝武帝去世,哀悼晋孝武帝的册子和评议、晋孝武帝生平事迹、拟定谥号、奏请钦定等都是由王珣执笔来写。

后人自此便经常用“大手笔”来表示伟大的作家或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