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700个熟语典故 >

第26章

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700个熟语典故-第26章

小说: 不知道会被人笑话的700个熟语典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偃的命令,受到一些诸侯的怀疑,魏军首先撤军了。魏国一撤,联军势如雪崩,纷纷撤军返回领地了,联军伐秦无果而终。

“马首是瞻”原指作战时士卒看着主将的马头决定行动的方向。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乐于追随。

■ 芒刺在背

四字篇 第十章(3)

典出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 '

汉宣帝刘询即位初时,依照祖法拜谒高祖刘邦祠庙。开始时,大将军霍光为宣帝作骖乘。霍光的权势很大,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前后参政二十年,族党遍布朝野,威震主上。途中,霍光不苟言笑,满面威风,使人望而生畏。宣帝不由自主地觉得非常畏惧,惶恐不安,就像有芒刺在背上那样难受。此后,宣帝见到霍光,总是小心翼翼。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宣帝命令车骑将军张安世代替霍光做骖乘,张安世对宣帝一向恭谨服顺,由他担任骖乘后,宣帝才感到无拘无束,行动自由了,身心得到了充分的放松。

“芒刺在背”指如同有芒刺扎在背上。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 毛遂自荐

典出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战国时,很多掌管实权的士大夫们,平素都供养着很多门客,为他们出谋划策。赵国公子平原君门下也养了很多。一次,赵国派平原君出使楚国,请求救兵,约楚国合纵抗秦。平原君准备在门下挑选二十个门客,作为随员。可是挑来挑去,还差一位。这时门下有一位姓毛名遂的,不经别人推荐,主动请行。平原君说:“有才德的人,正如一柄锥子,被放进布袋,那锋利的尖端会立即显露出来的,现在将军已经寄居在我的门下三年了,还不见表现,先生,您没有本领,做不了这差事,还是留下吧。”毛遂说:“我是今天才入这袋子的,要早进了,我早就把袋子给刺破了。”平原君勉强答应了带他去。

到了楚国,费尽了唇舌,还是没把楚王说服,那十九个门客都面面相觑,最后,毛遂鼓其如簧之舌,向楚王陈说了一番利害关系,才说服了他,订立了盟约。

“毛遂自荐”指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去做某项工作。

■ 美轮美奂

典出《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晋国赵武新建了一座大房子,晋国的大夫们都去为他暖新居。大夫中有一位叫张老的,他对赵武祝贺道:“美好啊!真高大啊!美好啊!居室繁多啊!以后若有祭祀事宜,可以在这里奏乐;若有葬礼,我们可以在这里举办追悼会;这里甚至可以宴集国宾,聚会宗族。”旁人十分惊讶。

张老的话用耳朵听是贺词,用心听却是讽刺赵武奢靡的苦语。

“美轮美奂”古时形容房屋建筑高大华丽。现也常用来形容人、家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 门庭若市

典出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战国时,齐国的相国邹忌,身材高大,容貌端庄。齐国的君主齐威王身边总有一群溜须拍马,为齐威王歌功颂德的小人,邹忌为此忧心忡忡。一天,邹忌为齐威王“献身说法”。

他对齐威王说:“有一天,我穿好衣服,照着镜子问我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谁美?’妻子说:‘当然是夫君美!’我又问我的妾,妾回答说:‘徐公哪能比得上你!’第二天我又用同样的话问家里来的一个客人,客人回答说:‘徐公哪有你漂亮!’又过了一天,徐公来到我家,我仔细端详徐公,他确实比我漂亮多了。晚上,我在床上反复思考,得出了结论:妻子说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说我漂亮,是怕我;客人说我漂亮,是有求于我。”

四字篇 第十章(4)

接着他指出,“皇上周围的人,有的是偏爱于您的,有的是怕您的,有的是有求于您,想从您那儿得到好处的。大王很难听到实话,都被蒙蔽了。”

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建议,向全国发诏令,敢于向皇上进谏的有奖赏。诏令发出后,一时间,齐威王的宫室“门庭若市”。

“门庭若市”指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 名列前茅

典出《左传?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鲁宣公十二年春(公元前597年),楚国发兵将郑国包围。六月时,晋国出兵救郑,派大将荀林父做中军统帅援助郑国。

晋军行至黄河时,听说郑国已经与楚国将和,荀林父决定班师还国。另一位大将士会同意统帅的主张,并详细分析了晋、楚双方的形势,认为退兵回国是正确的。士会分析晋、楚双方形势时,曾说过,楚国的政令法规、礼仪典册都符合常理、顺应民意,晋国不应为救郑国与楚国为敌。而且楚国伐郑是因为郑国违背了盟约,伐郑是名正言顺的。另外“前茅虑无,中权后劲”,意思是楚军的前锋戒备森严,中军领导很强,后军实力也很充足,所以不宜轻敌。可是荀林父的副将先縠不同意,竟不听指挥,擅自带领他的兵马,渡过黄河,追击楚军,终被楚军打得大败。

士会说的“前茅”指走在军队最前面的先锋部队,由这一词衍生出“名列前茅”。但现在原意已失,“名列前茅”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 名落孙山

典出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吴人孙山是个能言善辩且颇为幽默的才子。按朝廷的规定,他到外省去应聘举人。临行时,乡亲把儿子托付给他。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孙山见自己榜上有名,便高高兴兴地回家乡了。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他这首诗全部的意思是说:“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

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的,叫做“名落孙山”。

■ 明察秋毫

典出《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孟子听说,齐宣王见到有人准备杀牛做祭祀,牛因害怕而哆嗦,很可怜。于是,齐宣王下令把牛换成羊。孟子认为齐宣王对动物很有爱心,对百姓却不够仁爱。

于是,孟子对齐宣王谏言说:“有人说:‘我的力量可以举起三千斤的重物,但掂不起一根羽毛,眼力可以看清鸟身上刚长出的羽毛,却看不到眼前的一车柴禾。’您认同他的观点吗?”

“秋毫”指鸟类在秋季更生羽毛御寒,此时的羽毛比春夏之羽更为细小。

齐宣王当然不认同这种舍近求远、舍轻求重的观点。孟子说:“您的善心足以使动物蒙恩,却不能使百姓得到好处。这就是舍轻求重、舍近求远的错误观点在治理国家方面的表现。

经孟子的说教,齐宣王终于接受了孟子以仁治国的主张。

“明察秋毫”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 明哲保身

典出《诗经?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周朝时,仲山甫与尹吉甫同朝为官,辅佐周宣王治理天下,劳苦功高。当时,周朝边境不断受异族侵扰,仲山甫等大臣率兵平息了异族的侵犯,并扩大了周朝的领地,为周朝的稳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后来,尹吉甫为仲山甫写了首诗,“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大意是,贤明的人啊,深谙事理,明晓善恶,极具智慧辨知是非,很善于保全自身。为国家大事日夜操劳,从不懈怠,对君主是那么的忠心不二!这首诗是对仲山甫功德的赞美诗。

人们将“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概括为“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

■ 明珠暗投

典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齐国邹阳,到梁国游说,遭人谗害,被捕入狱。邹阳在狱中写了一封长信给梁孝王,信中说,明月之珠和夜里发光的宝玉,如果赠送给路人,没有人不会握紧宝剑,愤怒地瞪起眼睛,因为这是无缘无故献殷勤。而那些不成才的疙疙瘩瘩的曲木、树根却成了被朝廷重用的人,这是因为国君的左右近侍事先为他们说了好话。如果无人引荐,即使是“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也只会被不信任。如果有人事先为我向大王引荐,那么凭我这没多大能力的人,也能建立尺寸的功业。

“明珠暗投”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四字篇 第十一章(1)

■ 莫名其妙

典出清?宣鼎的《夜雨秋灯录?陬邑官亲》:及进西瓜汤,饮兰雪茶,莫名其妙。

大将军福康安,是乾隆年间的权臣。一次,福康安奉命帅大军西征准噶尔。福康安性好奢侈,越往西,越荒凉,越贫穷,沿路的招待让福康安很是不满,受处分的人接二连三。

快到边疆某邑的时候,邑令为银子不够,不知如何接待而愁眉不展,他的一个亲戚对他说:“把银子给我,我来接待福大人。”

当时正是炎夏季节,这个亲戚就在房屋的门口栽上松柏,把屋子的墙壁都裱上古色纸,把所有家具都染成乌木色,床上用品也都用了蓝绸缎,房间各处都摆上花。又在村口支上天蓬,把西瓜瓤搅成汁,加些冰糖、薄荷,做成了“西瓜汤”。福康安来到这里,看到房子周围以及屋里的布置,感到很凉爽,又喝了“西瓜汤”,更觉“莫名其妙”。后来,福康安举荐这个邑令升了官。

“莫名其妙”指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非常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 南辕北辙

典出《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战国后期,魏王打算攻打赵国都城邯郸,但是这时的魏国国力已经衰弱,大臣季梁听说后认为魏王的计策带有很大风险,就立即去求见魏王,打算让魏王放弃这个念头。

为了说服魏王,季梁给魏王讲了一个南辕北辙的故事。他说:“今天臣来的时候,遇见有个人要到楚国去,但他却向北面赶他的车。我说:‘你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非常好。’我说:‘你的马再好也没用啊,这不是到楚国去的路!’他说:‘没关系,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虽然多,但这方向不对啊。’他又说:‘我的驾车技术好。’臣听了这个人的话,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因为这几样东西越好,反而会离楚国越远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目标在南而行动却向北。魏王您千万不要做出这样的事啊!”

魏王听了这个故事,想了一想,然后就表示要重新考虑是否还要攻打赵国。

“南辕北辙”指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也告诫人们做事不能背道而驰,要切和实际情况。

■ 怒发冲冠

典出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秦昭王知道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稀世璧玉,便企图仗势把和氏璧据为己有。于是他假意写信给赵王,表示愿用15座城来换这块璧。

赵惠文王对大臣蔺相如说:“如果我们给了他和氏璧,他不给城池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已经许诺了,如赵国不答应,就失礼了。而赵国如果把璧送给秦王,他却不肯交城,那就是秦王失礼了。权衡一下,倒不如答应他而让秦国失礼。”

赵王采纳了蔺相如的建议,于是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到了秦国,蔺相如奉上璧玉,秦王只管传看和氏璧,根本没有交付城池的意思,蔺相如便上前道:“这璧上还有点小的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秦王听了赶忙把璧玉交给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