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尤哲学 >

第6章

尤哲学-第6章

小说: 尤哲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的学说,把人生过程分为十二个彼此成为条件或因果联系的环节,即:(1)无明,指心的迷暗无知,不明事理。由无明生(2)行,指心的动向。由行生(3)识,指意识。由识生(4)名色,指精神要素与物质要素的结合体,即作为人的个体。由名色生(5)六处,指六种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由六处生(6)触,指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的接触。由触生(7)受,指苦、乐、不苦不乐等的感受。由受生(8)爱,指由于对事物的接触和感受而产生的对外部世界的渴爱或渴望。由爱生(9)取,指对外部事物的追求、执著。由取生(10)有,指由于对外部事物的贪爱、追求等行为而产生的后世相应的果报或生存环境。由有生(1)生,指来世之再生。

    有生必有(12)老死②。

    十二因缘作为缘起观的主要理论形态达到了早期佛教思想的高峰。

    这一理论与早期佛教的其它理论有着密切的关联。

    它把人生现象描述为一种有依存关系的发展变化系列,否定

    ①亦称“十二支”

    、“十二分支”等。除此以外,早期佛教亦有“五分”

    、“九分”

    、“十分”等说法。但后来流传最广的是“十二分”。

    ②以上对十二因缘的解释是从因向果来观察或推演,称为“顺观”。此外还有所谓“逆观”

    ,人果向因来观察或推演,如说“老死”是“生”的果,“生”是“有”的果等等,依次类推,最后得出如灭无明则无老死及忧悲苦恼的结论。

…… 37

    03印度哲学

    了婆罗门教关于有常恒不变的实在(我)的理论,把人看成是由精神要素和物质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说明了人由于无明而去追求世俗世界,产生痛苦,认为只有消除无明,断灭轮回,才能脱苦,达到涅嗞状态。这一学说为历代佛教徒所继承,并在后世有重要的发展,如后来的小乘佛教以这一学说为基本思想,提出了“三世两重因果”

    ①的理论等等。

    (5)轮回与涅槃。轮回(Samsāra)与涅槃(Nirvāna)的概念是佛教在吸收婆罗门教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婆罗门教思想家认为,如果人不认识“梵”为真正的实在,不认识“我”

    (小我或现象界)与梵在本质上是同一的,那么,人就将陷入痛苦的生死轮回(轮回状态有类别区分,但本质上都是痛苦的)

    ;人如果获得关于梵的正确知识,认识到“梵我同一”

    ,则获得解脱。早期佛教则认为,世间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的,无主宰者(无我)的,如果人非要去追求有常的东西,去追求不变的主体(我)

    ,即是无明,就要陷入痛苦的生死轮回(十二因缘说即是一种轮回理论)

    ;人如接受佛教教义,认识到无常、无我,按照佛教要求去修习,则可消除无明,断灭轮回,达到涅槃(解脱)境界。

    根据早期佛教的观点,涅槃境界与世俗世界(轮回中的世界或世间)

    有着本质差别。

    世俗世界存在着贪欲、瞋恚、愚痴和烦恼,而涅槃境界则消除了这类世俗之人的情感、欲望等②,是一种绝对超凡脱俗的至上境界。

    ①指在十二因缘中,“无明”和“行”二支为过去因;“识”

    、“名色”

    、“六处”

    、“触”

    、“受”五支为现在果;“爱”

    、“取”

    、“有”

    、三支为现在因;“生”

    “老死”二支为未来果。人陷入这三世间的因果系列便是轮回,脱离了这种系列便达到了涅槃状态。

    ②参见《杂阿含经》卷第十八。

…… 38

    印度哲学13

    二 小乘部派佛教

    释迦牟尼逝世百年后,佛教僧团发生了分裂,进入了所谓“部派佛教”时期。通常认为这一时期的范围大致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后2世纪左右。本节在论述部派佛教的内容时亦涉及小乘佛教在后世的一些理论,因而在时间上不限于2世纪之前(小乘的许多部派在大乘佛教时期还在发展。

    通常把小乘部派佛教阶段定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后2世纪左右是因为此时是各部派形成的主要时期)。

    关于佛教分裂或分派的记述,有大量史料。这些史料又主要分为南传与北传两在类。南传史料的代表性典籍是《岛史》(Dīpavam-sa)

    、《大史》(Mahāvamsa)及《论事》(Kathāvathu)等;北传史料的代表性典籍是《异部宗轮论》(Samayabhedoparacanacakra-s′āstra)

    、《部执异论》(《异部宗轮论》的异译本、《异部宗精释》(Nikāyadabheda-vibhangavyāna)等。

    1。佛教最初的分裂。

    释迦牟尼在世时,佛教教义并未形成文字经典。释迦牟尼传教主要靠“说法”

    ,弟子们学习主要靠“听闻”。众弟子长时间的记忆必定有差别。这种差别在释迦牟尼去世后就自然会引起争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佛教教团组织了所谓“结集”

    (San。

    gīti)。

    通常认为佛教主要的结集有四次。

    第一次结集是在释迦牟尼逝世的当年,在王舍城附近举行,会上诵出了经、律二藏。第三次和第四次结集分别在阿育王时的华氏城和迦腻色迦王时的迦湿弥罗(一说是于公元前1世纪在

…… 39

    23印度哲学

    斯里兰卡的阿卢寺)举行,结集的内容是批驳“外道”和使古佛经最后定型。根据南传史料的记述,佛教最初的分裂是在第二次结集之后,即释迦牟尼逝世百年后。在这次结集之前,居住在印度吠舍离的许多比丘出现了放松戒律,违反教规的现象(对原有教规作出一些新的解释)

    ,这突出地表现在他们认为可向人收取钱币一事上。这些现象为当时一个来自西印度的比丘耶舍(Yas′as)

    所发现,他极力劝告违戒的比丘改过,但没有成功。后经他组织,在吠舍离召开了由印度各地佛教僧团参加的第二次结集(七百人结集)

    ,结集在少数有地位的上座长老的主持下通过了宣布吠舍离比丘的行为是犯戒的决议①吠舍离的比丘对这次结集的决议不服从,另外又举行了一次“大结集”。此后,佛教便发生了分裂。认为收受钱币等“十事”是犯戒的教徒形成上座部,坚持认为“十事”是合法的教徒则形成大众部。北传史料关于佛教分裂的记述与南传史料有很大不同。根据《异部宗轮论》和《大毗婆娑论》,佛教最初的分裂是在释迦牟尼逝世百年后,由于教徒对一个名叫“大天”

    (Mahādeva)的比丘所述“五事”的看法不同而产生。所谓“五事”是指大天认为初期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阿罗汉所有的五种局限性,即:阿罗汉仍有一般人所有的生理机能,如情欲、大小便等;仍有“无知”

    ,如对自己的修行果位不明;在接受佛教真理(如四谛等)方面仍有“犹豫”

    ;仍然需要别人来指点自己进入修行果位;仍有

    ①除了宣布收受钱币是犯戒的之外,还宣布了其它九件琐事(主要是关于吃饭、饮酒、使用器具等方面的事情)是犯戒的。加上收受钱币一事,总称“十事”。

…… 40

    印度哲学33

    痛苦等的感觉,并发出呻吟①。

    大天的这种观点为佛教僧团内少数有地位的长老所反对,认为这不符合佛教教义,但多数教徒则支持大天的观点,认为这种观点符合佛教教义。

    这样,反对大天观点的佛教徒形成上座部,支持大天观点的佛教徒形成大众部。

    佛教的分裂根据上述不同资料的记述,有着不同的直接原因。现在很难判定哪种记述较可靠。如果探寻其深层次的原因,则应当说,这种分裂与佛教在更广泛的区域内的传播有关:教徒所居住的不同地域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情况有差别,对教徒活动的要求或制约(影响)就会不同,加上众多教徒长时间对佛教原始教义记忆产生的差别,就使佛教发生分裂成为必然。

    佛教的分裂过程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从最初分裂的上座与大众两大部派中后来又逐步分裂出更多的独立部派。

    2。诸部派的形成。

    关于佛教进一步分派和最终形成部派的数目,南传史料与北传史料的说法亦有差别。根据南传史料(《岛史》)的记载,部派佛教有十八部。分派情形为:释迦牟尼逝世一百至二百年期间,从大众部和上座部两大主要部派分出十六个部派。大众部系统分出五部:牛家部(鸡胤部)

    、一说部、制多山部、多闻部和说假部。

    上座部系统分出十一部:化地部、犊子部、说一切有部、法藏部、饮光部、说转部,经量部、法上部、贤胄部、六城部、正量部。根据北传史料(《异部宗

    ①关于“五事”

    ,原文为:“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人,道因声故起。”

    (参见《异部宗轮论》和《大毗婆娑论》卷第九十九)

…… 41

    43印度哲学

    轮论》)的记载,部派佛教有二十部。分派情形为:释迦牟尼逝世二百年后,先从大众部开始分裂出诸部派。释迦牟尼逝世三百年后,上座部亦开始分裂。大众部系统分出八部:一说部、说出世部、鸡胤部(灰山住部)

    、多闻部、说假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上座部系统分出十部:说一切有部、犊子部、法上部、贤胃部、正量部、密林山部、化地部、法藏部、饮光部、经量部。

    3。小乘部派佛教的主要教理。

    小乘各部派为数众多,但在印度佛教史上的影响大小却有差别。现在佛教史料并非对各派的学说都有详细记述。因此,逐一理清各派的学说是很困难的。以下仅按上座、大众两大系统将几个有影响的部派的学说作简要叙述。

    上座部系统作为佛教的正统派,无论是在进一步分裂之前,还是在分裂之后①,都极为重视对佛教典籍进行整理和解释,除了修定和完善了经藏和律藏之外,还进一步制作了论藏,即被称为“阿毗达磨”的一批论著。根据南传史料,上座部的论藏有所谓“七论”

    ,即《法集》(Dhamasan。

    gani)

    、《分别》(Vibhan。

    ga)

    、《界论》(Dhātukathā)

    、《人施设》(PugAgalapan~n~ati)

    、《论事》(Kathāvathu)

    、《双》(Yamaka)

    、《发趣》(Pathāna)

    ②。

    上座部在理论上把对人或人生现象的。。

    ①进一步分裂前的上座部,或分裂后仍坚持上座部最初观点的部派,可称为根本上座部。以下叙述中所谓上座部学说主要指根本上座部或南传上座部的观点。

    ②根据吕澂先生的分析,南传史料的“七论”中,除《论事》外,其余六论与汉译《舍利弗毗昙》的内容相似。参见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1—42页。

…… 42

    印度哲学53

    分析与对一般宇宙现象的分析紧密结合起来,从蕴、处、界①三方面来说明认识的主体或功能、认识的客体及认识自身。

    提出了一整套关于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法”的构成及性质的理论。关于“法”的实在与否问题,是各部派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上座部对此的看法是:法在时间上可以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这三种法并非都是实有的,只有现在法实有,过去和未来法均无实体。早期佛教遗留下来的无我论与轮回解脱学说之间的矛盾,已被上座部所注意到。上座部虽然在名义上不承认有我,也不同意后来从此派分离出去的犊子部的“补特伽罗”的说法(后详)

    ,但却提出一种“有分心”的概念,用以解决佛教理论体系中的这一矛盾。他们在对“法”分类时,把“心”列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了极为细致的分析,认为心的一种重要状态是所谓“有分心”

    ,这一有分心伴随着人的整个生死过程,起着轮回主体的作用。

    此外,上座部对各部派关注的其它问题②,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认为不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