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猎户家的俏媳妇 >

第85章

猎户家的俏媳妇-第85章

小说: 猎户家的俏媳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得亏之前杜明杰和赵武看国公府来的人不少,云景灏要和亲人相聚,安保堂那边去也只是露个面就回来,二人干脆住在了安保堂将房间空了出来,否则单单是徐氏和闫君泽这般出门就要随行带着不少人的阵仗,就算是一个房间住两三个人,他们家都挤不下。

    村里的人对于大院三天两头来客人的情况已经麻木了,有了一个徐氏,闫君悦的娘家人再来更多都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在闫君泽来到上溪村的第二天,张知县和张夫人便过来了。

    闫君泽来上溪村以前已经将调任的事情告知张知县,后者此次前来除了拜会之前已经得了消息只是被提醒说不必打扰才没露面的徐氏和闫君泽这个工部侍郎外,主要就是向云景灏和洛锦绣道别。

    当官的特意来找两个平头百姓道别,听起来和很不可思议,但对张知县来说却没有任何问题,他之所以能这么快升迁,还直接升到知州,本就是多亏洛锦绣他们慷慨地将好东西呈上,他心中对他们是万般感激都不足形容的,何况洛锦绣对他夫人还有救命之恩。

    “我也不知该如何感激你二人,只能承诺,日后但凡有用得上我的地方,你们只管传信给我,我必定会尽我所能地回报你们!”张知县一脸认真地向他们承诺道。

    云景灏道:“知州大人言重了。”

    不过这份承诺他还是记在了心里,既然让对方欠了他们,日后说不得真有用得上对方的地方,他们应得的感谢不要白不要。

    张夫人也私底下拉着洛锦绣好一顿真心实意地感谢,还特别提起说,等她跟着夫君到了同姚府,一定会继续不遗余力地帮她推广她的脂膏,实诚的态度让洛锦绣更添了几分好感,想法和云景灏差不多,白来的宣传人员,还是官家夫人,有便宜不捡白不捡,若无意外,很快她的脂膏便能走出芙蓉县甚至整个府,扩散到其他府了!

    以张知县,不,以后该叫张知州了,他的身份地位,徐氏作为一品诰命夫人只让他来拜见了一下便回去休息了,后面招待他的主要还是闫君泽,为的还是仔细询问水车在县内以及周边几县推广的具体情况。

    洛锦绣让纪婶帮着做了一顿简单的饯别宴,让张知州和张夫人吃得尽兴才离去。

    之后的日子闫君泽果真如徐氏私下和洛锦绣说的,是个实打实的工作狂,每天从早到晚几乎就不在大院里干待着,不是去河边看水车灌溉的情况,就是去县城的衙门查看县内各地村里相关方面,甚至亲自走访验证,不到天黑都不带回来的。

    而特意过来给云景灏送这段时间安保堂那边收入的杜明杰也带来了不日就会有新任知县前来上任的消息。

    一般来说,知县调任后,如果底下的县丞表现不错,会由县丞接任知县一职,不过马县丞,也就是云成耀的岳父似乎没有这个命,新知县是从其他地方派遣而来的‘空降’,不知道云成耀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会不会感到遗憾。

    要是马县丞能成为马知县,云成耀,包括云家在县里底气都会更足一些。

    唔,在他们面前肯定还是不敢大小声的,国公府随便一个人都能碾死一个知县。

    不过,这人啊,就是经不起念叨,洛锦绣不过是闲暇时胡思乱想了一下,哪里想到,云家为了五百两银子愁得全家都快崩溃的时候没漏过面的云成耀居然回村了!还带着不少礼物说是要来他们这里拜见徐氏等云景灏母亲的娘家人。

    洛锦绣:“”这又是玩的哪一出?

    正好今天中午闫君泽回来取一些东西,听见了纪管家的禀报,皱眉道:“母亲不是已经将云家惩治过一顿了,怎么那些人还敢找上来?”莫不是教训吃的还不够?

    徐氏作为母亲为自己的女儿出了口恶气,可他作为弟弟还没帮姐姐做过些什么呢。

    “既然来了,就让他进来吧,我倒想看看此子打的什么主意。”说什么来拜见他们,云成耀既不是二房的人,更连长辈都算不上,要拜见能轮得到他上门?

    云景灏和洛锦绣也很意外云成耀的到来。

    他们当然知道云成耀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和气谦逊,心里的鬼主意小心思不比云家其他人少,只是他比云家人高明在更会装而已,不过演技也着实算不上多高明,在他们这里也暴露过真面目不只一次了。

    那里说,有徐氏那雷霆手段在前,云成耀不是个蠢的,为了不进一步讨嫌,低调行事少往前凑才是正理,怎么又主动凑上来了?

    徐氏得了信以后也出现在堂屋,俨然也是准备看看这个唯一还没见过面的云家的小秀才想干什么。

    要说国公府的人也是坏心眼得很,云成耀走进来的时候,平日里只会在院子里守着的护卫们在堂屋两边主人家后头站了两排,一个个身形魁梧,气势逼人,一双虎目瞪得让人只看一眼就让人吓得一个激灵,光这阵仗就够让人吃一壶的。

    正如云景灏二人所想,云成耀今日前来的确是在内心很是下了一番决心,夸张点说,抱着破釜沉舟的想法,不成功便成仁,也做好了可能会被为难的心理准备,但还没等正面和主人家对上,先被这些护卫们震了震,心中本能地瑟缩了一下,还没怎么着呢就先矮了一截。

    云成耀神色间有些懊恼和憋闷,这是故意给他下马威呢!?

    不就是多了一门来历不小的亲戚吗,当谁家没有似的!要不是,要不是

    云成耀微微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将那种气闷按压了回去,尽量保持着冷静,重新睁开眼后一步步走向正一脸审视或漠然地看着他的徐氏以及闫君泽。

    都不用特意介绍身份,只看闫君泽的容貌,便可以确定对方也是云景灏母亲的亲人,岳父大人也说过,这位的官职高到他难以想象,一定有办法帮他!

    云成耀做好了心理建设,微微附身行礼,张口道:“晚辈云成耀,见过两位长辈——”

    “闲话就不要多说了,直接说来意吧。”徐氏冷声道。

    闫君泽脸上也没见什么笑意,语气冷淡,“我们家并不承认与你云家有亲,你也不必自称什么晚辈,我们更不是你的长辈,不要绕弯子,云家之前焦头烂额时都不见你踪影,此行前来必有所图,说吧。”

    别看闫君泽是文官,可到底是出身武将世家,说话也不像一般文人那样喜欢兜圈子,十句话也不见得说到正题。

    云成耀表情一滞,神色中划过一抹难堪,“晚辈成耀并不是”

    “你不是有所图才来的?那就更没理由在此逗留,回你的云家去吧。”闫君泽道。

    云景灏和洛锦绣作为真正的主人,对闫君泽这样喧宾夺主的行为不但没有丝毫不快,甚至隐隐想笑。

    小舅舅干得漂亮!

    只看着云成耀吃瘪的尴尬她觉得等会儿自己都能多吃半碗饭。

    云成耀会这么空手而归吗?当然不。

    不论再怎么感到气愤难忍,仿佛被人甩了一巴掌一样感到难堪,狼狈,还是咬着牙留下来,微垂着头遮住那双充满悲愤的眼睛,道:“我的确有事希望能得到两位的帮助。”

第122章 来意() 
徐氏和闫君泽都料到了云成耀有所求,所以脸上瞧不出半点意外之色,只道:“说吧,何事。”

    云成耀双手用力握成拳头,咬着牙一字一句地说道:“家里人对二婶和大堂哥的不好,你们也已经惩治过,但这也不能抹去了我们家救了二婶一事,我的要求并不多,只希望你们能让我的仕途更加坦荡,保证我一定会中举并且当上官!”

    其实他更想直接豪言说让他们保证自己能封侯拜相,但在不清楚月氏的娘家人究竟有多么大的力量之前,他也不敢如此狮子大开口,而且要求太高了,难免对方就不愿意出手了。

    如果仅仅只是保证他中举做官,难度应该不大吧?后面他自然会靠着自己的本事一步步爬上去,他相信自己不会做的比别人差!

    洛锦绣对他做的比别人好还是差倒是没什么想法,她只是单纯地觉得匪夷所思。

    这人究竟是怎么能舔着脸对徐氏他们提出这样的要求?而且不是像以前各种委婉地暗示,深怕说得太明白了辱没了他读书人的身份。

    单纯是因为小舅舅让他有话直说,他就真这么老实了?她所认识的云成耀可不是这么能听进去别人话的人。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在云成耀心里,比起一时受到一些煎熬或者自以为的屈辱,总好过日后一直活得憋屈,‘抱负’难以施展。

    眼下这种情况下,其实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不惜挟恩图报,对他来说都不算什么,最难以忍受的也不过是云景灏和洛锦绣这两个从前不放在眼里的人也看了他的笑话。

    可是

    和马氏成亲后,在马县丞的安排下进入清鸿书院读书,云成耀以为这是让自己向着今后的官途再次迈进了一步,可真正入了书院才发现,日子并没有预想中过得那么舒坦。

    这倒不是说书院里的学生有什么问题,比如因为他出身一般就看不起他之类,书院院长和先生们都是出身进士同进士的人,本身品行上是有问题的,在他们教导之下的学生耳濡目染之下也都态度谦逊,同窗之间相处融洽,有竞争也多是良性,并不见什么龌龊。

    可架不住某些人自己天生心眼小,心高气傲又总觉得自己学识无人能及,哪怕中秀才时只得了个附生,依旧难以摆脱这种莫名得优越感。

    然后,在清鸿书院,云成耀就狠狠地被打击到,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他虽然得了马县丞的推荐入学,但在书院内,没有人会因此就特意追捧着他,甚至有些学者本身出身的书香门第出过的官员品级比县丞高的也不再少数,更不会觉得他有什么特别。

    在书院内想得到其他学子包括先生们的瞩目,唯一的办法就是,你要比其他人都出色!

    可事实是,纵观同级的所有学子,他的学识在各方面都是吊车尾!随便一个人都能轻易地比过他!

    以前他自诩最擅长的就是诗词,刚到书院时还为了炫耀特意拿出自己修改了好几次,花了不少时间做的一首诗给其他学子看。

    结果,那些学子倒是夸赞了一番,但紧接着围绕着诗词进行探讨,而后说着说着兴致一来,便当场做起诗来,十个人里有九个临时做出来的诗都能和他那首比肩,甚至更胜一筹!

    当时他阴暗着想着,这些人一定是背地里早就把诗做好了,故意装作即兴作诗的模样,哗众取宠,弄虚作假!

    可后来的许多例子都证明了,是他自己心理太阴暗,那些学子确实学识比他好,诗词做得也好。

    他的那丁点的优势连个浪花都没有拍起来就泯灭于众了。

    类似的情况不胜凡举,总之云成耀是再接再厉,然后屡败屡战,只是他这种行为一直以来都不过是他自己一直暗地里较劲,学子们便是隐有察觉,也不会明说出来扫他面子。

    偶尔有人委婉相劝,让他端正了态度,不要总想着和人比较,而是要自己和自己比,只要每一天都能超过昨天的自己便足以,然后,也被云成耀恼羞成怒地误以为是故意羞辱他,觉得他根本没本事和其他人较量,别闹腾了。

    云成耀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如人,各种不可理喻的想法层出不穷,诸如,那些人学识丰富不过是因为出身比他好,从小受到的教育不同,如果他设身处地,一定能比这些人更加优秀;如果没有这些碍事的家伙,所有先生的赞赏,私底下里开小灶指导,甚至出色的几个学子直接被书院的先生收为弟子,这些荣耀都该是属于他的,如此这般

    可时间长了,其实他心底深处也明白,自己确实没有他所以为的,村民们追捧的那么厉害。

    比他学识丰富,气度不凡,胸怀坦荡惹人欣赏的人太多太多,这还只是一个县城里的书院,如果是府城呢?国内其他比他们这里更繁华,尤其出才子多的江南一带呢?

    只要想想他就觉得头皮发麻,眼前一片黑暗。

    清鸿书院的学子中举几率比较高,最高的时候能达到五成,除了少数几个会爆冷门从平时表现一般的学子中出,大多都是平时小考时成绩排在前列的人,而他这种吊车尾,基本就是无缘,想都不要想。

    几次小考都只得了丁等,最好的一次拿了个丙下等,而其他人,多是乙等,甚至甲等,那一刻,他那么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意识到,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他可能这辈子都没有中举做官的一天。

    之所以云家出事的时候没有回来,并不是听进了家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