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嫡女医策,权倾天下 >

第163章

嫡女医策,权倾天下-第163章

小说: 嫡女医策,权倾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云璋嗯了一声,“让他们把声势造大,写得好的诗作,放在勾栏楼宇里传唱……”

    “我听错了么?”陆锦棠惊诧道。

    廉清退走,秦云璋才垂眸看她。

    “你让杜贺作诗,鼓吹正统说?那不就是推举太子之意?”陆锦棠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置信之意。

    秦云璋笑而不语。

    陆锦棠不由又眯起眼睛,“所以……你根本不想当皇帝?那你在襄城屯兵干什么?你领兵一路打到京都干什么?你做这一切又是……说不通啊?”

    秦云璋低头吻在她额上,又顺着她精巧挺立的鼻梁一路吻下去,含住她的唇。

    任凭她不断挣扎,却就是不放松。

    直到她脸颊通红,气喘吁吁,他才放开她。

    “不错,太子的人蹦达的还不够欢实,我帮他一把。”秦云璋笑眯眯的。

    陆锦棠眼中狐疑更浓,“你为何要跟自己过不去?”

    “把太子捧得越高,他才能摔的越痛。”秦云璋缓缓说道,“他年长我两岁,自幼看不惯我,争斗了这么多年,也该一笔清算了。”

    ……

    太子近来志得意满。

    内阁里,文臣里,大都在强调“正统说”。

    襄王爷能打怎么样?骁勇善战怎么样?除了妖僧又怎么样?

    还不是只收买了那么一群除了会打仗,什么都不会的武将?到底还是给他做了嫁衣!

    父皇占着皇位,一直不肯让贤,他都这么大年纪了,也该让他监国了,可是父皇提都不提这事儿。

    太子心里早憋着不满了,更何况皇帝一直热衷于“长生不老道”,摆明了想一直霸占皇位呢!

    这下可好,襄王爷把他头顶上的大山给挪去了,却是腾出了地方给他坐!

    “美哉!美哉!”

    太子抱着他的美姬,笑的浑身的软肉都跟着乱颤。

    东宫的大太监跑的极快,险些被自己的衣袍给绊倒了,噗通跪趴在太子殿前。

    “慌慌张张做什么?有又什么喜讯传来?是不是内阁那群老家伙,又批判那些说功勋贤德说的武将了?”太子笑眯眯的。

    大太监口干舌燥,猛地咽了口唾沫,“是,可是……”

    “只要正统说,在朝中占据有利地位,这皇位就如同探囊取物……”

    “正统说已经站的稳稳得了,举贤那一套说法,也就在武将那里好使!”大太监急道,“可是……襄王他也成了正统啊!很正!”

    太子闻言一愣,“你睡糊涂了吧?什么叫也成了正统?可笑!何为正统?独一无二,该当其位才叫正统!”

    大太监急的几乎要上不来气,“是!内阁老臣拿出来当年太宗皇帝遗诏!太宗皇帝亲笔,传位于襄王爷!”

    太子殿中霎时一静。

    静的好像这里不曾有人一般。

    片刻之后,噗通一声。

    是太子怀里的美姬,被他推倒在地。

    “你说什么?”

    “襄王殿下,如今有太宗皇帝遗诏!也就是说,他是正统……”

    “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呢?太宗皇帝还在世的时候,他就已经发狂,发疯了,还打伤了太宗皇帝,祖父怎么可能传位给他?遗诏是假的!是假的!”

第316章才不是猫至少也该是虎吧() 
太子再也坐不住,他肥硕的身体却是极其敏捷的从坐榻上跳了起来,如球一般滚动去了临朝正殿。

    内阁的数位老臣,甚至够资格参与朝会的文武百官,此时都聚在金殿内外,议论纷纷。

    太子远远瞧见那乌压压一大片人,不由心头一慌,脚步顿住。

    倘若遗诏是真的,那就是说,他的父皇,原本就是篡位……那他这太子,就更是名不正言不顺了!

    他鼓吹了那么久的“正统说”岂不是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吗?

    “不!”太子愤然握拳,“那遗诏一定!必然!是假的!”

    他大步向金殿疾走而去。

    内阁里年岁辈分最长的几位老臣正在金殿内。

    他们围着一张桌案,全神贯注的盯着上头的圣旨,就差拿着放大镜细细研究了。

    其余官员都守在殿外,时不时的探头往里看。

    “太子殿下……”

    “您不能进去!”

    “襄王殿下也不在里头,这会儿,您和襄王爷都得避嫌,只能让内阁的老臣亲自鉴别……”

    殿外的大臣们拦住想往里冲的太子殿下。

    “他避嫌应该!孤避什么嫌!”太子气得脸色乌青,“若有这圣旨怎早不拿出来?偏偏现在拿出来?”

    “太宗皇帝说了,倘若明宗皇帝贤德,而襄王病一直不好。这亲笔圣谕就永远不必现世。”一旁也避在殿外的内阁陈大人说道。

    太子猛然瞪他一眼,“太宗皇帝怎么会将这么重要的圣旨交与你?这遗诏定然是你与襄王合谋伪造的!”

    “是真的。”金殿里头突然传出笃定的声音来。

    太子微微一惊,骤然抬头。

    说话的是赵大人,赵大人乃是赵良娣的叔父,和他关系甚好。

    “不……不可能!”太子连连摇头。

    赵大人怎么可能也被襄王爷收买了呢?赵大人怎么可能背叛他呢?赵大人一直被他归为太子党啊……

    “是太宗皇帝亲笔无疑!”一个又一个的内阁老臣坚定说道。

    太宗皇帝的笔迹很难模仿,而且这圣谕底下,还留着一个小小的戳印。

    那戳印不是玉玺,甚至不是什么官方的印章。

    但太宗皇帝的近臣都知道,那是太宗皇帝亲书信件时,常常留下的戳记——是他右手无名指上佩戴的一只赤金镶玉的戒指印。

    若是打开太宗皇帝的棺椁,现在还能看见那只戒指在太宗皇帝指头上带着!

    六位内阁元老,及贴身伺候过太宗皇帝的内侍,皆能证明,遗诏乃是真的。太宗皇帝要传位与襄王爷也是真的……

    太子当即就傻了……他一直宣扬的“正统说”,在之情此景之下,显得是如此的可笑。

    他的父皇,明宗皇帝都并非正统,而是侥幸上位,那他……又算得什么正统?

    世人又开始议论纷纷,“难怪明宗皇帝对襄王爷那么好!原来是心里有愧呀!”

    “说不定,那妖僧的降头术,就是明宗皇帝让下的,好控制了襄王,来夺权上位!”

    “这么说来,明宗皇帝才是大奸大恶……”

    “诶……不敢乱说……”

    议论者说着不能乱说,彼此交换的视线里,却是颇为赞同这样的说法。

    太子的支持者,已经无立足之地。

    太子谋权之计,彻底失败。

    如今无论是“正统说”还是“功勋说”都成了秦云璋最有力的支持。

    虽明宗的国丧未过,大臣们却一力推举襄王爷登基。

    “我说你怎么还为太子的‘正统说’推波助澜,原来你早有准备?”陆锦棠一面抚摸着内务局送来的奢华龙袍,一面轻叹说道。

    秦云璋眯眼看着她,神色有些慵懒,“将军不打无备之战嘛,我怎么说,也算是老将了。”

    “一点消息都不让我知道,瞒得够紧的?”陆锦棠斜睨了他一眼。

    秦云璋呵呵一笑,伸手把她搂进怀里,“原本是打算告诉你的。”

    陆锦棠挑眉看他,“原本?后来呢?”

    “后来看你心怀愧疚,小意温柔的样子……实在太可人儿。”他低头含住她的唇,轻轻的啃咬着。

    陆锦棠轻笑一声,舌尖挑开他的贝齿,在他舌头上猛咬一口。

    她可不是轻轻的。

    秦云璋疼的嘶了一口气,又疼又无奈的看着她。

    陆锦棠似笑非笑,“现在还可人儿吗?”

    秦云璋抬手揉了揉她的头,“可人儿!朕的皇后,什么时候都是可人儿的,现在更像一直露着尖牙利爪的猫。”

    陆锦棠微微眯眼,“才不是猫,至少也该是虎吧?”

    “母老虎吗?”

    “你找打……”

    陆锦棠握起拳头便朝秦云璋面门挥去。

    秦云璋一把握住她的粉拳,把她往自己怀里带。

    陆锦棠在部队里练的最熟的近身格斗派上了用场。

    两人从软榻上直接打到了地毯上,撞翻了小几,撞歪了椅子,连硕大的屏风,都被两人撞的摇摇晃晃。

    听得门外的宫女太监面红耳赤,揣度着里头的“战况”是有多么激烈。

    “服不服?”陆锦棠反剪着秦云璋的手,用膝盖把他压在地毯上。

    秦云璋闷声的笑,“皇后娘娘高抬贵手。”

    陆锦棠志得意满的微微一笑,眨眼之间,天旋地转,她又被他反压在地上。

    他单手控制着她的两只手,还能腾出一直手来,在她胸前打着圈圈。

    陆锦棠面红耳赤,“还不换衣服,就要错过大典吉时了!”

    秦云璋低头吻住她的唇,直到把她吻的两颊潮红,气喘吁吁,他才放开她。

    外头有宫人道,“凤冠朝服送到——”

    陆锦棠微微一愣,秦云璋把她从地上拉了起来。

    “不是先有皇帝登基,而后再择吉日册立皇后么?”陆锦棠看过了礼部的流程。

    秦云璋垂眸看她,幽深的眸子里,是太过浓郁的情绪。

    “天下是你陪我打下的,就该你与我并肩走上这宝座。”

    陆锦棠心头一震。原来他一直拖延着,不更衣,就是为了等凤袍赶制送来,与她一起更衣。

    陆锦棠想要表现的如以往一般沉稳平静,可不知为何,她的嘴角却忍不住一直往上翘。

    心里如揣了一直雀跃的小鸟,比大姑娘上轿还要忐忑兴奋。

    几个太监伺候秦云璋更衣,龙袍加身。

    木兰和宝春伺候着陆锦棠穿上凤袍,带上凤冠。

    宝春鼻尖一直是红通通的,眼睛蒙着一层雾气,她忍不住笑,却还时不时的背过脸去抹泪。

第317章何时为圣上采纳良家子() 
“娘娘这一路,走得真是不容易。婢子在陆家的时候就伺候娘娘,时至今日,娘娘终于修成正果了!”

    “呸,你才修成正果了,知道这话什么意思么?”木兰敲了下宝春的头。

    宝春吐了吐舌头,“我不会用词,你知道什么意思不就行了!”

    木兰一边为陆锦棠整理衣摆,一边脸色郑重的交代宝春,“不一样了,你知道么?越是身居高位,越是要谨言慎行!多少人看着呢!”

    宝春脸色一肃,连忙点头。

    陆锦棠也端正了脸色,一身朝服,头上顶着沉重的凤冠,她稳稳的迈出步子,长长的衣摆拽地而行,华贵的衣袍下,是并不轻松的担子。

    日后所做所行,就更不可以肆意了!

    位置越高,责任越重,这是教官常常告诉他们的话。

    皇后的位置,给她的不仅仅是荣耀,是奢靡的生活,更是重大的使命与责任。

    一身龙袍的秦云璋,与华贵异常的陆锦棠,并肩携手,走在红毯铺就的宫道上。

    所行过之处,文武百官叩首跪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以往在电视里听到这样的恭维声,陆锦棠只觉的好笑。

    可至此此刻,站在这里,听着唱和声随风灌入耳朵,竟是一种无比庄重肃穆之感。

    一声声,一字字,恍如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人心上。

    每一个字,都代表了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

    千秋万代的荣辱,龙袍凤冠,给予个人的,并不只是一份高高在上的享受。

    更是数万万黎民百姓的生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

    陆锦棠笑不出来,不但笑不出,在三叩九拜的尊崇之中,她所迈出的每一步,都谨慎而持重。

    她与她身边那人,都力求自己所迈出的步子,稳而又稳,坚而又坚。

    ……

    登基大典是异常隆重的典礼。

    每一步,每一个举动,都有讲究。

    接受文武百官叩拜之后,还要祭天,还要告祖……

    繁复的流程走下来,人都脱了层皮。

    宫里的一切似乎都变了,皇帝异了主,皇帝的寝殿换了地方,书房处理政务的地方,全都换了装饰,焕然一新。

    就连宫里伺候的人,都大洗牌,重新换过人。

    皇帝的亲卫将士,也全然换过。

    唯一不变的是——太后娘娘。

    太后是明宗的亲娘,也是秦云璋的亲娘。

    秦云璋带着陆锦棠去给太后娘娘请安,问过她有什么需要之后,他还有公务,就先行离开。

    太后娘娘却是留了陆锦棠在玉坤宫。

    “这宫里什么都换了,太后娘娘这里若有什么东西要换新,只管交代臣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