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大周捉妖司 >

第114章

大周捉妖司-第114章

小说: 大周捉妖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云本以为这样的清闲衙门,守卫不会很森严,但他所料出了差错。

    阁楼外是没有站岗的卫兵的,不过仅仅这一放眼望去,唐云便发现了三个暗哨。甚至顺着月光的反射,能够看清楚一丝银线的反光。

    唐云就这样一直蹲在草丛里,观察附近的动向。总算找出了五个暗哨,不过他并没有提前动,从后方已经有脚步声传来。

    原来是换岗,常人守上一晚上,难免会有疲劳之感,渐渐感知能力也会变弱。

    唐云就跟随在最后一个人的身后,这里几乎可以说伸手不见五指,仅有淡淡的月光落下来,看人也只是看一个轮廓。

    估计谁也没想到,敢偷偷闯到这里的人,会这么大胆。

    这座阁楼一楼的门是锁着的,唐云飞身跨过一楼的栏杆,蹬蹬两脚踏在立柱上,借力攀住檐角的边缘,直接落在阁楼的檐宇上。

    从窗户边上将用于警戒的银线给割断,唐云打开这扇窗子,悄无声息跳进去。

    悄悄转过身把窗子给关上,唐云环顾四周,到了里面便没有人在了,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笔墨的气息。

    微弱的月光透过窗纸落下来,能够勉强看清楚一些书柜上所标注的东西。

    这些书柜按照年份,分别标注了颁布旨意的时间,有的地方甚至有好几份诏书存在。除了诏书,一些大臣呈上的奏本,在这里同样有一个备份。

    这些是朝廷用来查找之前是否有所缺露的,天官衙门的案牍库难免会被一些人更改过,但这里,因为不显眼,很少有人会想到。

    但是在天官案牍库里所记载的,杨懿是在永昌元年,被任命为剑南道行军大总管。

    这算是一道内的大周军最高指挥官,全权掌管对蕃国的战事。

    杨懿也是在这一战大放光彩的,不光将蕃国的大军给击溃,甚至攻入了蕃国的国土上,如今的六诏之地,甚至向西面扩充了几分。

    若不是最后的姚州刺史弹劾杨懿,估计杨懿可以凭借这一战封侯。

    姚州刺史

    唐云忽然把眼睛睁开,在黑夜下泛着明亮的光芒。

    他意识到自己忽略了一个人,正是这个姚州刺史!杨懿当时已经行军大总管了,大权在握。别说他一个小小的刺史,就是一道观察使见了杨懿,也需要行礼。

    这个刺史胆子太大了,他最后的结果,却并没有在天官案牍中写清楚。

    唐云这样想着,身子已经挪到了永昌元年这里的柜子。看的出小吏很用心,每个柜子都整整齐齐的摆放整齐,用标签记好年份和地区。至于女皇的诏令,则是放到另一边。

    一年的诏令和奏章到底有多少,唐云不知道,但这柜子已经被塞的密密麻麻。想要从这里找,几乎是大海捞针。这里显然是很久没有人翻动过了,一些写着诏令的竹简上,甚至还沾着厚厚的灰尘。

    唐云开始翻找起来,剑南道一共有三十九个州,姚州在永昌元年这一年,确实有一位刺史,名叫管元维。

    值得一提的是,这人竟仅仅是举人出身。

    举人出身,最多做一县明府已经是顶天的了。姚州虽说只是个中州,但州刺史也是正四品的官职。唐云继续查找这个管元维的名字,最终他发现,这人竟是从京城里调拨过来的。

    “垂拱四年,自司宝库大总管及官,镇守姚州。”

    唐云反复看了三遍,没有出错。

    这里面关于此人的记载,少的可怜。

    管元维原本是京畿之地一名书生,后来中举之后累试不中,从此便放弃科举,消失的无影无踪。

    管元维的爹娘都不在世了,他也没有娶妻生子,就一直是一个人。

    他最后一次科举,竟然是在前秦永淳二年!

    而他下一次记录,便成了司宝库大总管,时间是在光宅元年!

    这之间,隔了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最重要的是,当年前秦战火纷飞,不少人家破人亡。管元维也就在这个时间段,净身进宫。

    这在当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战火纷飞,很多人自身难保。就连进宫这条路,也不是说进就能进的。管元维是举人,按理说分配一个小小的县长也是足够的,但他也是个狠人,选择了当宦官这条路。

    这条路不好走,大宦官们看似外面风光,实际上深宫内院里最是藏污纳垢的地方。

    管元维的记载少的可怜,但能够在短短四年的时间,混到司宝库大总管的位置,已经不是机巧能够做到的,还需要足够的机缘,和背后有人提拔栽培。

    有不少年迈的老宦官,从小就进宫,但到老也是被人使唤的份。唯一缺少的,便是一份贵人的提拔。

    司宝库是个特殊的地方,作为皇宫里重要的宝库之一,那里可谓是防守十分森严。

    位于宫城之内的司宝库,想来是各地名贼垂涎之地,皇族网罗天下奇珍异宝,每年都有各个属国来此朝拜,献上珍贵的宝物。而这些,都是储存在司宝库里。

    其中,以西域龙溪国献上的青花龙纹夜光撇口碗最为出名。这碗在月光下,竟能自身发亮,甚至碗里还能看见有青龙飞舞,十分引人注目。据说献上的时候,一路上遇见几十伙盗贼,最后还是朝廷派大军亲自护送,才到了京城。

    这碗,就一直放在司宝库里。女皇平时也常会要来把玩。

    司宝库里堆满了宝物,任凭外人如何脑补里面的情景,但见到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除了看守之人,若是没有皇帝的准许,就算是燕王和梁王这样的超品亲王,也无法进入到其中。

    司宝库大总管,是负责看守的宦官,这算是皇帝的亲信了。如果不是非常信任的宦官,皇帝不会予以重任。

    但更加奇怪的,是垂拱四年,管元维担任姚州刺史!

    姚州,路途遥远,算是偏远地区。京官若到了那里,算是贬谪。

    但管元维,他是宦官!

    哪里有宦官,担任地方官的?

第三十八章 联系() 
宦官不得干政。

    这是前秦时候就立下的规矩,大周也是沿用这样的规矩。

    因此绝大多数的宦官,一般都是留在宫中,根本没有参与朝政的。

    地方官员,虽然远离中枢,但无论怎么说,到底还是属于朝廷官员行列。州刺史也算是一个地方长官,就算是进士出身,也需要经历多年的历练,才有可能担任这样的职务。

    这很不寻常,一个在皇宫里养尊处优的大总管,突然被贬谪到地方去当什么刺史。

    这事,唐云确定没有记录在天官衙署的案牍库里。若是记载上去,恐怕第二天朝堂上便会沸沸扬扬,刚正不阿的御史绝不不会允许官员队列中存在一个宦官。这样的事不能有先例,否则往后会有严重的后果。

    接下来,便是他在姚州所做的一切。

    这管元维到任之后,似乎很会做伪装,以至于根本没有人能够看出来他原本是个宦官。在这里,唐云找到了几封从姚州寄到京城里的奏章,是剑南道监察御史所呈上的。

    “剑南道监察御史臣从星剑谨奏,天下自前秦战乱以来,百姓饱受摧残今剑南及六诏之地,山川阻隔,百姓困苦今有姚州刺史管元维,在其位不问民生,镇其军不问战事,一心只求黄老之说,四处网罗灵童。姚州三县,百姓苦不堪言。”

    这里说,管元维到任之后,对于当地的政务和民生是一概不问,一心只求黄老之说。

    唐云又找到几封奏章,原来监察御史从星剑一连上了数封奏章,可惜都是石沉大海。

    没过多久,这位监察御史便被调回了京城,这件事也便不了了之。

    有人在护着管元维,他从皇宫里出来,看来根本就不是去做什么刺史的。刺史的身份,不过是用来遮人耳目的,唐云很想知道背后到底是谁竟然有如此大的势力。

    再往后,关于这管元维的消息便少了许多,就好像多了一片空白,到最后便直接是管元维弹劾杨懿。

    接下来,便是重点。

    这里的光线有些昏暗,唐云捧起一摞文书,来到窗户边上去。

    一些诏令,并未是女皇亲自颁布的。有的时候文昌台需要决定一些官员的去留,只需要主官同意,女皇盖上自己的印章便可生效。

    有一封永昌元年的诏令,事关管元维,但却是中旨!

    中旨,直接由皇帝亲笔签发,跳过中书门下,直接交付给文昌台进行执行。

    一般来说,中旨便少了几分严谨性,臣子有权抗旨不尊。

    这封旨意,是命管元维左迁至雁北之地,任皇陵镇守太监。

    前秦的龙兴之地,便在河北道以北的雁北之地,在前秦的时候称呼为寒江省。只是后来寒江省被北荒铁骑所席卷,随后又被大周军打了回去。

    那里到处是荒山野岭,渐渐的双方也都默认不管了,自一座庞大的寒龙山脉开始划分,南边归大周,北面归北荒。

    女皇没有亲族,所以皇族依旧是前秦的陆家。陆氏宗祠正好位于雁北之地,寒龙山脉以南,这里常年冰雪覆盖,想要到中原,一来一回便是要半年的路程。

    女皇把管元维送到那地方,是不准备再让他回来了。

    这看似没有什么关系,但唐云总觉得,事有蹊跷。

    当时临时换下杨懿这位领军大将,已经引起轩然大波。若不是后来派遣的大将军是位资历颇深的老将,险些引起前线哗变。

    另外,管元维弹劾杨懿,杨懿似乎并没有什么举动。但是大军就在六诏之地,若是他一声令下,估计手下很快就能把管元维的人头送来。

    就算是不杀他,教训一顿皇帝也不会说什么。然而杨懿却忍了,就好像本来就知道管元维会弹劾他一样。

    唐云继续翻找,剩下的便是一些杂乱的奏章,例如战乱需要拨款,难民安置,以及前线的战况,甚至剑南道当地的商路也受到影响。

    仅仅是剑南道的奏章和诏令,便已经找了许久,唐云一目十行,看的飞快。

    距离清晨还有三个时辰,他有足够的时间看完这些,唯一麻烦的就是太医院的那些学徒。不过这也好办,他白天已经吩咐过了谁也不准进来。就算是被发现,也可以用银子来封住他们的口。

    唐云看完剑南道的,随后又翻起事关皇宫里的奏章。这里记载的便更多了,甚至一些道门方士进皇宫拜访女皇的奏章,居然也有。

    那是一封年迈的御史劝谏皇帝,不要听信方外之人的花言巧语的奏章。用的词大多也是引经据典,不但冗杂而且苦涩难懂,也难得女皇在后面批示一句“不知所谓”。

    唐云心里嗤笑一声,便准备将这封奏章放下,然而他忽然惊醒。

    管元维到了姚州,什么都没有干,却为黄老之说所沉迷。

    杨懿大胜之后,被管元维弹劾,却是匆匆赶回到京城。

    而在所有事情之前,却有道门方士入皇城,居然被女皇亲自召见。

    这一切总像是有什么联系一样,唐云准备伸手重新将被他放下的奏章拿起来。

    蹬蹬蹬!

    就在此时,他忽然听见下方传来一阵脚步声,随着吱嘎一声大门推开,有人走了上来。

    这时候,居然还会有人来!

    唐云眼睛一瞪,心里猛地收紧,不过他很快将心放平静,有条不紊的将手上的奏章和诏令通通放回到书柜上。

    那人在三楼的边缘停住,唐云忽然屏住呼吸,整个好似静止一样。

    他就蹲在两座柜子的之间,整个人融入到黑暗之中。这里光线很暗,他浑身的蟒纹锦衣全是黑的,只要一动不动,很难被人发现。

    因为唐云是半蹲着的,从柜子之间的缝隙里,仅仅能够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

    那人就站在唐云的面前,两人几乎是隔空向往。

    这人手上捧着一副卷轴,眼睛一直落在上面,好似根本没有注意到唐云。

    唐云屏住呼吸,没过多久,那人似乎并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转身便离开了。

    唐云松了一口气,等到那人走下楼,他悄悄转过身将窗户给打开,准备就此离开。

    就在这时,忽然唐云听到一声厉喝。

    “那里有人,放箭!”

第三十九章 脱身() 
随着一声厉喝传出,只听见嗖嗖几声,无数利箭直直飞了过来。

    唐云暗叫一声不好,双手撑住地面,赶忙闪躲开最飞过来的几支利箭。

    从阁楼附近的树林里,钻出几道黑影,这些都是方才埋伏在树林里的暗哨。这些暗哨原本并没有发现他,很显然,方才上楼的那人,早就察觉到了唐云,只是在楼上的时候没有声张。

    唯一庆幸的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