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教母:食色生香-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可没说重点啊。”二同更加着急了。
“是啊,娘,快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大同摸着娘的手,格外的心疼。摘去她头发上的稻草。
“我……没事,就是逛庙会走丢了,后来又找到认识的路了,这不是完好无损的回来了么,知道你们惦记我,以后不一个人出去了,也不去人山人海的地方了。”老太太犹豫了一下最终这样说。
大家本以为能听到一个有惊无险,曲折离奇的故事,谁想到听到的就是三五句应付的话……
“可你走丢也不至于丢这么些天啊,我们该找的地方都找了,你都在哪过夜的啊,都吃的是什么啊,看把自己弄的脏兮兮的,要是有人欺负你,咱么就报官,大哥现在就是县城的县令了,正管这茬呢。”二同都看出有不对的地方了。
第654章 她在隐瞒什么()
“啊,县令,我儿是状元,怎么就做个县令啊,这皇上是不是不讲理啊,这官是不是有点小,我听说人家别人家的状元都在京城做什么什么郎的。”老太太有点失落。
“娘,先别说我的事的,你是不是遇到坏人了?”大同刨根问底,否则自己真的无法放心,这突然消失好几天,又突然回来,走迷路的话怎么也说不过去。
“哪有那么多坏人。我就是走错了方向,越走越远,天黑就找个地方随便住住,这不,现在安安全全的回来了嘛。哎呦,好累好困啊……”老太太是诚心不想说了。
大家急也没有用。
“来,婆婆,我扶着您先回房睡觉吧,有事明天再说,你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海棠起身把老太太扶到屋子里去了。
“看看,看看,还是海棠懂事,海棠贴心哪。”老太太乐不得的进不去了。
进屋一看,不对……
“我这箱子是不是有人动过?”老太太一看这箱子上的摆设位置偏了点,赶紧打开看看自己装私房钱的罐子,一个子没少,这才放心,心里琢磨着,私房钱该换个地方藏了,大家都知道了不安全。
安抚好老太太,海棠这才出来。
“海棠姐,这不像你的作风,你也不问个明白,就打发她去睡觉。”田妞郁闷的说。
“傻田妞,没看到她现在什么也不想说么,咱们越是让她说,她就偏偏躲开这个话题,现在主要是她人平安回来就好。等过两天情绪缓和了,她就该说了,就算不说,咱们往外套套话,也能知道些啥。”海棠说。
这么一听,大家觉得也有道理。找了这几天都累坏了,这会可以放心睡个踏实觉了。
日子终于恢复了正常,大同每天早上起来去县衙上班,已经学会了海棠制作的单车,比走路和坐轿子舒服多了,尤其是听海棠说这东西还有锻炼肌肉的作用,大同就更喜欢了。
下次在和小王爷见面,可要让他看看自己也是有肌肉的人了。
海棠在家里重新拾起了染布的买卖,配染料,染布,田妞也四处收布,只不过收的越来越少了,毕竟季节到了。
好在这阵子,家里屯了不少布,也够冬天染的了。
在海棠在京城这阵子,地里的庄稼都已经收割了,是腊梅一家帮忙收割的,当然人家收割的时候,二同和田妞也去帮忙了。
海棠已经把弯弯正式介绍给大家了,只是没提她是公主,只说是自己的远方妹妹。
海棠婆婆一看,又来了一个白吃饭的,这海棠是想把她家的人都领过来啊,因此也没给弯弯特别好的脸色看,甚至有点老大不乐意了。
海棠也不着急,这几天大同,田妞,二同没事就问娘到底发生了啥,老太太就不说。
海棠从来不问,她已经打定主意,用另一种方式,那就是利用人的逆反心理,主攻老太太心里,击破防线,让她亲口道来她的“小秘密”。
第655章 二同的春天()
弯弯在这里帮着海棠照顾黑蜘蛛,桑蚕,还有水培的植物,她学的很快,也很喜欢这些,哑妹就能腾出空闲,多染布,多在手帕上孤品作画了。
哑妹和腊梅都很喜欢弯弯,二同和田妞也是,就是婆婆偶尔嫌弃海棠家的人总来蹭饭,一个哑妹还不够,这又多了一个小的。
快过冬了,今年整个桥头村最好收成的就是二同的地和腊梅一家的地了,种植同样的东西,同样的除草浇水照料着,可到了收获季节打出来产量却别别人家足足高处了两倍。
这可让二同和腊梅哥觉得脸上有光。
人人看了都点头哈呀,夸他们是种田能手,好庄稼手,还有人求教怎么种的呢。
有人欢乐有人忧,总有几家地里的产量低,过年关又是一大难。
年年管老财主借钱借米的日子真不好过,利息太高了,等来年还上他了,自己手里头就剩不下啥了。
这辛苦一年,就像是给老财主当长工似的,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海棠看到村里这种情况,也想改善一下桥头村乡亲们的生活质量,不想让他们受老财主的气,尤其是自己的相公现在是县令,那更应该造福百姓才是。
于是,海棠让二同把那些需要借米,借钱的人挨家挨户通知一遍,可以到海棠染坊来借,不收利息,来年还不上,可以用织布抵债。
那些收成欠佳的乡里乡亲,听到这个消息,都乐不得的来到海棠染坊来,有的借铜板,有的借米,还时不时的拿来几个鸡蛋,表示感激之意。
庄稼收割完晒完,二同现在没什么事做,海棠就让他负责这个事了,谁家借了多少,都用他的方法记上。
二同对谁都是笑脸相迎,本来大家都以为木讷又不咋地的一个人,这一下子成了村里的又一个瞩目的焦点人物了。
现在大家看着二同的目光跟以前都不一样了。
他就是个救苦救难的大善人啊。
二同帮助乡亲们,自己也乐在其中,村里还有姑娘故意给她留了一块手帕……
二同恍惚的觉得自己的春天来了。
趁着真正的寒冬彻底来临之前,海棠让二同,腊梅哥,腊梅爹,家里三个劳动力,按照自己画的图纸去铁铺,也给家里打了一口压井。
压井就在海棠家和腊梅家中间,两家人取水都方便,旁边就放了一桶,只要把桶里的水倒进去,做引水,压几下,就能压上来地下水。
最后,取完水的时候再把桶装满。
最主要的是压井离染坊近,这地下水和山间溪水一样好,用来漂染是上等的水源。
有了这压井,女人们取水就不那么费劲了,就连弯弯也能压出水来了。
“海棠,海棠,你过来一下。”有一天,婆婆见周围没人,小心翼翼又神秘兮兮的叫了海棠进屋。
海棠放下手中的活,进了婆婆的屋。
“我这眼睛有点花了,你帮我把后面的白头发拔下去……”婆婆对海棠说。
第656章 婆婆的变化()
地上,衣服上,都挂了不少白头发,看样子,婆婆已经拔了一个上午了……
铜镜不是很清楚,婆婆更看不到后面了。
“真的要拔啊……”海棠一看,这要是拔掉了白的,至少有一半头发没了,那不成了秃顶了么……
婆婆以前也没这么注意头发什么的,今天是怎么了,忽然看着白的不顺眼了。
“我看这白的挺好的,银发有福。”海棠真不忍心下手。
“啥有福,白头发显得老,我不能显得老。”婆婆说。
“只是,有白的总比没有好吧,要是真的拔掉了,可不光是疼,而是半秃了……”海棠说着拿起了另一面铜镜,一前一后,透过前面的铜镜,婆婆看到了自己后面的头发。
虽不是特别清楚,可那一眼看上去就不是黑里带白,而是黑白交错。
正如海棠所料,婆婆看后,打消了拔掉白头发的念头,她使劲擦了擦镜子,想看的更清楚点,可铜镜毕竟是铜镜,那花白的头发就是花白的。
看着镜子里的头发啊,婆婆有点心烦意乱了,索性把镜子丢在一边,生了会闲气。
海棠发现,自从老太太莫名其妙的回来之后,每天几乎都会用点时间莫名其妙的生闲气,而且谁也不理。
难道和她这趟“消失”有关?
“海棠啊,我知道你是咱们家最聪明能干的。”婆婆忽然转向海棠说道。
“您过奖了……”海棠一听,这是婆婆有事求于自己了,否则平时她可是很吝啬表扬的。
“你看,你能把布染出花花绿绿的颜色,那能不能把我的头发也染了?”婆婆来了精神问道。
“您想把头发也染成花花绿绿的?”海棠咧着小嘴。
“瞧你,刚夸完你聪明,又傻了不是,我染成花花绿绿的,那不成了老妖怪,你不怕把田田给吓哭啊,我要染成黑的。”婆婆说。
“让我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您别着急啊。”海棠说。
婆婆想要的是染发剂,染发剂属于精细化学了,这和染布的染料是两道路子,对比例要求十分严格,甚至苛刻了。
老太太爱美,海棠想实现她的心愿,也完成自己向精细化学迈进的第一步。只不过要制作出无害的染发剂,海棠真是需要时间来反复试验才行。
幸好这是冬天,染布少,有腊梅她们也就够了。
在捣腾染发剂之前,海棠想到了镜子。
家中用的都是铜镜,虽然打磨的挺亮,可照起来总觉得不清亮。
哪有现代用的银镜好,连个雀斑,皱纹都看的清清楚楚。
做镜子的材料自古有两种,一种是黑曜石经过打磨,在就是青铜经过打磨抛光,这两种的成像程度都满足不了海棠的需要,或者说,太原始了。
海棠想要的银镜底子必须是玻璃。
玻璃,这年头哪有玻璃,想要造镜子,先要造玻璃。
那矿洞里不是有现成的晶体矿物“天然苏打”嘛。
用它虽然造不出完美无瑕的玻璃,可是稍微浑浊一点的还是可以的。
第657章 银镜三千年前()
制作玻璃,要想精细一点的话就要用纯碱,砂岩,石灰石,白云石,芒硝,长石按照一定比例经过高温融化后制作而成。
这里面有些东西是矿洞里没有的,毕竟矿洞不是百宝箱,要什么有什么。
海棠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只用石英砂和天然苏打两种东西合成最简单最粗糙的玻璃,即使是这样,他相信做出银镜的效果也比铜镜强千百倍。
知道这一点海棠可不是从书本中学来的,而是闲书上看到的。
她记得这样一个小故事:
按照现代的纪年法,那应该是3000多年前了。
一艘欧洲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着晶体矿物“天然苏打”,航行在地中海沿岸的贝鲁斯河上。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搁浅了。
于是船员们纷纷登上沙滩。有的船员还抬来大锅,搬来木柴,并用几块“天然苏打”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起饭来。
船员们吃完饭,潮水开始上涨了。
他们正准备收拾一下登船继续航行时,突然有人高喊:“大家快来看啊,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
船员们把这些闪烁光芒的东西,带到船上仔细研究起来。
他们发现,这些亮晶晶的东西上粘有一些石英砂和融化的天然苏打。
原来,这些闪光的东西,是他们做饭时用来做锅的支架的天然苏打,在火焰的作用下,与沙滩上的石英砂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晶体,这就是最早的玻璃。
后来腓尼基人把石英砂和天然苏打和在一起,然后用一种特制的炉子熔化,制成玻璃球,使腓尼基人发了一笔大财。
现在,白海棠要如法炮制,至于特制的炉子,瓷炉就行了,好在大同给自己从水濂山弄回了高岭土和长石,烧制瓷炉的窑海棠就按照水濂山的方法造。
收集好所有的东西,该晒的晒,该捣碎的捣碎,该加工的加工,海棠就在染坊的屋子里开始捣腾起来了。
一切和所料想的一样,没几天的功夫,不仅瓷炉烧成了,而且用它融化的天然苏打和石英砂的确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晶体,没有玻璃那么清澈透明,稍微有些浑浊,可透过它,不影响看到玻璃外的事物……
海棠抚摸着它,玻璃,玻璃,真是好东西,我造出玻璃来了……
一股感动涌荡在自己的心头,本来生产玻璃不是什么大事,可这些都是在没有条件,没有环境,没有工具,只凭借海棠一个人的情况下,靠些原始材料完成的。
这才是让白海棠最激动最亢奋的地方,仿佛化学家发现了新东西似的……
在烧制瓷炉的时候,海棠同样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