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农药科学使用指南 >

第13章

农药科学使用指南-第13章

小说: 农药科学使用指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农药的速效性较差,例如,昆虫生长调节剂。有些场合需要农药具有较强的击倒活性,特别是卫生害虫的防治。为了提高农药的速效性,常将速效性差的农药和速效性强的药剂混用。例如,氟铃脲和辛硫磷混用,胺菊酯和氯氰菊酯混用,辛硫磷的速效性明显强于氟铃脲,胺菊酯具有很强的击倒活性。

    1.增加防治效果,降低防治费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混用,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从对生物的影响方面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作用,即增效作用、拮抗作用和相加作用。对靶标害虫来讲,要求混合后具有增效作用,有时考虑到其他性状的组合可以是相加作用,至少没有拮抗作用。大多数杀菌剂和杀虫剂混用考虑的主要是扩大防治对象,如大多数的种衣剂主要考虑的是地下害虫和土传、种传病害以及苗期的病虫害。由于混剂的增效作用使使用剂量降低,同时防治对象的扩大减少了施药次数,降低了劳动成本。对高等动物来讲,至少不应该有增效作用,当然拮抗作用的混剂对高等动物来讲最好。

    2.延缓控制对象抗药性的产生 延缓控制对象抗药性的产生也是农药混用的一个主要目的。不同类型药剂之间的混用形成多位点的作用机制使靶标不容易产生抗药性,这种现象主要是在不同作用机制同一大类之间混用。例如,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虫剂之间、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之间等,而像杀虫剂和杀菌剂之间这种大的类别药剂之间混用能否延缓靶标产生抗药性还有待于进一步证明。

    skbshge

二、混剂中单剂品种的选择原则() 
混剂中单剂品种的选择是混剂研制中最重要的一步,要从防治对象综合考虑,一般应该至少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一)具有增效作用

    农药混剂具有增效作用是最理想的效果之一,判别混剂是否具有增效作用多数人习惯以共毒系数(CTC)作为标准,CTC值大于100为增效作用,小于100为拮抗作用,在100附近为相加作用。一般若以增效为混剂的目的,CTC值应该在200以上比较合适,否则在田间增效作用不会太明显。除非混剂的主要目的不是单纯为了增效,如为了扩大防治对象。

    (二)混用后应能扩大防治对象

    以扩大防治对象为目的,混剂应把防治对象的种类作为一个主要的衡量指标,多见于杀虫剂和杀菌剂之间的混用或杀虫剂和杀螨剂之间的混用等。主要用于防治混合发生的病虫害,这样的混剂多半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关于农药混配可以一药兼治多种病虫害的想法,虽可理解,但问题很多。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受环境条件和耕作方式变化的影响极大,不仅不同地区之间,即使同一地区也会有很大变化,有些病虫甚至可能忽然不出现,或危害程度未达防治指标,无须喷药。水稻是农药使用量最大的作物。全国六大稻区病虫害发生规律并不雷同。若把多种农药做成固定配方的制剂向全国销售,不仅会有某一组分的农药被浪费,并将成为一种本不应有的多残留农药。其道理极其明白,但某些农药生产者为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却对此视而不见。文化科学知识比较低的农民对此更难识别。因此,大搞混配制剂不仅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而且对于农民容易产生某种欺骗性。在假冒伪劣农药猖獗的社会情况下,农民更容易上当受骗。

    (三)混合使用应能降低防治费用

    由于混剂的增效作用,使用的剂量会有所降低。另一方面,由于防治对象的扩大,施药次数也会相应的减少,从而降低了防治成本。但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混配制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并不能降低农民的负担,反而加重了负担。因此,对于商品混配制剂必须仔细检查其配方和实际使用效果,取得植物保护技术部门的正确指导。

    (四)混用后不可增强对人、畜的毒性

    不恰当的农药混配容易增加人员中毒的危险概率。英国曾有人(Kidd,1997)指出,“一次同时混用多种农药也是造成中国农药中毒事故较多的重要原因。”但是对于混配所可能造成的这些负面作用,生产厂并不提供这方面的情况说明,也无人进行研究。

    (五)混用药剂之间没有不良化学反应

    混剂各组分之间不应该有不良的相互作用,以免降低药效、增加对作物的药害。至于商品化的混配制剂则必须完全符合国家的商品农药标准。

    (六)不可加强对作物的药害风险

    混合使用或混配制剂的使用不可提高对作物的药害风险,有些药剂单用时对作物没有明显的药害,当混用时会明显增加药害,应引起注意。例如,苯硫威和石硫合剂混用会增加对植物的药害。

    农药是否需要混合使用,涉及多种因素,并常因环境条件多变而必须适时调整。加工成具有固定配方的混配制剂,更需要认真仔细的研究分析和周密思考,慎重决策。

    (本章由中国农业大学高希武教授编写)

    skbshge

一、小区药效比较试验() 
在田间选择比较平整而且肥力均匀、作物生长比较整齐一致的地块,划分为若干小区,每小区16。7平方米。一般设9~15个小区,作为3~5种使用浓度(或单位面积内的剂量)的处理区,各重复3次,随机排列。施药前调查每区的虫口基数。配制3~5种药剂浓度,其中最低的浓度为常用的浓度,其余浓度处理可分别比常用浓度提高20%、40%、60%、80%、100%等,根据已经注意到的实际浓度增高情况来决定。药液的配制必须准确无误。

    把配好的药液准确地喷洒在相应的小区中,并做好标记。注意必须把每区的药液都全部喷在该小区中(事先应计算好每区应喷的药液量)。经过24小时后,检查各小区的残存虫口数,并与施药前的虫口基数相比较,计算出虫口减退率或防治效果。如果需要,可在48小时后再调查第二次。

    根据试验的结果,可整理出各处理小区的防治效果变化情况。如常用浓度(即试验中所用的最低浓度)的防治效果确实降低了,而且3次重复的结果都相似,而提高了浓度的各处理区中防治效果都相继提高,那就可初步判断存在抗药性问题。这样,便可采用毒力测定的方法作进一步的确诊。

    skbshge

二、毒力测定() 
这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测定方法,但比小区药效比较试验准确。

    毒力测定可采用浸渍法。所谓浸渍法,就是把准备测试的对象(如害虫、病株、杂草等)放在已配制好的药液中浸泡一定的时间,提起来沥去多余药液后,静置在一种容器中,观察有害生物的反应。浸渍法可以对有害生物本身进行,也可以连有害生物的寄主植物一起进行。后一种方法尤为简便易行。

    浸渍法的理论依据是,生物体表面所能沾附的药液量是相对稳定的,即同一种生物体所能沾附的药量是比较一致的。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毒力测定的一种半定量方法。

    此法所要求的条件是处理的药液温度或室温应保持稳定,一般以在25℃为宜。配制药液所用的水应是蒸馏水。须准备好一些玻璃大口缸或塑料盆,能够放得进所需测试的植物叶片为合适。缸或盆的大小可盛下200毫升药液即可。如果是很小的植物叶片,则能盛下100毫升药液的盆也可。供试虫源从田间采得。例如棉蚜,须在田间选择每片叶上有虫至少25~50头的棉叶,而且要求虫龄大体一致。

    药液配制,一般要求配5个浓度梯度系列。浓度的确定则根据各种农药的推荐使用浓度,作为中间或最低处理浓度。药剂和稀释用水的量取均应使用精确的量器,如吸液管(有精确刻度)、容量瓶等。不可用量杯、量筒,这些均属于较粗的量器。

    药液配制完毕后,分别装在上述大口缸或盆内并做好标记。用温度计测量药液温度,控制液温在25℃。取预先准备好的带虫叶片,要求每批总虫量至少在50~100头,但叶片数不要多于2片。夹住叶柄,把带虫的叶片1次浸入药液中,要求叶片带虫的部分全部浸在药液中。浸渍5秒钟,立即提出液面,并沥去多余药液,直到没有药液滴落(大约需10秒钟)。把浸过的叶片放在干净的大口缸或盆内,缸口蒙上纱布,放在25℃的室内。经过4、8、12小时后分几次检查各盆中的害虫死亡率。必要时,可在24小时后再检查1次。试虫死亡率不再增加时即可结束检查。

    根据检查的结果计算出各处理组的死亡百分率,并根据空白对照组(用清水浸渍者)的自然死亡率算出校正死亡率。校正死亡率即排除了昆虫的自然死亡率以后因药剂处理所造成的真正死亡率。用一种对数——概率值坐标纸,把药剂的各处理浓度点在对数值坐标(横坐标)上,把校正死亡百分率换为概率值(可从生物测定试验的统计表中查出)点在纵坐标上。在坐标图中把各处理组的浓度/死亡率概率值点出,即可画出一条倾斜的直线。从这张坐标图中用直尺比画即可找出死亡率为50%(概率值=5)时的药剂浓度。此浓度即致死中浓度,通常用LC50

    表示。此浓度值越大就表示该供试药剂的毒力越低。所以,与该药剂最初使用时的LC50

    值相比较,如果明显增大,就表明出现了抗药性。

    严格的抗性测定,要用点滴法(局部施药法),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专门委员会所制订的统一方法来做,比较复杂,须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来操作和进行生物统计。如采用浸渍法已发现产生明显的抗药性时,可向有关部门反映和咨询。

    skbshge

第二节 抗药性发生的原因() 
抵御外界恶劣环境是生物的一种本能。在一个不断受到农药袭击的环境中,生物体同样有一种逐渐产生抵抗力的反应,尤其是在同一种药剂的连续反复袭击下,这种反应尤为强烈。

    在一个有害生物种群中,总是有一部分个体对药剂十分敏感,有一部分则不很敏感(即具有一定的耐药力),甚至会有少数个体极不敏感。将农药以一定的浓度喷施到有害生物上以后,对此浓度很敏感的个体很容易中毒死亡,但是不很敏感的个体会存活下来,并继续繁殖。因此,在种群中不敏感的个体逐渐占了优势,最后形成了不敏感的种群,称为抗药性种群。这个过程是抗药性形成的过程,是一定浓度下的药剂对种群中敏感度不同的个体发生汰选作用的结果。有人认为,药剂的浓度越高则被杀死的有一定耐药力的个体也越多,虽然残存的个体比较少了,但这些个体的耐药力也特别高,因此繁殖的后代所形成的种群往往是抗药性很强的种群。也有人认为,抗药性可以在较低的药剂浓度下被诱导而形成。长时间的低浓度处理,实际上对有害生物产生一种诱导抗药性的效果。

    生物体产生抗药性还有更深刻的内在因素,即生理生化方面的因素。有些药剂会改变昆虫表皮的生理通透性,使药剂越来越不容易透过表皮,使昆虫不容易中毒;有些则会引起体内酶系的改变,诱发一种能降解农药的酶,使农药失去毒力等。

    这里要特别着重说明的是以下农药使用技术方面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是农药的使用剂量和浓度。前已述及,剂量和浓度对生物种群发生一种选择作用或训练诱导的作用。因此药剂的剂量和浓度不宜任意改变。20世纪50年代使用对硫磷和内吸磷时期,最初使用了很低的浓度(8000~10000倍稀释),抗药性在棉蚜和棉红蜘蛛中迅速发展起来,使用浓度很快提高,甚至把稀释倍数降低到1000倍以下也不能控制了。这可看作低浓度诱发抗药性的一个实例。

    二是农药的剂型。剂型不合适也会降低药剂的使用效果。例如,喷雾法所用的液剂,如果湿润性不好,药液就很难对有害生物形成有效接触,因此药效就不易发挥出来。有些耐药力较明显的个体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存活下来,较快地繁殖抗药性后代。

    三是农药在田间植株上的沉积分布状况。已经发现,农药在田间的不均匀分布是引起抗药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作物枝叶茂密、互相遮蔽,喷洒农药时药剂的雾粒运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因此在植株上各部位的沉积量往往差别很大。例如,植株的荫蔽部就较难接受到药剂,而表层部分则很容易接受药剂。这样,表层部分的病虫很容易被农药击中,而荫蔽部分的病虫就较难受药,或者受药量较少。有害生物在这种不均匀的受药情况下,耐药性较强的个体被汰选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