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盛世长安:公主谋天下 >

第202章

盛世长安:公主谋天下-第202章

小说: 盛世长安:公主谋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敢了……”李令月越发娇弱可怜,眼巴巴地望着。武曌看着真是又气又恨,又无可奈何,一把将她抱了,轻声问道:“可冻着了?怎的不早些进来?”

    武三思尴尬地跪在地上,看着李令月彩衣娱亲,一派母慈子孝,和爱亲厚。他忍不住讪笑道:“表妹真是好大的气魄,半夜都敢上山打狼!放眼整个洛阳,只怕也没有几个贵家之女敢走夜路的?更别提进林杀生!了不起——巾帼不让须眉!”

    李令月听到阴阳怪气的,也不知道是赞她,还是讽他。谁不知道她因为这个事情受了罚呢?她翻着眼珠子,没好气地回道:“你怎的还不走?是想住在皇宫不成?”

    这一声娇喝,吓得殿上的所有人都一静。武三思也呆了呆,不敢作声。住在皇宫?这话锋可深了去,别人还只当他别有用心。他委屈不已看了一眼自己的姑母,武曌会意,立刻佯怒地在李令月的背上,轻轻拍了一巴掌,斥道:“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他好歹是你的表兄!再要是这样,晚膳也不必用了,去庙堂里跪着吧!”

    “母后……”李令月也可怜兮兮地喊出声来,在武曌的怀中扭了扭身子,眼中泛着泪花,把武曌粘得更紧了。

    “你啊——都让母后给惯坏了!”武曌无奈的揉了揉她的额头,歉意地向武三思道:“你且先行退下吧!你说的那几件事,主意都很好,武家这几房子侄之中,就数你最有出息了!勤励勉已,哀家定然不会亏待你的!”

    得了武曌一番安慰,武三思面子上才不算太难堪,依言行过礼,就往外退去。

    听着他脚步渐远,李令月立刻爬了起来,拉着武曌的手臂,摇晃道:“母后,皇兄每日派了人,到瑶光殿中来求我,你知道吗?”

    武曌斜歪在凤榻上,微微地磕上眼睛,李令月福至心灵,知道她乏了,不想谈这件事情。可是没办法,她已经答应了李显,硬着头皮也要做。她握紧小拳头,轻柔地在她的肩膀上捶打起来。

    武曌显然很是受意,莞尔一笑,悠启红唇叹道:“他都说了什么些什么?”

    李令月听到这话,却是怔了怔,因为母后问地是,“他都说了些什么”?而不是问,“他派人……说了些什么”?

    不过她又觉得是自己做贼心虚,瞬间镇定下来!改捶为捏,她小手娇软,细腻的为母亲揉按着,清了清嗓子,才找到自己的声音,“也没什么,不过是皇兄觉得自己错了,想让我向母后传个话。皇上和皇后都是真心悔过,想请母后宽恕,给他们一个机会认错罢了。”

    室内一时陷入寂静,落尘可闻。武曌许久也没有说话,像是在回想些什么,半响她缓缓地睁开眼睛,目光无神地看着前方,不答反问道:“你觉得,你的皇兄,适合做皇帝吗?你父皇把江山,传到他的手中,真的是对的吗?”

    这个问题犹如泰山压顶般,向李令月袭来,她毫无防备,也不堪重负,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说适合?母后肯定会不高兴的,杜六叶说过,母后野心颇大,不是垂帘听政那么简单。若为此触怒了她,说不定,以后就将她疏远了。

    说不适合?那显皇兄的处境就堪忧了,自古以来,有哪个在位的皇帝被拉下马以后,还能安然在世的?通常不是身首异处,就是五马分尸……

    那她今日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呢?

    李令月闭上了眼睛,脑子非快的运转起来,假如是师姐,她会怎么回答呢?师姐那么聪明,见叶解秋,走一步而瞻全局。自然会有更加妥当的回复方式,可此刻师姐却不在,怎么办呢?

    李令月想着想着,计上心来。她睁着无辜的大眼睛,一派天真的看向武曌,苦恼道:“母后,月儿还小,朝堂上的事情?哪里懂得那么多?我不过是想着,父皇他去了,弘哥哥他们也离我渐远。

    月儿在这个世间,最近的人,就只剩下母后,显哥哥和旦哥哥了。假如……你们吵架,月儿会害怕的。万一在争斗中,不管你们谁受了伤,月儿都会难过。

    要是像父皇那样,你们都离我远去,那月儿还这么小,以后的路,月儿可怎么办啊?”

    skbshge

第592章 气得哭() 
母女二人依偎在凤榻上,温馨和暖地说着悄悄话。武曌低头看了她一眼,见她近日长胖了不少,圆圆的脸蛋越发白晰水润,忍不住拧了拧。也是,她的月儿还这么小,假如她有事,那她这唯一的女儿,又应该怎么办呢?不过想先先皇,她心里又堵得慌,她声似流水,若有似无,喟叹道:“月儿,你知道你父皇是怎么去的?对吧?”

    李令月的身子明显僵了一僵,难道母后也知道?怎么会?这件事情,除了对李旦,她好像谁也没有说过。难道是母后的眼线?母后最擅长笼络人心,这宫中的一针一线,一茶一碗,都逃不出她的眼睛。

    “知道……”李令月只得乖乖的回答道。心里却在猜测着,也不晓得那晚,她去同心阁,母后有没有发现这件事情?好像自己也没有说些什么见不得人的话。只希望母后她不要我心才好!

    “是李显与李旦两人合伙做局,你父皇经年在病中,哪里受得那些闲气?以至于怒疾攻心,才瘁死于榻。他们真的以为哀家什么都不知道?”

    说到这些,武曌的眼神清亮起来,炯炯有神,似乎燃起了点点的火焰。李令月看得心头一颤,她忽然有些害怕。只得忐忑的伸出小手,放在武曌的掌心,抚了抚,才紧张地唤道:“母后……”

    软糯甜腻的声,让武曌全身一个激凌,好像刹那清醒过来一般。她又抱了抱李令月,示意她不必害怕。

    “月儿啊!凡事,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简单。帝王之家,哪有普通的亲情?看看你的兄长们,为了皇位,个个争得头破血流……父皇都不曾顾及,以后又能顾及母后吗?

    况且李显,昏庸无能,胆小如鼠,他在政期间,朝务一遍混乱,边疆战火四起。各部族列强对我大唐虎视眈眈。

    他甚至打算把你远嫁到吐蕃去和亲……”

    这么说着,李令月也生起气来,这话可是她亲耳听见的,她怎么能够忘记。武曌又朝着席风使了个眼色,席风福了福,随即从紫檀长桌上拿过一封国本来,递给李令月。

    是什么?李令月正有些不解,打开一看,发现除了汉字之外,还有一些鬼画符般的外文,她猜想应该是吐蕃字无疑了!因为此国书是封求亲之诰。气得她甩手就将那制书远远地扔了出去,一把抱住武曌哭道:“母后,我才不要去吐蕃那么远的地方,而且那国王都与快与我父皇同岁了……母后……”

    “傻孩子,母后又哪里舍得你?所以,年后,母后决定为你修一座道观。这样一来,我大唐也可以公主出家为名,拒绝和亲;二来,你也可住在观中,修身养性。”武曌把她抱着怀里,贴着她的脸孔,柔声地哄道。

    嗳?不是说程务挺已领兵增防边疆了吗?不是已对吐蕃形成镇压之势?这些师姐都告诉过她啊!怎么还要她出家入观呢?明明有那么多的选择,难道母后是嫌弃她了吗?是因为她刚才对武三思出言不逊,而触怒了母后吗?

    李令月一时有些惊恐,都怪自己沉不住气,母后……她心思比那海底深渊都难猜,自己又何必耍那小孩子的脾气?如今她反到不敢说什么了,生怕事情越弄越糟,还是找师姐商量一下比较好。因此,她只有压抑住心底的惊涛骇浪,面上乖巧顺从,还透着淡淡地伤感,无奈地啜诉道:“母后,为我修建道观?你舍得把女儿送到清冷的地方吗?”

    “肯定是不舍得,但朝堂纷杂,外敌又窥伺,母后分身乏术。你且先去道观中避一避。等诸事平息,天下太平,母后首先必接你返宫。”

    母女两人,虽然抱住得很近,可李令月心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流逝,离她愈来愈远。她有些难过,母后肯定是不希望她插手朝堂后宫中的所有事了。所以才要把她远远支开。原来,母后不必使什么计,只需要不理她就行了。

    她有些悲从中来,又有些难过。

    武曌听她久久也不回话,又摸着她的头,低柔道:“月儿,你出生的时候,你父皇就一直希望你这一生能够太太平平!天下江山,也太平多福。所以,为你赐号为太平公主。

    母后的心愿何尝不是这样?你还小,许多事情都不懂。与其左右为难,不如落个清静,你说呢?

    再有,以哀家来看,那座道观,也不必另修了,就将原来的玄青观,改为太平观好了!你也住得习惯一些,你待如何?”

    把玄青观改为太平观?母后这是要把自己送回长安了。这到与李家的那些叔伯祖侄的待遇差不多,明着都是加官进爵,实则都是远远地打发了,把他们都晾了起来。母后这是真的厌弃自己了,想着想着,李令月的心里惶然起来。

    不过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她也不好再违逆母亲,生怕再触怒她,那就当真是一事无成了。她越发可怜地抱紧母后的手臂,祈求道:“母后,入太平观,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马上年节了。月儿希望,到时候,母后,显皇兄还有旦皇兄,都可以坐在一起,一家人和和乐乐地吃一顿年夜饭。母后,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有这样的机会,你觉得呢?”

    “好,就依你。这件事情,就你来安排。”武曌见她听话又乖觉,立即慈爱地抱着她,摇晃起来。假如长女还在,应该可以嫁人了。有时候她也不明的,所谓夫妻缘,母子缘,母女缘……是不是上天早已安排好的?凡人根本不可强求?她的一生,有四子两女。如今一个个地离她远去。

    安定、李弘、李贤……

    剩下的几个,李显、李旦,还有她的小月儿。她也不知道将来会如何,只愿着她们时刻能像现在这般,让人省心。

    女儿,果然是件让贴心的棉袄!

    李令月却不知道她的想法,只是断断续续地盘算着自己的计划,“……因为是显皇兄要请罪,又是年节下了,母亲再与他这样僵持着,外人也看不过去。家宴就摆在同心阁了……”

    skbshge

第593章 生急事() 
近来秋时,渭雨绵绵。偶尔微霁,也是阴晴不定。天气日渐寒凉,六角的亭子里,虽然四面都围了幕账,依然是湖风冷浸。

    又是一年冬季即将来临了,杜六叶有些感慨。虽然在哪里她都是孤魂野鬼,无牵无挂。可自从来了这大唐之后,她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和一点家业根基。哪怕她现在好像还没有改变什么,也没有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业来!她仍是感到满足,她的愿望,实在普通平常。不过是静月静好,闲时种花养草,忙时谈经修书。有家和睦,有人相惜,有爱相守,平平淡淡。

    谁知道她能不能实现呢?不管如何,她总有努力吧!

    她就这样握着茶杯,在湖边矗立良久。直到香茗转凉……一阵阵匆匆地脚步声,将她云游的神思拉了回来。她转头,向着来人问道:“怎么样了?”

    姚元崇摇了摇头,面色浮肿,眼眶青黑,神情憔悴,显然是有些日子没有休息好了。翰林院也不知道怎么的,最近好像堵然忙碌了起来,不仅给他派了许多修正校对的事宜,命他日夜不停地赶录出来;还将前朝史节的许多重要篇章,交由他来编写。

    虽然他从来没有过这方面的经历,但修史撰书,这原也难不倒他。

    可巧家里接二连三的发生种种急事,难免他在评撰当中就会出现错处。谁知道翰林掌管学士,还有侍读、侍讲学士,那些老夫子们,总是拿住他这些错处,往往就不依不饶,喋喋不休。命他假如三日之内不能修完,校正,就要他滚出翰林院。

    工程量如此之浩大,又是个精益求精的细致活,三日之内怎么可能?哪怕他不眠不休呢?

    偏偏屋漏还逢连夜雨,他的父亲自从都督的高位上贬了下来,一直郁郁寡欢,一蹶不振。最近听说又从校尉一职上受到申斥,都降为一个八品的军器监。

    父亲一生顺风顺水,仕途坦畅,不曾想,临到老了,反而晚节不保,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变故?已寄信回来说,好几天不曾吃饭了,正有意辞官归隐田原。可母亲哪里愿意?也是急得上窜下跳,四处奔走,花钱使关系。竟是一点成效也没有?

    今天他又奉母命,去了一趟冀王府,可是李旦他伤还没有好利索,加之换季时节,他又患上了风寒。自顾尚且不暇,哪里有空管他?

    母亲又反复催促他去找吏部尚书,可想到之前两家有意结亲,母亲还自作主张,交换过庚帖。假如在这个关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