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七十年代为军嫂 >

第87章

七十年代为军嫂-第87章

小说: 七十年代为军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夫妻。”

    其他部队的首长开始考虑:这对夫妻都有能耐;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把他们调到自己这边来?

    宁馨制作的药起到了重要作用;起码战士们没有因为被毒虫毒蛇咬伤的,重伤的战士们更是因为及时吃下宁馨的药而坚挺到救援

    药效确实非常好;宁馨这个军嫂也进入很多首长的视线中。因为她和丈夫的出色表现;有很多首长想着挖他们团长的墙脚呢。

    军区医院的领导得知宁馨从小学中医;已经在中医药大学提前毕业;还想把她调到军医院实习。有如此出色的制药技能;将来肯定能为军医院争光。

    宁馨可不知道那些领导们的想法;出来这些天,她想留着家里的两个宝贝了,也不知道他们跟着奶奶有没有吃好;睡好?有没有想她;想爸爸?

    远在老家过年的晓悦和晓晨,在爷爷奶奶家过得如鱼得水,自在地不得了。因为他们俩在堂兄妹中是最小的,堂哥堂姐都让着他们,还带他们到处玩,比如用草筛子扣麻雀,去看大人们在荷塘里挖藕捞鱼,还去赶热闹的年集,如此跟着新鲜了几天。

    不过等新鲜劲儿过去的时候,没离开过妈妈的晓晨会问奶奶:“奶奶,咱们什么时候能回去?我想爸爸妈妈了。”

    杨秋菊哄孙子说:“晓晨乖啊,等过完年咱们就回去。”

    好在晓晨只要喂饱了,不是太能折腾的性子,再说还有熟悉的姐姐陪着她,虽然他很想爸妈,但是没有闹着马上去找爸妈。

    当在紧张忙碌中度过时,感觉日子过得尤其快,宁馨一个来月除了解决日常所需,其他时间基本都是在不知疲倦的炼药。好在她现在内力增长不少,控制药炉更加顺利,每次炼药时把药炉变大,加大药草量,一炉就能炼制上百枚药丸。她的速度勉强供上部队所需。

    当战争结束后,首长们特意表扬了宁馨,因为她的药丸挽救了更多战士的生命。同时多次立功的卓玉航也受到几个首长的赞扬。他一个小营长能让首长们单独召见表扬,不仅是因为这次他立功多,更是因为他媳妇为部队做出的贡献。

    这次卓玉航确实沾了媳妇的光,但他不是个草包,升职还得全靠媳妇提携。他确实立下汗马功劳,要不也不可能得到首长们的表扬。

    不管如何,两口子做了他们自认为应该做的,将来问心无愧即可。

    团长私下跟卓玉航说:“行啊你,这次算是入了首长们的眼,以后肯定前途不可限量,好好干!你媳妇也是个有能耐的,这次多亏了她”

    卓玉航:他媳妇可不就是很有能耐,起码现在炼药方面没人能比得上她。

    返回原来的部队驻地后,卓玉航和宁馨分别受到上级嘉奖,而且他们的工作也分别有了别的安排。

    卓玉航被分派到首都,担任新训练基地的教官。这里是训练特种兵的基地,因为卓玉航在战争中的突出表现,上级才把他调到这边担任训练教官。

    宁馨则被分配到和丈夫首都的军部药物研究所上班,主要工作就是研究各类药物。也正是因为宁馨在战争中尽力为部队提供良药,才让首长们不拘一格,没有经过各种考验,就特意把她安排到研究所上班,就是希望她能研制出更多有效的良药。

    因为两人同时调到首都,家里的事又得重新安排一番,起码得先解决孩子们的上学问题。这次倒是好办,只要两夫妻就职后,孩子们可以就读部队子弟小学。

    卓玉航和宁馨接到调令后,先处理搬家事宜。以前置办的那些东西,要用的搬走,不好搬动的旧家具等送给了左邻右舍。

    跟相处多年的战友们告别挥泪告别后,卓玉航和宁馨坐着卡车到了省城,他们把东西安置在这边买的房子中。送他们来的战士把东西帮忙送下就回了原部队。

    “玉航,宁馨,你们怎么搬来这么多东西,这是怎么回事?”杨秋菊看到儿子儿媳坐着卡车回来,还搬回很多东西,肯定纳闷。

    她自个瞎琢磨:难道儿子复员了,可是两口子怎么没有提前跟她打个招呼?

    之前卓玉航跟杨秋菊打过报平安的电话,但是有些事不好在电话里讲太多,他就没有把好消息提前告诉杨秋菊。

    卓玉航笑了笑说:“妈,没事,就是我调到首都那边去了,以后我跟宁馨都到那边去上班,咱们又得搬家了。”

    宁馨也把她调到首都研究所上班的消息告诉婆婆。

    杨秋菊惊喜地问:“太好了,这么说你们被调到首都了,咱们要搬到首都去住了?”

    首都是人们向往的神圣之地,老百姓们更是对首都充满期盼和向往,他们觉得在有生之年能去首都看看,这辈子就圆满了。更别说要搬到首都去住,杨秋菊觉得那就跟做梦一样。

    晓晨还小,还不明白搬到首都的意义。他好久没见妈妈了,这不看到妈妈回来,一直乖乖窝在妈妈怀里。

    晓悦放学回来之后,听说爸妈调到首都去上班,他们一家要搬到首都去住也特别开心,“爸爸,我还没有去过天安门广场呢,这次去了,我一定要看解放军叔叔的升旗仪式。”

    还没等她高兴完,突然想起孟旭来,马上换了张不开心的脸,“妈,咱们走了,是不是跟孟旭哥哥家离得远了,以后不能经常见到他和孟叔叔,还有莹莹姨了?”

    宁馨想了想说:“可能暂时不能经常见面了。但是你孟旭哥哥是我的徒弟,可以在放假时让他到咱家住一阵子,他还得跟我学习呢。也许,以后你孟叔叔家说不定也能搬到首都去住”

    未来的事无限可能,说不定哪天两家又走近了。

    晓悦听了妈妈的话瞬间被安慰到了,“对啊,到时候我们可以邀请孟叔叔一家到我们家做客,我可以带孟旭哥哥去爬长城,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

第 116 章() 
卓玉航接到调令后;先一步去首都任职。他过去先把住处安排好;给孩子打听好上学的事情;等宁馨带孩子们去了;直接入住就省事多了。

    因为两家走动勤快;孟家很快得知卓玉航和宁馨即将调任的消息。

    邱莹莹不舍地跟宁馨说:“我还以为你以后会留在省城的医院工作;没想到你们就要搬走了;这一走,还不知道多久才能再见面?”

    邱莹莹也是文静内秀的人,她觉得跟宁馨脾气相投;两人聊起来比同学还有共同语言,再加上儿子一直跟宁馨学医的关系,她特别舍不得宁馨一家走。

    “我也舍不得你们;可是调令下来了;这对玉航和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所以我们很快就得搬走。”宁馨劝慰邱莹莹;“虽然我们搬到首都后离得远了;但是放假时可以见面;孟旭可是我徒弟;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了他。”

    “再说了;说不定你们以后也会搬到首都去住呢。”宁馨寻思;都改革开放了,国家发展日新月异,以后很多人都往北上广等发展;说不定哪天孟家也搬到首都去呢。

    邱莹莹摇摇头说:“就算我跟云哲大学毕业后;分配工作应该也是分在咱们省内,我们可没有你们两口子能耐,能被调到首都去工作。”

    宁馨暂时略过这个话题,说起搬家的事,“莹莹姐,等我们搬走,你们帮忙照看这边的房子,房子离人住不行,容易破败,你们可以帮忙把这边租出去。”

    莹莹一口答应了,“没问题,要是收了房租,等咱们通信的时候,我在邮局给你邮过去。”

    孟旭非常舍不得师傅一家搬走,但是没办法,他特有志气地说:“师傅,等以后我考上首都的大学,就离你们近了。”

    宁馨笑着说:“以你的成绩只要好好学习,靠首都的大学绝对没问题。不过就算我们搬走了,等放假你也能让爸妈带你到北京去玩。”

    晓悦也说:“孟旭哥哥,等你去了,我带你出去玩。”到时候她应该对北京城熟悉了,招待孟旭哥哥肯定没问题。

    晓晨不干了,“我也跟孟旭哥哥一起玩。”

    说起来搬家也很快,以前他们用的家具都是旧的,不用带走,需要带走的大多是被褥衣服等东西。至于锅碗瓢盆啥的日常用品,不好带走的都留在家里,等到那边再买新的用。宁馨跟莹莹姐说了,家里这些东西,他们能用上的,拿回去用就是,反正等搬走了放着也是放着。

    杂七杂八一收拾,要带的东西也不少,卓玉航已经给了宁馨工作地址,宁馨照着地址把东西邮过去一部分,轻便的随身带着。

    等收拾完事,很快就到了离别的日子,孟家人把杨秋菊、宁馨和孩子们送上火车。

    邱莹莹嘱咐:“宁馨,你们路上注意安全,到了那里别忘了给我们写信。”

    晓悦跟孟旭说:“孟旭哥哥,等放暑假你一定得去北京看我们。”

    “嗯,一定去看你们。”

    晓晨好像才意识到离别,他抓住孟旭的手说:“哥哥一起走,要哥哥。”

    孟旭几乎每周都带晓悦和晓晨玩,跟亲哥哥没多少差别,这会儿晓晨意识到他们要坐火车走了,没忘记带上对他很好的孟旭哥哥。

    宁馨:“晓晨乖,你孟旭哥哥要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等放假了,让他再跟你玩。”

    虽然不舍,但是火车依旧按时出发了,两家人在车站挥泪告别,各自踏上回家的行程。

    杨秋菊望着车窗外迅速略过的树影说:“还是我有福气,沾了你和玉航的光,没想到我还能上北京去住着,咱老家那些人肯定都羡慕我。”

    她苦了半辈子,没想到自己有老来福,能跟着儿子儿媳去北京城住了。

    至于丈夫卓文华,杨秋菊没费太多心思管。反正有老二养着他,不会亏了他亲爹。

    谁知道还有多少年好活,能享福还是多享几天福吧。

    就这样,养老的事算是默定下来。卓文华跟着老二,杨秋菊跟着老三。老大对老两口有怨气,谁都不用管。他要是孝顺呢,就逢年过节给爸妈送点节礼算进一份孝心。

    宁馨笑着说:“妈,你以后擎享福吧,想去哪里玩跟我们说,我们带你出去逛。”

    晓悦:“奶奶,以后我带你去玩。”

    “好,好,以后奶奶跟晓悦去玩。”

    相比原来的军区,首都距离老家来说更远一些,这时的火车速度又慢,他们坐了一夜又一天的时间才到了目的地——北京城。

    卓玉航已经接到消息,知道老妈,还有媳妇孩子今天过来,他特意开车过来接人。

    火车还误点了,在卓玉航的焦急等待中,宁馨他们总算下车了。

    卓玉航先问了句:“路上没什么事吧?”

    “没事,有我和妈看着呢。”

    他们买的硬卧票,晚上宁馨和杨秋菊不敢睡死,硬是熬了一夜。宁馨让婆婆睡觉她守夜,杨秋菊怕有偷东西或拐子,硬是没睡。

    晓晨和晓悦见到爸爸,一个个都往他身上扑。

    “爸爸,我想你了!”

    “爸爸,我也想你了!”

    卓玉航先抱着儿子和女儿亲香一番,等哄好俩孩子,把他们放下,又提起行李,让媳妇领着孩子,一起上了车。

    火车站在市里,卓玉航所在的训练基地却在京郊,他问:“妈,你们累不累,咱们是先吃个饭逛逛,还是先去住的地方。”

    晓悦一把听要逛街兴奋了,她嚷嚷:“爸,我想去天安门逛逛?”

    宁馨考虑到婆婆昨晚没睡好,体贴地说:“咱们都搬到这边来住了,什么时候想逛不行,不急在这一会儿。我看妈没睡好,肯定累了,咱们先吃点东西,再回去歇歇,回头看看家里需要置办什么东西,咱们再一起出来买。”

    “行,就照你说得办。”卓玉航转头开始哄女儿:“晓悦,听你妈的,先吃点东西回去睡一觉,等休息好了咱们再出来玩。”

    好在晓悦非常懂事,闻言虽然不开心,但是立马点头同意了爸爸的话。至于晓晨,还是个小豆丁,没人过问他的意见。

    卓玉航开着车往回走,杨秋菊,还有晓悦和晓晨扒着车窗前往外看。

    杨秋菊:“乖乖,这楼比省城的楼还高!”

    “这里的人穿的衣服更好看。”晓悦看到街上有人穿着鲜亮颜色的裙子和外衣。

    宁馨问:“家里收拾好了吗,还差什么东西?”

    “收拾差不多了,回去你看看还差什么,趁这两天有空赶紧买齐全。等我忙起来,就没功夫帮你置办东西了。”

    晓悦好奇地问:“爸,咱家多大,有以前住的地方大吗?”

    卓玉航:“这次咱们搬到楼上住了,没有以前住的地方大,但是够咱们一家住的。”

    这个训练基地是新建的,所以不管是训练场还是家属住宅区都是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