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七十年代为军嫂 >

第80章

七十年代为军嫂-第80章

小说: 七十年代为军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晓悦根本不怕宁馨,她还没等妈妈开口,就拉着妈妈的衣角撒娇:“妈妈,我不想背书了,没意思,我想出去玩。”

    宁馨也知道对女儿这个年龄来说,学中医枯燥无味,如果没有毅力,一般孩子坚持不下来。

    宁馨想起,她小时候就是五六岁开始跟着外公学医的,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她喜欢学医,再加上她有定性,才学有所成。

    还有,新收的小徒弟孟旭因为主动要求学医,所以没有嫌烦,一直在努力。

    但晓悦整天喜欢往外跑,一刻闲不下来。就目前来看,她不像特别喜欢学医的样子,这不学了几天就烦了。

    宁馨想把医术和制药术传给女儿,想让女儿以后有个安身立命的本事,即便是女儿现在不想学,她也不会依着女儿。

    当然,宁馨不会直白地驳回女儿的要求,她哄着女儿说:“悦悦,你看你孟旭哥哥也在跟我学习,你俩一起作伴学习,看谁背得多,学得快,学好妈妈有奖励哦。”

    宁馨的语气跟大灰狼哄小红帽似的,想让女儿自动钻进她设下的套子。

    一听有奖励,卓晓悦肯定好奇,她迫不及待地问:“妈妈,学好有什么奖励?”

    宁馨本来就是哄女儿,哪里想过让女儿学医还得给她发奖品,这会儿女儿一问,她只好投其所好说:“学好了我奖励你们大白兔和巧克力。”

    晓悦喜欢吃甜食,平时宁馨不会让女儿吃太多糖。大白兔和巧克力,对这个年代的孩子来说,绝对是稀罕的零食,对卓晓悦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没想到晓悦听了妈妈的奖励,并没有高兴,而是追问:“妈妈,你让我和孟旭哥哥背的书太厚了,得奖励我们多少大白兔和巧克力?”

    心眼不少的晓悦在盘算妈妈得给她多少糖和巧克力,才能对得起她背的那些厚医书。如果只给她一两块的话,她一定会向妈妈抗议。

    虽然学中医很枯燥,但是如果前面很多有糖吊着晓悦,她会跟妈妈继续学习的。

    宁馨听到女儿小小年纪鬼精灵似的跟她讲条件,哭笑不得地说:“如果你和孟旭学得好,能按时完成我布置的任务,我可以每次奖励你俩奶糖和巧克力。不过你们年纪小,不能吃太多糖,不然牙齿会坏掉。”

    当然,如果奖励晓悦的话,也不能落下孟旭。宁馨既然收孟旭为徒,自然好好对他。

    晓悦扁扁嘴,不高兴地控诉:“妈妈,你这样做不公平!”

    宁馨想了想说:“要不我让你爸爸教给你们学武。”

    晓悦和孟旭听了这话,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晓悦是活泼好动的性子,一听学武就来劲了。她兴冲冲地问:“妈妈,我跟爸爸学武,以后能跟他一样厉害吗?”

    孟旭跟宁馨学医的时间不长,在师傅面前比较拘谨,没敢多说话,只是他那渴望的眼神出卖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宁馨:“如果你好好学,说不定以后还能超过你爸呢。”

    晓悦高兴地说:“那等爸爸回来,我就让他教我练武。”

    卓玉航和宁馨早就打算过让女儿练武,只是晓悦年小没有定性,他们打算等晓悦长大些再说。现在晓悦已经快六岁了,学武的事情可以提上日程。至于为啥不是宁馨教女儿练武,只不过因为她学功法的事情没对外说过,怕有熟人问了解释起来比较麻烦。

    反正在武学方面卓玉航懂得更多,让他教女儿学武更为合适。

    既然女儿想学武,宁馨没有打击女儿的想法,她提前跟女儿打预防针:“晓悦,学武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你如果想学,就不能半途而废;还有,你也要把我布置的任务按时完成”

    学武和学中医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学有所成,宁馨提前跟女儿讲这些,就是不想晓悦学习时半途而废,学得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最后一事无成。当然,宁馨也没想让女儿一步登天,未来的时间还很长,她可以慢慢把所学的知识教给女儿和徒弟。

    等卓玉航回到家,晓悦兴冲冲地跟爸爸提出学武的要求。

    “爸爸,妈妈说让你教给我、还有孟旭哥哥学武。”晓悦生怕爸爸不同意,还使了心眼说是妈妈要求的。

    卓玉航看向媳妇,宁馨冲他点头,他马上明白媳妇的意思。看来是时候让女儿学武了,学武好,省得以后女儿出门受欺负。

    卓玉航笑着跟女儿说:“行,既然你们想学,那我就教给你们。”

    晓悦迫不及待地说:“爸爸,要不你这就教给我们吧。”

    孟旭也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看样子是想跟着一起学。他想学武,是因为他觉得如果他学午后变得厉害了,就不会有人敢明目张胆欺负他和奶奶了。

    孟旭家距离部队家属院有些距离,坐车不是很方便。这不孟旭跟宁馨学医后,想天天回家不方便,所以宁馨接他过来的时候,会跟孟奶奶说好,让孟旭在家属院那边住两天,回家再住两天。

    为此,等宁馨接孟旭走的时候,孟奶奶还让宁馨带上孟旭的口粮。谁让这年头粮食是供应限量呢,孟奶奶怕孙子在师傅家吃饭,会让师傅家的口粮不够吃。孟奶奶就是寻思着:孙子跟宁馨学医就够可以的,她可不能没脸没皮让孙子吃宁馨家的粮食,让宁馨帮她养孙子。

    这几年,宁馨和卓玉航怕家里缺粮,在空间里种了好几茬粮食。所以他们现在不缺粮食吃,也不缺菜吃。宁馨本来不想要孟旭的口粮,但是孟奶奶非得给,要不她就不让孟旭在宁馨家吃饭。宁馨犟不过老人家,无奈之下,只能接了孟旭的口粮。

    其实这点口粮不算是什么,孟旭到了师傅家,吃得很好,每顿饭都有菜吃不说,菜里也不缺油水,比他在家时吃得好多了。孟旭又不是傻子,他回去跟奶奶说在师傅家吃得很好。

    孟奶奶顿了顿才跟孙子讲:“咱家现在落魄了,没法拿出更好的东西送给你师傅。既然你认了师傅,以后就跟师傅好好学习,在师傅家勤快点,多帮着干活。你师傅一家对你好,以后你要把师傅当父母孝敬”

    孟旭是个知恩的孩子,他听了奶奶的话后重重点头,把这些话记到心里。他打算等长大后要好好孝敬师傅,加倍对师傅一家好。

    卓玉航家冷不丁多了个男孩子,大院里的大人孩子都好奇这孩子的来历。还是卓玉航主动跟大家解释,说孟旭是宁馨收的徒弟,以后会经常到家属院这边来。

    这几年宁馨帮不少家属院的人看过病,再加上宁馨还帮部队制药,大家都知道她确实有两把刷子。有的军嫂乍一听宁馨收了外边的孩子当徒弟,马上后悔咋没早点问宁馨收不收徒弟,让自家孩子跟着宁馨学医也挺好的。

    这不就有人找到宁馨这里来,问她还收不收徒弟了。

第 104 章() 
在部队家属院的孩子;最起码读到初中毕业;才会参加工作或是继续上学。男孩子倒是好安排;毕业有机会去当兵;女孩不想当兵的话;只能寻摸机会安排工作;要么就得下乡

    这年头孩子又多;家里想给所有儿女安排好;却不好办。再说谁还没个三亲六戚的,所以就有人求到宁馨这里来,想让十几岁的女孩跟她学两年医术;到时再想办法在医院找个工作,比如当护士、或者在药房给人抓个药啥的,这算是不错的出路了。

    宁馨倒是理解来求人的家长的想法;说起来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是来求的人太多;她能都答应吗,肯定不能。

    宁馨医术是很好;可是她没有去正规院校进修过;就连行医资格证都没有。也就是现在医疗系统有漏洞可钻;不然放到后世;宁馨拿不到行医资格证;是不能给人看病的。

    现在宁馨还接了给部队制药;也没那么多时间收学生教导。

    况且军嫂们想让女孩在她这里学两年去医院当护士。宁馨这里又不是护士培训机构,要安排应该去卫校才对。

    “嫂子们,按说你们来找我;我应该收下几个孩子。可是你们如果只想孩子们以后有个安稳的工作;真没必要来找我。就说你们想让孩子以后当护士,一个是我这里没有教学条件,二来她们就算在我这里学了,以后想安排工作你们还得找人,不如一次性解决”

    所以宁馨找理由拒绝了来求人的军嫂,给来人指明了方向,让她们把孩子安排到卫校,出来妥妥能当护士。

    军嫂们一想,宁馨说的话没错,她们何必拐个大弯让孩子在宁馨这里学医,直接安排到卫校岂不是更好。于是她们回家各自去找经卫校的门路了,至于能不能安排进去,就看各自的能耐了。

    宁馨委婉拒绝了这档子事,很快就传来好消息,她又怀孕了。

    卓玉航知道媳妇再孕后,自然是超级开心,他们家终于添二宝了。一想到再过些日子就能抱上娇娇嫩嫩的娃娃,他满脸带笑,让人一看就知道家里有好事。

    卓玉航没有隐瞒媳妇怀孕的消息,战友们知道后都恭喜他。就连底下的士兵都知道营长因为媳妇怀孕心情特好,脸上不时带着春风般的微笑,跟平时经常露黑脸简直太大。团长得知宁馨怀孕后,先是恭喜了卓玉航,然后照例给宁馨减少工作量。

    幸好宁馨备孕时提前准备好一批部队常用的特效药,根本不会耽误正事。

    爸妈的喜悦心情,晓悦也感受到了,她也盼着妈妈赶紧给她生个弟弟或妹妹。

    等晓悦再次想高兴地扑到妈妈怀里时,猛然间想到妈妈肚子里有了弟弟妹妹,她自觉地赶紧刹住脚步,生怕冲撞了妈妈。因为爸爸告诉过她:弟弟妹妹还小,经不起折腾,平时一定要小心些,不要碰着妈妈。晓悦生怕会伤着弟弟妹妹,一直记着爸爸的话。

    晓悦和孟旭有时会悄悄讨论妈妈(师傅)生个弟弟还是妹妹。

    晓悦觉得弟弟妹妹都好,她都喜欢,等有了弟弟妹妹,家里就有和她作伴的了。

    孟旭已经懂事,他盼着师傅生个男孩,那样就儿女双全了。因为他觉得家里顶立门户得靠男人。虽然师傅不重男轻女,但她生个男孩就不会被人嘲笑。孟旭甚至想过,就算师傅没有儿子,以后他一定像儿子一样好好孝敬师傅的。

    这次宁馨怀孕比较娇气,闻不得一些味道,有些味道闻了就吐,比如油烟味。等她做好饭后,就难受地吃不下饭菜。卓玉航知道后,自然不再让媳妇做饭。

    卓玉航主动揽下做饭的事,“媳妇,如果我有时间,就等我回来做饭,我没时间就在食堂买着吃。”

    因为平时卓玉航比较忙,大部分时间都是宁馨做饭。如果卓玉航休息,他会主动帮媳妇做家务,因为这事战友还笑话过他。

    宁馨点头应下。她不应不行,总不能不吃东西吧,这样只能先顾肚子里的孩子。

    这不,他们家吃的主食开始去食堂买。如果卓玉航来得及做菜,就自己做;如果来不及,也在食堂买着吃。如果食堂饭菜吃腻了,宁馨就蒸锅大米饭,再让丈夫弄上俩肉菜,也苦不着一家子的嘴。

    因为有空间在,宁馨家的伙食比一般人家好多了,从没亏着孩子的嘴。因为晓悦逐渐长大,家里还多了个孟旭吃饭,两口子做饭只做应季菜,肉菜也是一周吃个一两回,没说天天吃好的。他们就怕不注意在孩子们面前露了底。

    不过自从宁馨怀孕后,家里伙食比往常又好了些。就算去食堂买饭菜,宁馨也是买有肉腥的。怀孕了吗,肯定得增加营养,就算别人看见他们家饭菜好,也没法嫉妒眼馋。

    等宁馨肚子慢慢鼓起来,卓玉航下班又不及时,晓悦和孟旭主动揽过买饭的事。俩孩子跟亲兄妹一样,手拉手拿着布兜、拎着饭盒去买饭。

    有军嫂跟宁馨打趣说:“你看你收了个小徒弟,就跟多养了个儿子一样,晓悦跟你那个小徒弟处得跟亲兄妹似的。”

    虽然人家嘴上说的好听,但是心里却在想:这也就是宁馨家就一个闺女,要是孩子多,她哪有闲工夫帮别人养孩子。

    也许真跟军嫂想的一样,宁馨如果孩子多,还真不一定有闲工夫收徒弟。不多既然收了,那就是缘分,宁馨肯定好好教徒弟。而且这年头重视传承,认的师傅跟亲爹亲妈差不了多少,以后徒弟也得孝敬师傅。收了徒弟可不就跟多养了个儿子一样。

    不管别人说什么,宁馨对孟旭还是一如既往地好。父母不再身边的孟旭却在师傅和师傅的家人身上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性格变得不再那么尖锐,他跟宁馨学到的,不仅是中医知识,还有逐渐宽厚平和的心态和沉稳大气的行事风格等等。

    孟奶奶看着孙子认了师傅后变得开朗爱笑,不再像以前那样浑身带刺,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